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红楼春 >

第741章

红楼春-第741章

小说: 红楼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

    贾蔷居然没暴怒,反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嗯也好。”挺公平。

    李暄:“”

    武英殿,东阁。

    韩彬、韩琮、李晗并前来值守,业已得知大致经过的尹褚,都怔怔的望着被挂在墙壁上的那副舆图出神。

    他们知道世上还有其他诸国,但他们从未想过,外面的世界,居然会是这样的,会如此辽阔。

    而大燕,居然不是万邦正中。

    “开了眼界啊”

    韩琮最先长叹一声后,感慨道:“也难怪,仆一直以为,贾蔷看咱们一些老家伙的眼神,罕有敬畏时。不过一群不识天地之大的井底之蛙罢”

    尹褚却摇头道:“邃庵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西夷之事,仆亦听贾蔷说起过。这些土地的确广阔,可多是茹毛饮血之土著,甚至还不如草原上的蒙古开化。再加上瘴气横生,或常年炎热干旱,或常年雨水不停,又或是距离大燕十万八千里之遥就目前来说,大燕始终为天朝上国,万邦来朝。且德林号再怎样了得,想去开拓海疆,也离不开朝廷的支撑。”

    李晗忙问道:“尹大人此言怎讲?”

    尹褚微笑道:“往外放出去的,皆为大燕子民。若朝廷不许,就凭德林号如今那十数万人,连小琉球都站不稳,谈何对外扩张?德林号的根本,仍在大燕。离开大燕,就甚么也不是。所以,他当不了国中国,也成不了法外开恩之人。

    好生服从政令,那一切都好说。付出足够的代价,譬如商税,再譬如,交出漕运,那都可以商量。

    但若自以为可以超然于国法之上,那朝廷不惜两败俱伤,也绝不允许!”

    韩琮闻言,看向韩彬,韩彬颔首道:“原是此理,尤其是,漕运。国朝命脉,绝不可再受制于此人之手。”

    李晗道:“此事要讲些手段,不可逼迫过狠了。眼下朝廷毕竟艰难,就算一下接过来,一时间也难以掌控。到头来,难免成为笑话。可以徐徐图之。”

    尹褚道:“此事我等不要开口,由皇后娘娘去说。以仆观之,他还是极尊敬皇后娘娘的。”

    韩彬看向尹褚,问道:“连承愿都说不听他?”

    尹褚苦笑道:“今儿白天才在尹家警告我,叫我认清自己的位置。虽然知道他是为了和武英殿这边划清界限,可是到底受气!”

    李晗在一旁苦笑道:“快别提了,别说尹大人,连半山公,还有我等,无不被他狠狠羞辱谩骂了通。林如海教的好弟子啊”

    韩彬面色淡淡,看着并未将这些放在心上,他目光一直看着那副舆图,最后缓缓道:“林如海如今未必能约束的住他了,好在,还有皇后娘娘和太子,还能羁绊住他这是幸事。以后凡事好好商议罢,多动些头脑,避免发生直接的冲突,于国朝无益。以老夫看来,他多半是等不及五年,就要出去了。出去也好,出去也好。”

    他并非窦现那等顽固不化之辈,虽明知贾蔷今日是故意撕破面皮,但有些话,对他而言还是颇有触动。

    虽仍改不了他大行新政的根本,但是,也愿意在不伤及国运的前提下,让贾蔷三分

    PS:时候不对啊,毕竟不是董卓,不能肆无忌惮。另外,要写段番么?等桃园温汤再写罢?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你昨晚干的好事

    翌日清晨,多云。

    天气清寒。

    贾蔷一早,巡视完皇城四门,又于西安门见了李婧……

    两人在九月初七深夜匆匆见过一面,相约动手后,至今日才终于重逢。

    看着挺着好大肚子的李婧满眼都是他,还要缓缓拜下时,贾蔷忙上前一步拦下,心中难得生出愧意来,责备道:“几番叮嘱这回你莫要出手莫要出手,就是不听!如今反倒让爷愧疚……”

    李婧满脸皆是笑容,温声笑道:“爷能纵着我的性子,任我胡来,合该我愧疚才是。”

    贾蔷连连摇头道:“你都这样身子了,还提刀出去杀人……怎么着,还真是老大是宝,老二是猪不成?”

