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692章

红楼春-第692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琮提醒道:“元辅,这不是个好征兆”

    这已然是后宫干政了。

    韩彬叹息一声,目光深沉的看着韩琮道:“邃庵,你不是迂腐之人。当明白,眼下这等时候,宫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娘娘在陛下处都说不上话了,于社稷而言,绝非善事。更何况,娘娘也算得上秉公办事。最重要的是,大燕不是大唐,娘娘在朝中连一相识的大臣都没有,你又在担心甚么?”

    韩琮点了点头,道:“非仆多疑,职责在身尔。不过既然元辅都道无事,那就无事罢。”

    韩彬点了点头,目光看向窗外,眼神不无落寞道:“到了这一步,我等能做的,不过是尽力为之,问心无愧罢。”

    隆安帝变成了这般模样,新政能继续推行下去,都赖于林如海当宫。

    但韩彬都不知道,隆安帝能坚持多久。

    更不知道,后继之君会不会继续下去。

    就目前来说,若李时继位,那就很难说了。

    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强推新政,为大燕多存几年国运。

    扬州府,盐院衙门。

    西路院。

    黛玉闺房内,贾蔷头枕着双臂躺在闺榻上。

    一大家子回来时,已过了子时。

    黛玉坐在妆台前,紫鹃与她卸妆梳头。

    鸳鸯取来铜盆热水,在与她洗脚。

    尽管黛玉几番推辞,可鸳鸯仍执意要为之。

    贾蔷躺在床榻上看着这一幕,呵呵笑道:“林妹妹也变成地主婆喽!”

    “呸!”

    黛玉闻言登时扭过脸来瞪向贾蔷,啐了口,道:“今儿你还留我屋里做甚么?”

    贾蔷奇道:“我不在你屋里,我去哪?”

    这里可是黛玉的地盘,她的私宅,贾蔷总不能在老婆房里晚上住小老婆的屋子里罢?

    黛玉道:“老太太今儿还提醒我来着,要给你房里人排好日子,要有规矩,不然早晚要生出是非来。”

    贾蔷哼哼笑道:“她懂甚么?旁人不知道,林妹妹你还不知道我?”

    黛玉莫名道:“我又知道甚么?”

    贾蔷见黛玉身旁的紫鹃红了脸,笑道:“你看,紫鹃这小蹄子都知道了。”

    紫鹃:“”

    黛玉愈发好奇道:“你们爷在说甚么?”

    紫鹃俏脸滚烫,哪里说的出口。

    还是蹲着的鸳鸯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道:“太太你想啊,爷一晚上就能找三个人一起,家里总共才几个?除了两个太太外,就平儿、香菱、小婧、晴雯。如今四个里头三个有了身子,只余一个晴雯,爷还往哪里去?”

    黛玉闻言这才明白过来,贾蔷原来是在自我吹嘘那等事厉害,她红着脸,目光里满是无语的看着他,问道:“知不知羞?”

    贾蔷哈哈一笑,洋洋得意。

    鸳鸯在下面忙活完,紫鹃也梳好了头,蹲下去拿细布软帕帮黛玉擦干净后,黛玉趿上绣鞋,走到床榻边,伸手去揪了揪贾蔷的面皮,道:“如今你愈发不知羞臊了,日后再在外面说这样的浑话,仔细你的皮!”

    话音刚落,人就跌落贾蔷怀里,不过贾蔷未让她躺好,又将她摆正坐在他身上。

    黛玉见之,好赏了他一通秀拳!

    然后坐在一旁,双腿并齐侧曲,用眸光警告贾蔷不得浑来后问道:“明儿做甚么?”

    贾蔷打了个哈欠,道:“要干的事很多啊。”

    如今听到这个字眼,黛玉都觉得这厮没安好心,往后挪移了点,虽然也没多远,又问道:“忙甚么?”

    贾蔷道:“要去凤凰岛上看看,若是小琉球被打下来,凤凰岛上的基业,大多要搬迁到那边去。还有就是,各省江湖头面人物,如今都寻上了齐家老太爷,让他做个中人见一见我。明天送走老太太,就抽时间见一面,到下午咱们就出发,一路南下。怎么,你有事?”

