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375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75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的弟子?看起来似乎是很普通的一个人。
    军中不能出现问题,苏定方对大牛的话也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到了深夜,苏定方依旧没睡,士卒带着铁锅回来禀报道:“熟了,真的可以把黍米煮熟。”
    说完士卒当即从铁锅中舀了一碗放到苏定方面前。
    瞧着碗里晶莹的饭食,苏定方吃了一颗,果然没有扎口的那种感觉。
    而且煮出来和关中的一样。
    苏定方又尝了一大口,一边吃着一边观察着这口铁锅,抬头看了看士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卒使劲摇头说道:“卑职也不清楚。”
    苏定方拿着古怪的锅盖又说道:“那个大夫呢?”
    “已经休息下了。”
    “你也早点休息吧。”
    苏定方目光盯着这口铁锅说道。
    营地中,大牛睡意正来了,一旁的少年说道:“这个将军看起来挺谨慎的。”
    大牛打着哈欠说道:“一军之中将军身系多少人性命,他要为全军考虑。”
    那少年又说道:“如今吐蕃和西域的战争都已经停止了,若是大食人退了越来越少的人会买兵器。”
    大牛低声说道:“老三,你知道为什么你父亲叮嘱你们一定要帮着大唐守住吐蕃?”
    老三说道:“那是因为父亲的性命是关中泾阳李正给的。”
    大牛摇头说道:“那是因为你们所卖的兵器出自大唐,若是大唐打退了来势汹汹的大食人,这是对关中兵器最好的名声,谁都知道可以用关中的兵器可以打赢如此凶残的大食人,你们的兵器还愁卖。”
    想了好一会儿,老三说道:“你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大牛又说道:“所以说你该多学学老大老二,不要有这么大的顾虑。”
    营帐里没有点烛火,老三看着大牛已经睡下的身影,有些朦胧看不太清楚,低声说道:“人人都知道关中的兵器好用,可谁又知道打赢一仗和兵器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和人有关系。”
    “打赢一场战斗从来靠的不是兵器,而是看人,决定胜败的也是看人,看领军的人。”老三低声说着:“关中有句话叫做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么简单的道理关中人早就明白了,这些关外人却不知道。”
    大牛没有回应老三的话。
    营帐里很安静,大牛像是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军营还是按照原计划拔营。
    军中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拔营。
    老三看着军中的情况说道:“看来这个将军并没有把你的话放在心里,现在还要继续拔营。”
    大牛就着凉水吃着一张饼说道:“也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动的。”
    队伍继续开拔,大牛一路跟着,苏定方也没有再和自己说什么话。
    又行进了大半日,队伍中终于有人晕倒了。
    接二连三地有人晕倒,苏定方不得不让队伍停下前进。
    “大夫,将军请你过去!”有士卒跑来说道。
    苏定方看了一眼队伍的前方,跟着这个士卒来到苏定方面前,“将军。”
    地上躺着几个已经晕过去的士卒,苏定方说道:“你有办法治好?”
    大牛点头也没说什么,立刻去看那几个晕倒的士卒,探了探鼻息,听着士卒的心跳声,接着是诊脉。
    苏定方一直在一旁说道。
    大牛从自己的包裹中拿出草药说道:“还算能救。”
    一些绿色的草药拿出来,大牛在士卒的鼻子上放了一会儿,紧接着原本晕死过去的士卒当即醒了过来,趴在地上呕吐着。
    接下来大牛也是这种办法让那些晕死的士兵醒了过来。
    大牛对一脸疑惑的苏定方解释道:“这是我在雪山上发现的一种草,它有一种非常冲鼻的味道,就像是酸果的味道,它更加地冲,闻一闻那味道会直冲脑门,很提神。”
    大牛看向苏定方说道:“将军要不要试试。”
    苏定方试探地闻了闻,立刻就伸回了头不停地打喷嚏,甚至还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尴尬地笑了笑,大牛说道:“第一次反应会比较大。”


第七百九十五章 布达拉宫下
    苏定方使劲打了几个喷嚏,好一会儿才回过气来。
    那几个刚醒过来的士卒也是迷茫地看着四周,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大牛低声说道:“接下来这段时间你们就留在这里不要往上走了,睡觉的时候记得侧卧,保持好呼吸。”
    说完再看苏定方,还在不停地擤鼻涕。
    “将军,现在好点了吗?”大牛问道。
    “好多了。”苏定方使劲吸了吸鼻子,“不得不说,闻了闻之后确实很精神。”
    看着苏定方窘迫的样子,又要装得威严,大牛没忍住笑了笑。
    四周士兵的眼神里也都是古怪,苏定方当然知道军心肯定会有所动摇。
    “原地驻扎,行军这么多天也累了。”苏定方对身边的士卒说道。
    “喏!”
