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连忙说道:“县侯我们这次要多少人。”
“一万以上,越多越好。”
“明白了。”许敬宗说完苦笑一番:“最近长安来了很多人,泾阳的坊市也越来越热闹。”
最近长安慕名来了不少人,很多都是从中原各地来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香水,这些人都是慕名而来。
这些人中不乏有钱人,做了一本册子从长安传到了长安之外。
甚至还有很多人是从洛阳过来的。
这一次造成的影响比上一次还要大。
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的效果,没有图文来得大。
这就是传播效率。
所谓有图有真相。
这句话还真是偏僻入里,非常地精辟。
李正对许敬宗嘱咐道:“你让人传话出去,十天后开始卖香水。”
“那价格的事情要提前说吗?”
“不说。”
“明白。”
许敬宗收到话语开始去安排事情。
香水在十日之后就要售卖,这个消息一出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安。
不少有钱人已经准备好的钱财,之前第一次李正卖香水的时候。
除了长安权贵先买到手。
可是之后中原各地的人权贵只是听闻,更是见都见不到香水真面目。
这一次很多人都是有备而来。
武媚在家中一遍又看着眼前的题,这是从弘文馆抄来的题。
生门死门的题已经看了好几百遍了,还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最近总是可以听到长安议论李正事情,只要稍微热闹一些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有人在议论泾阳坊市和李正。
武媚看自己的父亲正在一个穿着官服的官吏说着话,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的盆栽。
放出就要卖香水的三天后。
狄知逊带着第二批茶叶交给李正。
“这次的茶叶都长成了,比以前好了很多。”狄知逊一边搬着一袋一袋的茶叶又说道:“我们在太原的周边也采了很多,下一趟应该有更多的茶叶送来。”
“我们的坊市终于有茶叶卖了。”
三千多斤的茶叶放下之后,李正怀疑狄知逊是不是把太原方圆数百里的茶叶都摘来了。
挣钱的事情谁都喜欢,狄知逊也不能例外。
自从上一次带着茶叶而来,狄知逊就知道这个茶叶肯定可以挣钱。
“老夫让人置办了几座山,用来种植茶叶最好的。”
李正好奇问道:“你们太原买卖土地很方便吗?”
“当然不是买卖,大唐律有严令不能私卖土地。”
如今正是李世民登基初期,土地政策也还没放开。
狄知逊解释道:“县侯放心,老夫绝对不会触碰律法,只不过是和官府做租办,我们狄家在山上种植茶树,并且把我们狄家的良田都抵押给了官府,三千亩地换了一片山头共两千倾地用来种茶叶,契约是二十年,若是我们狄家想要反悔了,也必须要按照市价把田地赎回来。”
“原来是这样。”
李正点着头,感情大唐已经有了土地置换的雏形。
“三千亩换两千倾,狄叔叔这笔生意做得值了。”
狄知逊笑呵呵说道:“那两千倾都是山麓,本就种不了粮食,还不如给老夫来种茶树。”
李正和狄知逊握手说道:“咱们一起发财,以后你负责种茶叶,我负责卖茶叶。”
狄知逊对握手这个动作有些陌生,不过似乎是没什么恶意。
不过看李正老练市侩的笑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有这样的笑容实在是不多见。
这种笑容倒是可以在坊市那些行商多年的人脸上可以看到。
李正这才几岁。
细细闻一闻就可以知道这些茶叶的品质都是上好的,李正说道:“说不定我们以后可以一起打造出一个茶叶的品牌。”
“品牌?”
“对品牌,有了口碑等到铺子越来越大就要有品牌。”
“原来是这样,其实对名头老夫不是很在意,你做主就好。”
“狄叔叔此言差矣。”李正觉得有必要和狄知逊好好普及一下品牌效应,李正对他说道:“狄叔叔,茶树难种吗?”
狄知逊回道:“不是很难,注意土质和虫害应该不会有大碍。”
“不难种的茶叶,狄叔叔难道以为以后只有我们一家吗?就算是要包办,我们也不可能把整个中原的茶叶都拿下对吗?”
“你这么一说……”
狄知逊也犹豫起来。
第三百零四章 ?武士彟
李正接着说道:“茶叶是一门很简单的生意,它不像我的香水,只要有一口锅就可以炒茶叶对不对?”
狄知逊还是点头,脸上渐渐有了危机感,“莫非老夫置办山头种树,要赔钱?”
