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585章

红楼春-第585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北地新政大行,使得天下人见之成效,再往南方推行,阻力就会写一些,也能少见些血……

    连续多日商谈国事,终于定下这六省后,隆安帝也算松了口气,道:“甘肃巡抚王顾,山东巡抚曹叡,宁夏巡抚周世阳、山西巡抚李遂、陕西巡抚赵伦,皆精干之才。江南那边也要提前布局,庸碌无能之辈,占着要紧位置,却只一味清谈邀名的,统统拿下!”

    韩彬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两广总督、江浙总督,和各自巡抚闹的很僵,各自呼朋唤友,拉帮结派,对立严重。指望这样的督衙巡抚来齐心推行新政,只会越办越糟!还有云贵总督宋河,手段绵软,对上那些土司,步步退让,只会息事宁人,难成大器!”

    林如海在一旁笑道:“元辅,且慢慢来。便不算治大国如烹小鲜,也不好一次变动这么多封疆大吏。”

    韩彬却不为所动,摇摇头道:“两广总督施静,江浙总督诸葛兴都不能再留任了,垂垂老朽,手段无能,当撤之。巡抚对调,或升云贵总督。要变,不变就始终一滩死水,养一坑臭鱼烂虾。”

    隆安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忽然问道:“诸葛兴可是出身江南九姓诸葛家?”

    韩彬颔首道:“正是。地方势力雄厚,相互援结,织成大网,以抗中枢。不打破这个局势,新政难行。长久以往,江南成了他们九家的江南,忘却朝廷。这等事,不容轻视。先调离诸葛兴,余者再慢慢图之。”

    隆安帝闻言,连连点头道:“此为老成持国之言,理应如此。这些地方巨族盘根错节,相互结为援手,势力极大。再有一方总督为庇佑,岂能不坐大?”

    顿了顿又看向林如海奇道:“贾蔷怎么和他们搅和在一起的?”

    林如海叹息一声道:“此事臣早先就同贾蔷谈过,江南巨室,富且清贵,族中举人进士层出不穷,新法推行,必为阻碍。贾蔷言道,若强推之,则不知要掉落多少人头,流多少鲜血。这些人,其实皆为大燕之底蕴。不如换个法子,由他出面,请这些人出海以得巨利。便是想要兼并土地,海外有无尽肥沃之土,可随他们去兼并。因当时朝廷还未有此议,臣就想着,大可让他先去试一试。”

    隆安帝闻言,起身在御阶上来回踱步数回后,忽问戴权道:“贾蔷何时能归?”

    戴权面色隐隐有些古怪,道:“主子爷,刚才下面送上来的信儿,说宁侯……宁国公已经回京了……”

    隆安帝闻言一怔,皱眉道:“已经回京了?人呢?”

    戴权小声道:“回家了……”

    隆安帝脸黑了下来,贾蔷为钦差出行宣镇,回京后只能先入城外驿站,等待旨意后方能进城待宣。

    他居然敢擅自回家?又将朝廷和天子颜面放在何处?

    这不是恃宠而骄是甚么?

    隆安帝咬牙道:“李暄呢?他去宣的旨,人在哪里?”

    戴权吞咽了口唾沫,道:“也去贾家了……”

    隆安帝:“……”

    看出隆安帝动了真怒,韩彬看向戴权皱眉问道:“贾家可是出了甚么事?”

    戴权忙道:“是宁国公在扬州的小妾,带了两个婴孩回京了。”

    韩彬臣下脸来,厉声呵斥道:“放肆!大胆阉庶,竟敢在御前搬弄是非,顽弄话术!鄙贱之辈,包藏如此祸心,不如诛之!”

    林如海也眼神如刀般盯着戴权,这个状告的着实歹毒,有没有讲明缘由,完全是两回事。

    说出了,虽仍有过失,但贾蔷、李暄素来顽劣荒唐,因观婴孩做出这等混帐事来,也不过教训一顿后,就一笑了之了。

    可不说,二人之行,便是藐视皇上,其心可诛了!

