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191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91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失思力瞧着李正的神情低声说道:“李正!你就不能给突厥一条活路吗?”
    “只要你向我们大唐臣民认罪,我不会对你们突厥人赶尽杀绝。”
    执失思力看着李正的微笑,心中很愤恨。
    可是此刻只有李正手里的粮食能够给突厥一线生机。
    执失思力低头说道:“我答应你,但是你也要给突厥人一条活路,必须要给!”
    “毕竟中原需要你们突厥人来给我们养马,你们突厥的失败会成为中原的例子,被中原学子与那些老先生一直研究,研究你们失败的原因,研究你们的狂妄与自大。”
    “成为大唐的养分,让大唐吸取你们的失败经验,这些经验和知识让大唐更加地强大。”
    “思力兄,言尽于此,现在你该到长安向天下臣民认罪了,我相信你有生之年一定会看到突厥成为大唐后花园的那一天。”
    执失思力愣愣地站在原地,“李正,你是魔鬼。”
    李正感慨说道:“尽情地咒骂我吧,你这个可怜人,这可能是你这辈子对你来说唯一有用的事情了。”
    绝望的站在原地,执失思力还在回味着李正的话。
    李正朝着身后的护卫大声说道:“来人!送客!”
    薛仁贵这才带着护卫们走上前。
    执失思力站在原地好久,失魂落魄地转身离开。
    李泰走上前好奇问道:“你和执失思力说什么了?”
    李正把匕首还给王鼎说道:“也没说什么就是和他说清楚如今的形势而已,让他早点醒悟。”
    李泰看着执失思力失魂落魄离开的背影,“我看他的神情也不像是醒悟了,倒像是看开了。”
    说完李泰连忙说道:“那我也回去了。”
    “魏王殿下慢走。”
    送别几人李正把一篮子的橘子递给薛仁贵,“你们拿去分了吧,这是岭南送来橘子。”
    王鼎带着执失思力走向长安。
    朝着长安城走着,看着一路上叫卖声不断。
    就连看家的狗都有一块肉吃。
    连马匹吃的都是豆子等精料。
    大唐实在是太富裕了。
    执失思力越走,脚步越慢。
    看着大唐百姓们脸上的笑容。
    执失思力低头一阵无言。
    一群突厥人被带着进入了长安城,立刻引来了周遭的诸多目光。
    不断有臭菜叶和石头朝着突厥人身上扔着。
    到处都有骂声。
    执失思力一路走着双手紧紧握拳。
    带着人到承天门,王鼎对执失思力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
    王鼎招手让一群皇城守卫,把这群突厥人看守起来。
    甘露殿,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杜如晦谈着话。
    王鼎匆匆而来说道:“陛下,执失思力到了也已经去见了长安令。”
    话语声停下,李世民颔首问道:“李正怎么说。”
    王鼎说道:“除了割地三千顷,执失思力还要赔李正三十万贯。”
    “哦?为何要赔李正三十万贯?”
    王鼎又说道:“说是前些年契约上的约定每年五万贯没有给,现在都要补上,还有因为上一次刺杀要赔给长安令精神损失费,还要赔给长安令十万贯。”
    房玄龄叹息道:“李正还真是……”
    杜如晦摇头说道:“现在的突厥能够拿出三十万贯钱财吗?”
    李世民扶着自己的额头,三十万贯呐,李正几句话就挣了三十万贯,大唐的府库要攒多少个月的税收才能有三十万贯。
    收回心神,李世民看着杜如晦和房玄龄说道:“如关外诸国大乱,你们以为如今派兵出关如何。”
    房玄龄心想着现在的关外虽然打得如火如荼,这个时候趁机出兵确实可以出兵征讨。
    杜如晦率先说道:“陛下此刻出兵要以什么名义呢?”
    房玄龄开口说道:“若是出兵名义不正难免引来非议。”
    知道李世民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可是如今还没到时候。
    大唐的国力需要接着养,如今开战的压力依旧很大。
    见气氛又安静下来,王鼎小声说道:“陛下,执失思力还在承天门外等着。”
    李世民面无表情说道:“让礼部去接待。”
    王鼎躬身行礼,“喏。”
    站在承天门好半天,这才有了礼部官员的接待。
    一夜无眠的执失思力看着夜空的突厥方向。
    无力感在心头升起,执失思力眼里都是无尽的绝望。
    长安城太繁华,繁华得让人不敢直视。
    中原和草原的差距太大了。
    这一刻执失思力才想起当初做了渭水之盟这个决定有多么愚蠢。
    若是那个时候攻破了长安城,现在的突厥还有今天吗?
    内心里有无尽的悔恨,心中渴望回到渭水之盟的那一天。
    绝对不会让突厥和大唐达成渭水之盟。
    给了大唐喘息的机会。
    抓住机会的大唐一直都在蓄养国力。
    执失思力在礼部安排的驿馆里坐了一夜。
    等到被礼部官员带出了驿馆,执失思力这才知道要去上早朝。
    朱雀大街两旁的人家一户户早早打开了门。
    长安城里的百姓有些人很匆忙,也有些人很懒散。
    不论是懒散还是匆忙这些人都没有活在朝不保夕的战火中。
    走入承天门,执失思力跟着礼部的官员来到了太极殿前。
    “宣执失思力觐见!”
