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坐在河畔边看着流淌的河水说道:“没什么,就是发发牢骚而已。”
镁这种东西到了后世才被广泛使用。
在这个以吃饱饭为前提的年代,人们都把力气用在了活下去这件事上。
饭都吃不饱了谁还会想着研究科学。
吃饱饭才是真理。
张公谨笑着说道:“李正,老夫发现你总是不想说太多。”
“我说了你们也不懂。”
“你这样不够坦荡。”
“我是个小人。”
李正摸着下巴说道。
张公谨低声说道:“知道自己是小人还如此坦荡地说出来,你应该比君子坦荡。”
李正站起身,“不过还是谢谢邹国公帮忙解了泾阳的一时之急,修房子若是没有邹国公的帮忙,怕是会耽误。”
张公谨摇头道:“不是大事,纵然老夫不帮你,你也有办法的。”
李正拱手说道:“还是感谢。”
张公谨似笑非笑,“现在你可以和老夫说说科学研究到底是什么吗?”
看来求知欲还挺强,李正说道:“其实科学研究就是论证和应用而已,就像我的水力纺车,水流动可以带动水轮,这就是科学研究。”
张公谨思量着。
李正接着说道:“就是和事物较劲,理解并且透彻万物的构成,从而利用它们来给我们更好的生活。”
张公谨深吸一口气,又斟酌了好一会儿,“李正,你知道吗?这世间的学说都是先贤杜撰的。”
“我知道。”李正点头。
“老夫觉得你想要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张公谨的神情有些担忧。
“我知道分寸。”
说完便重新走入了铁匠坊,继续忙活烧白云石来冶炼镁。
到了夜里,张公谨还是对李正今日说过的话语耿耿于怀,李正很狂妄,也有些一意孤行的架势。
似乎他认准的就一定是对的,目前看来李正所做的一切都成真了。
透彻万物的构成,多么狂妄的话语。
历代先贤对世间万物的阐述早就已有。
也已经成了如今众多人心中的印象。
张公谨苦涩一笑,“李正还真是大言不惭啊。”
突厥不断有战报传入长安。
李泰一大早下了朝之后来到马圈,“李正,突厥又出事了。”
正在吃着豆花看着杂志的李正说道:“魏王殿下看看,这是我们泾阳新出的杂志。”
李泰对杂志不感兴趣,当即说道:“阿史那已经回到的薛延陀,而且带着三万大军已经进入突厥腹地。”
大虎端着一碗豆花而来,李泰接过一边吃着一边说道:“李正,你说这个阿史那是不是想要收取渔翁之利啊。”
李正一边吃着说道:“估计是的。”
李泰凑近又说得:“那我们不能让阿史那得逞,我们筹谋了这么久,这果实不能让他们摘了。”
“阿史那是突厥草原可汗血脉的正统,他现在来收复突厥各部落的人心,是最好的时机。”
“那岂不是更加不妙?”
李正放下手里的这碗豆花,又拿起一个包子说道:“魏王殿下稍安勿躁,敢问现在突厥还剩下多少兵马。”
“不多了吧,都打了这么久了,据说人都快打没了,西突厥的人灭了东突厥好几个部落。”
“现在薛延陀入局,咱们不如接着坐山观虎斗,他想做收渔翁之利,我们黄雀在后。”
李泰着急说道:“现在薛延陀也加入了战局,那万一西突厥见势不妙退兵了呢。”
李正淡定说道:“不会这么退兵的。”
“何以见得。”
“我说得。”
看李正这么有把握的样子,李泰小声问道:“李正你该不会是算到了什么吧。”
“我能算到什么?”
“就像上次你算到陇右地震一样。”
“上次只是凑巧。”
李泰又说道:“李正,要不你再喝醉一次?”
“喝醉?”
“你上次喝醉不就是算到陇右地震,还有南海海啸吗?我跟你说上一次你说得全部都发生了。”
“所以魏王殿下就想请我再喝醉一次?”
李泰使劲点头。
李正放下手中的杂志说道:“魏王殿下凭什么以为我喝醉之后就可以算出事情。”
“上次不就那样吗。”
“那是巧合,不会有下次了。”
“再试试?”
