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41章

红楼春-第41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来,王熙凤问贾蔷道:“可用好了?”

    贾蔷点点头,她又对众人道:“老太太、太太那边儿要寻蔷儿说话,你们继续顽,今儿也晚了,明儿再请他过来一道顽。”

    贾宝玉笑道:“那蔷哥儿明儿你再来。”

    贾蔷微微歉意道:“明儿怕是来不成了,一早要出府,晌午就要离京。”

    众人都好奇,离京?!

    这在她们看来,是天大的事了。

    王熙凤也惊诧:“好好的,你要往哪里去?”

    贾蔷道:“有一好友,父亲得了重病,要南下去寻名医。”

    王熙凤好笑道:“天下最好的郎中都在都中,你倒往南边儿跑?”

    贾蔷摇头道:“中医都看遍了,判了个药石无医。不过,津门那里有教堂,有西洋番医,听说也有独到之处,所以我陪她一起去看看。”

    王熙凤好奇:“哟,蔷儿,该不会你那朋友是个姑娘吧?”

    其她人纷纷笑嘻嘻,贾蔷呵呵了声,没提男女,只道:“是金沙帮的少帮主,为人很不错。不过她麾下都是些粗壮莽汉,并不会照顾人,因此央我帮她一把。”

    王熙凤闻言,面色一变,赞道:“没想到,蔷儿你还有义侠之气。”

    贾宝玉这才想起来,叹息道:“是金沙帮少帮主啊,我也见过一面,和柳湘莲一起。他确实是个很不错的人,没想到,他父亲病成那样了,我竟一点也没看出来,唉”

    王熙凤懒得理会这些,就道:“那正好,咱们快去见老太太、太太罢。”

    又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道:“你们继续顽。”

    林黛玉笑道:“都吃罢了,还继续顽什么?给老太太请个安,各回各家去歇息才是正经。”

    听黛玉这般说,贾宝玉等人自也愿意去瞧热闹,纷纷笑着起身。

    王熙凤拿两块玉没法子,只能带着一起前往荣庆堂。

    荣庆堂上,贾母斜倚在高台软榻上。

    自从那日被族中孽子贾蔷在此好一通生猛乱怼,自她至贾赦至贾政一起,全无威能,至于族长贾珍更是被指着鼻子一通大骂后,好些日子来,她心里都不受用,总觉得有股气难平。

    贾蔷受了委屈她是知道的,贾珍混帐她也知道,按理来说,贾蔷做的不算大错。

    可是,贾母却总觉得,他有问题。

    看着王夫人和薛姨妈,贾母将心事说出,道:“思来想去,我才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对。那孽障,是个心里有反叛的。莫说珍哥儿,就是连我也不曾放在他眼里。大老爷和二老爷的话,他何曾有一言放在心上?这孽障,胆大包天!可是,仗着太上皇赞誉的腰子,偏我们还不能将他好好管教。如今太上皇当着天家和大臣的面,又夸他是明白人,我们就更没法子了。哎哟,这事真真窝心哪。”

    贾母终究还是个重规矩的,便是对最心爱的孙儿宝玉,也要他必须知孝道懂礼仪,不能在外人面前给大人丢脸,否则打死不为过。

    可贾蔷那日的表现,却让贾家从上到下的大人们颜面扫地,她心里岂能痛快?

    薛姨妈不知怎么劝,只能道:“许是还年轻,前些年珍哥儿又惯的太狠了,兴许过二年就好了。”

    王夫人则微笑道:“对老太太到底还是恭敬的。”

    贾母闻言轻叹一声,道:“眼前也就这么着吧,但愿能省些心。”

    正说着,外面廊下丫头通秉王熙凤和家里哥儿、姐儿们都来了。

    未几,就见呼呼啦啦一帮小儿女们跟着王熙凤笑语连天的进来,见礼问安。

    贾母把贾宝玉和林黛玉叫到了身边,问道:“你们凤嫂子可曾照顾好你们,没曾贪墨了我那二十两银子吧?”

