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518章

红楼春-第518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蔷点点头,像这帮人干的勾当,不过……

    “这是野鸭蛋,这个时候下的蛋,都不孵小鸭子的,因为外面天气太冷。”

    香菱眉开眼笑道:“知道知道,不过小角儿准备把这蛋放在被窝里,当成她下的,然后孵出一只小鸭子来!”

    小角儿低着丸子头,拿沾了些泥点的小绣鞋在地上划着圈圈,但也没说交出鸭蛋来,显然是不甘放弃当一回鸭妈妈。

    李婧、可卿、孙姨娘等无不大笑,贾蔷笑道:“行,就看你的了。”

    谁还没个年幼天真的时候……

    让这群热闹的去旁处顽耍后,贾蔷问可卿道:“与小婧说了没有?”

    可卿一双幽幽明眸看着贾蔷,微微摇了摇头,笑道:“总要先问过林姑娘。”

    贾蔷笑道:“林妹妹怎会不答应?”

    可卿却又迟疑了下,有些难为情道:“我又思量了番,还是不留下了。家里那么多人,只我一人多事,并不好。”

    再者,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眼见快要到离别的时候,可卿却发现,她竟如此的心慌不安。

    原来她做不到轻离别,先前是她高估了自己……

    李婧在一旁看出端倪来,笑道:“留扬州?留这里做甚么,天气阴冷,爷若不在,也出去顽不得,只能在屋子里藏着。等我生完,估计要在船上坐月子,回到家正好完事。”

    可卿闻言唬了一跳,道:“这个可马虎不得……”想了想,她还未生过,脸因而有些红,劝道:“我听老成嬷嬷们说,女人生完孩子坐月子极要紧,若是大意见了风,是要留病根儿的。”

    李婧笑道:“没那么金贵,再者,也见不了风。了不得马车拉进屋子里,直接从屋子里上车,然后再上船。”

    又对贾蔷道:“到时候,爹爹想和我们一道回去。他说,他日子不多了,想回京城。爷,你看……”

    贾蔷呵呵笑道:“我瞧他还能再活一二十年,久病之人反而能长寿。”

    李婧忙道:“爷,当初那批人手,如今都安置妥当了。扬州这边有齐家在,我爹和孙姨留在这也无甚用处……”

    贾蔷摆手笑道:“我不是说不准他们回,愿意回京当然好,这个不算甚么事。”

    见李婧这样紧张,可卿笑道:“小婧必是已经舍不得孩子了,原就知道不靠谱,岂有将孩子独自留在扬州,当娘的却回京的道理?可见如今已经开始醒悟了呢。”

    贾蔷呵呵笑道:“成,回去就回去,还当他的金沙帮主去。”

    这女人果然都是善变的,一会儿一个主意……

    不过,他也不想让第一个孩子刚出生就远隔千里之遥。

    孙姨娘一直在旁边没插话,这会儿笑道:“还当甚么帮主?这把岁数了,身子骨又这样,也该歇歇了。回京后,我们甚么都不干,就把孩子带好就成!”

    说着,还拿眼去偷看贾蔷。她这会儿都不敢相信,贾蔷会让长子姓李。

    虽然在江湖上,她明着是鼓上蚤,暗中是千手观音,暗器独步天下,可对于此事也没甚信心。

    若非李福执意要落叶归根,她倒是劝李福留在江南,这事的把握还大些。

    贾蔷也不作甚么解释,用了饭后,李婧一行并薛明一家将贾蔷等送上了船,作别折返回扬州城。

    看着码头上李婧落泪不止,连连招手,贾蔷心里都有些难过。

    这一别,再相见时,她已为人母,而他,竟然要当父亲了。

    还不到十八啊……

    这份复杂心绪,着实难言。

    等回到前盐院衙门,刚一进门贾蔷就觉着气氛不对。

    一路上婆子媳妇们眼神都怪怪的,连可卿、晴雯扥都感受到了。

    可卿拉住被看的炸毛的晴雯,笑劝道:“有林姑姑在,你怕甚么?”

