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算了算日子,“应该不到三年吧。”
说完李大熊嫌弃地看了一眼李正,“不到三年和三年有区别吗?”
一手搭在李大熊的肩膀,李正说道:“要不我这个做儿子的,给您安排一下?”
李大熊瞧着李正:“安排什么?”
李正笑道:“给你找几个年轻的,让您老人家可劲糟,说吧,喜欢啥样的,要啥口味的。”
“……”
见李大熊板着脸,李正又说道:“你怎么不说话了。”
“……”
见李大熊脸色都已经黑下来了。
李正又说道:“你脸怎么黑了,你该不会生病了吧,要不要我找孙神医给你瞧瞧?”
“不必了。”李大熊说道。
“是吗?”
李正又上下了打量了一边李大熊,见李大熊一口浓痰可以吐得老远,又放心了不少。
李大熊语重心长地说道:“正儿啊,做爹的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大事,但爹这辈子想做的事情都已经做过了,有些事情已经看破,看淡了。”
听他这话,李正琢磨道:“您老这是看破红尘了?”
李大熊点头,“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你该不会是要遁入佛门吧。”李正连忙说道:“这可不行,我和佛门的那些家伙有仇,你要不和李淳风,孙思邈做道士吧。”
李大熊点头,“为父正有此意,所以……”
话还没说完,李正接着说道:“做道士好,改日我给你们修一座大道观,道观一定要大,房间一定要多,再给你们准备几十个师太,要什么样的随你挑。”
李大熊深吸一口气,实在是忍无可忍,想要挥手打在李正的后脑勺。
看这小子已经和自己一样高大了,又收住了手。
“你和长乐公主成婚三年,到现在还没有子嗣。”
“我知道,咱们能别这么着急吗?”
“也罢。”李大熊摇头叹息。
看着李大熊一脸忧郁地离开。
李正瞧着他的背影,总觉得他的背影充满了故事,对自己生母一无所知,对李大熊以前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
这些也就算了,最近听自己爹说话越来越不对劲了,怎么还带文绉绉,也罢?
跟着李绩厮混这么久,果然连说话都不一样了。
话说李绩在泾阳也白吃白喝这么多年了,他做客做到现在还打不打算走了。
看着之前的实验室,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也一直没有修缮。
李正说道:“麻烦杀手姐姐,去叫一下李义府。”
听到李正的话说完,站在他身后的李江山愣了愣,又看了看四周,他是怎么知道我在他身后的。
再看李正瞧着地面,李江山也低头看去,原来是自己的影子。
“明白了,我这就去叫李义府。”
李江山抱着横刀说话。
李正双手背负点头。
在去找李义府的路上,李江山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我是给皇后办事的,凭什么李正一句话我就要给他办事。
找到了正在组织村民运送养鸡场饲料的李义府。
等到李义府来的时候,李正拿着一块木板画着自己的实验室构图。
跟着李江山而来,李义府见到李正连忙上前,“长安令有什么吩咐。”
李正简单换好了实验室的样子,对李义府说道:“实验室重建一下,这是我画好的设计图,你按照我画的样子来建设就行。”
李义府接过李正的画板,点头说道:“明白了。”
和李义府交代完,李正又走向马圈。
之前烟花的配方只有大虎知道。
李正来到马圈,许敬宗正在和大虎烤着羊肉串。
许敬宗拿着两串已经烤好的羊肉串说道:“长安令,吃羊肉吗?”
李正接过羊肉串尝了尝,“有点太辣了。”
许敬宗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觉得嘴里没什么味道,就想吃点辣椒,味道有些重。”
李正还是吃完了手里的羊肉串。
看了一眼马圈里的马匹,李正走到一旁的小屋中。
如今屋子里已经没有了书籍,之前放满了的书籍都已经搬到书院的藏书阁。
现在放在这里的都是一卷卷的情报。
这些情报都是许敬宗每天让人收集了。
不得不说许敬宗这人干其他的不行,做情报头子还是挺在行的。
拿出笔墨,李正写下了火药的配方。
火药的配方和烟火的配方还是稍有区别的。
虽说成分大差不差,比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写下了如今朝中的情况,已经面对大食人要做的事情,李正花了半个时辰写完了这封信。
信是用简体字写的。
现如今认识简体字也就只有大牛。
若是平常人看着信上的简体字,会看得非常吃力。
最重要的区别是,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竖着写字,而自己是横着写的。
在大牛去吐蕃之前,所看的一些书籍,都是直接从系统图书馆拿出来,大牛已经习惯这种简体文字和横写的习惯。
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天然的加密书信。
写完之后李正把竹筒把书信放入,再上了封蜡。
李正交给许敬宗说道:“把这个交给默呕,在默呕回去的时候,让他安排人把这份书信交给大牛。”
许敬宗点头说道:“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几口把剩下的肉串吃完,许敬宗便骑上一匹马儿,急匆匆地离开。
李正又对大虎说道:“拉一辆马车。”
大虎好奇问道:“长安令是有什么事情要办吗?”