    不等两块玉告刁状,王熙凤就高声笑道:“哎哟哟,了不得了!一个老祖宗给孩子们作生日,既高兴要热闹,还要她们吃好顽好,就说不得自己多花上几两。巴巴的找出那霉烂的二十两银子来作东西,这意思还叫我赔上!果然拿不出来也罢了,金的银的,圆的扁的,压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们。举眼看看,谁不是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了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与他。就那么二十两银子,竟还找补起来了!”

    先前压了一肚子郁闷的贾母闻言大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犟嘴,你和我梆梆的!”

    王熙凤笑道:“我婆婆也一般心疼两块玉,我都没处诉冤,倒说我犟嘴。”

    贾母好一阵大笑后,心情总算舒坦了些,随后,目光落在堂上那道月白斓衫之上

 第八十章 闻噩耗

    “蔷哥儿,听说你最近买了一套宅子,还是镇国将军的大宅子?”

    贾母温言问道。

    若是寻常孙辈,哪怕是东府贾珍,她看不顺心,也能招来教训骂一通。

    先前贾宝玉被贾政好一通收拾,有人说是贾珍做的耗,不就气得她叫来后狠狠教训了通?

    便是不算辈分,她还是大燕一等荣国公夫人,不算宗室,天下比她还贵重的妇人有几人?

    富贵了大半辈子了,向来顺风顺水,怎会在后辈面前藏起委屈心思?

    可是眼前这位,又不一样。

    若只有太上皇的夸赞,那也倒罢了。

    孝道当天,有圣人赞誉也不能当免死金牌。

    偏偏,贾家先前做下了对不起贾蔷的事,理亏在先,还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狗屁尿事。

    为了防止贾蔷炸锅,坏了大事,贾母也只能耐着性子,好好说话。

    贾蔷闻言,点头道:“是有这回事,在西斜街那边。”

    堂上好些人虽都知道此事,可听了这话依旧动容。

    京城买套宅子,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更何况还是宗室王公的豪宅!

    贾母按下心里的不安和恼火问道:“你不是在姨太太那边住着?好端端的,怎起了套大宅子?”

    贾蔷微笑了下,道:“因为想要开个会馆,好多交些朋友,结识一些有能为之人,以求长进。”

    贾母闻言皱了皱眉头,她不大愿意理会外面爷们儿的事,不过倒也愿意支持家里人上进。

    贾政书房里养的那么些个清客相公,她都知道,也觉得挺好。

    因为那些人都有一技之长,或能,或通乐,或识画,或知金石之妙。

    这也是她偏爱小儿子的地方,相比于贾政的雅好学,大儿子只知道在家里养小老婆吃花酒,就很让她看不上眼了。

    可是,难道为了养清客,就号下一座那么大的宅子?

    贾母奇道:“那你手头银子可够不够?若不够,我这里还有些,你先拿去用。”

    贾蔷闻言,微微躬身,道:“银子够使了,多谢老太太好意。”

    贾母愈发奇道:“我使人问了,你从东府里出来并没带什么银子傍身。出去虽支了个买卖,可卖些烤肉就能赚到四千两银子?”

    贾蔷并不意外贾母知道这些,反而意外她知道的这么简略粗糙。

    不过没等他开口,一旁贾宝玉就笑着帮衬道:“老祖宗可别小瞧了蔷哥儿的买卖,听云儿妹妹说,好些侯府诰命都求到她二婶婶门上,想寻蔷哥儿的方子,用来发财呢。蔷哥儿和淮安侯府一起做买卖,发了不小的财。”

    贾母等人再度震惊,一起看向史湘云,问道:“果真如此?”