“赔不赔钱还两说,我们先来谈谈品牌。”李正撩起袖子又说道:“所谓的品牌就是知名度,只要我们的茶叶品质足够好,口碑足够好就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
“所以以后的茶叶不能囫囵吞枣随便采摘,我们还在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时节采摘最好的茶叶,一般都是春雨过后的一段日子,那段时间的茶叶是最好的。”
狄知逊听出了一些苗头。
“要说茶叶,人们一听都是茶叶和谁家的都一样,可一听是太原狄家茶叶,人们便会知道这个茶叶产自何处,来自何处。”
“名称难听与否无所谓,我们就是要有一个名称,就像有一万个野人,他们都是野人,可是这一万个野人里有一个人带着名字,他就可以和这些野人区分开来。”
“名称很重要,要有一个称呼,别人的茶叶都是茶叶,我们的茶叶是太原狄家茶叶。”
狄知逊听完李正的话醍醐灌顶一般地倒吸一口凉气,疑惑地看着李正,“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书上看到的。”李正脑子都没过随意敷衍着。
狄知逊点头,“确实有些古籍记载过,很久远以前人已经族分,有了姓氏之后才有了一个个家族,才可以有他是谁,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
见李正诧异,狄知逊又说道:“老夫说的不对吗?”
“对。”李正连忙点头,“所以呀,我们要在市场开拓的时候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要有危机意识,要未雨绸缪。”
“品牌。”狄知逊笑着点头,“老夫又学到了,你小子做生意的头脑还真是独树一帜。”
“过奖过奖。”李正举起茶碗说道:“咱们一起发财。”
狄知逊也拿起茶碗,喝茶的时候眼睛见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图。
“这是地图吗?”
李正也回头看了一眼,“对。”
狄知逊看了许久说道:“你为什么把中原大地画成一只鸡?”
“这叫情怀。”
“情怀?”狄知逊看着墙上的中原范围的领地说道:“你这画错了吧,怎么把突厥和吐蕃土地都画进去了。”
“这个……”李正看着这幅地图说道:“很别致对不对?”
“别……别致。”
“对,别致。”李正看着自己画的地图说道:“狄叔叔,难道没有觉得这只鸡特别地好看吗?怎么看都看不厌,越看越喜欢。”
狄知逊打量着地图,李正几乎把整个吐蕃和突厥都画了进去,看着东面的方向说道:“在辽东打画个石头是什么意思?”
李正自信笑着:“那里有矿产。”
“那是倭国吧,你在倭国上画个饼是什么意思?”
“咳咳。”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是银饼,倭国有很多银饼。”
狄知逊点头,“原来是这样。”
细细看着这幅地图,狄知逊低声问道:“李正,你是不是对突厥与吐蕃有了图谋。”
“没有。”李正摇头。
“可你的这个地图疆域可比如今大唐疆域大了许多。”
大?李正冷冷一笑,还没把整个陇右道打通也叫大?
“狄叔叔,你误会我了。”
“嗯?”
“不是我对突厥和吐蕃已经有图谋,而是我早就有图谋了。”李正看着自己画的这张地图说道。
狄知逊突然笑了,笑了好一会儿。
再次喝下一口茶叶水,狄知逊又说道:“不过你的这个图还挺考究的,西北靠天山,东北靠长白山,似乎还挺契合的,若是中原的大地是这般的模样,老夫也觉得若是一直在河西走廊下,有些窝囊了。”
再一次和狄知逊碰杯,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李正不是很喜欢和烈酒,以茶代酒也挺好。
终于有一个和自己有共识的人了。
狄知逊再次说道:“有一件事情不知道能否请你帮个忙。”
“狄叔叔请讲。”
“那老夫便说了。”狄知逊开口说道:“武士彟这个人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听说过,没见过。”李正皱眉说道:“这人怎么了?”
武士彟如今就在长安,作为朝集使回到长安,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他此刻应该会被派任到荆州。
“此事来说本就与你无关,老夫知道,你这人不喜欢管闲事。”狄知逊接着说道:“不过老夫在朝中没什么结交的人,武士彟和老夫是故交,只是希望你可以给个主意。”
“狄叔叔先说说是什么事情。”
狄知逊长叹一口气:“陛下迟迟不发落武士彟,让老夫有些担忧,武士彟是太原元谋功臣,当时太上皇起兵,跟随太上皇的有十七个人,其中就有武士彟。”
“武士彟也是饱读诗书之辈,陛下虽然赏识他却也不敢重用他,说句老夫不该说的话,武士彟与太上皇的交情匪浅可是与陛下的交情就两说了。”
李正点头道:“赏识与重用不是一回事。”
“没错。”狄知逊再次点头,“老夫希望武士彟可以留在长安,但也不要入朝为官。”
“原本要让武士彟留在长安就要让他入朝为官,这才合适,他虽然有官职可毕竟不是朝中的官职,这么多年武士彟一直带着家人周转各地,如今也该有个可以站住脚的地方。”
“贞观元年,李孝常作乱,陛下让武士彟去平定乱象,这些年武士彟携家口辗转各州,一路平定了利、隆、始,静、西、龙六州,这才让陛下在应对突厥的时候,无后顾之忧。”
“这么多年了,武士彟带自己一家人到处奔走,现在的他只是想要一个落脚地而已,他不容易。”
听完了狄知逊的诉说,李正心里很矛盾。
历史上这个时候因为武士彟进言让李世民泰山封禅,没有得到李世民的点头,应该也快把武士彟下发到荆州了。