    随着一声高喝,执失思力走入太极殿,看着坐在皇位上了李世民。
    一路走向李世民,周围群臣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跪下!”
    李世民瓮声说道。
    执失思力有些犹豫。
    “跪下!”李世民再次喝道。
    执失思力呼吸沉重,单膝跪在地上说道:“下臣拜见天可汗!”


第四百零四章 出关
    李世民冷声说道:“朕问你,你可知罪?”
    执失思力低着头说道:“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李世民颔首又说道:“朕让你治理突厥,如今突厥成了这幅模样你知罪吗!”
    李世民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
    执失思力低声说道:“小臣有罪。”
    李世民给了王鼎一个眼神。
    王鼎手里捧着诏书,带着执失思力离开太极殿。
    来到承天门,王鼎对执失思力说道:“跪下!”
    执失思力跪在承天门前,面前是长安来来往往的百姓。
    王鼎开始宣读着李世民的降罪诏书,说着突厥以往的种种罪行。
    一颗鸡蛋扔在执失思力的脸上。
    他依旧跪在原地,接下来不断地石头,菜叶朝着这里而来。
    这一切直到执失思力被一块石头砸晕之后依旧没有停止。
    王鼎再次来到泾阳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李正正在打扫着养殖场。
    “王公公,你看看我们养殖场养的猪多精神。”
    王鼎笑着说道:“老奴不是很喜欢吃猪肉。”
    李正又说道:“那没事,我们这里还有鸡鸭鱼肉,您尽管挑。”
    王鼎说道:“老奴在宫里每日都有吃的,不需要。”
    也对,人家太监在宫中都是包吃包住的,哪里用得着买。
    一边扫着猪圈,李正问道:“执失思力怎么样了?”
    说到执失思力,王鼎长叹一口气,“他在承天门跪了两天两夜,差点没被长安的百姓用石头活活砸死。”
    李正感慨道:“咱们长安的百姓快意恩仇,民风淳朴啊。”
    王鼎笑道:“太医署的医官给看了,在承天门外不吃不喝,跪了两天两夜,晚上还好到了白天就是不停地被打砸,医官说执失思力还剩下半条命了。”
    “陛下下旨流放千里,这辈子活到头了,再也回不去草原了。”
    说完王鼎又对李正说道:“长安城的百姓都说都是自找的报应,当年突厥人在中原烧杀抢掠,现在也应该有这样的报应。”
    李正停下扫地的动作,“王公公这次来找我是什么事情来着?”
    王鼎拿出一道旨意说道:“这是陛下的旨意。”
    李正一手拿过旨意就看了起来。
    这就被李正给拿走了,王鼎着急说道:“长安令,老奴还没念呢?”
    “一来二去都已经这么熟了,咱们之间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王鼎:“这不合规矩。”
    这么一说王鼎愈发觉得不合适。
    看完了圣旨里的内容,李正算是看明白了,“照陛下的意思,尉迟大将军给我三千人手,我们泾阳也需要派出一支兵马去边关?”
    王鼎点头,“陛下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长安令是龙武军的副将,那这支兵马就是龙武军的编制下。”
    搭着王鼎的肩膀,李正说道:“我的护卫队不过是看家护院的,哪里能打仗。”
    王鼎微笑说:“尉迟恭大将军对长安令的护卫可是颇有褒奖的,陛下听了之后便这么决定了。”
    “颇有褒奖?不对吧,我看尉迟恭大将军看我的护卫队的时候还一脸的嫌弃。”
    王鼎又说道:“不对呀,尉迟恭大将军明明对长安令的护卫队赞誉颇高。”
    带着王鼎走出养殖场,李正把一头头猪赶进猪圈又说道:“倒是可以派出去,要多少人,派出去做什么?”
    王鼎站在一旁说道,“只是去突厥刺探军情,不用多少人,百十人足矣。”
    “我想提几个条件。”
    “长安令请讲。”
    “第一,我的护卫队不受边军任何一支队伍指挥,他们可以自己处理,第二,他们只听从我,就算是回来之后也只能对我一个人汇报。”
    王鼎双手揣在袖口里点头,“长安令本就是龙武军的副将,本就是可以指挥自己的属下。”
    “这么好说话?”
    “长安令还想怎么样?”
    “我以为还会挑三拣四一番。”
    王鼎躬身稍稍一礼说道:“老奴就先回去复命了。”
    “等等!”
    李正叫住王鼎。
    王鼎停下转身看向李正,“长安令还有什么吩咐。”
    李正把一串腊肉递给王鼎,“一点小心意,还望王公公不要嫌弃。”
    王鼎接过腊肉,“那老奴就收下了,长安令客气。”
    李正又说道:“那我能亲自带兵出关外吗?”