    隆安帝皱眉呵斥了戴权一声后,随即同韩彬、林如海道:“蠢才无知,再犯必诛之。”

    韩彬眉头拧成一团,眼神只是盯死跪地磕头老脸上都是冷汗的戴权。

    林如海却知道,这条老狗深得隆安帝信任,手里握住中车府,一次过错是打不死的。

    因而与隆安帝一个台阶下,道:“皇上,何不将贾蔷招进宫来,让他说一说路数?”

    隆安帝也担心韩彬执意要杀戴权,文官集团对阉党之防范忌惮和厌恨,犹在武勋之上,便忙同戴权道:“去,将那两个孽障与朕带来!原以为长进了,不意仍是这般混帐!”

    ……

    宁国府,宁安堂。

    因有碍事的外男在,所以贾家姊妹们都去了东暖阁内避讳。

    贾母仍在,尹子瑜亦在,李婧也在。

    黛玉因到底还未过门儿,所以仍需避讳开。

    这让李暄很不满,埋怨道:“你进爷王府,和王妃坐一道吃酒,爷来你府上,你把林相的千金藏起来不让见?”

    贾蔷一双眼只在孩子身上,随口应付了句:“等大婚之后再说。”

    看着孩子,心里的感觉,很奇妙……

    总感觉着,这孩子虽然还很陌生,却又是世上最亲的人,想要保护着他们平安长大……

    李暄见他这个德性嗤笑一声,同李思、李峥笑道:“哦哦哦,干爷爷来看你们了!”

    上面贾母差点没呛死……

    东暖阁姊妹们听到了声,也差点没笑死过去。

    贾蔷笑骂道:“胡吣甚么?你当干哥哥的,做好榜样才好。”

    二人逗了会儿嘴,互相当了回爹后,贾蔷同李婧道:“辛苦你了。”

    李婧强笑了笑,道:“并没有。”顿了顿又轻声道:“爷,还是让峥儿姓贾罢……”

    贾蔷闻言眉尖一扬,抬眼看向上榻坐着的贾母……

    ……

    ps:友情推一本书:《我师侄实在太孝了》,日常轻松欢快向,喜欢的可以去支持一下。

 第八百一十九章 御前奏对

    贾母见贾蔷看来,有些心虚,也有些恼火,啐道:“你看我做甚?我不过是这么一说。如今你立下大功,若是孩子姓贾,还能沾你些光,荫封个世官儿。如此浪费过去了,岂不可惜?不识好人心!”

    李暄笑道:“贾蔷,太夫人说的也在理。你初封国公,按例能荫一子得个一等轻车都尉的衔儿,一年不少钱粮,还是正三品的世爵,一辈子都能安稳了。”

    贾蔷嗤笑了声道:“我贾蔷的儿子,还需要靠一个三品爵位当一辈子蠹虫不成?”

    他俯视着婴孩床上的小小婴孩,目光柔软。

    从两个孩子的眉眼间,果真能看出他的模样……

    李婧闻言,嘴角抿起一抹极喜悦的弧度,因为她忽然想起贾蔷曾与她言:“江湖又算甚么?将来我儿,必于四海称王!!”

    二人对视一眼,这句话在二人目光中回绕了一圈后,李婧抿嘴笑着点了点头。

    一旁李暄见之差点给贾蔷跪了,旁人家里,为了一个世爵,狗脑子都能打出来。

    贾家倒好,现成的世爵都不要?!

    要知道,过了这个灭国大功的风头,再想这种美事就纯粹是做梦了!

    再者,若是长子得了,其他孩子除了世子之外,基本上就没甚么可能再得一世爵了,没有荫封三支的道理。

    可贾蔷居然能安抚得住这个小妾,放弃这一支?

    好家伙!

    李暄拿定主意,回头一定要问出诀窍来!

    若能解决这个难题,多少娘们儿纳不得……

    贾母显然同样看出了李婧被贾蔷说服了,也对这个重孙的手段感到惊叹佩服。

    女人一旦生了孩子,便是以孩子为主了,爷们儿都要排到后面。

    可李婧竟会因为贾蔷一句话就让出这样大的一个前程,可见是被迷了心智了……

    既然如此,她也不愿多事,只当没说过。

    且皇后都出面了,显然是另有打算……

    她岔开这茬同贾蔷道:“男孩子有些咳嗽,秉性弱,玉儿就让人请了郡主来。她们姊妹倒是亲近不见外……”

    李暄在一旁看了看贾母,又看了看浅笑静韵若青莲的尹子瑜,心里疯狂呐喊!!

