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凑近说道:“长安令有所不知,自从太原王家的家主王屿过世之后,多少权贵子弟眼馋王乔儿。”
“嗯?”李正古怪地看着许敬宗,“此话何意?”
许敬宗还是尴尬地笑了笑,“没什么没什么,在下今晚约了人喝酒,就先告辞了。”
说完许敬宗便急匆匆离开。
李正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入夜了。
李丽质正坐在院子里看着看着一份书信。
李正也在院子里坐下,抬头看着漫天的星星。
“事情我都听说了,王屿去世之后,你和父皇的事情也成功了一大半了吧。”李丽质说道。
“现在这么说还为时尚早,你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李正看向李丽质。
“信上写着呢,是李薰让人送来的。”李丽质语气平淡地说道。
瞧着李丽质的神色,李正说道:“李薰可是一个危险人物,别看她表面和善。”
第七百八十五章 黑着脸的长孙无忌
李丽质狐疑地看着李正。
李正瞧着天上的月亮,“李薰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和她保持一些距离比较好。”
李丽质说道:“你说得确实也对。”
有时候应付女人特别麻烦,李正站起身说道:“是时候吃宵夜了。”
等李正离开之后,李丽质走到自家的后院,对收拾院子的徐慧说道:“说来王家家主过世的事情,父皇和李正都有关系。”
徐慧明白李丽质的意思,低声说道“公主殿下的意思是……”
李丽质长叹一口气,“有些事情李正嘴上不说,我知道他也会去做。”
徐慧把整理好的衣物放下。
李丽质又说道:“给母后回个口信,王家姐弟能照顾就照顾一下,并不是说愧疚,人已经没了,不论五姓最后倒不倒我们都要回报一下。”
徐慧点头就去办事,在很多事情方面长乐公主都不会去过问李正的事情。
长乐公主一直以来都是专心处理泾阳的生意。
王家的家主过世了,王家子弟纷纷被遣散如今的王家已经大势已去。
李世民看着最近呈上来的奏章,其中不少有弹劾段纶的奏章。
长孙无忌收到李世民的召见便急匆匆来到甘露殿。
“陛下。”长孙无忌走入甘露殿朝着李世民行礼。
“这里就你与朕两人,不用这么拘礼。”李世民说着眼神示意长孙无忌在一旁坐下。
长孙无忌在一旁坐下说道:“最近朝中对王家家主过世的消息,议论很大。”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说道:“朕这几天,看到的奏章都是说这件事的。”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陛下,上官仪此人其父是前隋杨广的江都宫副监,因为杨广大征民力,以巡视的名义去各地游玩,上官弘更是在那时主持杨广游玩,骄奢的佞臣。”
李世民点头道:“这些朕都知道。”
长孙无忌又说道:“上官仪起初只不过是泾阳教书,并无做官经历,最初也只是在泾阳做一个县丞,还是李正私自任命的,吏部并没有批复,这样的人去巡视山东地界很多人觉得不合适。”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要说巡视山东地界,确实应该找一个有能力,有声望,名声好的官吏前去。”
长孙无忌点头。
李世民又说道:“可你放眼看看如今的朝堂,多少人之间有利益关系,身家背景有多少人是干净的,上官仪虽说其父当初跟着杨广荒唐,但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孩童。”
李世民的话锋转变,让长孙无忌有些错愕。
甘露殿很安静,安静到长孙无忌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朕之所以起用上官仪并不是他能力好,要说有巡视山东地界的官吏,比上官仪有能力的朕有很多的人选,甚至还想过你的儿子长孙冲。”
长孙无忌低头拱手说道:“冲儿从小顽劣,到如今也是毫无建树,是臣没有教导好。”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站起身,面向甘露殿的窗外,“一开始巡视山东,长孙冲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但朕听到长孙冲和五姓其他几家的子弟走得很近,朕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你知道朕对这一次的科举下了多少心血吗?”
