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655章

红楼春-第655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至折代朱兰板桥上,宝琴小声的问湘云道:“云姐姐,你说咱们进去后,会不会碰到蔷哥哥?”

    湘云在宝琴脑门上叩了个瓜崩,小声啐道:“这脑袋瓜子在想甚么?岂有此理!宝姐姐甚么样的人,还是你亲堂姐,你也敢浑想?叫你别整天同香菱那夯货耍子你不听,如今被那憨丫头都带坏了!瞧瞧,这一天到晚的想的都是甚么?昨晚的话白同你说了……”

    宝琴羞红了脸,心想着是不是和湘云说太多了反倒不好。

    她和湘云在园子里一道住怡红院,晚上自然无话不说。

    因她平日里和香菱一道顽的比较多,所以难免说了不少香菱的事。

    倒也没别的,只将香菱劝龄官和她一道侍奉贾蔷,幸福要靠自己把握的事说了遍……

    当然,她并不知道,这些道理都是平日里贾蔷劝说李纨等人时说过的话,让香菱抄来现学现卖。

    龄官被说动了没有不知道,却让宝琴大感至理……

    好在这等混帐想法,让湘云及时扑灭,才未让这迷途少女走的太远……

    一行人说笑着从云步石梯进了蘅芜苑,不过刚进院门儿,就见宝钗正巧从上房门里出来,顺着抄手游廊迎上前来笑道:“我正要去寻你们,没想到竟来了。今儿是三丫头的好日子,咱们且商议商议,该如何同她庆祝罢。”

    迎春笑道:“进屋里说?”

    宝钗道:“去凤丫头那,正巧春日里她那处多有花开,正合百花深处之名。咱们去扰她一回……”

    湘云忙道:“怕是不妥,凤姐姐如今正犯春困,不好扰她罢……”她有些狐疑的看着宝钗,觉着今儿这位素来思虑周到的宝姐姐有些不大对……

    宝钗脸红了红,笑道:“是我想左了,既然如此,那就去稻香村罢。今儿咱们一人对一两银子,交给大嫂子,晚上让她帮着置办些酒席送至秋爽斋,咱们几个单给她过个生儿。”

    湘云本想说大嫂子这两天也很忙,不好拿姊妹间的小事再去扰她,不过又不想连续村宝钗两次,只能将疑惑埋在心里。

    一众人便出了蘅芜苑,前往稻香村……

    ……

    秋爽斋。

    刚起没多久,连头也未梳,正在同前来看她的赵姨娘说话的探春看到贾蔷到来,登时大为惊喜,忙起身迎道:“蔷哥儿怎来了?还来这样早……外面的嬷嬷丫头也不知吱一声!”

    贾蔷笑道:“我让她们不必麻烦声张,就过来给你道个喜,今儿是你的好日子。”

    说着,从袖兜中掏出一物什来,递给探春。

    赵姨娘在一旁瞧见贾蔷手里包装精美的檀木盒,啧啧道:“蔷哥儿送的,必是极珍贵的礼。三丫头快打开看看,让我也开开眼界。”

    听她这称呼,探春差点没气出个好歹来。

    如今便是贾政叫贾蔷也该尊一声国公,到了这个位份,早已是国礼大于家礼了。

    贾蔷看在探春的面上,也未多计较甚么,只呵呵笑了笑。

    探春俏脸泛红,没好气道:“岂有当人面拆礼的道理?姨娘没事,且先回去罢。”

    赵姨娘不乐意了,道:“这有甚么?又都不是外人……”又见探春恼火的模样,也不乐意了,道:“都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你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如今倒嫌我丢脸?你看看蔷哥儿,他舅舅、舅母不过两个泥腿子,还不如我,他如今这般尊贵,也没见他嫌弃哪个……”

    探春气的发抖,落下泪来,张开嘴却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半边脸都麻了……

    贾蔷闻言扬了扬眉尖,提醒道:“方才来时见贾政在派人寻你,你现在就过去。将你这番话一个字不许改的同他说一遍,多一个字短一个字,王氏城外庄子礼佛之地,我让人给你腾出来。”

    赵姨娘闻言唬了一大跳,脸色发白,忙赔笑道:“不过是我们娘俩拌几句嘴,不……不必如此罢?”