    晴雯咬牙道:“这群婆子最可恶,看人的眼睛阴阳怪气的,就该收拾一通。爷当面,她们也敢这样……”

    可卿笑道:“你这爆炭性子,早晚还要吃亏。这是林姑姑家,这些人这般打量必是有缘由的。你一发火,首先道理上就亏欠了。林姑姑性子好,不计较你,可落在旁人眼里,你岂非成了飞扬跋扈之人?这个名声,可了不得呢。”

    香菱在一旁连连点头道:“大奶奶说的是,原我也这样劝她来着。可晴雯并不聪明,听不明白……”

    晴雯刚顺下去的气,腾的一下又被点燃,开始追杀起香菱来。

    贾蔷也不理会丫头们的顽闹,径直入了上房。

    才一条腿迈进来,贾蔷就知道为何今日家里气氛怪异了……

    只见堂上竟然站着九个如花似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江南美人的年轻女子。

    环肥燕瘦、窈窕淑女、秀丽端庄、艳若桃李、花枝招展、亭亭玉立、软玉温香、楚楚动人、明眸皓齿……

    总之,这世上形容美人的词,在这九人身上都能寻得到。

    再看她们的仪态,皆是最标准的知礼美人,分丝微毫都不差。

    连笑都是一般,浅笑不露齿……

    相比之下,再看看方才性子暴烈张牙舞爪的晴雯,娇憨顽皮的香菱,一心想要当野鸭妈妈的小角儿……

    对比鲜明!

    一众女子见贾蔷进来,倒也有眼力,齐齐屈膝福下,脆生生道:“请侯爷安!”

    嘶!

    贾蔷心里都倒吸了口冷气,面上却不显,满脸疑惑的看向上面坐着似笑非笑的黛玉,奇道:“这些是……”

    黛玉笑而不语,直爽的湘云却埋怨道:“蔷哥哥你这也忒过了些,家里养这么多女孩子干吗……”

    被探春拉扯了把才住了口。

    贾蔷看了看黛玉,又瞧了瞧其他人,凤姐儿最是高兴,道:“蔷儿到底是蔷儿,我就说呢,这扬州最有名的,不就是这劳什子瘦马?那些人如此巴结你,怎会不送你些好马?”

    “奶奶!”

    平儿心善,见不得凤姐儿当着姑娘的面这样说。

    果不其然,有女孩子已经开始落泪抽泣起来。

    探春、湘云都不赞成的看向凤姐儿,凤姐儿却冷笑道:“你们莫被骗了,蔷儿没回来之前她们甚么样的?这会儿见到爷们儿回来了,就来这一套?我告诉你们,她们一个个惯会使这狐媚子手段。若是她们刚被买了来,可怜巴巴的,那养她们一回也不算甚么。左右不过多几个阿猫阿狗,可如今她们一个个都学了一身勾引爷们儿的能为,这如何敢养?

    我听说,她们连如何看男人,该是甚么样的眼神,要怎么哭,怎么掉泪才能勾的爷们心疼,这些都有人专门教。

    好好的爷们儿,非被你们教坏了不可!你们还心疼她们?”

    贾蔷再次问道:“除了布政坊那边,我从来不往家里收人。这是齐家送的,还是谁家?”

    为首一女子面色苍白,屈膝答道:“侯爷,奴等是来自陈家、李家和彭家。自幼受教习所训,学的是琴棋书画,经史子集。也会弹琴吹箫,吟诗围棋,打双陆,抹骨牌解闷儿,却从未学过狐媚子自轻自贱的手段。奴婢们虽是扬州瘦马,只是瘦马也分三等。奴婢们为第一等,第二等则学的是记账管事,针黹女红,或是一些厨艺。第三等,才是……才是这位奶奶所说的那些。真正的贵人,原也看不上那些……”声音软绵撩人。

    贾蔷点点头,道:“她是听谣信谣,诸位不必上心。只是本侯家里规矩大,等闲不得进人。如今你们身契都在身上罢?何不得了自由,去自谋生路?且放心,我会让人告诉陈、李、彭三家家主,让他三家不得难为你们。”

    这等温煦讲理又生的如此清秀的贵人,这和她们梦里的情郎有甚么区别?