长孙无忌神情凛然,当即躬身行礼,“臣回去之后一定好好规训家中犬子。”
李世民又说道:“朕之所以选择上官仪,是因为上官仪很干净,他没有进入过朝堂,他和朝堂可以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对很多人来说他就像是一张白纸,但他没有任何的依靠。”
“若是山东事情有变,朕要杀了上官仪平息山东地界的动荡,朕也毫无顾忌。”
说到这里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这件事做得好是上官仪的运气,也表现了他的能力朕自然会嘉奖他,要是他做得不好,朕知道该怎么做。”
回过神,李世民目光尖锐。
长孙无忌低下头。
“辅机,你我相识多年,除了你这些话朕不会和别人说,为了科举,为了大唐江山你知道朕付出了多少心血,为了科举朕准备了这么多年,你会帮朕的对吧。”
长孙无忌当即行礼躬身说道:“臣,必不辜负陛下所望。”
李世民重新坐下说道:“最近的吏部位置有空缺,先让长孙冲去吏部任职,再怎么说他是你的儿子,朕也是看着他长大的。”
吏部掌握官员升迁,科举重开之后吏部的位置显然会更加重要。
陛下让长孙冲这个时候去吏部,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先回去吧,朕乏了。”
长孙无忌又是行礼,“臣告退。”
当走出甘露殿的时候,长孙无忌这才长出一口。
一路走着回想着陛下每一句话语。
话语中充满了警告和提点。
还有告诫与安慰。
陛下再也不是以前,长孙无忌回想起以前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彼此还能谈天说地。
现在已经没有以前一起可以喝酒玩乐的那种感觉。
更多的只是君臣关系。
反而陛下越来越照顾李正,就连李正擅自抓了关陇门阀子弟的事情不管不问。
还是要我去从中游说。
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眼甘露殿,帝王心术李世民已经越来越熟练。
现在的李世民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目光来看待了。
当初的生死兄弟,现在的君臣。
当初可以一起出生入死,现在不过是为了彼此各自的利益。
让长孙冲去吏部可以看得出李世民只是为了安慰自己。
彰显他李世民不会厚此薄彼。
要长孙冲去吏部任职,确实是一件好事。
不过是先警告几句,再给一个安慰而已。
许敬宗坐在承天门外的一个酒肆,喝着酒水看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一眼就看到了从承天门走出宫的长孙无忌。
这个老家伙黑着老脸,心情不是很爽利。
长孙无忌停下脚步看向许敬宗。
许敬宗举了举酒碗就当打招呼了,一口把酒碗里的酒水喝完,便朝着另外一个方向离开。
愣在原地的长孙无忌突然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目光看向四周,朱雀大街上很热闹,总感觉有人盯着自己。
第七百八十六章 谁的意思
这种感觉很奇怪,长孙无忌在此环顾四周,看了一圈之后这才往自己的府中走去。
不知不觉李世民登基已经有十年了。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李世民和当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
变得更加地陌生了。
皇宫的另外一边,长孙皇后召见了王乔儿。
看着如今神色憔悴的王乔儿,长孙皇后说道:“这些日子一定不好过吧。”
见王乔儿没说什么,只是行礼。
长孙皇后又说道:“王家的事情已经传遍了长安,当初晋阳起兵的时候,王家对我们的照顾也不少,如今王屿去世,你们姐弟二人无依无靠,能照拂的本宫一定会照拂。”
“多谢皇后,我会照顾好自己。”王乔儿低声说道。
长孙皇后再次说道:“按说你的年纪也该到了婚配的时候,家中可有安排亲事?若是有的话本宫可以给你主持,若是没有婚配本宫也可以给你主持。”
王乔儿低声说道:“皇后的心意小女心领了,现在并无要成婚的打算。”
王家大势已去,如果不是李世民要对付世家,或许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心里到底有些亏欠。
王乔儿躬身一礼说道:“小女有一事不解。”
长孙皇后稍稍点头,“问吧。”
看了一眼长孙皇后的神色,王乔儿低声说道:“皇后召见小女其中是不是有陛下授意。”
听到这话,长孙皇后意外地看了一眼王乔儿,心中的感受是这个女子很聪明。
能这么快想到这一面。
王乔儿又说道:“小女对皇后的淑德早有耳闻,一直以来帮助陛下主持后宫事务,对朝中的事务也从来不会插手,坊间也是一直有美谈,自家父去世到如今消息传入长安,皇后这么快就召见小女。”
“王家的事情也是五姓的事情,五姓的事情一直都是陛下和泾阳的李正在办,也是朝中政事,若无授意皇后想必也不会召见小女,五姓的事情对皇后来说太过敏感了。”
“还真是一个聪明的姑娘。”长孙皇后神色带着赏识地看着王乔儿。
王乔儿又说道:“小女也只是猜测而已,还望皇后不要见怪。”
长孙皇后端着一个茶杯说道:“这是泾阳做的茶杯,据说有保温的功效,本宫用了这么久发现这个所谓的保温不就是让热水凉得慢一些,放久了水也冰冷了。”
“皇后的身子不宜喝冷水。”
王乔儿说道。
长孙皇后说道:“丽质这个丫头也是孝心,带在身边随时可以喝一口热茶,其实召见你并不是陛下的想法,是丽质的想法,本宫询问陛下,陛下应允之后才来召见你。”
“长乐公主?”
王乔儿心中诧异,自己和长乐公主见面的次数也就三次。
不过细想之下,王乔儿也明白了。
上官仪是李正的人。
对付五姓的是李正,出力的也是李正,当今陛下不过是站在李正的后面而已。
想来这么着急照顾自己的人,也只有李正了。
想到这里王乔儿心中越加疑惑说道:“小女斗胆一问,到底是李正和的意思,还是长乐公主的意思。”
长孙皇后笑了笑,“这很重要吗?本宫在长安给你们安排一处新的府邸,也给你们安排了守卫,可以让你们在长安无虞,若是想要知道是李正的意思,还是丽质的意思?还是要你自己去问问才知道。”
王乔儿躬身行礼,“小女这就告退了。”
瞧着王乔儿离开,长孙皇后问着身边的宫女,“这个王乔儿和李薰走得很近?”
