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138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38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长叹一口气,“高人就是,高人做的事情我们永远是不懂的,你要是懂了,你觉得县侯还高吗?”
    李义府若有所思,“县侯还说宫里经常来宣旨的王公公会带着上千头猪和上千只鸡来泾阳。”
    话不出所料,王鼎第二天就让人赶着上千头母猪和母鸡来到了泾阳,还带来的几百斤铁料。
    让李义府和许敬宗清点着这些牲口和家禽。
    还要确认一番是不是母鸡,是不是母猪。
    王鼎一脸委屈地说道:“县侯难道怀疑老奴给的数不足吗?”
    “宫里办事我放心。”李正笑呵呵对王鼎说道:“王公公吃番茄吗?”
    王鼎一口咬下番茄像是在撒气,“县侯,这母猪和家禽都送到了,想必县侯现在可以造新式兵器了吧。”
    李正还没开口回答,王鼎又说道:“这一回县侯可不要用灵感来搪塞老奴。”
    “不会不会。”李正连连摆手,“不出六个月,我就可以把三棱刺打造出来。”
    “六个月?”王鼎想了一会儿说道:“会不会太久了。”
    “五个月吧,不能再多了。”李正连忙说道。
    “五个月也太长了。”王鼎还是一脸的焦灼。
    “王公公,这造兵器可不是什么小事,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王鼎哭笑不得,“老奴怎么觉得县侯还是在搪塞呢,这样让老奴怎么向陛下交代。”
    “四个月吧。”李正又减少了一个月。
    这个李正实在是太难对付了,给了这么多牲口和家禽还是这么拖拖拉拉的。
    王鼎连忙说道:“不瞒县侯,为了满足县侯这些家禽,这长安附近好多村子都已经掏空了,也花了不少银钱,还望县侯不要再得寸进尺了,三个月!三个月不能再多了。”
    “好,那就三个月。”李正爽快答应。
    王鼎愣了愣,“老奴怎么觉得被县侯摆了一道。”
    “这制造兵器也没有这么快,需要准备的有很多,神兵利器一般不是这么容易出世的。”
    “也对。”王鼎点头,“天色不早了,老奴还要跟着回去侍奉陛下左右,还望县侯可以加紧锻造武器。”
    “都是应该的,王公公慢走。”
    “不用送了。”王鼎带着人离开。
    李义府清点完毕拿着册子而来,“县侯,没有差错,数目刚刚正好。”
    李正回首看向眼前的养殖场,这算是大唐独一户了吧。
    大唐的养殖业不算太好,很多家里都是散养的,就算是有猪肉也是普通老百姓私底下养着吃。
    况且这个年代的人们不怎么喜欢吃猪肉。
    养殖业是一门很重要的产业,肉食是人们日常所需不能缺少的一种食物。
    养殖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当然了中原人与生俱来就有养殖的习惯,只不过从来没有大规模的养殖大户而已。
    养殖业和农业一样,都是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柱。
    像倭国人那样,靠海生活农业也不兴盛,吃一些咸鱼就当果腹了。
    长不高不是没道理,到了后世的倭国还没进入工业之前,佛家兴盛的倭国形势下倭国的贵族更是不让百姓吃肉。
    这也导致了倭国人越来越矮。
    用二十亩的地来建设一个专门的养殖场,对村子里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太浪费了。
    不少村民都在围观着,朝中给了很多的母猪和母鸡,想来以后泾阳县的孩子不愁没有肉吃了。
    也不用为了几颗鸡蛋斤斤计较,以后泾阳的孩子们每天早上吃鸡蛋都没有问题。
    虽说有些浪费,不过村子里的婶婶们看着这么多母鸡和母猪,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李世民收到王鼎的禀报,虽然不知道李正为什么要这么的母猪母鸡,不过是一些家禽,他李正还能用这些家禽发财不成?
    李世民淡然说道:“三个月后李正要是拿不出新式武器,拿入大理寺。”
    王鼎躬身回应,“喏。”


第二百七十八章 李正做什么程家也跟着
    入夜之后,宫里很安静,王鼎给李世民倒上一杯茶水后安静地站在一旁。
    陛下的东西没有这么好拿,李正若不是造不出新式兵器,想必也会被陛下重罚。
    王鼎心里知道陛下一直想要把李正拿捏在自己的手中。
    盘算着时辰差不多快到子时了,王鼎小声说道:“陛下,该休息了。”
    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什么时辰了。”
    王鼎小声说道:“已经子时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奏章也已经批阅得差不多了,“李淳风还在户部的案牍库吗?”
