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684章

红楼春-第684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蔷嘴角浮现出稍许冷笑来,道:“天子若无灾病,先生或许会有危险。不过他若无灾病,也不急着除去我。如今他瘫痪在床上,靠阿芙蓉续命,一天能清醒几个时辰都未知,凭此也想威胁到先生?”

    黛玉很是不解,道:“可是,他是皇上啊……”

    贾蔷摇头道:“若是开国太祖,或是世祖那样的马上皇帝,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后继之君,除非想要亡国,否则又有几人能恣意任性?再者,我相信先生必有手段对付他。”

    黛玉怔怔的看着贾蔷,贾蔷见此,忽地低头在她樱唇上啄了口,黛玉回过神来,轻轻敲了他一下,道:“我原想不明白,爹爹还有你都如此用心尽力的为朝廷出力,皇上为何还容不下你。可现在有些明白了,蔷哥儿,你对皇帝,竟无分毫敬意?”

    贾蔷闻言笑了笑,道:“他想杀我,还让我对他有敬意?其实也不然,他能一心想要推行新政,解民之困,哪怕本意是为了他李家江山万万年,我都对他心怀三分敬意。可是他终究无容人之量,容不下我这个惊才绝艳的天纵之才,就不免让人不耻了。”

    “呸!”

    黛玉忍笑啐了口,嗔道:“不知羞!”

    既然贾蔷如此笃定林如海不会出事,那她也就放下心来。

    贾蔷哈哈一笑,将她搂的更近了些,感受着清瘦玲珑的娇躯,蠢蠢欲动。

    黛玉俏脸渐渐晕红,却不想这样早让他欺负,岔开话题道:“那你接下来要干甚么?”

    “干你!”

    贾蔷附耳轻声坏笑道。

    黛玉大羞,举起小拳头打了两下,星眸似能凝出水来,觑着他道:“好好说话!”

    声音酥沁入骨。

    贾蔷嘿嘿一笑,双手环抱着她,眺望夜色道:“当然还是该干甚么就干甚么,只不过不用那样急躁了,可以从容些也缜密些布局。但也绝不能懈怠,总不能让先生庇护一辈子罢?”

    黛玉将螓首靠在贾蔷肩头,轻声道:“蔷哥儿,你上回说齐家那位老神仙,果真能医好先生?我总觉着……爹爹怕是坚持不了许久了……”

    听着黛玉失落消沉的声音,贾蔷顿了顿,道:“你放心,必是有用的!先生自己也有求活之志,一定能想法子,从繁重的政务中脱身出来。”

    黛玉略略好奇道:“可是,大行新政,不是爹爹毕生之志么?我怕他会……”

    贾蔷笑道:“若无我,自然会如此。可我多次劝先生,新政大行天下,不是说强行推下去就算完事了。前朝也多有变法事,可结果如何?终难逃人亡政息的下场。想化解此困局,没别的法子,唯有活的时间长些,多看上十年二十年,然后再选好接班人。”

    黛玉闻言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心下欢喜,轻轻踮起脚尖,在贾蔷唇角亲了亲,夸赞道:“你真有法子。”

    贾蔷得意的哈哈大笑,其实心中却有一分担忧。

    想让林如海“偷懒”修养,只这番话其实是没太大作用的。

    只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阻碍新政的人都消失。

    可贾蔷着实想不出,如何才能够彻底摆平荆朝云、何振并诸多旧党巨擘的法子来。

    唯有心中期盼,林如海能有神机妙策,搬开绊脚石,功成身退。

    “爷,姑娘,床铺好了……”

    看着临窗紧紧相拥的贾蔷、黛玉,紫鹃和鸳鸯俏脸都有些泛红。

    鸳鸯因为还要回去伺候贾母,所以名分不是妾,而是通房,房里人,跟在黛玉名下。

    莫要觉着这是慢怠了,实则跟在黛玉名下,绝对比一个妾更得利。

    鸳鸯也知道内中深浅,所以来到这边后,就尽心服侍……黛玉。

    黛玉虽有些羞,可她是当家太太,正经国夫人,也就强撑起,让她进来服侍。

    贾蔷笑眯眯的拥着黛玉,在她耳边坏笑道:“今晚你在上面。”

    黛玉回身敲了下他的额头,轻轻咬了咬唇角,啐了口……

    ……

    皇城,西苑。

    海子龙舟上。

    看着躺在地上双目紧闭已经没了鼻息的林如海,韩琮跪地大哭起来。

    一身许国这四个字,太多人在用,可又有哪个当真做到?