    黛玉笑了笑,目光柔和的看着贾蔷道:“我能有甚么事?不过是瞧你每日里都很忙,见着我们时嬉笑顽闹,可许多时候一个人坐着,眉头拧在一起,脸色吓人。我知道,你心里必是很累,心事很重。可我又不像小婧和三娘,在外面帮不到你甚么,所以就想着你若有甚么艰难的事,可以同我说说。虽出不得甚么主意,可你说出来,心里许能清减些。”

    贾蔷闻言一怔,随即眼神就快融化了,二人四目相接,贾蔷轻轻握住黛玉放在他腹上的一只手,缓缓往下滑去

    “哎呀你这人!”

    黛玉反应过来时,俏脸登时涨红,目光转怒,从旁边抄过一个锦靠就往贾蔷身上打去!

    真是无可救药了!!

    贾蔷哈哈大笑着,将“暴怒”中的黛玉揽入怀中抱紧,温声笑道:“没事的。或许有些艰难,可京里有先生在,这边又有齐家老太爷那样的人杰指点,不会有事的。之所以有时候神情严肃煞气腾腾的,是想到了最坏的事发生,譬如,三娘失败了又或者,别的不好的事发生时,我该如何相对。现在手下的人太多,事也太多,尤其是大事,我习惯从最坏的角度去思考,果真事情发生时,该如何应对。如此,才能保证未雨绸缪,才能保证在最糟糕的时候,也能保护你们。”

    黛玉闻言,紧紧拥着贾蔷,此刻鸳鸯和紫鹃都出去自己清洗了,她小声问道:“蔷哥儿,是不是京里很危险?我虽不懂朝廷里的事,可观史书也能猜到一些,帝王体弱病多时日不久的时候,多会做些准备更何况,你和那位四皇子素来不睦。”

    贾蔷没想到黛玉一个闺阁姑娘竟能想到这些,他不无震惊的看着她。

    黛玉小声道:“有些是我想的,有些是子瑜姐姐告诉我的,她也为你担心呢。”

    贾蔷凝眸看着黛玉,弯起嘴角笑道:“放心罢,不是我自大,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也一定能护得你们无恙!如果你们出了事,大燕又何必再存在下去?”

    黛玉闻言,目光动容的看着贾蔷,还想说甚么,却听到开门声,还有紫鹃、鸳鸯的说笑声。

    她就住了口,知道这些骇人的大事,还是不要让她们知道的好。

    随后就听贾蔷唤了声道:“紫鹃,将外灯熄了。”

    紫鹃笑了声,屏风外传来一道吹气声,就陷入了黑暗。

    黛玉脸一下又红了起来,见贾蔷看来,想往后躲躲,可哪里还能躲得开?

    “嘤”的一声,又坐在了贾蔷身上

 第九百六十六章 多多益善

    翌日清晨,天将将亮。

    贾蔷便与黛玉一道来到正厅,同贾母、薛姨妈乃至贾政、傅秋芳等一道用早饭。

    此时贾家诸姊妹们也都到齐了。

    吃完早饭,就该分别了。

    贾家三春姊妹还有湘云都有些伤感,她们都明白,若不是有贾母在,她们的命运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许等不到贾蔷的出现就不在了

    最难过的当然是宝玉,若非连贾政也在,宝玉此刻应该默默垂泪才对

    “林姐姐,你今儿真好看!”

    见贾蔷、黛玉二人如神仙眷侣一般进来,道边儿上的宝琴巴巴的跑过去,看着黛玉惊叹道。

    也不知想到了甚么,黛玉俏脸忽地一红,没好气道:“去,边儿上耍子去。”

    宝琴莫名,夸人怎还夸错了?

    她旁边的可卿,一双幽眸中百种情丝倾诉,看着贾蔷嘴角抿笑。

    贾蔷微微颔首后,和黛玉径直向前,在贾母下座坐下。

    倒还在贾政、傅秋芳之上

    “老太太这次去了,是想住老国公府,还是住史家?”