    王鼎叹息一声说道:“一直都在那里,魔怔一样看着那些往年的数目,老奴有些担心,要不要让太医署的医官去瞧瞧。”
    李世民站起身看着外面的夜色,“今晚还是去立政殿吧。”
    也没说要不要派太医去看望李淳风,李世民就走出甘露殿。
    王鼎在前面提着灯笼,带着李世民走向立政殿。
    现在的立政殿还是灯火通明。
    皇子公主们大多都已经睡觉睡下了,长孙皇后细心地一个个照料着。
    李丽质还在看着李正的乘法口诀表。
    见到父皇来了,李丽质连忙起身说道:“父皇。”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丽质桌子上的书本,这本书上的字迹和排版一看就是泾阳印书坊,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书。
    拿起这本书,李世民也看了起来。
    李丽质小声解释道:“父皇,这就是李正平日里给泾阳孩子教课用的书,女儿前些日子去的时候顺手带了一本过来。”
    李世民看着书中的内容说道:“这个乘法口诀表,朕当初倒是在战国策之中看到过类似的策论只是没有李正写的这么详细。”
    李丽质坐在一旁吃着果子说道:“也不知道李正为什么一定要把数术叫做数学,好像就他一个人这么叫。”
    稍稍看了一眼,李世民就放下了书本,心里想着李正如今做的事情。
    兵器的贩卖这件事李世民心里也挺矛盾的,还有李正的新式武器。
    “你呀。”李世民一脸的惆怅,“最近国子监的夫子说你好些日子没有去上课了,女诫也不看。”
    “女儿,知道了,女儿这就去睡了。”李丽质说完便跑开。
    长孙皇后看到这一幕无奈地笑笑,等到李丽质睡下之后,小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永嘉公主已经离开武德殿了。”
    “是吗?”李世民听到这个消息神色阴沉。
    长孙皇后接着说道:“之前送给李正的一大把钱财如今也查清楚去了,是永嘉公主送的。”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的这些兄弟姐妹还真没有一个是省心的。”
    长安周边的寺庙都塌了,这件事有些扑朔迷离,要说是李正做的,李世民起初也不相信。
    可是现如今看起来,不是李正做的又会是谁?
    李世民不相信什么天降罚雷。
    大理寺调查之后发现也查出了一些端倪,不过太过离奇戴胄也不好断案。
    是不是和李正有什么关系如今还说不好。
    永嘉背地里的动作李世民也很担忧。
    心里想了一会儿便站起身了。
    长孙皇后也很担心,最担心的还是李丽质和李正之间的婚事。
    这门婚事一日没个着落自己心里也没个着落。
    陛下都和李正较劲这么久了。
    谁也不想服气谁。
    陛下不愿意就这么把丽质许配给李正。
    李正又不想臣服陛下。
    长孙皇后想到这里也是长叹一口气。
    长安,已经是深夜了。
    程处默坐在家中和程咬金喝着酒水也没睡。
    程咬金对程处默说道:“你说李正这个小子为什么对养猪这么情有独钟。”
    程处默琢磨着又说道:“李正喜欢吃肉。”
    “是吗?”程咬金将信将疑,“养猪可以发财?”
    程处默还是摇头,“这个孩儿也不晓得,不过孩儿觉得,李正做什么咱们家也可以跟着做什么。”
    程咬金摸着下巴的胡渣:“是吗?”
    “嗯!”程处默开口说道:“老货你看,李正印书,制冰,还有棉服,这些秘方我们没有,可是养猪养鸡又不用秘方。”
    程咬金点头说道:“你小子说得对呀,养猪又不用秘方。”
    程处默得意地笑了笑说道:“你们总说我瓜,其实我也很聪明的。”
    程咬金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细细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李正养什么自己家也跟着养什么,李正挣钱自己家也可以挣钱?
    “哈哈哈!”程咬金笑道:“天助我程家。”
    程咬金大袖一挥,对府中下人说道:“立刻安排下去,按照李正家的猪圈咱们也建一个猪圈。”
    这样一来等到李正挣钱了,自己家也可以跟着挣钱。
    程咬金越想心里越美,大灌了一口酒水。
    泾阳的养猪的大业还在进行中,村子里安排了十多个人看管养殖场。
    泾阳一下子养了这么多的猪和鸡,李泰也前来凑热闹。
    李泰如何也是泾阳的熟人了,村子里上上下下都认识这个胖小子,和李正的关系很好。
    正在打扫养殖场的婶婶们看到李泰招呼道;“小胖子,今日又来找李正啊。”
    对小胖子这个称呼,李泰已经不排斥,或者说已经免疫了,对婶婶们笑呵呵地问候,李泰也只是尴尬地笑笑。
    养殖场外放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些条例。
    看着这块牌子,李泰不禁念出了声,“养殖场管理条例?”
    什么时候养猪,养鸡还有这么多的规矩了。
    “第一:养殖场每日清洁两次,保持通风和干净。”
    “第二:病猪与生病的家禽,必须挑拣出来隔离。”
    “第三:饲料不得以次充好。”
    “第四:养殖场每日轮班十五人。”
    “第五:……”
    李泰看着长长的管理条例长叹一口气,李正还是李正,连养一些家禽都会有这么多的规矩。
    来到养殖场的另外一边,就看到李正和村民正在讲什么。
    李泰上前招呼道:“李正,你怎么养了这么多头猪。”
    李正也笑呵呵说道:“魏王殿下,你怎么来了?”