    贾蔷皱眉道:“现在就去。”

    赵姨娘让贾蔷森严的眼神盯着,心里唬个半死,再不敢废话,只同探春笑道:“嗨,不过是娘同你说笑几句,瞧瞧,蔷哥儿就不乐意了,罢罢,我不说了就是,你可别哭了……”

    眼见贾蔷又瞪过来,赵姨娘慌忙离去。

    等赵姨娘走后,探春一下伏在几案上,大哭起来……

    ……

    ps:今晚争取把这个番丢进群里去,如果没有,最迟就是明天……庶子还差十七个均订就万订了,求助一臂之力。

 第九百一十四章 我还要……

    稻香村。

    刚起床洗漱罢,准备去前面操持家事的李纨看到诸姊妹到来后,笑道:“今儿也是奇了,怎么一大早都来我这里了?”

    宝钗笑道:“今儿是三妹妹的生儿……”

    李纨笑道:“这我如何能不知?不过前儿老太太说要给她祝一祝,偏她是个要强的,说这段日子以东府的婚事为重,就不张罗了,又不是整寿。我方才已经打发人送了礼过去,又让厨房准备了寿面……莫非是薄待了她,你们这些姊妹来打抱不平来了?”

    李纨最是谨慎,不愿惹祸背锅,因而将“丑话”说到前头。

    宝钗笑道:“大嫂子多心了,自没有这样的道理,我们是来求大嫂子来了。”

    李纨笑道:“这话怎么说?”

    宝钗将姊妹们汇拢的几两银子拿了出来,道:“如今两府都忙,若是正经操办,少不得让人说嘴,只当家里姑娘轻狂不知轻重。可到底是生辰,也不好随便就打发了去。我们姊妹们就想着凑些银子,待晚上不忙时,姊妹们聚一起热闹热闹,也算是一份心意。只是还要劳烦大嫂子,打发个人拿银子去厨房里言语一声,晚上将些果盘酒菜送去秋爽斋……原不该劳烦大嫂子,只是如今府上凡事都有数,为了防备坏人,厨房那里等闲不许人去。所以……”

    李纨自不会扫兴,笑道:“好好好,若不是我着实忙的紧,怎么着也要凑一份热闹才好。好说,此事就交给我罢。”

    说着,将银子收进手里,正巧这时凤姐儿有事来寻李纨,看到这一幕笑道:“好啊,大奶奶管家才没几日,倒学会收起礼来了!这行贿的受贿的被拿了个正着,可了不得了!”

    宝钗等一起替李纨鸣不平,洗刷冤屈,并纷纷声讨凤姐儿以己推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凤姐儿自不会顶着众怒往上抬杠,她丹凤眼转了圈,同李纨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不过就这么霉巴巴的几两碎银子,你怎么就好意思收?”

    李纨闻言差点没气出个好歹,笑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亏她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进入这样的人家,怎就如此贫嘴恶舌?罢罢罢,这银子你们拿回去收好了,今儿说甚么也要让你们二嫂子出这份东道,不然再不能饶她!”

    宝钗、湘云、惜春等都笑道:“极是极是!”

    凤姐儿之言不过是妯娌之间寻日里的哧哒,往常李纨也这般说她,不过今儿让李纨抓住机会,捉到了短,凤姐儿倒也洒脱,笑道:“你们当我来做甚么的?我便知道大嫂子断是舍不得这二两银子,所以特意来送银子来了!如今我虽不当家,可也没有见你们这般苦巴巴凑银子过生儿的道理……”

    宝琴左看看,右看看,乐的合不拢嘴。

    这妯娌娘们儿之间可真热闹!

    “这丫头,见甚么都高兴!”

    见她欢喜成这样,李纨和凤姐儿反倒不好再过招了,李纨说笑道。

    凤姐儿则问道:“琴丫头,你蔷哥哥呢?”