    待鸳鸯上了两万碧梗粥后,贾蔷尝了一口笑问道。

    贾母闻言一怔,好笑道:“这叫甚么话?我还能”

    话未说完,反应过来,老眼中目光登时激动起来,道:“蔷哥儿,你是说”

    如今这座盐院衙门,原该还给朝廷,或由朝廷发卖了的,不就是贾蔷买了下来,送给黛玉的么?

    贾蔷笑了笑道:“老保龄侯府位置不错,园子也还好,充公变卖了可惜,我就让人买了下来。如今保龄侯虽然已经除爵,可我一个国公,用那样的地方还不僭越。所以里面一应陈设都没动,只园子里一处枕霞亭倒了,我让人又按原模样修了一座。”

    贾母闻言,已是泪流满面,道:“好啊,好!蔷哥儿,难为你有心了!”

    凤姐儿最会凑趣,道:“老祖宗,如今那老保龄侯府也是贾家的家业,你住进去并不算住外头。”

    贾母愈发泪流不止,众人劝了好一阵方止住,迟疑稍许后,终究叹了口气,道:“不敢住呐。再等等罢,再等二年”

    众人听明白她的意思,是想等到最后的时候,再住进去。

    也是,到了她这个年纪,住进爹娘双亲曾住的阁楼屋宅,岂不是满目凄凉?

    保龄侯府落到这个地步,若是夜里入梦,她也无法面对父亲老保龄侯

    唯有等到最后的时刻,叶落归根时,她才敢见。

    贾蔷看着她笑了笑,道:“成,那你得多等几年,史家小辈里出了个成器的,和兰哥儿比也不逊色多少,将来是能成事的。你老总要瞧着,他恢复了保龄侯府的荣光,再闭眼才好。”

    贾母又是好大一个惊喜,看着贾蔷道:“果真有成器的?”

    贾蔷道:“就是前阵子成亲时,在府上帮忙的那个史行的儿子,今年虽然才十二岁,但书读的极好,我前儿才接到族学上报的信儿,是他们出发前月考的成绩,族学统共七十六人,史行之子史隋考了头名。听族学老夫子说,便是今岁下场,考上三场跑不了一个秀才的功名。只是几个老夫子都不建议太早下场,一来希望他厚积薄发,二来也担心少年成名,对往后成长不利。但总的来说,是个人才。”

    贾母闻言连饭都进不香了,待发现贾蔷也并不知道更多史隋的消息后,经鸳鸯提醒,史行家的就在船上,便一迭声打发人要去叫史行家的来问话。

    好在凤姐儿劝住了,道:“等一会儿进了早饭,去乘船时再问罢。这会儿巴巴的叫来,人家只当出了甚么事。”

    李纨也附和了句“正是这个道理”,不过随后就转头问贾蔷道:“那兰儿这回考的莫菲没考好?”

    贾蔷笑道:“平日里在族学,就他和这个史隋争头名。二人实力相近,对半胜负。是好事,有个一同成长的同学竞争,进步只会更快,因为他自己不敢偷懒。”

    贾母忽地回过神来,因看到宝玉的头在他老子目光的逼视下,快垂到裤裆里了,忙岔开话题道:“快吃饭快吃饭兰儿他娘,你莫要让蔷哥儿管兰小子管的太狠了,说一千道一万,咱们这样的人家,难道还缺那份功名?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留下些名额,给寒门子弟也是积福。果真想当官,有蔷哥儿在,还少得了他一个前程?”

    本来快窒息过去的宝玉闻言,渐渐活了过来

    一顿早饭用罢,林之孝家的进来传话,前面已经将马车都准备好了。

    贾母闻言,目光落在贾蔷面上,道:“蔷哥儿,家里这么些人,就都交给你了。”

    贾蔷笑道:“又不是头一回了,你老放心就是。”

    贾母点点头,道:“放心,如何不放心?”

    目光依次从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湘云等女孩子面上滑过,一众姑娘们忙起身福礼道别,一一红了眼。

    倒是最后,贾母洒脱些,起身笑道:“罢了,左右到年关头就都回来了,干脆今年就在金陵过年!”