李正微笑着说道:“这件事关乎吐蕃的安危。”
大虎连忙说道:“喏!这就去办。”
像是临危受命一般,大虎这就去村子里拉车,村子里一半用的是牛车,把牛卸下,用马儿来拉就行。
李江山远远看着李正又是吩咐大虎办事,又是吩咐许敬宗。
一时间也看不明白李正到底要做什么。
不过心中还是记下了李正的作为,站在远处继续盯着。
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式
把马匹绑上车驾,上好缰绳。
李正和大牛就离开了马圈。
等他们走远之后,李江山来到马圈旁的小屋,这里的门也没有锁。
平日里这里也不会锁门,走入这间小屋,李江山来到桌案前,这里是李正刚刚写过东西的地方。
墨水渗入纸张的时候,会零星留下一些痕迹,而且会在桌案上留下一些墨水痕迹。
拿出一张干净的纸张,李江山把纸张贴合在桌案上。
贴合之后,再往薄如蝉翼的纸张上涂上一层油。
渐渐地一些字迹便浮现了上来,比较模糊但还是看得清楚写了什么。
李江山观察着这些字迹,发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符号。
看起来像是文字,看起来又不像是文字。
有些像是泾阳书院的数术公式。
但又看不明白。
李江山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字已经符号全部临摹下来,收拾干净迅速离开。
一路离开村子,大虎赶着马车,回头看了看李正。
李正还在瞧着自己写好的化学公式。
“长安令,这一次我们出去是要做什么?”
大虎问道。
李正收起自己写下的化学公式说道:“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做烟花的时候吗?”
大虎用力点头,“当然记得了。”
李正又说道:“现在又可以派上用场了,就去我们之前采集过硝石的老地方。”
讲完之后,李正又说道:“在多采集一些没用的石头,掩人耳目用。”
火药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打开它之后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冷兵器一旦进入了热兵器,在巨大杀伤力下,热兵器会让战争的惨烈程度上升几个台阶。
战争会变得更加惨烈。
人命也会在热武器下变得更加不堪一击。
火药是个开端,火药一次次变迁会让热武器不断地迭代从而会让热武器的杀伤力一步步提升。
以至于到了未来,人们不得不限制某一种武器以换取和平。
当然也不想现在就把火药这个东西交给李世民。
人活着要有自己的底牌。
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
要真的和李世民鱼死网破,大不了把他的皇宫给炸了。
李正心中笃定。
来到一处荒山,长安靠近陇右一带,这里的山麓都很荒凉。
古语有云,“硝石出陇道”
关陇道一带的硝石一直都是比较丰富的。
这座山长不出什么植被,是因为这座山其实是一座硝石矿山。
这些硝石足够做数万吨的烈性火药的。
瞧见这里也有不少的乡民也在这里挖硝石。
大虎解释道:“自从长安的人知道用硝石来制冰之后,经常会有人来这里采集硝石。”
硝石在火药中的占比并不是很多。
李正翻身跳下马车,和大虎动手开始挖硝石。
乡民都是来自长安周边的,他们也并不知道和他们一起挖硝石的人,就是拿出硝石制冰配方的人。
等到李正和大虎已经挖好了满满的三袋硝石离开之后。
有人说道:“刚刚那个和我们一起挖矿石的人,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一旁的老汉笑呵呵说道:“大家都是一张嘴一只鼻子,两个眼睛,你看谁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刚刚那个年轻人我真的见过,好像是在长安长乐公主出嫁的那天。”
“该不会是新晋的泾阳郡公吧。”
“怎么可能,堂堂郡公怎么可能来这里挖硝石。”
“好像就是泾阳郡公。”
……
正当人们猜测之时一个宫中来的太监策马而来,“刚刚泾阳的郡公是不是来过!”
此话一出,一群乡民都安静了。
真的是晋阳郡公。
李正和大牛又来到一处荒地,这里只有一地黄沙没什么作物。
大虎回头看了一眼,“长安令,我们后面好像没什么人跟着。”
李正下了马车说道:“随便挖一些沙子吧。”
“好!”
大虎也跟着干,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装满了一袋沙子,大虎再次策马让马儿拉着马车离开这里。
半时辰之后,几个太监就出现在李正刚刚来过的地方。
拿出毛笔在一根竹简下记下李正在这里做过什么。
而后朝着李正离开的方向而去。
当天夜里,李世民忙完今天需要批复的奏章。
王鼎拿上一份奏章说道:“陛下,今日长安令离开泾阳了。”
李世民接过奏章看着。
王鼎小声说道:“长安令的动向都写在奏章上了。”
李世民看完之后有些疑惑,“硝石,沙子,木头,泥……”
“竟然还有木炭?”