    李婧闻言“噗嗤”一笑,灿若一朵绽放的山茶花,她上前拉住贾蔷的衣袖,道:“这不是清剿中车府怕有遗漏嘛,再加上孙婆婆存了死志,我不得不出面挽回……”

    “等等!”

    贾蔷皱眉道:“好端端的,孙婆婆怎就生出了死志?!”

    李婧叹息一声道:“她自觉年岁太高,心计谋算不比从前了。再加上,知道的绝密之机太多。为了她的孙儿,所以……”

    贾蔷脸色难看的骂了声:“糊涂!”

    顿了顿又忙问道:“没出事罢?”

    李婧忙道:“没有没有,她设一死局,准备以身为饵,诱那些准备劫狱救戴权的中车府高手们同归于尽。我从蓝儿处得知后,立刻调集全部人手前去,在孙婆婆准备点燃子药桶和那些太监们一并去死前,杀尽那些狗番子,救下了婆婆。不过也因祸得福,一举剪灭了大半中车府番卫,剩余者也成了过街之鼠,难成气候,昨夜又设一局,围杀了数十人。且夜枭内其余人看到咱们如此对待孙婆婆,也多有感动,愈发忠心效用。”

    贾蔷点头道:“人心都是肉长的,不过孙婆婆这事做差了……你告诉她,先生年后要去小琉球,身边缺一捧笔研墨的书童,也算半个记名弟子,问问孙婆婆可愿她孙儿前往?若是愿意,年后她也一并过去,颐养天年罢。”

    李婧闻言,激动道:“这样的大好事,婆婆怎会不愿?她必是要来给爷磕头的!”

    贾蔷摆手笑道:“她这样大年岁了,我受她的头做甚?同她说,若想感恩我,就好好活着,长命百岁。也好叫其他人看看,做这一行或许会很危险。但这一危险,一定是来源于外,不会来源于内。只要忠敬勤用,他们一定会有好下场。这次清理中车府,战死残废的弟兄,一定厚待,全部迁往小琉球,耕有其田,住有其屋,子孙皆可读书。

    说说如今京里形势罢,这乱糟糟的,背后还不知藏有多少见不得光的勾当。”

    李婧笑道:“腌臜之辈或许还有,心怀叵测者也不会少,但多已成不了气候了。金沙帮如今化身数十个帮派,暗伏京城一百零八坊,只要夜枭一日强势,只要上面规矩不破,整个京畿重地的江湖,就由爷说了算。”

    贾蔷满意的点头,笑道:“你果然擅长此道……不过虽如此,也不可大意。想要行刺咱们家的,怕永远不会死心。”

    李婧郑重颔首,应道:“是,此事为夜枭头等大事,爷放心。另外还有一件要紧事,此次入内城,是夜枭买通了东直门守将曲聪。如今董辅开始问罪,他虽也拿御赐金牌的名头说事,可董辅不听,执意要杀……”

    贾蔷颔首,道:“此事我知道了,回头让人将曲聪要出来。京城估计待不下去了,送小琉球罢。”

    李婧笑着埋怨道:“往那边抽调的人手太多了……尤其是漕运上,老天爷,成百上千,成千过万的往小琉球捣腾。也亏得岳之象不心疼……如今连京里的人手也要往那边派去了。将孙婆婆送去,是为了让岳之象回来?”

    贾蔷哈哈笑道:“知我者小婧也!漕运这边,咱们不可能再如先前那样长久把持下去。借漕粮之名,调兵进京,朝廷绝不会容忍第二回。所以接下来还会不断抽调人手南下,小琉球实在缺人。至于京城这边,却不会抽调许多。除非有一日,咱们彻底远离,否则为了自身安危,也绝不会动摇根本。你马上就要生了,坐月子期间,岳之象来看着。”

    李婧闻言海松了口气,笑颜如花道:“那我就放心了!”