    王鼎脸上挂着没有温度的笑容,“陛下没说,就没准备让长安令出关。”
    “原来是这样,看来我这个人才陛下还是很重视的,还不允许我出关了。”
    王鼎再次稍稍一礼,“这些话老奴会回去转告给陛下的,等到事情安排之后,再来给长安令安排。”
    “麻烦王公公了,王公公慢走。”
    养殖场里很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今人手不够,粮食又快到收成的季节了。
    村子里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
    总算打扫干净了猪圈,还要骑着三轮车把猪饲料运过来。
    李正慢悠悠地骑着三路车来到村子的粮仓,猪饲料村中的伯伯都已经调配好了。
    搬上三轮车运到猪圈就可以用。
    李正坐在屋檐下躲着太阳,远远就看到李治与大虎,狄仁杰几个还在争论着什么。
    走近一看,原来这群孩子已经在学习几何数学了。
    大牛的年纪在这群孩子最大,鼻子下已经有了一些软胡须,他耐心地给李治解释着公式。
    等到伯伯们把饲料装好了,李正这才踩着三轮车离开这里又去了猪圈。
    晚上的饭桌上,李治一边吃着饭食问道:“老师,学习几何有什么用啊。”
    李正细嚼慢咽吃着饭说道:“当然有用了。”
    李治好奇问道:“什么用?”
    李正放下筷子说道:“就比如说在一个无风的环境里,你要射箭,你与你的目标相隔四百步,你要怎么射中目标。”
    李治摸着他自己的下巴说道:“瞄准就好了。”
    李正筷子沾了一些汤水在桌子上画了一个抛物线,“箭矢射出的时候会不断下坠,按照晋王殿下的体格应该没有足够的力量拉开十石弓,也就说根本射不出四百步。”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抛物线,算出抛物线会有多长,这个时候晋王殿下就要算出抬起弓箭朝上射,保证箭矢可以射的足够远,把弓举多高?”
    李治思索着,“四百米?抛物线?几何?好复杂呀。”


第四百零五章 皇子各不相同
    看着李治的小脑袋,当然人射箭的时候你不可能精准地知道抬高几度才能射中目标。
    老练的弓箭手也都是凭借经验与感觉来得。
    倒是一些攻城器械比如投石机,设计云梯的长度,还要根据城墙的高度。
    这些都要用到几何学。
    其实老祖宗早就知道了这些。
    李正说道:“你可以从最简单的三角算起。”
    “三角?八角”
    “和八角那种药材不是一类东西,我说的三角形。”
    “嗷。”
    李治点头一边往嘴里扒着饭食。
    李泰赶着夜色而来,“饿死我了,还有饭吗?”
    大虎从厨房里端来一碗饭递给李泰。
    李泰捧着饭碗狼吞虎咽地吃着。
    李治吃了饭便又去村子里找大牛,十二岁的李正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刨根问底的劲。
    都是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恪几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
    给自己倒上一杯热茶,李正坐在躺椅上打算用看星星来打发这漫漫长夜。
    大虎吃完饭坐在一旁洗碗,李泰用竹签剃着牙齿说道:“括地志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打发了一些人,留下来了一些人,现在编撰括地志的除了岑文本都是本王的人。”
    “嗯。”
    李正有气无力地应着。
    李泰又说道:“现在这个括地志没个三五年怕是编撰不好了。”
    说完李泰还有一些得意。
    李世民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吗?
    一个括地志编撰了这么多年。
    说来皇子也是人,也是李世民的儿子。
    作为皇帝当然也不想自己的儿子离开身边,尤其是嫡子。
    为了皇位永固,为了江山安稳。
    也是作为皇帝,亲情远没有江山社稷来得重要。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魏王殿下,你要不干脆不要做皇子了。”
    李泰苦笑道:“你要我和父皇都断绝父子关系?”
    李正惆怅说道:“这么下去也不是一回事。”
    李泰低声说道:“除非谋嫡?”
    李正冷笑说道:“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把太子殿下折腾下去,魏王殿下就可以继承大统,这样一来去封地的就是太子而不是魏王殿下,这样一来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泰非常赞同的点头,“你看,你我之间还是很有默契的。”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在下脑子笨,怕是在这种事情上帮不了魏王殿下。”
    李泰连忙说道:“李正!听本王给你细细说来。”
    李正:“我没兴趣听。”
    李泰还是说道:“你能挣钱,本王有权力,你出钱我出力,岂不是一拍即合?”
    李正不屑一笑,“死胖子,你想找死不要捎上我。”
    李泰:“黄泉路上有你作伴,也不枉此生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泰这个家伙对太子之位总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想法。
    真要亲兄弟之间倒戈相向也未必见得两兄弟下得去手。
    皇家的孩子不好教。
    深宫之内长大的孩子又没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难免性格极端。
    再看李泰的神情,这家伙哈欠连连吃了饭就想睡的模样。
    其实李泰也不见得和李承乾有多么地水火不容。
    顶多就是两兄弟之间的较劲而已。
    只是这种较劲在李世民的养蛊方法之下,很容易养出问题。
    注意到李正的目光,李泰问道:“你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正叹息道:“难道魏王殿下没有感觉到,我的目光是在关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