    唯有林如海!

    韩彬亦是滚下眼中热泪来,在他看来,林如海是用尽余生最后的精力,替新政彻底扫平了道路。

    并且,以一死,抹平了逼宫的后患。

    此等无双国士,为何就这样早早离去?

    痛煞人心!

    张谷、李晗二人同样唏嘘不已,暗自垂泪。

    虽有不少政见不合,但两人对林如海的尊敬,从未少过。

    而龙榻附近,尹后震惊的都有些懵了。

    但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坏事了。

    贾蔷若知此事,岂不要发疯?!

    而且对她来说,也是莫大的损失……

    再看向隆安帝,这位消沉了数日的帝王,这一刻仿佛又恢复了地龙翻身前的精气。

    他双眸圆睁,死死的看着地面上的林如海,目光震惊的不敢相信。

    心中剧痛之余,先前所积攒的猜忌、仇恨乃至杀机,纷纷灰飞烟灭。

    这一刻,林如海又成了他最信任倚重的肱骨之臣!

    这时,就见十多个太医并宫中四大杏林圣手老供奉鱼贯而入。

    可领!

    内侍们将林如海抬至一张软榻上,王院判带人与隆安帝见礼,隆安帝怒道:“都免了!甚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虚礼?快看看朕的林爱卿!”

    王院判最先上前,仔细诊了诊脉后,面色凝重起来,再趴在心口听了听,脸色愈发难看,起身后摇了摇头。

    却也不敢就此下结论,对身后一老者道:“徐供奉,还是你老过过手罢。”

    老人一言不发,上前诊起脉来,诊了好一阵后,起身摇了摇头,迟疑稍许,道:“李老,你最精通相脉,还是你来罢。”

    李老供奉皱眉颤巍道:“既然已是死脉,又何须再诊?”

    听闻此言,原见连续两人都摇头的一众君臣,心也彻底凉了。

    隆安帝开始思考起,到底该由谁来接林如海的位置,以及,该如何处置贾蔷……

    一场地龙翻身,朝廷损失岂是“惨重”二字可以形容?

    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他若敢生事,不容原谅。

    另一边,韩琮对李老供奉沉声道:“再复诊一次。再诊一次,就可下医案了。”

    李老供奉闻言,只得上前,拿起林如海有些发凉的手腕,听了起来。

    君臣众人虽已经放弃大半,可仍就将目光看了过来。

    只是诊脉之初,就见李老供奉摇了摇头,韩彬、韩琮不由心如刀绞,仰天长叹。

    不过李老供奉依旧按照基本的医德,耐心的诊了下去,只待三十息过后就可下定论。

    然而在第二十九息时,原本木然死寂的脉搏中,忽地一个微弱的跳动,让他白眉猛地一扬,高声道了句:“不对!还有脉!!”

    ……

    一刻钟后。

    龙舟正殿内,隆安帝头下枕起锦靠,微微抬高上半身,看着韩彬等人。

    此刻林如海被送往偏殿救治,各种名贵药物,各类医家典籍如流水般送往偏殿中。

    只是情况始终不乐观,就李老供奉断言,即便救了过来,短时期内,也没有清醒的可能……

    “元辅,一场地龙翻身,让朕罹受此难。朕代天下人受此难也则罢了,可是……郭爱卿惨死,左卿重伤昏迷不醒,元辅也断了一臂,如今连林爱卿都……”

    “此等国难,苍生何计?社稷何计?大燕的江山,何计?”