    一万多人的队伍开始重新扎营。
    大牛对老三说道:“你去多拿一些铁锅过来,总不能让我们关中的将士一直吃这种半生不熟的饭。”
    老三长叹一口气说道:“要不是大哥嘱咐,我真不乐意听你吩咐。”
    大牛收了收自己的衣衫说道:“如果唐军可以打赢这一仗,对你们的生意有莫大的好处,你家老大用心深远呐。”
    老三整了整自己的衣袖说道:“大哥还说了,你是泾阳那位的弟子,绝对不能和你这样的人做敌人。”
    大牛笑着朝他拱了拱手。
    老三才十一岁,很难得像这样的孩子心智如此成熟。
    苏定方问询着那几个晕倒的士兵,这个时候若是再强行军,对眼下的军心非常不好。
    看着士兵们一个个目光摇摆不定。
    苏定方对身边的裨将说道:“传令下去,告诉全军就地扎营。”
    大牛收拾着自己的行李,查看着包裹里的物件。
    见苏定方朝这里走来,大牛拱手稍稍行礼,“将军。”
    苏定方目光狐疑,“我已经让全军就地扎营了,这种病能治好?”
    大牛点头道:“眼下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将军尽量让大家适应这里的环境就好。”
    苏定方看到一旁的包裹说道:“你这是要走了?”
    大牛长叹一口气说道:“家中亲人日夜牵挂,我也打算早日归家了。”
    “也是,听说你来西域也有两年了。”
    大牛尴尬地笑了笑,“以前在村子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在西域的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苏定方拍了拍大牛的肩膀。
    大牛又说道:“将军放心,现在我们营中发生的情况并不是病,也不是什么病疫,只要好好休养,好好适应,十天半月之后,就可以在吐蕃行动自如了。”
    起初还有些怀疑大牛的话,要说百分百地信任还不至于。
    苏定方心里不确定这个大牛到底是何居心,内心的防备还是有的。
    虽说他是李正的弟子,李正又是李靖大将军的弟子。
    李靖大将军投效李唐以来一直没有收过弟子,目前来说只有李正一个。
    大牛把包裹背上说道:“在下还要去一趟吐蕃正在兴建的布达拉宫,就不久留了。”
    苏定方低声说道:“若是你可以带我们平安进入吐蕃,我会在奏章上写明,记你一功。”
    “将军客气了,只要按照我的办法,不要强行军习惯了这里的高原了,将军就可以直入吐蕃。”
    大牛说完见苏定方还是愁眉不展,又说道:“将军放心,我走了之后军中一旦有什么情况需要帮忙的,吹响哨子就会有人来帮忙。”
    拿出一根用细竹节做得哨子,放到苏定方手里,大牛背着包裹翻身骑上马儿又说道:“在下先走一步,雪山下等候将军。”
    话讲完,大牛一挥马儿便独自离开了军营。
    目光一直看着大牛独自一人策马跑得越来越远。
    他就一个人走了?