    球攮的贾蔷,必然还有秘诀没相告!

    不然,怎么可能两个老婆都能相处的那么好?!

    这可不是小妾,都是正妻啊,原该天天上演七十二计斗出火花才对!

    秘方,一定要搞到秘方!

    贾蔷没留意神情开始转阴的李暄,听闻孩子咳嗽忙看向幼小的婴孩。

    眼神之温柔,莫说素来见惯他刚强的贾母,连尹子瑜和李婧都为之动容。

    世人讲究抱孙不抱子,男人如此直白不加遮掩的疼爱孩子,还是少见的……

    贾母却又道:“对了,还有一事,家里人送了礼且不算,好大一堆,宫里皇后娘娘也使人送来了礼。一座九彩凤戏凰灯台是给姐儿的,一个紫竹雕牧童戏牛笔洗是给哥儿的。”

    贾蔷闻言,这才明白贾母为何没有坚持让李峥姓贾……

    原来是皇后出手了……

    贾蔷心里有些不大痛快,他子嗣之事,便是皇后娘娘也没有干预的道理。

    身量好就了不起?

    贾蔷下意识的看向尹子瑜,见她也正望着他。

    显然,以尹子瑜绝顶聪慧之姿,也想到了尹后如此做派是为了甚么。

    不过,贾蔷同她笑了笑,示意和她无关,并未疑她。

    尹子瑜也弯了弯嘴角,微微颔首……

    他如此示意,她便信他,也信他会信她。

    一旁李暄看了看这两个没人性的,忽然觉得心口有些堵……

    他就一个王妃,两个侧妃,王府里还是明枪暗箭。

    邱氏将那两个拾掇的木头人一样,半点趣味也无。

    如今再看看贾蔷过的日子……

    “贾蔷,走,先进宫交旨。咱们偷溜过来先瞧一眼得了……”

    为尽快逼问出治家秘方来,李暄催促道。

    贾蔷虽舍不得走开,可也知道轻重。

    二人作别贾母、尹子瑜等人,约好晚上回来吃饭,就出门离去了。

    不过刚走到宁国府正门,就看到戴权亲自前来。

    李暄小声道了句:“坏了。”

    果不其然,随后就听到戴权不阴不阳的笑道:“传皇上口谕:李暄、贾蔷,立刻给朕滚进宫来!”

    李暄与贾蔷对视一眼后,大声抱怨道:“爷都同你说了,你那儿子必不要紧,你非得回来看一眼,果然只是咳嗽几声罢!”

    贾蔷叹息一声道:“初为人父,岂有不紧张之理?咱们又不是太监,没儿没女也没甚么人心。”

    戴权:“……”

    李暄点点头道:“说的也在理……哟,戴公公,戴大总管,小王和贾蔷没得罪你罢?要不我们俩给你磕一个?要不你见天儿在父皇跟前说我们俩坏话,那谁受得了啊?来来来,贾蔷,你平日里尽得罪戴大总管,还不快给他磕头?”

    戴权一张老脸都快哭了,鞠躬作揖道:“王爷,国公爷,饶了老奴罢。宫里皇上和几位相爷都在等着呢……”

    贾蔷冷笑一声,和李暄不再多言,骑上马先一步回宫。

    戴权在背后看了两人背影一眼,眼底闪过一抹阴狠和气急败坏,随即赶紧跟上前去……

    ……

    大明宫,养心殿。

    贾蔷、李暄跪在地上,接受着隆安帝的咆哮训斥。

    尤其是贾蔷,为火力集中点。

    先从其品性说起,满城风言风语,御史多次弹劾。

    再到他平日里沉溺于商贾之事,不思进取,不思为朝廷报效出力。

    又谈及其胆大妄为,单枪匹马迎战博彦汗,不知死活。

    最后就是藐视皇权,身为钦差归京后,居然先回家?

    哪里听说过这样的道理?!