    贾蔷笑道:“到时候若是朝廷不催着回的话,在金陵过年也不错。对了,过些时日,贾兰、史隋他们会先到金陵,少不得给你老人家磕头请安。有一事要叮嘱一下”

    “甚么事?”

    贾母高兴过后问道。

    贾蔷道:“他们这一次行万里路,关键就在于吃苦,长见识。族学里的条件太过优渥,不是好事。所以等他们来拜见你老时,你可不要大手一挥赏下几百两银子,几个小侍女”

    “呸!”

    贾母绷不住笑道:“你当他们是你?”

    众人都笑了起来,不再多言,黛玉和凤姐儿一并搀扶着贾母往外行去。

    至二门前住了脚,目送老太太上了马车,仍挥手作别。

    “行了,进去罢。在外面的时候不比在家里,都仔细着点。”

    贾蔷让琥珀打开车窗,撩开窗帘叮嘱说道。

    “老太太,且等等,我也去金陵!”

    马车还未走,鸳鸯忽然从人群中站出来叫道。

    说罢,她转过身来看向黛玉,红着眼哽咽道:“太太,我着实放心不下老祖宗。没我在身边照看着,她吃饭睡觉也不踏实”

    黛玉笑道:“原我就想同你说,只是怕委屈了你,只道我容不得你。如今你也放心不下,那就同去金陵罢。左右年下里就回家了,也没多久功夫。”

    见黛玉点头了,鸳鸯大喜,几步跑到马车边,开了车门跳了上去,跪倒在贾母膝前,趴在她腿上哭了起来。

    贾母自然愈发高兴,抚着她的头发笑道:“好好,不枉我疼你一场!走走,咱们快家去!”

    扬州城外,齐园。

    贾蔷自码头送走贾母、贾政、宝玉等人后,就直接来至此地。

    这会儿家里一众女孩子们已经去了高旻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

    早有宁国亲卫前去清场,又有几十个通拳脚的婆子媳妇护着,够她们游个尽兴了。

    等到用过斋饭就回来,直接乘船南下。

    草堂。

    贾蔷目光在一众形容各异年岁也皆不同的人面上扫了眼后,同齐太忠道:“要不你老就别一道去了,我往凤凰岛上看一看,心里有个数,再看看船坞,就动身南下了。朝廷催的急,没法子。不过老爷子你跟着奔波,就没必要了罢?”

    齐太忠闻言笑了笑,道:“我虽老了,但还能动动。趁着还能动,就多走走,多看看罢。国公爷,耽搁你些许功夫,这些个,都是老头子我这么些年在江湖上攒下的一些朋友。有多年旧友,有倾盖如故的至交,还有忘年交,都是些值得交往的人。如今他们信得过老头子,又知道你这位贵人卖我几分薄面,就想来同你问句实话,你看得行不得行?”

    贾蔷笑道:“你老都开口了,我还能说个不字?”

    齐太忠呵呵笑道:“国公爷言重了”谢罢,转头对一年岁看着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白发老人道:“宋老弟,你是八卦门的门主,大老远的从鄂州前来,就想问一句交底的话。如今国公爷既然应允下来,你就问罢。”

    八卦门门主闻言,先与齐太忠抱拳道了声:“齐太爷高义!”然后也不啰嗦,看向贾蔷开门见山问道:“国公爷,老朽就想问一句,我们江湖人到底何罪,朝廷如何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

    其他人跟着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我们到底何罪?何故赶尽杀绝?!”

    “总不能真要逼上梁山罢?”

    “是要银子,还是想要甚么?总该划出个盘口来罢?”

    贾蔷也不急,端起茶盏直到将一盏茶啜饮尽后,再抬起头时,纷乱才平息下来,他淡淡道:“本公未想到,京城布告都张贴出去那么久,各州郡的露布也都下达,你们居然还在纠结这些事。不过既然你们问了,本公还是愿意再回答一次。

    朝廷,从未想过要将良善之民赶尽杀绝过。

    本公只问你们,你们,和你们的徒子徒孙,手下可有过人命?

    可干过恃强凌弱强买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