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326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26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蕃的土地贫瘠,没有中原这么多的沃野。
    想到这里松赞干布低声说道:“你说得没错,纵然是我们吐蕃学会了你们中原人的种田能力,也不会得到像中原这么多的粮食。”
    大牛把蔬菜交给今天做饭的队员,点了点头又对松赞干布,“好好养牛吧,其实吐蕃也有很多的资源。”
    护卫队队员再次来到大牛的身边说道:“大牛将军,三万人一个不少。”
    大牛点头说道:“安排他们搭建帐篷,这段时间就先住在这里。”
    “明白了。”
    护卫队的队员收到话语再次离开。
    松赞干布将信将疑地看着大牛,心中还是很介怀,“就算是你不用这三万人手来抵御大食人,你该不会用他们来对付吐蕃的吧。”
    大牛哑然失笑道:“尊敬的吐蕃赞普,你放心,我以及我们的护卫队队员,从来没有在吐蕃称王称霸的意思,再说了你们吐蕃这么贫瘠穷苦,我们要来做什么,就算是打下了吐蕃,吐蕃地广人稀,你们还有这么多穷苦的情况需要治理,咱们自己中原的情况都照顾不了,收复了吐蕃还要治理你们吐蕃?真没这个心思,对我们来说管好中原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吗?”
    松赞干布思量着大牛的话转而一想,确实是自己问了一句废话。
    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些事情大牛不愿意和松赞干布解释太多。
    就算是大牛解释了,松赞干布也觉得自己也不能了解大牛的想法。
    在护卫队的营地走了一圈之后,松赞干布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路过雪山下的峡谷,松赞干布本想看看这里的战况,大食人就是想要通过这里进入吐蕃。
    雪山背后是一片片的山麓,大军难以进入。
    目前唯一一个可以供大将军行军的也就只有这条峡谷。
    当初波斯人做生意的时候,也是仰仗这条峡谷。
    本想着看看战况,可是真的看到峡谷的时候,松赞干布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原本可以容纳十多人并排行进的峡谷,此刻却被雪封住了。
    像是一堵近百米高的雪墙将峡谷隔绝开来。
    在雪墙上还有不少的护卫队队员正在走动,看起来像是侦察。
    松赞干部立刻派出自己的勇士前去询问怎么回事。
    得到的回复是大牛让雪山发生了一次雪崩,活埋了很多大食人,这座雪山下是一群被活埋的大食人。
    松赞干布翻身下马,一步步攀爬这座雪墙。
    等到爬上雪墙之后,松赞干布在这里见到更多的护卫队队员。
    雪墙纵横近百米长,已经填满了峡谷,而在峡谷的两边护卫队队员似乎已经在准备工事了。
    松赞干布这才想起来,很多年前看过的中原兵法的书籍,在峡谷行军的时候,谁占据最高点,谁就有绝对的优势。
    在这种优势下,几乎是一边倒的胜算,站在最上方的人可以对站在峡谷下方的敌人随意生杀。
    雪又开始下了起来,风也开始大了起来。
    松赞干布又看向一旁的雪山,大牛可以制造一起雪崩,那么是不是还可以再制造一起。
    神情有些迷茫地走下雪墙,当脚踩在实地的时候,松赞干布心里又踏实了许多。
    据说大食人非常地凶狠野蛮,打仗也是所向睥睨。
    但是现在看来,泾阳护卫队的队员已经开始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了。
    而大食人那边似乎还没有什么动静。
    相对来说,泾阳护卫队更倾向于用智慧取胜。
    而大食人则是用蛮力来取胜。
    蛮力是战胜不了智慧的,而有智慧的人往往会控制只会使用蛮力的人。
    再看自己的勇士,松赞干布重新翻身上马,眼神中带着担忧。
    智慧很重要,吐蕃人又何尝不是和大食人一样,面对充满了智慧的中原大军,吐蕃人能有几分胜算,吐蕃人何时才能与中原人平起平坐。


第七百三十三章 化石
    带着自己的人走远了之后,松赞干布还回头看了那处峡谷,听着自己身后的吐蕃勇士用吐蕃话议论着。
    “中原人真的这么喜欢种田?”