    还想说甚么,见殿外有内侍的影子晃动,李婧忙道:“爷且忙正经的,我先回去了。”

    贾蔷瞥了眼殿外,认出是九华宫的内侍,便微微颔首道:“好。”

    李婧迟疑稍许,又道:“爷何时能回家?舅太爷一家,还有尤大奶奶、三姐儿都问了好几回了。连园子里的邢姑娘和妙玉都出来问了回……”

    贾蔷闻言,摩挲了下下巴,道:“你不提园子里,我都快忘了里面还有人……行罢,这两天得闲了,就回家住一宿。”

    李婧闻言高兴道:“好,那我回了!”

    说罢,离了西安门,在几个女扮男装的亲卫护从下,出了皇城。

    外面又有百余人马候着,等李婧出宫后,上了马车,折返回宁府。

    这边贾蔷看着前来的内侍问道:“娘娘请我过去议事?都有谁在?”

    内侍恭敬答道:“除娘娘外,只太子和宝郡王并尹相爷在。”

    贾蔷闻言微微一扬眉尖,未再多言,往九华宫去了。

    昨夜,贾蔷离了养心殿没多久,尹后变也乘凤辇,回了九华宫……

    ……

    “臣贾蔷,请皇后娘娘安,请太子安。”

    贾蔷入了九华宫西凤殿后,先入目的,便是端坐凤榻上,仪态淡然面带凤威的尹后。

    她神情肃然,身上着一如意缎绣五彩祥云朝服,下面则是牡丹薄水烟逶迤拖地长裙,想是因为早先陪太后一并召见文武的缘由。

    看这神情,如何能想到昨夜……

    不过贾蔷自不会弱智的在此刻美目传情,他神情板正,规矩问安。

    尹后微微颔首,凤眸在一身斗牛服修衬的愈发英武不凡的身量上顿了顿,叫起道:“起来罢。瞧瞧你昨晚干的好事!”

    贾蔷起身后无辜道:“臣昨晚甚么都没干啊……”

    尹后凤眸薄怒的瞪他一眼,道:“你和李暄昨晚在皇城上大呼小叫,疯跑打闹,又跑去明德殿内生火烤鹿肉!浑闹了半宿,今日李暄在经筵上哈欠连连,不成体统!你还没干甚么?你还想干甚么?”

    贾蔷扯了扯嘴角,看了尹后一眼后,垂下头道:“臣错了。”

    一旁尹褚见之,微微眯了眯眼。

    贾蔷敢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敢对着元辅半山公讥笑怒骂,敢一巴掌将皇子抽个半死,骄横跋扈无出其右者。

    不过眼下看来,到底还是有能治住他的……

    “今晚不必留在宫中宿卫了,你们两个,一个马上要登基为帝,一个也要封王了。可你们自己瞧瞧自己,可有一点为君为王的模样?一搅和在一起,就必是要贪顽闹出事来!”

    尹后丝毫不留情面的教训道。

    李暄同样垂头丧气之余,心里还有些感慨。

    等当了天子,或许真的就不能这样顽闹了罢……

    贾蔷心中却暗赞尹后智谋高绝,滴水不漏。

    不留一丝让外面诟病的余地……

    如今外面骂他是董卓的不为少数,董卓那厮下场甚么且不说,可夜宿皇宫睡妃子却是公认的。

    再加上贾蔷“美名”在外……

    所以有了这一场训斥,想来很快会传出去,化解还未兴起的谣传之余,也能再肃皇后威严。

    也算是,再拿贾蔷作一回筏子……

    贾蔷当然不会拒绝,久在宫中自然有温柔乡可沉溺,可外面还不知有多少大事要办。

    尤其是南边,他五年内离不得京,好些事凭添许多变数,都要一一处理。

    但是面上,贾蔷又不能如愿以偿,否则女人心不定怎么想……

    于是他看起来,倒比李暄还要垂头丧气些……

    尹后见之,眼中闪过一抹淡淡笑意,又道:“寻你来,还要两件事。其一就是尹大人,他如今掌着大理寺和刑部事……你来说罢。”最后一言,是说与尹褚听的。

    尹褚躬身一礼后,缓缓道:“这两日都中各处都在上报,多有杀戮之事。动手者为绣衣卫,或是,打着绣衣卫的名头。被杀者,为中车府。”

    “绣衣卫行此事,与刑部、大理寺不相干。莫说尹大人,太子未登基前,都不好多知此事,还望尹大人自重。”

    贾蔷淡淡说道。

    尹褚闻言一怔,随即面色陡然阴沉。

    不过他自重身份,不会与一小辈当面计较,而是看向了尹后。

    尹后却好似未看出内中矛盾般,问尹褚道:“坊间厮杀,可惊扰伤害到无辜百姓?”