看完之后李世民沉思好久问道:“李正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
王鼎躬身说道:“回陛下,长安令带着这些东西已经回到了泾阳了,至于用来做什么已经派人去查探,想必不日就会有消息。”
李世民放下奏章又是沉思半晌,“你派人把李正去过的地方所挖的,所拿的都一样给朕也带一份。”
王鼎躬身说道:“喏!这就去安排。”
李世民起身走出甘露殿,看着空洞的黑夜,心中思量李正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朕不知道的东西。
大食人的东征,李正打算怎么抵挡。
李世民来到立政殿,也看到李江山的来信。
长孙皇后坐在一旁给高阳打理着头发说道:“这是李江山送来的,也不知道李正在做些什么。”
李世民狐疑看着这封书信,看着纸上的文字眉头紧皱。
这里面有些文字看得懂,有些文字根本看不懂。
李世民瞧了许久愣是看不明白这上面的公式,“观音婢你觉得李正写的这些是什么文字?”
给高阳梳好了头,高阳便跟着宫女离开了。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臣妾也看不明白,不如让孔颖达看看,孔颖达或许能看得懂。”
第二日,李世民就让人把李正的这些公式送入了国子监。
孙女嫁出去之后,孔颖达的心情都不是太好,主要同样是书香世家,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一个武夫的儿子,鄙视链上没少听到闲话。
王鼎把一卷书信递给孔颖达,“这是陛下吩咐的,说是上面的文字不知道孔颖达老夫子是否认识。”
第六百八十章 绝对领先的常识
孔颖达看着眼前这个化学公式也是一头雾水,根本看不明白,不过还是说道:“能否给老朽一些时日?”
王鼎点头说道:“不着急。”
孔颖达这才收下书信。
王鼎回到宫里向李世民禀报道:“陛下,已经交给了孔颖达老夫子,说是可能要过些时日。”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王鼎又说道:“陛下,禄东赞已经入关快要到长安了,说是赶着今年新年来给陛下朝贺,诸国的使臣也在路上了。”
不知不觉就要到贞观十年了。
李世民心中有些感慨自己这个皇帝也做了十年了。
放下手中的奏章,李世民说道:“禄东赞到了就把人接到泾阳,其余的诸国使臣就交给礼部接待。”
“老奴明白了,只是如今礼部尚书一职依旧空缺。”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当初吏部的事情是李孝恭在办,李孝恭后来又交给了他儿子李崇义。
现在李崇义又去了京兆府,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确实空缺很久了。
李世民惆怅地长叹一口气,“那就让李孝恭去。”
泾阳
李江山这段时间也在盯着李正,只是不知道李正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从外面挖来的东西,自从运来之后,李正好像没什么举动,实验室也重新修建好了,李正也从来没有用过。
是不是看不透李正到底想要做什么?
那些运来的硝石沙子就在眼前,可是自从运来之后,李正就没有动过它们。
再次来到泾阳河边,远远看着正在和魏王钓鱼的李正。
这家伙竟然这么惬意地钓鱼?
李正看着鱼线对李泰说道:“我最近出了一趟村子。”
李泰双目无神看着前方,有气无力地应道:“哦?与本王有什么关系吗?”
李正长叹一口气说道:“其实与魏王殿下确实没什么关系,只不过我出了一趟村子之后,总觉得有什么人跟着我。”
李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那是自然的,你李正年纪轻轻,得罪的人可不少。”
说完李泰还数了数,“佛门,五姓,权贵,一部分皇家外戚,还有东突厥人也不知道现在阿史那是死是活,要是活着应该会找你拼命,还有吐蕃的松赞干布八成是恨不得把你生吞了,还有……”
“行了行了,你不用说了。”李正打断道:“你总说我总觉得,我这一次出村能活着回村子里算是我命大。”
李泰拍了拍李正的肩膀,“可惜了,本王若是可以做太子,并且登基称帝,说不定……”
李正看向李泰,“说不定会帮我铲除这些仇敌。”
“错!”李泰郑重其事地说道:“我会砍了你的头,以慰天下人苦李正久矣。”
李正自嘲地笑了笑:“还真是你会做得出来的事情。”
李泰摸着下巴思索着说道:“李正,其实本王虽说现在不在长安,但是在长安还是有些人脉了,前些日子打听了一下,前段时间向父皇进言说是成年皇子离开长安,有不少进谏的官吏和太子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胖子,你们皇家的事情,我不想掺和。”
李泰又说道:“我现在没有心思和太子作对,但总不能说让他这么就胡来,我李泰虽然老实,他也不能欺负老实人对不对?”
李正瞅了一眼李泰,又看了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