    “行军打仗都要种田,他们是有多怕饿死。”
    “也就中原人会一边打仗一边种田了,以前的中原人是这样的吗?”
    “没见过,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有人这样议论着。
    王玄策远远看着松赞干布离开,厌烦地看了一眼天空,还在下鹅毛大雪。
    爬上了雪墙,王玄策问向这里的队员,“松赞干布来这里都做了一些什么?”
    队员回道:“只是让他的人问发生过什么,其他的倒也没多问也没多说。”
    王玄策再次回首看去,风雪中早就看不见了松赞干布的踪迹。
    “报!”一个护卫队队员来报,“将军,我们发现一些骸骨。”
    “骸骨?”
    王玄策疑惑道:“人的骸骨吗?”
    队员解释道:“我们本来是在修缮峡谷的工事,开凿的时候发现一个巨大的头盖骨,也不像是牲口的,那个头盖骨太大了。”
    王玄策跟着队员来到现场,拉低自己的毡帽挡住越来越大的风雪好让自己看清远处的事物。
    这里距离悬崖的峭壁很远,队员采集这里的石头,是准备用来砸大食人的。
    见护卫队的队员扒开一层泥,王玄策眼前是一个硕大的头骨,再往下挖发现这个头盖骨像马,但马儿没有这个锋利的牙齿。
    “把大牛叫来。”王玄策稍加思索便说道。
    王玄策让队员们暂时停止挖掘。
    大牛赶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
    风雪越来越大了,大得让人睁不开眼。
    拉低自己的帽子,大牛吃力地走到王玄策身边说道:“王大哥,怎么了?”
    王玄策指了指地上的头盖骨说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大牛低头看向脚底,地底下有一块巨大的白骨。
    队员已经挖开了不少泥,大牛细细观察着也顾不得迎面而来的风雪。
    王玄策低声说道:“你说这是什么骸骨,怎么可以这么的巨大。”
    大牛观察半晌说道:“应该是一种巨大的牲口,去抽调一些西域人过来挖掘,咱们的人接着布置工事。”
    王玄策点头接着布置这里的防御工事,用来防备大食人的第二次进攻。
    招呼了一万多西域人来挖掘这具骸骨,风雪依旧在下。
    到了夜里的时候才停工。
    大牛打量着眼前这个挖出来的头颅,这个头颅样子很古怪,额骨非常地长。
    再看挖出来的其他骸骨,大牛细心地拼接着,一节一节地脊椎骨拼接在一起。
    帐篷里时常会有风漏进来,吹得火光也忽明忽暗。
    盘腿坐在地上,大牛看着自己拼凑出来的一部分骸骨,还有一根很长的肋骨。
    大牛心里震惊,这到底会是一个多大的牲口。
    光是这条肋骨的长度,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身高。
    大致临摹下现在的轮廓,大牛心中笃定这一定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牲口,这种牲口很大,至少在很久之前确实存在过。
    王玄策看了一眼帐篷的大牛,心里也想不明白大牛为什么会对这些白森森的骸骨有兴趣。
    第二天,天一亮大牛照例来到营地后方的田地,收了一茬野菜之后交给营地里做饭的队员。
    来到营地的另外一边,大牛看着队员已经开始训练投掷了。
    除了最远处的靶子一直砸不到,其他位置都已经可以勉强应付了。
    过些日子应该可以上火药训练了。
    “别太累了,小心伤害到手臂。”大牛对众人嘱咐着:“今天就练一个时辰,明天再练。”
    “牛将军,我们不累。”护卫队的队员说道。
    “这不是你们累不累的问题,你们的手臂要是坏了,我找谁去打仗。”大牛笑着说道:“今天就练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今日就休息一天,这不是平日锻炼体力,长时间这么抛物,手臂会出问题的。”
    众人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
    风雪总算是停了,时不时还会下一会儿小雪。