    “闲着没事过来看看,其实本来想要来告诉你,之前的那笔钱已经查清楚来路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科学养猪
    李正让这些村民继续清理猪粪池,拉着李泰来到一旁小声问道:“查出来了。”
    李泰稍稍点头,“我是从宫里打听来的消息,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不多,或许连太子都不知道。”
    一路走着,李正小声问道:“魏王殿下,请讲。”
    李泰小声说道:“其实这件事也是永嘉公主离开武德殿之后,我才听到的风声,之前送你钱的人和永嘉公主有很大的关系。”
    “永嘉公主?我什么时候招惹她了。”李正讶异说道。
    李泰又有些担忧地说道:“这里面的水很深,涉及的人也很多,有世家,有佛家,还有很多的权贵,你别看长安一片平静,这里面的账乱着呢,如今佛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损失了多少人的利益。”
    李泰又小声说道:“李正,你要小心了。”
    “魏王殿下的意思是,我这次惹到硬茬了?”李正悻悻地摸了摸鼻子。
    “以前的一切都是小打小闹,你李正再怎么出名都和他们没什么关系,可是你一旦要触动他们的利益……”
    话说到这里李泰长叹一口气,“从大业隋末以来,关陇门阀,山东士族,还有很多的权贵都蛰伏了,有些事情父皇都不能大动干戈。”
    “我知道了,魏王的意思是说,我可能踢到马蜂窝了?”
    李泰认真地点头,“永嘉公主身后跟着很多的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和佛门有利益往来的,自魏晋以来有些士族有些权贵,他们可都是绵延了百年的世家,轻易动不得。”
    对李正来说管他洪水滔天,对自己来说大不了炸他个天翻地覆。
    李泰一路走着,“你以为佛门的利益就这么简单吗?你以为父皇不想下手吗?这一次是歪打正着民心与形势在,那些权贵不敢做什么事情,有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现如今大理寺的戴胄也查不出什么端倪,若是查出和你李正有关被人知道后,这件事就麻烦了。”
    李泰长吁短叹,“说来真不是你干的?”
    李正无奈一笑,“魏王殿下觉得我有这么大的本事吗?”
    李泰没回答狐疑地看着李正。
    李正试探着问道:“那啥,若是到时候真的查出与在下有关,等到我大难临头的时候,魏王殿下一定会和在下同舟共济的吧。”
    “同舟共济?”李泰笑了笑说道。
    李正踹起一脚又被李泰给躲过,骂道:“好你个胖子,果然没什么义气。”
    李泰笑骂道:“我还什么都没说,你凭什么说本王没义气。”
    “我看你就是那种没义气的人。”
    两人笑骂着,李正回到马圈后还是给李泰做了一碗红烧肉,不管外面多么的洪水滔天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让他们查去吧,除非他们知道火药怎么制造,除非他们知道火药燃烧的化学反应,想要查到其中的端倪这些家伙还差个几百年。
    去他的阴谋诡计,这破世道能好好活着就不容易了。
    带着村子里的人好好活着更不容易,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了何必给自己添堵。
    李正把热乎的红烧肉放到李泰的面前说道:“其实我觉得人生在世何必过得如此瞻前顾后。”
    “你不在乎?”李泰好奇问道。
    李正念道:“有道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李泰听完之后点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好诗句!”
    一个充满传奇的文学大家写出来的诗句能不好吗?
    其实这首诗充满了自嘲的味道,以平静而冷漠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庸俗没有素养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诗句写尽了一个读书人对当时世道的自嘲。
    这些智慧是一个巨大的富矿,这些精神也是值得传颂的。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洪流,只有体会过愚昧才知道兴盛是多么地不容易。
    李泰吃下一块红烧肉,“这个好吃!这也是猪肉吗?”
    “对呀。”李正说道:“这是我自己调制的秘制酱油做的,怎么样?是不是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李泰感慨道:“知道你李正的厨艺好,本王的口味最近都叼了不少。”
    又吃下一块红烧肉,再泡一杯茶叶喝下去了口中的油腻。
    “李正,你养这么多猪就是为了吃这个红烧肉。”
    李正摇着手中的鹅毛扇说道:“当然不是了。”
    李泰小声问道:“养猪能挣钱吗?”
    李正还是说道:“养猪可以挣钱,当然也挣不了太多。”
    “此话何解?”李泰一边吃着红烧肉问道。
    李正喝了一口茶便说道:“养猪自然不能挣这么多钱,光卖一头猪可能也就半贯钱,但是其他东西很值钱,比如我咱们村子以后可以教别人如何科学地养猪。”
    “养猪可以讲科学?”
    “这世间除了玄学,任何事情都离不开科学。”
    李正清了清嗓子接着说话道:“养猪当然不能挣太多的钱,但是养猪的很多附属产值都非常的值钱。”
    看李泰一脸迷茫,李正问道:“魏王殿下觉得红烧肉好吃吗?”
    李泰点头继续吃着红烧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