    史湘云刚才吃酒吃的有些多,这会儿脸红扑扑的,憨憨笑道:“可不就是如此?连二婶婶,都想着能不能弄到蔷哥儿的方子。淮安侯府不到一个月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可把二婶婶馋坏了”

    此言一出,贾母就变了脸色。

    坐在史湘云旁的薛宝钗忙拉住她,笑道:“都是我的不是,刚才和她多吃了点酒,都吃醉说胡话了。”

    贾母毕竟出身史家,娘家侄儿媳妇居然起了这样的心思,实在让她没面子。

    王夫人赞许的看了宝钗一眼后,在一旁笑道:“能挣那么些?看来那烤肉是好吃的。”

    众人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过去,纷纷猜测,到底该有多好吃,才能赚那么些银子。

    连贾母都笑道:“我倒忘了这一茬了。”

    贾宝玉开心笑道:“我吃过些,像是西域胡人的味道,老祖宗、太太肯定吃不惯。倒是蔷哥儿做的奶油果冰,那个才真正好吃。”

    见贾宝玉看来,贾蔷微微笑了笑,道:“原是该送进府里,给老太太、太太们尝尝的。不过正如宝宝二叔所言,烤肉之法得自西域胡法,味辛辣冲人。好食者,皆是不讲究养生之法的百姓,再者就是习武性烈之人,所以淮安侯府才会将买卖设在军营门口。宝二叔当初吃的,是没加辣椒的,所以他觉得不好吃。”

    贾母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对跃跃欲试的贾家姑娘们道:“蔷哥儿说的是正理,那些味道重而爆烈的,吃起来好似过瘾,实则对身子一点好也没有,泥腿子百姓缺盐少味的,他们爱吃也就罢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可沾不得。”

    话锋一转,又道:“纵是一个月能赚上几百两银子,可你出府也不过二月,怎攒得起四千两银子?”

    贾蔷道:“除了西域胡方外,我还摸索出了两张染布的方子。其中一张已被京城八大布行之一的恒生布行所得,恒生号少东家王守中也与我成了好友。另外还有一张方子待售,就王守中的估价,这样的方子价值不少于三万两银子。所以,买一处宅子的银子,并不缺的。”

    此言一出,荣庆堂上一片寂静。

    三万两银子,便是对家财有百万之巨的薛家来说,都绝不算少了。

    两张方子,就能得六万两银子

    旁人不说,都不是眼皮子太浅的,独王熙凤一双丹凤眼里看贾蔷的眼神,似快要将他给吃了!

    她耗尽心思去放印子钱,一年才能赚几个

    贾母沉吟了稍许后,缓缓问道:“那方子,果真值三万两银子?别不是人家看在太上皇的面上”

    贾蔷淡笑道:“老太太,太上皇虽赞我,但那句话只能护着我,不会无缘无故被人欺负了去,却不能让我去倚仗之作威作福。而且,如今清流中对我一片斥骂,王家是生意人,躲我尚且躲不及,哪里会花三万两银子讨好我?”

    贾母闻言,似也是这么个理,不过又纳闷起来,道:“怎地士林中有人在骂你?”

    贾蔷呵呵了声,道:“他们认为我说的话太谄媚,毫无风骨可言,是蛊惑君王贪图享福受用,大肆挥霍的佞幸小人。”

    贾母回想了下她所听到的贾蔷说的话,忽然笑了笑,道:“你说太上皇花些银子盖宫殿是好事,岂不合该让人骂了去?不过咱们这样的人家,只要有祖宗爵位在,有圣眷在,那些官儿骂几句也不当什么事。前儿你又得了太上皇的赞,还是当着天家和诸年老大臣的面,说你是个好孩子,是个明白人。我今儿看了,确实是个好的,先前委屈你了,那些事不提也罢。往后,你就多来院子里,和你宝二叔一起读书。”

    宫里就要到要紧的时候了,她可不想放个不安定因素在外面。

    先诓进府里,等宫里大事定了后,再赶出去就是。

    为了贾家的大事,她愿意再受些委屈。

    却不想,贾蔷听了她的话居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道:“老太太,我明儿就要离京南下,去南边儿有事”

    “你去南边儿?”

    贾母闻言登时皱起了眉头来,她打心底深处不愿让贾蔷这个能惹祸的离开她的监视范围内。

    去南边儿也不成,薛家那位丫头为什么进不得宫?