    宝琴摇了摇头,抿嘴笑道:“许在府上哩……不对,蔷哥哥这会儿必是在秋爽斋三姐姐那边。”

    李纨笑道:“那走罢,一道去瞧瞧,看你猜的准不准。正好我要去前面,顺道路过那。”

    众人说笑着,一起往秋爽斋去了。

    ……

    秋爽斋,上房。

    侍书取来铜盆热水来,翠墨服侍着净面。

    等重新梳妆罢,见贾蔷洒然坐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探春侧眸嗔道:“你今儿怎不劝我?”

    贾蔷奇道:“劝你甚么?”

    探春没好气道:“我哭成那样,你也不劝?”

    贾蔷呵呵笑道:“遇到不痛快的事,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分明是好事。既然是好事,又劝甚么?”

    探春闻言一滞,顿了顿,又缓缓问道:“你方才,同姨娘说的话,可是认真的?”

    贾蔷哼哼了声,没作言语。

    探春见之焦急道:“你原不是说,她是个可怜人,又没读过书,也没知礼的机会?如今可别果真怪她,把她打发去礼佛。太太常年礼佛,还能耐得一些时日,姨娘若被送去了,活不过半月就得吓死……”

    虽然厌恶的不得了,心里也痛恨生在小妾肚子里,可再怎样,也是生母,才走了个王夫人,探春可见不得赵姨娘也步其后尘。

    贾蔷笑了笑,道:“罢了,瞧你的面子上,宽饶她这一回,全当送你的生儿礼。”

    探春闻言舒了口气后,又觉得郁闷,叹息一声道:“真真让人没法子,上回之后,我按你说的那一路数去想,倒也想开了些。只是每想开一点,她必要生一些事出来,着实让人难受。”

    想想今儿还是她的生日,这位三姑娘又委屈的红了眼……

    贾蔷笑道:“除非等你将来出阁,否则你怕是摆不脱这类事了。不过你可以这样想……起码,她还活着,是不是?等过些年,她老的没了,你身边再想寻一个这样闹你的,也不容易。其实在我看来,赵姨娘总来寻事,想来也是因为怕……”

    “怕?她怕甚么?吃穿用度从不短她的,有甚么好怕的?”

    探春不解问道。

    贾蔷摇头道:“祭祖时,你也见过府上的一些老姨娘……连先荣国留下的都还有几人,你知道她们过的是甚么样的日子么?”

    那可真是活死人一样……

    探春闻言,面色微微变了变,修眉蹙起,俊眼凝视着贾蔷,道:“你是说,姨娘担心她将来也那样?”

    贾蔷笑道:“当然,不止担心将来,也担心眼下。那些老姨娘是真的在熬,我先前打听过,她们在先荣国在时,过了二十五岁就基本上见不着先荣国了,因为年老而色衰。所以,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们只能静静的熬着被世间遗忘的日子……那样的日子很是可怕,也很难熬。赵姨娘或许并未想的那么远,但最近她心里肯定不受用,因为二老爷没将她扶正,而是续弦另娶了一位。

    赵姨娘便只能不断的寻些事,将你和贾环拉出来晒一晒,好让大家知道知道,她这个为贾家生儿育女的人,还活着……还别说,这种法子挺好用。你看,赵姨娘就比那位周姨娘名头响亮的多罢?”

    探春闻言,好半晌没说出话来。

    “凡事多想开些,也就不算甚么了不得的大事了。行了,我还有事要忙,就不多待了。三姑姑你拾掇拾掇,一会儿就要来客了……”

    贾蔷起身笑道。

    探春忙起身相送,笑道:“你近来忒忙,我也不留你了。等过几天林姐姐家来了,再去东府叨扰你的东道!”

    二人说笑着往外去,刚一出门,迎面就看到都换了春衫的大队人马过来……

    “哎呀!瞧瞧,我可猜准了罢!蔷哥哥果然在这里!”

    贾蔷赏心悦目的看了遍,就见宝琴欢喜的蹦跳两步出来说道。

    凤姐儿打量着贾蔷笑道:“蔷儿这样早就进园子来了?”

    瞧她那眼神,分明是在问贾蔷是不是昨晚压根儿就没出园子。

    贾蔷“嗯”了声,道:“事情多……你近来不是春困?怎也起的这样早?”