“不试了,我今天很忙。”
帮着大虎给马儿喂好了饲料,李正便去了铁匠坊接着鼓捣镁。
铁大一大早就已经开工打铁了,做的都是村民们要用到的农具。
整个泾阳村可以制造兵器的也就这个铁匠铺,护卫队是蜀王李恪在打理。
印书坊也是皇后的人在看着。
第四百一十六章 行冠礼
李世民对泾阳的监视从来没有停止过,他对自己从来就没有信任过。
想要得到李世民这样的皇帝的信任,除非你是个木头人。
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昨天烧的白云石,还需要继续烧。
需要煅烧的温度很高,散上些硅石粉之后,李正看着大火炉里窜出来的火焰,一次烧完之后打团接着烧。
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等到煅烧的第三天,一大块白云石就只有鸡蛋般大小的一块。
铁大拿着这块镁说道:“这也不是铁呀。”
“这个是镁,和铁不一样。”
李正把这块镁拿出铁匠铺,整块的镁锭还需要磨成镁粉。
用一把小刀刮了一些镁粉出来。
在铁大的目光下,李正拿着一根烧着火的木条慢慢靠近镁粉。
当白色的镁粉遇到火焰,镁粉顿时燃起非常妖艳的火焰。
铁大凑近看着妖艳的火焰,也顾不上燃烧的白烟与刺鼻的味道。
“长安令,这火焰为何如此诡异。”
“因为这是镁。”
铁大瞅着燃烧后的镁粉已经成了黑色的接连,鼻子凑近还闻了闻,“好像没有刚刚那种味道了。”
“纯度虽然不够高,但是也够用了。”
李正说完接着煅烧白云石,用量不需要太多,够一场烟花用的就行。
这种煅烧的方法其实非常地污染环境。
神迹嘛,只要一次就好。
长孙无忌从陇右回长安,这些日子为了陇右门阀的事情少奔波。
马车一路朝着长安前行,还有些颠簸,不过就快到泾阳了,到了泾阳就可以上非常平整的新路。
风吹起车帘,长孙无忌看向远处,原本这里是一片荒凉的黄土地,现在看去郁郁葱葱的一片。
还有几个孩子正在一起种树,树木都是一些小树苗。
长孙无忌赫然看见了晋王李治也在其中。
感叹这一片的变化之大,也感叹李正如今小小年纪就得到了如此圣眷。
突厥依旧不断有战报传入长安,每一份战报都会被送入承天门由当今陛下亲自看。
李世民会如此关注突厥战事还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只有朝中少数人知道。
房玄龄低声对杜如晦说道:“看来陛下东征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
杜如晦冷笑道:“小小高句丽而已,若不是陛下顾全大局为了稳住朝堂。说不定早就出兵了。”
房玄龄看向窗外繁华的长安城,“李正和长乐公主的婚事就在明年开春了吧。”
杜如晦点头,“既然要娶公主,就算是刀山火海李正都要来一趟长安。”
房玄龄无声笑了笑。
“你笑什么?”
“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以前陛下发脾气的事。”
立政殿,李世民最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看着自己的女儿正在为了婚礼做着各种准备,心中越发不快。
不停地往嘴里倒茶水,抖动的腿暴露着当今陛下的不甘心。
李世民看着自己忙碌的女儿对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你说朕是不是应该悔婚。”
长孙皇后思量半晌说道:“陛下,箭在弦上了。”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就这么便宜李正了。”
李丽质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朝中上下里里外外谁不知道长乐公主是当今陛下的掌上明珠。
长孙皇后无奈摇头,又瞧了一眼李世民不悦的老脸。
才十岁的高阳跑来抱住李丽质手,撒娇着说道:“皇姐,我也想跟着皇姐嫁给李正。”
这话逗得李丽质笑了。
听闻这句话,李世民的脸更黑了。
伺候在一旁的王鼎看到李世民的脸色不好,连忙小声问道:“陛下可是要如厕?”
“不用!”李世民从牙缝里蹦出两个字。
王鼎收回目光,低头在一旁继续安静地站着。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高阳只是觉得丽质嫁出去之后,就没有人陪她了,高阳太依赖丽质这个姐姐了。”
李世民再次灌下一口茶水,站起身说道:“朕要去练剑。”
有些话不能说出口,身为李世民的妻子,陪着李世民这么多年过来。
他的心思长孙皇后都明白。
陛下不是一个会轻易服软的人,从年少时起陛下的心里总有一份倔脾气。
李正是一个有本事有才华的人。
陛下想要收拢天下人杰。
让天下的人杰都帮着治理江山社稷。
偏偏李正就不是一个容易收服的人。
一来二去,陛下甚至用婚事来等着李正上钩。
奈何这小子油盐不进。
到了眼下李正依旧没有收服。
长叹一口气,长孙皇后现在开始担心李正与丽质婚后,李正这个皇家女婿与陛下之间是不是还要继续较劲。
长孙皇后看向殿外,陛下已经在练剑了,练得毫无章法甚至还带着一些杀气。
看来李正这次来长安娶公主,不会轻易善了。
长孙皇后招手叫来一个宫女小声吩咐道:“传话给李正,让他到时候来长安迎娶公主时早做准备。”
“喏。”
宫女小声回话,快步离开去传话。
关中还是秋天,草原上已经下起了茫茫白雪。
薛仁贵带着队伍一路出关进入草原倒也没遇到阻碍。
从怀里拿出书院里带出来的指南针,分辨着方向,又对照着地图说得:“我们往东走,先去看看东突厥怎么样了。”
说完,带着一百人的队伍往东突厥方向而去。
一个月后的泾阳,今日是李正行冠礼的日子。
村子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要成年,整个村子都是喜气洋洋的。
高兴之下,村子里杀了二十多头猪来庆贺李正成年加冠,一时间泾阳充斥着猪的嚎叫声。
李大熊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说道:“小子!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人了,切不可像以前一样毛毛躁躁。”
李正很想说我什么时候毛躁了,村子里就来了不少客人。
老村长组织着村民开始摆宴席。
李泰一手搭着李正的肩膀,“再过两年本王也成年了。”
李正打量一眼胖子说道:“魏王殿下,减肥的事情不能落下,我看你最近的肉好像又有了长回去的架势。”
李泰尴尬的收回手,“这么好的日子,你能别说这么扫兴的事情吗?”