    看着隆安帝满面痛苦,韩彬心中同样在滴血,但他却知道,此刻绝不能流露出丝毫悲观,林如海用性命将隆安帝的心性扭转过来,绝不可再颓败灰丧回去。

    他沉声道:“皇上,此番天灾,应该是上天给皇上与臣等最后的考验。虽然损失之惨重,令人心如刀绞,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而且,是能化难成祥的收获!”

    隆安帝看向韩彬,道:“元辅且细言!”

    韩彬道:“其一,皇上以万金之躯代民受过。此事会传扬天下,戏曲、诗词、话本传奇以及朝廷的邸报等等,还有以京城各大寺庙、道观为源头,传播天下方外之地,再由他们,传之万民。邸报朝廷可负责,其余的,皆由贾蔷去办。此事……此事林大人昨日就布置妥当,写急信南下,让贾蔷以当务之急头等大事来办。皇上之德望,必将会空前高涨。”

    听闻此言,隆安帝面色复杂之极,眼睛微微湿润,仰头叹道:“朕愿用这些德望,换林爱卿康复。”

    嗯……

    这话韩彬等只听听,连捧哏都没去当。

    韩彬继续道:“皇上,还有第二桩坏事变好事,那就是借此妖言大案,将荆朝云、何振等景初旧臣,彻底铲除!!这些人也是疯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样丧心病狂之言都敢说得出口,心中对皇权无丝毫敬畏,巴不得社稷动荡,黎庶蒙难,方能显出他们在景初朝时的‘英明’。将此等鼠辈一扫而空,今后新政再无聚结合谋的阻拦!没了荆朝云居中为魁首,外省各地之阻拦也将沦为一盘散沙,弹指可灭!”

    隆安帝闻言,沉默片刻后,淡淡道:“彼辈奸贼,辜负皇恩,朕必诛之!”顿了顿又道:“元辅,荆朝云等不必多提,如今林爱卿生死未定,郭松年……唉,郭松年也死了。天下财赋,何人可掌?”

    新政所为,无非是刷新吏治,再者就是丰盈国库。

    官帽子抓紧了,钱袋子装满了,顺带着能解民之苦,这就是圣德仁政了。

    如今吏治倒是容易些了,可钱袋子谁来管?

    韩彬叹息一声道:“昨日臣与如海长谈,他告知臣,他身子骨未必能坚持太久,若骤然去世,可将户部事托付于陈荣。”

    “大理寺卿?”

    隆安帝眉头一皱,问道。

    韩彬点头道:“正是,林如海在扬州任巡盐御史时,陈荣为侍御史。这些年,将林大人的本领学了个七七八八。既然林大人说他可靠,那总得来说应该不会差。”

    一旁韩琮道:“前夜臣去西殿寻林相,见他一直在奋笔疾书,便问他何事如此操劳?林相也是告知于臣,他身子骨不大好,许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就将户部诸事列个条陈,未来三年要紧的事,尽量都写出来,方便后继之人尽快接手……”

    说这番话时,韩琮声音沙哑低沉,看得出,他十分悲痛。

    众君臣沉默稍许后,韩彬沉声道:“那就让陈荣顶上来,萧规曹随!其实未来三年,户部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多的筹备粮食,度过天象灾难。只要度过这三年,新政之下,大燕国内的粮食,就足矣百姓食用!而银子,就在林大人方才所言,晋商钱庄处入手。铸币之权,绝不容轻落于商贾之手!”

    “皇上,是不是派人叫贾蔷回来。林大人膝下无子,独女出阁,如今这般……以防万一之时,身旁总要有人。”

    尹后忽然开口说道。

    隆安帝想也未想,摇头道:“不可。”

    ……

 第九百五十六章 醒来

    隆安帝对尹后开口很是不满,看了他一眼后,道:“林爱卿为了新政,熬到这个地步。此刻将贾蔷叫回来,耽搁了海粮大计,林爱卿知道了,也绝不会同意。”

    话虽如此,可这番话却不该由这位天子来说。

    韩彬略略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尹后,倒也没有多想,只当她宠爱贾蔷,因此才关心他的回程。