    凤姐儿被当众关心,以她的道行都忍不住红了红脸,草草应付了句:“今儿不是三妹妹的好日子?我来给她道喜……”

    探春忙笑道:“甚么正经事,也值当兴师动众?快里面坐罢。蔷哥儿你……”

    贾蔷道:“我还有事,就不多留了。你们顽你们的……”

    宝钗也道:“这几日你最忙,快去罢。”

    贾蔷与宝钗对视了眼,笑道:“宝妹妹今儿气色真好……”

    宝钗大羞,红着脸瞪他一眼,道:“这话等林丫头和郡主来了,你好好同她们说才是!”

    众人哄笑,迎春叹道:“日子过的可真快,前些年林妹妹才进府时才多大点,如今就要出阁了,竟还是嫁进咱们家。原以为,她会……”

    不等她说完,探春忙道:“如今都大了,哪里能和小时候一样?原是林姐姐,现在要成侄儿媳妇了。”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湘云笑道:“蔷哥哥,你送的甚么礼给三姐姐?”

    贾蔷一拍脑门,笑道:“你不说差点忘了……三姑姑将东西打开,我教教你怎么弄。”

    探春笑道:“放里面了,蔷哥儿还是随我们一道进去罢……”

    说着,众人一道入内。

    探春将檀木盒打开后,见其中竟是一只精致的铜色宝塔,众人都大出所料,不解此物怎就成了世间唯二,那样贵重了……

    不过等贾蔷将尺许宝塔拿起倒转,让探春瞧着他在底部转动了几圈,待放手后,宝塔慢慢旋转,并发出悦耳的乐声时,登时炸了锅!

    诸姊妹们眼睛都直了,随即一哄而上……

    凤姐儿和李纨都挤不进前,当嫂子的,也不好和一群大姑子小姑子抢东西。

    只是当看到贾蔷将宝塔交还给探春,笑呵呵的从姑娘堆里挤出来后,二人都拿妙目看向他。

    凤姐儿小声讨好道:“爷,我也要!”

    李纨虽未开口,可如女孩儿般的眼神直勾勾的看着贾蔷,像极了闺帏间那一刹那,分明是在说:“我还要!”

    贾蔷:“……”

    ……

    ps:庶子也万订了,撒花~~

 第九百一十五章 油尽灯枯

    隆安七年,三月初六。

    夜。

    大明宫,养心殿。

    隆安帝面色铁青,眼神中甚至还有几分颓然,这对一个心智坚定的天子而言,是极罕见之事。

    此刻,六大军机俱在,面色也都十分凝重,晦暗。

    殿内气氛压抑沉闷。

    沉寂了足有半盏茶功夫后,韩彬方缓缓道:“辽东、山东凌汛为祸甚剧,尤其是山东利津,冰坝堵塞河道,造成决口,淹没了利津、沾化两县六十余村,数万百姓遭难。但凌汛之祸,却比不上旱情险要。自立春以来,滴雨未降,或是只下了极少雨水的省份,又多了一个,四川。天府之地经前朝动乱和连年天灾后,千万百姓只余区区九万,白骨盈野啊。

    自景初六年,朝廷迁湖广之民填四川,繁衍生息三十年来,四川百姓早已逾五百万之数。算上奴仆、隐匿丁口并异族百姓,即便不到千万,也相差不远。好不容易才恢复了大半元气,果真再发生前朝正仁年间那样的大旱,后果,不堪设想……

    四川巡抚上书朝廷,川蜀的米价,已经涨了三成,眼下仍在不断上涨中……”

    御史大夫韩琮沉声道:“元辅,山东也有千万百姓,河南人口还要更多些。此二省也有旱情,为何元辅着重四川?是因为蜀道之难么?”

    韩彬缓缓颔首,沉声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自唐之后,褒斜道为川陕驿道北段的唯一驿道,且不再称褒斜道,而有了连云栈的专名,且改栈道为碥路,由碥路替代了危险的栈道。可是,入蜀之路,依旧艰难。送一石米入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