    不就是因为她那混帐哥哥在南边儿办下的好事?

    若是贾蔷在南边儿也闯出大祸来,却是要牵连到贾家和宫里的!

    正当她沉下脸来要反对时,忽听门口方向传来一阵动静,有丫头禀报说是老爷和链二爷来了

    果然,没一会儿就见贾政和贾琏两人面色不好的匆匆进来。

    看到贾政的脸色,贾母心头便是一沉。

    然后就见贾政目光居然先在林黛玉面上顿了顿,方声音沉重道:“母亲,扬州妹丈那里打发人送信过来,说是他身子骨不大好了,让甥女回去侍疾。”

    此言一出,贾母等人自是唬的面色一变,林黛玉那张小脸,更是惨白无一丝血色。

    若非病情到了骇人之时,担心临死时无儿女尽孝身前,又怎会这个时候打发人来接?

 第八十一章 自省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就到了这个地步?”

    待让鸳鸯和黛母一起将哭晕过去的黛玉送去暖阁,贾母回过神来追问道。

    贾政面色悲痛,对于林如海这个妹丈,他是深有好感,且十分钦佩的。

    林如海出身累世列侯之族,出身不俗,这且不提,更于读书一道,极有成就,位列金榜探花之名!

    莫说贾政,便是当初贾代善在世时,都颇为喜爱这个东床佳婿。

    后来,林如海表现的也的确不俗,深得两代天子信任,隆安帝刚刚登基,就将这位潜邸爱臣送去南边,执掌最要紧的膏腴之处,掌管盐政。

    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肥缺!

    在这样的肥缺上,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林如海却表现的几乎无可挑剔。

    不仅为朝廷,为隆安天子输送了大量的盐税,个人操守,也得到了朝野钦佩。

    这样的人,几乎就是贾政梦想中名臣的典范!

    却不想,这位妹丈命运竟如此凄苦。

    早年丧父失母,中年先丧子,又亡妻,如今更是连自己也要不成了

    眼圈发红,贾政悲痛道:“八月十五,妹丈书信来为母亲祝节时,信里就说身子不大安稳,但也还尚可,叮嘱我莫要惊扰了老太太,就先没告诉。却不想,转眼间竟到了这个地步!”见贾母也难掩悲伤,贾政又不得不劝道:“母亲不必太过挂念,宫里已经派了御医前往,想来能有奇效。如今只是为了防止万一,所以还要派人送外甥女尽快南下,以尽孝道。”

    贾母抹起泪来,哽咽道:“这么些个儿女,我最疼爱的就是玉儿她娘。她不孝,早早舍了我去,留下一个孤女给我,如今竟连这女婿也”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人连忙劝说,贾家姊妹们也一个个都是面色凝重。

    过了好一会儿,贾母才收敛了眼泪,问道:“派哪一个送玉儿去南边侍奉她老子?”

    贾琏忙身前,道:“老祖宗,老爷说了,这一遭让我亲自前往。若是姑丈好了,那自然万事大吉。若是有个不好的,一来还要接林妹妹回来,二来,总也要有个家里人帮林妹妹料理诸事。林家嫡支早就没什么人了,剩下的都是偏远族亲,还远在苏州。”

    这里面其实还是有不少名堂的,哪怕林如海再清廉如水,可他毕竟累世列侯之族,有不少家底。

    苏、扬之地的土地房舍,价钱不低于京城。

    更何况还有黛玉母亲贾敏的嫁妆

    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份嫁妆,贾敏出阁时,其父代善还在,乃真正的超品一等荣国公!

    对于最小的爱女,嫁给那一科的今科探花郎,天作之合。

    给出的嫁妆,便是王夫人多年后依旧艳羡不已。

    这份丰厚的嫁妆,却是要收回贾家,日后归黛玉所有。

    总之,这些事没个真正可靠的人去处理,谁都不放心。

    贾母闻言,长叹一声道:“若如此,就辛苦琏儿一遭罢”话说到这,贾母忽然一顿,目光落在一旁贾蔷身上,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