宫女点头说道:“确实是这样,两人是一起来到长安的。”
长孙皇后眼神带着赏识地看着王乔儿的背影,看着她不紧不慢的步伐,“聪明的女人还真是越来越多了。”
李江山从墙后走出来到长孙皇后的身边,“皇后,赵郡李家的李薰给了李正一份卷宗,李正让许敬宗把这份卷宗派人送到上官仪和段纶的手中。”
喝下一口热茶,长孙皇后脸上依旧带着笑意,“本宫知道了。”
李江山稍稍一礼,便转身走到墙后。
等到宫女再次朝着那个方向看去,已经看不到李江山的身影了。
泾阳
李正瞧着李治做成了一个简易的小车。
小车是用发条驱动的。
发条的制作也差点把铁大给整崩溃了。
要驱动一辆小车的发条不仅要精细,还要保证柔韧,一个月时间铁大这才做出一个差不多能用的发条。
李治拧紧发条松开之后,小车便开始驶动。
随着小车行驶越来越快。
李治瞧着自己的成果开始记录数据,见小车停下了他又说道:“老师,若是希望要小车跑得更远,只能增加发条的长度,不过这样一来车子也要更大,负重更大,反而越来越跑不远。”
李正摇着手中的扇子笑着说道:“为什么动力一定要从发条上来呢?其实你可以换一种动力来源。”
李治安静下来专心听着。
李正又说道:“扇子摇得越快产生的风就越多越大。”
“风?”李治愣在原地思索着。
“按照着方向慢慢想吧。”
李正说完就离开。
李治还在原地,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思路上想到了什么,可又像是没抓住什么。
等到李治再回神的时候,李正已经不站在原地了。
费解地抓着头皮,李治拆开自己的小车子。
站在一旁的铁大说道:“晋王殿下,是不是小人做的这个发条不好用。”
李治拆着自己的车子说道:“并不是发条的问题,是我的想法错了,原来还有更加轻便的方法。”
说完李治又停下了动作,坐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李正刚走到家门口,李义府急匆匆跑来说道:“长安令,王家的那个女子来了,说是要见长安令和长乐公主。”
狐疑地看了一眼村口方向,李正琢磨了一会儿说道:“你让她进来吧,总不能让人家在外面等着。”
李义府点头,“明白了。”
走进家中,李丽质正在看一幅画像。
李正也看了半天说道:“这个画像眼熟。”
第七百八十七章 医疗队
李丽质收起画像说道:“这就是王乔儿的画像。”
李正坐下说道:“怎么会有王乔儿的画像?她人现在就在村外,说不定已经进村了。”
李丽质把画像交给徐慧,低声说道:“她确实很漂亮。”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我觉得挺一般的。”
狐疑地瞧了李正一眼,李丽质说道:“王家的家主死了,王家的姐弟两总要有一个安置,我也想过如今山东地界已经乱成了一片,很多人或许自保都难,她们姐弟现在回太原过不上以前的日子不说,还可能会多生周折。”
李正拿起桌子上的枣子吃着说道:“你看着安排。”
李丽质走到李正身边低声说道:“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权贵各家还有宗族那边总是在议论我们。”
李正抬眼看了看李丽质,“议论我们什么。”
李丽质颔首说道:“明年就是你我成婚的第六年,你觉得她们会议论什么?甚至还有人说你为何一直不纳妾的事情。”
正说着王乔儿已经走到家门口,李正站起身说道:“我去看看养猪场怎么样了,前些日子说是又要扩张。”
说完李正抓起一把枣子,一边吃着一边走出家门。
站在李正家门口的王乔儿与李正擦肩而过。
王乔儿意外地发现,这个李正竟然连看都不看一眼自己。
李丽质走上前笑着说道:“李正很忙,你先进来说话吧。”
王乔儿稍稍行礼,跟着李丽质走入院子。
衣着随意,一手摇着蒲扇一手吃着枣子。
李泰和程处默瞧着李正的模样一起叹气。
“李正,你好歹也是一个郡公权贵又娶了公主,怎么还是一个村夫样。”程处默有些恨铁不成的说道。
“听说你家媳妇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李正说道。
说到儿子,程处默有些憨憨地挠着后脑勺说道:“我家老货和我说咱们老程家已经有后了,以后要死要活不会再管我了,让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有了孙子忘了儿子。”李正同情地拍着程处默的肩膀,“你家老货还真是一个实在人。”
说完程处默和李正一起看向李泰。
李泰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这么看着我做甚?”
程处默走近说道:“魏王殿下,你和那个酒家的姑娘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