    几个女孩子心都化了,为首姑娘摇头哀求道:“侯爷,奴等身契虽在身,可仍在奴籍。且都已没了家,实在无处可去。出门时,家主就告诉奴等,此次出门是为报教养之恩,自此再无瓜葛。侯爷,奴等绝不敢有不安分的心思,只求有个容身之处,便是做些扫洒针黹也心甘。”

    上面探春、湘云、平儿等人已经动了恻隐之心,倒是经历了许多事的凤姐儿明白,越漂亮的女人,嘴里的话就越扯臊。

    这样颜色的姑娘,又有那么多能为在身,进了家门儿会安分守己?

    见鬼去罢!

    其实对她倒没甚么影响,但这九个果真进了家,那用不了多久,就把香菱、晴雯、小吉祥、小角儿这伙子给挤兑蔫儿了……

    处处都不如人,还怎么自处?

    凤姐儿是真不希望看到东府热热闹闹的一家子,整日里茶言茶语……

    不过不等她竖起丹凤眼再开口,黛玉拦下了她,同贾蔷道:“要不都留下,日后,东路院那边用?”

    东路院,便是以后尹子瑜嫁过来所居之处。

    贾蔷好笑道:“可拉倒罢!你瞧她平日里,身边可曾带丫鬟?连南烛都留在家里,独侠客似的,最不耐烦这些……”

    黛玉没好气道:“不知好人心,随你怎样!”

    贾蔷与她笑了笑,这么浅显的陷阱,就想坑人?

    他又转头问那为首的女孩子道:“既然二等的会识字算账,那你们一定也会了?”

    几个女孩子齐齐点头,贾蔷笑道:“那就好办了,你们想留下就留下罢,就在扬州府。你们将身契都给林姑娘,然后便在这座宅子里办公。每日里,都会有人送账簿过来,你们算妥当了,并核查清楚后,会有人来收。这个任务不轻快,但月例银子很高。你们攒几年的辛苦钱,到时候林姑娘会将身契给你们,并去衙门里为你们消去奴籍,如此可好?”

    总之,以人为马,他不取也。

    ……

 第七百二十八章 天家

    神京皇城,凤藻宫内。

    经过两日修养,隆安帝精气神恢复了些。

    只是到底有了春秋,一夜苦熬,再加上急怒攻心,郁火难舒,所以看起来面色仍有些晦暗。

    尹皇后这两日着急的不得了,将宫里供奉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给隆安帝滋补。

    一开始隆安帝哪里肯吃药,尹后好言相劝,甚至还叫来了李景和李时的儿子前来一道哄,由李暄带队跪药

    总算让隆安帝疏散去了不少怒火,脸色也好看了些。

    不过今日处理完公务,再到凤藻宫来,看到一意想不到的人也在,隆安帝脸色登时淡漠起来。

    尹后满面堆笑,道:“皇上,朱妹妹今儿来看望您了。”

    尹后口中的“朱妹妹”,正是恪怀郡王李晓的生母,宸妃朱氏。

    当年亦是艳绝后宫的美人,甚至独宠了二年,只是生下李晓后,隆安帝就有了新的妃嫔,朱氏一时想不开,闹了几回后,差点被打入冷宫。

    尹后替她说了话才得以幸免,只是见识到隆安帝的薄情后,朱氏便开始礼佛。

    隆安帝心里也知道朱氏心中有怨望,所以并不愿见她。

    没想到,今日却出现了。

    朱氏为何而来,隆安帝自然心知肚明,他目光淡淡的看了眼俏脸堆笑的尹后,哼了声。

    果然,朱氏见到隆安帝后,忍不住就要开口,替李晓求情。

    不想被眼尖的尹后悄悄扯了把拦住,尹后笑道:“今儿朱妹妹过来,是想看望看望皇上和臣妾。”

    隆安帝闻言,看向朱氏。

    他记得朱氏今年也不过三十五六岁,比皇后小一岁,当初天真烂漫,不想如今头发竟已花白,成了老妪。

    隆安帝皱眉,淡淡道:“朕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罢。”

    听闻此言,原本心中就千疮百孔的朱氏,一颗心瞬间被冰水浇成死灰。

    她面色惨然,形容也愈发枯槁,缓缓跪地,看着隆安帝颤声道:“皇上,好歹念在当年情分上,宽恕李晓罢。他和李景、李暄一样,亦是皇上的亲子”

    此言一出,隆安帝脸色登时黑了下来,余光瞥了眼面色一滞的尹后,怒哼一声,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荒唐昏聩,不知好歹!”