    韩彬点了点头道:“无论如何,贾蔷都必须南下,操持海粮一事。短期内,不得回来。这一次,海粮绝不允许出现去岁海粮船毁粮殁的事。此事事关无数百姓的生计,大意不得。”

    一旁李晗叹息道:“说来也算是一语成谶,贾蔷临走前还在威胁我等,若他先生出了事,饶不过我们。谁知道,才几天功夫?果真回来了,势必大闹一场。可眼下,着实经不起折腾了。”

    韩彬摇头道:“贾蔷虽素来天马行空,行事恣意,但于大局上,十分明白轻重。如海为何会累成这般?终是为了新政。贾蔷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即便以后回京,也不会乱来。当然,发一通脾气是少不了的……”

    一旁韩琮淡淡道:“林相若真的去了,贾蔷回不回来,都是两说。当年贾蔷就志在漂泊,无意于官场,是半山公说服林相,让贾蔷为社稷出力。这数年来,贾蔷作为如何,世人不知,我等皆看在眼里。往后他回京后果真要去,诸位还是莫要相拦才是。”

    这话,显然不是说给诸位听的……

    隆安帝自然也明白,他面色深沉下来,不过没等他开口,忽见戴权引着王院判和李老供奉急急进来,甫一入内,就报喜道:“万岁爷,林相救回来了!”

    听闻此言,君臣诸人无不大喜过望!

    隆安帝上半身都往上抬了抬,大声道:“当真?”

    王院判躬身上前,道:“回皇上,的确是救回来了。当下林相虽然脉象依旧薄弱,但经过李老供奉的施针后,已经可以触及的到了。只是……”

    “只是甚么?”

    韩彬沉声问道。

    王院判看起来有些怵,回头看了看李老供奉后方道:“只是几位老供奉都道,林大人陷入昏迷,近期醒来的可能性不大……”

    李老供奉声音颤巍道:“林相是过劳而病,引发了诸般旧疾,如今昏迷过去,不全算坏事,也是身子骨自己在修养。”

    隆安帝追问道:“那何时能醒来?”

    李老供奉摇头道:“这就要看造化了,近期内不大可能。还有,要精心呵护修养,最好能送回相府。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亲人照顾,对病情稳定有好处。”

    尹后忍不住问道:“宫里有最好的太医,还有几位老供奉,不是比相府那边好的多?林家没甚么人了……”

    李老供奉摇头道:“林大人这病倒也不必常有太医守在跟前,只要定时去看看,让家属将药煎好后伺候着服下,另外,也要常翻身、擦洗。在宫里,多有不便。”

    韩琮道:“那就等林相安稳些后,送回林府去。皇上,要让人与林府内眷好好解释分说清楚,不要让林府内眷惊忧。”

    隆安帝缓缓颔首道:“朕知道了,戴权,你……”

    话未说完,隆安帝面色忽地一变,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几乎是一瞬间滴下,脸色惨白的吓人。

    尹后见之大惊,忙道:“快,快!给皇上用药!”

    随之而起的,是一股恶臭自龙榻上传来。

    尹后绝美的俏脸上看不见丝毫异色,反而转过身来对韩彬等道:“元辅大人,皇上要用药了,今日着实操劳的狠了些,往后可不能如此了。千说万说,总没有皇上龙体要紧,是不是?”

    韩彬等自无话可说,一并告辞出去,又一起转向偏殿,去探望林如海。

    最后决议由韩琮亲自带人,护送林如海出宫,回到布政坊林府。

    ……

    入夜。

    皇城,武英殿。

    见韩琮回来,等候良久的韩彬放下手中笔,问道:“可都安顿好了?”

    韩琮叹息一声道:“林府那位姨娘,到底很哭了一场,好在随行有太医在,未曾出事。”

    韩彬沉默稍许后,看着韩琮道:“今日邃庵说话,孟浪了。”

    韩琮自然明白韩彬说的是哪一句,他缓缓道:“如今林大人为了新政为了社稷,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