    李暄小声替贾蔷辩解了句,道:“父皇,是回来半道听说孩子得了病,贾蔷初为人父,心都要碎了,儿臣才劝他先家去看看的……”

    隆安帝闻言一怔,皱了皱眉,看向贾蔷沉声问道:“情况如何了?”语气平缓了许多。

    林如海、韩彬也都拧眉看了过来,果真有个闪失的话,着实不是好事。

    林如海眼中明显浮现出一抹沉重的担忧来……

    贾蔷忙道:“臣谢皇上关心,已经请了长乐郡主去看过了,有些咳嗽,并不是甚么大事。都是臣关心则乱……”

    李暄又道:“父皇,臣和贾蔷见了一眼,确认果真没事后,就赶紧进宫来了,出门才碰到的戴权。人家大总管要儿臣和贾蔷给他磕头……”

    戴权一张老脸没个人色,跪地砰砰砰磕头哭嚎道:“主子爷,奴才真真是要冤死啊!”

    隆安帝呵斥李暄道:“胡吣甚么?再扯臊,你仔细着!”

    鬼都知道,戴权长了狗胆也不会如此。

    又让戴权滚一边后,隆安帝目光深沉的看了李暄、贾蔷一眼后,道:“这次算是事出有因,朕能体谅,但绝无下次。朝廷法度,天家威严,岂是尔等荒唐小儿能纂逆的?”

    李暄、贾蔷唯唯诺诺应下后,都悄悄松了口气。

    按朝廷原设定的规程时日,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天回京,所以才想着先回家看一眼。

    当然,也因为两人现在在朝廷里没甚么正经官职,处境素来又有些特殊,才大胆一回。

    没想到让宫里提前发现了……

    隆安帝发火罢,韩彬笑呵呵的问贾蔷道:“贾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平日里你总是一心想往海外去,分明有凌云才,却无青云志。可唯有朝廷昏庸朝政浑浊,才有泛舟海外之说啊。你先生又一直宠爱你,不愿迫你做你不愿做的事,很让皇上和老夫等失望。

    不想这一次,你先是不顾背后反噬,果断出手一举铲除范家和侯杰之流,稳定了宣镇,又身先士卒亲上城头,与鞑子惨烈厮杀,不后退半步,未失大燕武勋将门之德!

    最后更是冒巨险,奇袭金帐,斩杀博彦汗,一举溃败草原八万大军,立下灭国之功!

    很不错,你很好!

    可见,你心里仍是忠君爱国的,甚至比绝大多数人做的都好!也不枉天家素来偏爱于你一个外臣,你应该知道,因为这个,皇上和皇后娘娘,受了多少非议。”

    贾蔷笑了笑,道:“元辅,您这话就冤枉我了。我贾蔷虽从未位列朝班,但若说偷懒无忠心,那就是昧心之言了。要不今儿我表表功?”

    韩彬“诶”了声,摆手呵呵笑道:“老夫知道,你办了许多事,而且都是大事!若非你那些剑行偏锋的良策,新政虽仍会大行天下,但至少也要晚三年,甚至不止!不过老夫也知道,以你的能为,能做的事,绝不止这些。你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出海和西洋番人交锋上了罢?无论是漕运训练船员水手,还是磨炼打造海船的船匠,都为了海船做准备,是不是?还有结交江南九大姓,也是为了出海与洋番放对,寻找帮手。当然,你顺便也存了,为新政减少阻力的心思。”

    贾蔷看了看韩彬,又看向林如海,林如海面色淡淡,连眼神都未给一个……

    也该如此,一个相国,一个国公,若非早先就定好了亲事,连这门亲事都不适合了……

    贾蔷沉吟稍许,道:“元辅,你老究竟想说甚么?在下即便一心所谋出海,也是想带回海外富饶之产出,为大燕新政添一份助力。对我本人而言,地位有了,权势并不看重,实则也不缺少,财富更不必多提。如今所追求者,就是想做一些实事,仅此而已。”

    韩彬笑道:“贾蔷,正是因为皇上和老夫等军机都看出你是如此品性,是一个真正淡泊权势富贵者,比我等宰辅还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