    尹褚:“……”

    李暄却是有些高兴了,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担忧,尹后会无条件的信任尹褚,给他最大的支持,若那样,外戚必然会迅速膨胀坐大……

    眼下却好了,有贾蔷在扛着,他母后也依旧贤德公允!

    “舅舅,母后问你话呢。”

    见尹褚失神,李暄在一旁“好心”轻声提醒道。

    尹褚对他,可都是硬邦邦的尊敬。

    李暄心里明白的很,他这个舅舅,并瞧不上他……

    尹褚深深看了尹后一眼后,说道:“并未听说。”

    尹后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不必理会。”

    又道:“还有一事,是关乎漕运一事。你继续说罢。”

    尹褚似乎明白了尹后的用意,先退一步,再进一步,他拾整心情后,同贾蔷道:“是关乎漕运的事,朝廷上下多有担忧。”

    尹后微笑着看着贾蔷道:“你借运漕粮之由,往京里送了几千兵马。神不知鬼不觉,吓坏他们了。如今人家想堵漏洞,你怎么说?”

    贾蔷扯了扯嘴角,道:“娘娘都开口了,臣还能怎么说?京城至津门的运段,臣可以先交出来。朝廷接手,或者由漕帮接手都可。津门往南的运河段,暂时还不能交。德林号往其中投了几百万两银子,若朝廷非要现在就交出来,将臣投进去的银子赔来就成。”

    尹褚皱起眉头来,道:“漕粮事,涉及京城命脉,掌控在你手中……”

    却未等他说完,尹后笑道:“能将都中至津门运段先交出来就不错了,就先这样罢。相比于外面那些人,本宫更信贾蔷。

    你们防范于未然是有的,不过也该放心,贾蔷不会长久把持漕运的,因为他也瞧不上。”

    贾蔷点头道:“知我者,娘娘也。在臣看来,海运远胜于漕运。五年罢,最多五年,德林号全部让出漕运。便是那数以千百计的漕船,也会折价出手。”

    尹褚闻言,知道只能如此了。

    他心中生出不少问题来,只是一时无解,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甚么,与尹后告辞离去。

    ……

    “哎哟喂!”

    等尹褚走后,李暄惫赖性子发作,哀嚎着坐倒在地,怨气满满道:“贾蔷,这日子是没法过了,马上要当皇上了,倒比当王爷还累。每天居然还要开甚么经筵日讲?!”

    见他如此,贾蔷抬头,与凤榻上坐着的尹后对视一眼。

    尹后淡淡横他一瞥后,训斥李暄道:“便是太上皇当初,也要单日开经筵。你父皇先前,更是日日进讲,以免荒疏了学问。你才进讲一回,发甚么牢骚?你以为天子就是那样好当的?”

    李暄真的怕了,他巴巴的望向尹后,道:“母后,儿子当年在上书房读书时,课业就数末端。连皇祖父都直言,儿子的长处不在此处……”

    尹后闻言气的修眉都竖了起来,咬牙道:“你还有脸提此事?先帝那是在夸你?惫赖无能,蠢若猪豺!只是说你长处不在此处?!”

    “嘿嘿嘿!”

    贾蔷闻言真真忍不住笑出声来,没想到李暄还有如此“美誉”……

    不过看到李暄一张脸涨红,暴怒仇视过来,他忙止住笑容,干咳了声道:“娘娘,以臣看来,天子当然需要好学,但也要考虑具体情形。天子难道要成就大儒?何必非要每日里苦熬这些……”

    李暄顾不得仇恨,忙点头道:“母后,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