李义府匆忙而来说道:“长安令,李靖大将军来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赐字
听到这个消息李正有些恍然,好一会儿才回过神说道:“人呢?”
已经接进来,现在一群老将军正在来这里的路上。
李靖是大唐军神,也是贞观一朝整个大唐军事实力的标榜。
相比白起死于帝王将相的猜忌,李靖是一个不贪权的将领。
还在想着,就听见爽朗的笑声。
这魔性的笑声一听就知道是程咬金。
程咬金提着一把马槊而来,“小子,听说你今天加冠,老夫没什么好送的,这把马槊陪了老夫十多年就送你了。”
李正接过这把沉甸甸又有些锈迹斑斑地马槊。
程咬金上下打量着,“像你这个年纪的孩子长得快,一转眼就跟老夫一样高了,当初见到你小子的时候还是一只手可以提起来的孩子,跟个小鸡一样。”
李正:“……”
这马槊都已经生锈成这样显然是搁置好多年了。
秦琼走来说道:“李正,你可别嫌弃这马槊,程咬金不知道用它杀过多少人。”
程咬金提了提裤腰带说道:“每次想起那些死在老夫刀下的刀下魂,我程某人就觉得非常爽利。”
李正一阵苦笑,这老匹夫果然重口。
看到李正的脸色,程咬金说道:“怎么?你小子还嫌弃了?”
李正小声说道:“程大将军你看你,来一趟还这么客气。还带礼物来,”
程咬金笑道:“你收着便是。”
李正小声说道:“下次不用送礼物了,咱们也没这么物质,直接给红包吧。”
虽说有些听不懂李正的话,程咬金大致可以猜到不是什么好话。
秦琼拿出一本书卷说道:“武人也没这么讲究,这是老夫自己编撰的一本兵书。”
接过这卷书,李正连忙行礼说道:“多谢秦大将军。”
秦琼点头说道:“李靖就在村口,你去见一见吧。”
“哎。”
李正把手中的兵书和马槊一股脑塞到李泰的手里,便往村口走去。
程咬金看着李正的背影说道:“秦二哥,你说这李正看到老夫的马槊为何如此的嫌弃。”
秦琼也看着李正着急离开的背影说道:“李正会明白你这个老匹夫的意思,这份心意他断不会推脱。”
来到村口,李正见到了站在路边的李靖,便上前说道:“大将军,去村子里坐坐吧。”
李靖观察着李正许久说道:“这是老夫第二次见你了。”
李正尴尬一笑,“对。”
看了一眼村里的方向,李靖低声说道:“就不进去了,这一次是来和你说几件事。”
“大将军请讲。”
“如今你才刚刚行冠礼,却行事锋芒毕露。”
“大将军的意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老夫不会强求你怎么样,也就只能这么对你说一句。”
“大将军真的不去村子里坐坐吗?秦琼大将军,程咬金大将军他们都在。”
李靖看着村口方向还是说道:“就不进去了。”
李正连忙说道:“那小子等过后送一些吃食送到李靖将军府上。”
“出尘让你查虬髯客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她也只是随口一说。”
知道李靖说得是他的妻子,红拂女本名张出尘。
“这个虬髯客当初为何不留下来和大将军一起打天下呢?”
李靖眼神里闪过落寞的神色,“老夫也不知道。”
“那我还查吗?”
李靖安静了一会儿。
今日的天气有些冷,李正收紧自己的衣衫。
“不着急,慢慢查。”
李靖终于开口了。
“在下明白了。”
李靖解开腰间的一块玉佩递来说道:“这块玉佩送你,以后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这块玉佩可以保你一命。”
接过玉佩,李正打量着玉佩的成色,不得不说这是一块好玉。
这样的玉佩怎么也得值上千贯。
转身要走,李靖停下脚步又说道:“你聪明但是你树敌太多,你做事毫无顾虑,将来可能会寸步难行。”
李正笑道:“大将军说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我李正也有自己的活法。”
李靖稍稍点头,坐上了自家的马车离开。
送别了李靖,李正重新走回村子里。
按照规矩,男子成年加冠是需要去祭祖,去宗庙祭拜的。
当初李大熊迁入泾阳算是外来户,家中祭祀李大熊也从来不做。
空荡荡的房间里也只有自己生母的一个灵位,李氏熊家亡妻顾氏,孝子李正敬上。
堂堂郡公家里的没有祖宗的灵位,没有宗祠。
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