    大牛重新爬上雪墙,来到峡谷的上方,又有不少的骸骨被挖了出来。
    这些西域人的动作有些大,大牛嘱咐道:“都小心点,不要挖断骸骨。”
    这些西域人中有几个还是听得懂关中话,一个个都交头接耳传递着,很多人跟着大牛也很简单,因为跟着大牛可以吃饱饭,而且不用和别人去拼命。
    在如今混乱的西域,能够活下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若是有人可以保护,还能够管饭,做点苦力也没什么。
    大牛观察着挖掘上来的骨头,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爪骨。
    看着这个巨大的爪骨,大牛心中肯定成年男子,也会被这种大牲口给一脚踩死。
    越往下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骸骨,这里像是一个牲口的坟墓,有很多这样的大牲口被埋在土下。
    大牛朝着挖出来的坑向下看去,下面还有很多的头骨。
    招呼这些西域人接着挖,大牛带着这些骸骨又回到了帐篷中。
    把骸骨全部从布袋中倒出来,大牛开始拼接这些骸骨。
    整整一天大牛都没有从帐篷里出来。
    而且帐篷外已经堆满了森森白骨。
    王玄策实在忍不了了,走入帐篷问道:“大牛,你到底在做什么。”
    大牛抬头看向王玄策:“王大哥知道这是什么吗?”
    这小子竟然还在笑,刚要走进几步听到大牛大声说道:“小心!”
    王玄策低头看去,地上的骸骨已经基本上被大牛拼接完了,几乎铺满了整个帐篷。
    “这是什么……”王玄策看着这个巨大的牲口的骸骨一时间说不出来。
    大牛拿着自己的册子说道:“我不知道拼凑得对不对,还有一些骸骨的缺失,大致上应该就是一头脖子非常长的怪物,大约有四五个成年男子这么高。”
    王玄策苦笑着:“真的有这么奇怪的牲口?而且还这么大?你该不会把几头牛和几匹马的骸骨拼凑在一起了吧。”
    大牛指了指骸骨的肋骨部分说道:“王大哥,见过这么长的肋骨吗?”


第七百三十四章 可怕的孩子
    王玄策又是苦笑连连:“如此巨大的怪物,要是真活在世间,怕是我们这些人要给它们做食物。”
    大牛心中思量,再次看向自己铺好的骸骨,“它的脖子很长,我觉得它不像是吃人的。”
    说完大牛又把这些骸骨收拾了起来,“过些日子我打算把这些骨头都拼接起来,看看这些怪物活着的时候的样子。”
    大牛是一个对很多事情都会充满好奇心的人,但凡碰到新鲜的事物他总会停下来研究一番,就像现在的这些骸骨。
    有时候觉得大牛是一个很疯狂的人,疯狂起来几万人命都可以在顷刻间覆灭。
    有时候又觉得大牛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总是能够想出常人想不出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风雪又吹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营地后方种着蔬菜的帐篷被雪压垮了。
    又需要重新修缮。
    草草应付了两口早饭,便开始今天的训练。
    看了眼还阴沉沉的天空,大牛打算今天就开始用火药演练。
    在三百米开外的地方立了不少草人,队员需要将六斤多重的瓦罐扔到草人的中心,并且还要掐算好引爆的时间。
    若是瓦罐先一步落地还没有炸开,很容易就会导致瓦罐落地就会破碎。
    也就是说需要把瓦罐扔出去,在落地前并且保持在敌人的头顶这段时间引爆。
    这对时间的掐算需要非常的精准。
    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若是一般地投掷很容易造成炸到自己人,也很容易落在地上碎了一地而没有爆炸。
    利用离心力可以把瓦罐扔得更远,即为了安全,也是为了让瓦罐在抛物线上留更久。
    也不是没有想过投石机这种东西,投石机太过笨重。
    况且也并不会太远。
    大牛把瓦罐绑上绳子,递给一个队员说道:“试试?”