    来去自如还真是率性。
    苏定方手里拿着哨子心中满是疑惑,这个大牛还真是让人看不透。
    回过神,苏定方观察着手中的哨子,深吸一口吐蕃清冷的空气,小心收好。
    吐蕃高原上的气候一日比一日冷。
    大牛跑马十多天,大雪天的时候到了布达拉宫下。
    眼下这里的建设也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从低处往上看去,布达拉宫的台阶非常高,雪山之下的模样看起来很不错。
    将马儿交给一旁的牧民,大牛付给牧民一小块银饼,用吐蕃话说道:“帮忙照顾。”
    牧民双手颤抖地拿着银饼连连弯腰道谢,哪里见过有人一出手就是银饼,发誓会照顾好马匹。
    大牛不在他眼前久留,就怕他当场认亲了。
    即便是在吐蕃,大牛身上也穿着中原人的衣衫,衣服洗了嗮,破了自己缝补。
    这身衣服即便有些不合身了也还是穿着。
    这是自己母亲做得衣衫,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在这里已经有不少吐蕃人剃了光头。
    看来吐蕃的和尚已经发展起来了。
    “好久不见了。”一声突兀的问候从身后传来。
    大牛回头看去是胡子拉碴的禄东赞。
    禄东赞瞧着大牛,“前些日子有牧民说你往这个方向来了,我等你两天了。”
    大牛拱手说道:“打扰了,我就随便看看。”
    禄东赞的目光盯着大牛,“这些日子你都在哪里,在做什么?”
    如今的大牛已经和禄东赞一般高,大牛说道:“你放心,我不会做什么祸害你们吐蕃的事情,你也不用问我在做什么,反正我不会告诉你。”
    在老师标注过得地点,大牛已经挖到了一处银矿,自然不能让松赞干布和禄东赞知道。
    如今那片银矿有默呕收着,凡是要硬闯那里的人都会横死。
    反正松赞干布已经把那片地方抵押给了老师,就算是松赞干布事后知道了,那片地也是老师的地产。
    禄东赞做了一个邀请的动作说道:“能否借一步说道。”
    大牛笑了笑,“你的关中话真是越来越流利了。”
    禄东赞干笑两声,还是说道:“这边请吧。”
    就站了这么一会儿,身上已经有了不少积雪,大牛厌烦地看了一眼漫天大雪,跟上禄东赞的脚步。


第七百九十六章 风雪下对话
    随着禄东赞来到一处营帐中,进入营帐暖和了不少。
    “简陋了一些,不要见怪。”禄东赞坐下说道。
    营帐里得摆设很简单,一口小泥炉中煮着汤,汤水很浑浊,见禄东赞盛了两碗。
    禄东赞把汤放到大牛的面前说道:“请用。”
    瞧着浑浊的汤,汤上面还有厚厚一层油。
    光是看着就没胃口,大牛没有动碗,抬头看着禄东赞说道:“你没有带着我去见松赞干布,带我来这里是有什么话想要说吧,你又不想让松赞干布知道。”
    “赞普已经知道了你在这里。”禄东赞双手放在膝盖上说道:“带你来这里确实是有些话想要问你。”
    大牛点了点头,“是关于吐蕃现在的情况?”
    禄东赞也没有否认,“当初西突厥突然起兵攻打吐蕃和东突厥,我到如今也想不明白当时的西突厥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口,几乎用尽国本,用尽了所有的人口来打仗,如今西突厥的人口凋零,东突厥从此一蹶不振。”
    大牛安静地听着。
    风吹起营帐的帘子,一些雪花就飘了进来。
    “当时我想不明白西突厥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看到大唐的强盛我什么都明白了。”
    禄东赞呼吸着吹进来的冷空气说道:“这一切都是李正和李世民的阴谋!”
    大牛笑了笑。
    禄东赞低声说道:“你笑什么?”