    尹后怕朱氏再失言,忙搀扶朱氏笑道:“妹妹快起来,你思子心切,皇上明白你的苦心。只是,皇上管教皇子,原是存了磨砺教诲之心。你常年礼佛,许是不知,皇上待三皇儿极好。这次虽有小错,但也只是让他多读书。”

    朱氏许是彻底心碎失守了,跪在地上看尹后道:“皇后娘娘,都是李晓那混帐的错,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回头我让他来给你磕头,再不许惦记”

    不等他说完,尹后就变了面色,气苦道:“说好了给孩子求情,你这都扯哪去了?皇上春秋鼎盛,还不到想这些的时候。本宫也早对李景说过,好好给皇上当差,不许结党营私,广交羽翼。李暄就更不用提了,那混帐把军机大臣得罪了个遍。妹妹,许多事你并不知道皇上是个明君,也是个慈父,前朝天家发生的夺嫡惨剧,本朝断不许发生。皇上不许,本宫也不许。这一回,真的是三皇儿府上出了些差错,你莫要听信谣传”

    隆安帝冷冷的看着朱氏,道:“朕这个位置,是谁想争就能争得去的?”说罢,又看向尹后,目光柔和了些,却也不无责备道:“当初朕为何冷落此辈,不就是因为她仗着朕的几分宠爱,又诞下皇子,起了不该起的心思?皇后不计较她的算计,以德报怨,将李晓抚育长大。朕冷眼观之,皇后待李曜、李晓、李时,倒比李景、李暄还好。李景的性子唉。”

    李景打小就被皇后灌输他为长兄,要谦让友爱手足,有好吃的好顽的身边有好用的人,得了小马驹,只要弟弟们喜欢,皇后必让他谦让出来。

    按理说这样培养出的皇子,一定是胸怀宽广大度,兄友弟恭之典范。

    可出乎隆安帝和尹后意料的是,李景是不小器,连隆安帝赏的金龙九曲银杯和宝光珍珠珊瑚树都能随手赏人

    也从不与兄弟们争甚么。

    可惜倒不是因为宽厚,而是因为他自视甚高,以俯视之姿,不屑去争。

    在他看来,天下都将是他的

    李景,或许幼时失望太多,便以这种借口一遍遍的说服自己,终于到了他自己深信不疑的地步。

    也彻底跑偏了

    隆安帝心痛,若不是尹后太过贤德,或许也不至于让李景偏成这个样子。

    隆安帝言下之意,尹后自然明白,她心中何曾没有后悔。

    这会儿闻言,亦是红了眼圈,强忍落泪,笑道:“皇上,李景是当哥哥的,自该有个哥哥样。只是,臣妾这个当母后的并不称职,才让他这一个个皇儿,就没有给皇上省心的,皆臣妾之过也。”

    说着,到底落下泪来,跪伏在地。

    隆安帝动容,上前亲自搀扶起尹后来,帝后二人对目,隆安帝感慨道:“朕得幸遇如此贤后,又怎忍言过?再者,几位皇儿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还有时日,去慢慢修理调教,总会越变越好的。几个皇儿,都没有太大的毛病。”

    说着,又瞥了眼面如死灰的朱氏,淡淡道:“朕先前以为,老三是他们兄弟几个中,毛病最少,也最类朕的”

    朱氏闻言,本来似乎都快停滞的心猛然跳动了下,忍着抬头的念头,攥紧了拳。

    隆安帝冷笑一声,朱氏若是能抬头看一眼,倒显得她没那么深的心机,不再理会此人,他同尹后道:“老四是处处模仿先帝,府上养了三个谋士,却也不知都教了他甚么。眼瞅着李向那个下场,还眼睁睁的朝他的路子上跑,拦都拦不住。老三呢,先前一直学朕,原本朕也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