武士彟对大唐确实有功封个国公也不为过,只是,从太原起义到平定内乱,功劳不小,直到武士彟死后才给了一个应国公的封号。
第三百零五章 让他辞官
武士彟的遭遇其实很简单,一个从最初跟着李渊的功臣,理应得到更好的赏赐或者帝王给他的家族封妻荫子。
可如今李渊已经退位了,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李世民不是李渊。
当然了封妻荫子这种事情对武士彟来说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是人们爬山,只要你一步步地往上爬你就可以爬上山顶。
所有人都会这么认为,就像是你一直踏实努力,你就觉得自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很多的时候是一种希望,或许这个希望能够成真的概率很小。
在这种期望下武士彟平定的六州内乱,哪怕是带着家口在各地辗转也会乐此不疲。
往往讽刺的是,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在绝大多数时候你想要什么,你能得到什么,你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和你怎么做怎么想有一定的关系。
武士彟给李世民卖命,对李世民来说你是大唐的臣子这是应该的。
高楼一步步往上垒,还是要回头看看地基。
在这个世道能够得偿所愿的人太少了。
整个天下都是李世民的。
李世民可以决定很多人的未来。
哪怕是过分点。
李世民大可以因为武士彟进言泰山封禅的事情杀了武士彟。
前提是魏征不会指着李世民破口大骂,李世民是个暴君。
还想要功劳?
真是说笑了。
你对帝王没有保留,很容易被人吃干抹净。
帝王是人他不是绝对公正的。
武士彟对李世民来说没有太多的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武士彟所能够给李世民的益处并没有这么大了。
李正想完这些低声对狄知逊说道:“首先要让陛下觉得武士彟有用。”
“此话怎讲?”狄知逊问道。
“其实很简单,能够被陛下留在长安的大多数都是功臣,而这些功臣留在长安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李靖,程咬金,李孝恭这些人留在长安是因为陛下对他们看重,他们在军中有威望。”
“房玄龄,杜如晦,又或者说曾经的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张公瑾,这些人留在长安是因为他们值得留在长安帮助陛下。”
狄知逊再次问道:“你的意思是要让武士彟有本事?”
“错了。”李正笑着说道:“要让陛下觉得武士彟要有留在长安的必要。”
“怎么做?”
李正咧嘴笑了笑,“很简单,让武士彟向陛下辞官。”
“这样真的能行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
狄知逊很不理解李正意思,先说是要让武士彟有留在长安的必要,现在又让武士彟辞官,可辞官之后的武士彟还有留在长安的必要吗?
与李正聊完。
狄知逊回到自己在泾阳的住处,看着自己的儿子狄仁杰已经会很熟练地使用算盘。
虽说自己不知道算盘这个东西怎么使用,但学这个东西对自己的儿子有用,狄知逊就知道自己的儿子在长大。
第二日一早,酱油和泾阳的豆腐就拿到了泾阳坊市去卖了。
一出手不到半天就快卖脱销了。
李正不得不暂时叫停,每日按一定量供应。
泾阳的豆腐也卖得不错。
相比于现在的长安豆腐都有一股怪味。
而且还有一些黄点。
泾阳的豆腐则是非常的白嫩,而且吃起来的味道特别好。
李正一路走向村子的南面,听着李义府的禀报。
用来点豆腐的卤水都是给李世民提炼细盐的时候留下来的。
村子的南边已经开工了。
许敬宗和村子里的人组成了一个个的小组,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干活方式。
分组分工之后,有了更好的执行力和更好的效率。
有过前一次的经验,之前来干过活的熟练工很快就能带着新人加入修路的工厂之中去。
李义府说道:“县侯剩下的这五公里路修完了之后,修什么。”
修路十公里是系统给的任务,还能预测系统的任务还是咋地?
现在的系统依旧是古井无波。
属地四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九千三十二人。
任务:修路十公里。
任务奖励:铁矿五千吨。
李正长叹一口气,有些无精打采地说道:“看心情吧。”
李义府接着说道:“这两天朝中的人也来打听过,阎立本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去朝中办差了,再怎么说他也是工部尚书。”
“你告诉阎立本了吗?”
李义府回答说道:“和阎立本说了,也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想的,一副不管不顾的态度。”
自从上官仪许敬宗,褚遂良这些人来到泾阳之后,李义府心中就有了危机感。
怎么说当初李正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被杜如晦安排到了泾阳。
那时候跟在李正身边的只有自己。
这才短短一年李正身边的人就越来越多。
尤其是许敬宗,这人是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
现如今又有褚遂良,还有上官仪。
更是又来了一个阎立本,和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