    大牛清了清嗓子说道:“当初我也才跟随老师,没有经历过那时候发生的什么,不过这一切都要从吐谷浑袭击凉州开始,从那时候开始一切都已经开始了。”
    禄东赞苦涩地笑了笑,“未雨绸缪,算无遗策,走一步看三步,这就是你们中原人的智慧吗?”
    大牛放低自己的声音,“那时候阴山一战刚刚结束,其实那时候的大唐并没有足够的国力应对吐谷浑和你们吐蕃,朝中所思量的都是中转之策,大唐需要喘息的机会,需要休养国力的时间,那时候也是大唐最孱弱的时候,可惜现在你们已经错过了那个机会。”
    禄东赞问道:“其中李正出了不少力吧。”
    大牛说道:“老师确实出了不少力,直到你们几方使者来朝,一切计划都已经开始了。”
    禄东赞双手握拳,神情有些激动,“阴谋算计!他李正好狠辣的心,西突厥多少部族几近断绝,用如此计策,关外多少人命,多少尸骨埋都埋不下!”
    见他神情激动,大牛悄悄拿出一颗炸药拿在手中,若是情况不对就把炸药丢入火中。
    好一会儿禄东赞才从激动的情绪中缓过神,“用你们中原人的话来说就是悔不及当初。”
    大牛手里已经拿着火药,“那你们上当了吗?”
    禄东赞咬着牙忍着心头的愤怒说道:“从一开始我们就被李正牵着鼻子走,什么阴谋阳谋,我们当时没有应对的能力。”
    “那就是了。”大牛又说道:“相比你们关外,我们关中的人更加地好学,从古至今圣贤留下来的话语,一直都被传颂着,有时候应该谦虚一些,多学学别人,多看看别人的行为,这是我们好学的本质,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智慧。”
    原本脸上愤怒地神情渐渐消失,禄东赞说道:“你说得对,你们中原有兵法,有治国之策,有大智慧。”
    “可你看看现在的赞普在做什么?”禄东赞无力地说道:“现在的赞普整日与和尚在一起,整日都在念诵着经文,好好的吐蕃赞普,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大牛朝着布达拉宫的方向看去,冷风吹起门帘的时候可以看到布达拉宫。
    “当初的赞普多么地有雄心,当初的赞普会招募勇士出战,现在的赞普却让年轻人去当和尚,整日念诵经文。”禄东赞捂着脸说道:“现在的赞普完全没有要壮大吐蕃的心思,也没有要蓄养国力的想法,国君不像国君,不思进取,整日诵经,这样的吐蕃还有什么未来!”
    大牛长叹一口气,“当初朝中查办佛门也有这样的考虑。”
    禄东赞说道:“若是再这么下去吐蕃就要完了,我们吐蕃的勇士苦一点难一点都没关系,大家都能吃苦。但是没了斗志就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了。”
    说着说着禄东赞朝着大牛鞠躬,“我知道你是李正的弟子,你神通广大!”
    禄东赞吐蕃行礼,让大牛有些意外,“你这是做什么,你是吐蕃的大相怎么能向我行礼。”
    “我知道你很厉害,你能带着一千人打下高昌国,连大食的十多万大军你都能拦下来,你也能救吐蕃对不对?”禄东赞躬身说道。
    “能改变结果,改变不了人心,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明白。”大牛对禄东赞说道。
    “说得也是。”禄东赞泄气一般地说道。
    “我能挡住大食的大军,却也是个普通人而已。”
    禄东赞依旧坐在原地。
    大牛站起身说道:“若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告辞了。”
    禄东赞没有回话。
    大牛转身离开了这个营帐。
    雪花带着风打在脸上的时候非常寒冷。
    大牛瞧着布达拉宫下来来往往的吐蕃人,有些时候想想这些人活得是多么地不容易。
    回头看向禄东赞的营帐,不知不觉这么多年过去,曾经敢在朝堂之上站得笔直的吐蕃大相,如今已经落魄成了这样。
    短短十年之间一切都变了好多。
    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