    “好!”队员用力点了点头。
    “听我命令。”
    队员站好站姿,双手拿着绳索的一端。
    点燃引线,大牛看着火苗随着引线燃烧,等到引线完全烧近瓦罐中,大声喊道:“快!”
    队员一声大吼,拉着绳索开始转,瓦罐带着浓烟形成了一阵烟圈。
    大牛心中默念着时间,几个呼吸后喊道:“扔出去!”
    队员一松手,瓦罐就被抛向远处。抛物线刚有下落趋势就炸开了。
    大牛看着情况,扔得太晚了,引线若是暴露在外燃烧,在投掷的时候也很容易熄灭。
    记下这次结果,在笔记本中计算着,瓦罐的重量是六斤三两,需要投掷三百米,引爆瓦罐大致需十五息的时间,绳索的长度大约是六寸……
    按照这个结果,在保持距离,长度,力度不变的情况下,需要延长瓦罐爆炸的时间。
    拿着炭笔,大牛飞快地计算着,差值是五,需要增加至少五息的时间。
    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减慢火药的引爆时间。
    护卫队的队员们看着大牛正在写着什么,又不说要接着训练也只好一直站在原地。
    许久之后,大牛对众人说道:“今天的训练先到这里。”
    大牛带着这些瓦罐离开,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来到了营地一角,大牛又开始了改造火药。
    火药引爆得太快与火焰接触硝石与木炭有关。
    只要延缓火焰硝石接触的时间,减慢瓦罐内火药燃烧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延迟爆炸的效果。
    拿出自己的图纸,大牛开始改良现在的火药。
    王玄策从峡谷回来之后,又看见正在营地里忙活的大牛。
    这小子又进入了闭关专研的状态。
    王玄策回到营地听着各个队长的汇报。
    营地里多准备了一碗饭食,等大牛回来的时候吃。
    一直到了天黑大牛才回到营帐中,他端起饭碗狼吞虎咽地吃着,“这个火药确实好用,就是到了晚上不能做。”
    王玄策在一旁写着今日的行军日志说道:“用火把照明不就好了。”
    大牛吃着牛肉干说道:“老师的信中有告诫,这种东西不能在晚上做,若是用明火照明,很容易把自己给炸了,老师说这个是大忌,千万不能这么做。”
    王玄策稍稍点头,虽说还是有些不理解大牛的话语,只是低声说道:“听这里的牧民说雪季要一直到四月份才会停止,这些日子会一直有大雪。”
    大牛点头道:“吐蕃是高原气候,和中原不一样。”
    听着大牛说完,王玄策继续写着行军日志,这是大牛来到西域以来的时候,一直坚持的事情。
    养成了这个习惯之后,就一直都保持着,每日里的清点人数和工事安排以及营地里出现的情况都会记录在日志中。
    写完了日志,王玄策舒展着四肢,再看大牛他已经睡着了。
    这小子还真是想睡就能睡着,看着酣睡的大牛,王玄策心中想着大牛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孩子,就算是离开了队伍,大牛说不定也可以在某个地方拉起一支大军,并且活得很好。
    要说大牛和李正都学了一些什么,王玄策也不知道大牛身上还有多少的本事,大牛跟着李正还学了一些什么。
    总觉得这个小子以后的成就会很高。
    李正教出了一个好孩子。
    不说大牛,光是李正自己,要是让李正来到吐蕃,李正会做出什么事情。
    或许大食人的进攻,不过是李正为了训练他的弟子,李正甚至没有把这些大食人放在眼里。
    大牛可以随手夺去数万人的生命,李正远在长安,却可以让吐谷浑覆灭,让东突厥成为大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