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天地间都安静了,李正只能听到李渊的说话声,甚至还可以听到他的呼吸声。
李渊又说道:“很多人都说你李正有一身神鬼莫测的本事,老夫也好奇过,想必二郎也问过你很多次,老夫知道你一直都在敷衍,现在你可以告诉老夫吗?”
李正看着李渊,现在的李渊很老,也很瘦。
在冷风中像是会随时倒下一般,当天边的云朵散开,阳光照耀下来,照在李渊的脸上,他老迈的脸慈祥地笑了笑。
李正低声说道:“我的本事不过是我毕生所学而已,我做过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面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李渊还是笑了笑,“你说的不是实话。”
李正又说道:“好吧,竟然你老不领情,我就和你明说吧,其实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从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回到这个愚昧又有些傻里傻气的唐朝,我脑子里都是知识,对你们来说我的知识就是外挂。”
李渊依旧是还是一脸笑容,“你觉得老夫会相信你的鬼话?”
李正无奈地长叹一口气,“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安静了一会儿,李正看着李渊又说道:“这是实话。”
又走了一段路,来到村子里的书院前,这里有很多的孩子已经开始上课了,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正是李淳风。
李渊再次说道:“你心里一定在笑话老夫吧,当年老夫把事情做得一团糟,让两个儿子刀兵相向。”
李正摆手说道:“其实在那个境地也有很多人身不由己。”
李渊又笑了笑。
李正接着说道:“其实很多时候人的选择有理性和感性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从理性上来说当然是让更优秀的儿子上位,但有时候人都不是绝对理性的,人都是有感性的。”
“理性?老夫还是真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
李渊说道。
李正又说道:“其实很多时候,像我这样的人只能接受这个结果,等接受了结果之后,我们保留好的,将那些坏的改善成好的,就这样留下好的,弥补不好的,一次次完善,一直这么下去一直去尝试不一样的事情,从而就会得到一个正确的,适合的,更好的天下,有人说这就是历史。”
李渊的眼神里倒映着阳光下的雪地。
李正观察着李渊,看李渊站立着好安静,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没有呼吸了。
安静了好一会儿之后,李渊说道:“一直去尝试,一直去纠正?会成功吗?”
李正点头,“我们骨子里一直都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第八百一十八章 安详
李渊稍稍点了点头,“有些时候老夫觉得你不着调,有些事情老夫觉得你故意藏拙,现在你的这番话老夫更觉得像是真实的你。”
李治在雪地里摔了一跤,还是和同伴们玩得很开心。
看着眼前这一幕,李渊依着一棵树坐下说道:“李正,你是一个心里藏着事情的人。”
李正说道:“您老放心吧,大家都会好好的。”
李渊把身体的重量全部靠在身后的树上,缓缓地闭上眼。
阳光下,他很安详,一动不动。
李正看了他许久,慢慢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已经没有呼吸,也已经没了脉搏。
小兕子蹦跳着跑来说道:“皇爷爷睡着了?”
李正点头说道:“嗯,睡着了。”
说完小兕子又蹦跳着去跑步。
李正深吸一口气,招手叫来了李义府嘱咐道:“去叫孙神医来,告诉宫里,太上皇走了。”
听到这话李义府如雷击一般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一旁已经闭上眼的李渊。
李正说道:“快去吧,别愣着了。”
“喏!”
李义府慌张地跑开。
孙思邈确认了李渊的死亡,“人都有这么一天,好在走得很安详。”
李丽质也收到了消息朝着这里跑来,看到李渊的遗体红着眼站在原地怎么都说不出来。
当天下午的时候宫里就来人了,带走了李渊的遗体。
李正回到家中,大家的情绪都很不好,小兕子在李丽质的怀里哭泣着。
李治也是沉默不言。
李正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回想着和李渊的对话。
从李世民登基之后,那时候开始或许李渊就已经放下了一个皇帝的架子,更像是再普通不过的老头。
几天之后,长安就要将李渊发丧了。
按照礼制李丽质和小兕子,李泰,李治等孩子都要去。
收到李世民的旨意,第二天一大早就有马车等在了门口。
看着李丽质牵着小兕子的手走上马车,众人都没说什么话。
李恪在前头驾着马儿带路,看到李正走来说道:“你可以坐在马车里。”
李正翻身上马,“我还是骑着马吧。”
李恪又说道:“这可不像你的做派,这一次可是要先去长安,在这么多人的面前。”
李正拉着马匹的缰绳说道:“这几年他一直都在泾阳养老,如今就这么走了,我说什么也要送送他。”
李恪重重地点了点头,众人便朝着长安方向而去。
出了泾阳之后,天已经完全亮了。
李泰早早就等在了城门口。
见到李正,李泰连忙就走上前说道:“还好你没有误了时辰。”
除了李泰长安的城门口还有很多人,这些人都是李世民家的宗室亲眷。
李泰小声说道:“皇爷爷刚过世,父皇的情绪很不好。”
李正注意到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这种感受很不好。
李泰也注意到有很多不友善的眼神,低声说道:“皇爷爷在泾阳去世,大家当然都是冲着你来的,也有人觉得是你没有照顾好皇爷爷,不过你也放心,其实早在半月前太医署的医官就去看过皇爷爷,说是皇爷爷的日子确实不剩多少了,任何时候离开人世都有可能。”
说到这里李泰感慨道:“说来也是皇爷爷离开皇宫之中的那段日子,算是他过得最好的日子,皇爷爷在泾阳的晚年过得很好,至少不是在武德殿这样幽闭的环境,那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软禁。”
王鼎从长安城内走出来躬身说道:“长安令。”
李正拱手说道:“王公公,好久不见了。”
王鼎重新站直说道:“陛下想要见一见长安令。”
眼下这个时候,也只好跟着王鼎的脚步去见李世民。
一路走进长安城。从朱雀大街开始走,要进入承天门。
跟在王鼎身后走着,李正听见了道路两边路人们的议论,也有很多人的目光看着自己。
走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走入承天门内,这里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里有李孝恭,李元昌等人正在李渊的灵柩旁哭泣。
而李世民穿着一身白衣面无表情,他气色憔悴,双眼也是通红。
李正向他行礼说道:“陛下节哀。”
回过神之后,李世民低声说道:“是你陪着父皇走了最后一段路,说了最后的几句话?”
李正点头说道:“确实。”
李世民目光看着灵柩说道:“我父皇直到最后也不愿意再见我,而是去找了你。”
自从玄武门的事情开始,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就很不好。
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或许李世民心里才是最难受的,身为儿子想要尽孝的,或许李世民也挣扎过,更是想过弥补。
感受着李世民拍着自己的肩膀的力度,李正说道:“临走前,太上皇问我以后的天下会怎么样。”
李世民说道:“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我没有资格来决定将来天下会是什么样。”
李世民闭着眼又问道:“还说了什么?”
“其实在他老人家的心里也很纠结当年的事情,当年他能做得更好,但是他没有做好,造成了那样的局面,作为一个父亲他老人家觉得自己没有做好这个父亲,没有好好教导你们。”
反正这些话也算是李渊要自己转达给李世民的。
李世民突然笑了笑,这笑容有些释然,又带着很多深意。
李渊走了,关于玄武门的一切萦绕李世民心头的阴影或许也可以散去。
李世民又问道:“李正,你觉得朕的父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正也看着灵柩说道:“这种话不应该我来说。”
“对,这种话不应该你来说,后人自会有评说。”李世民整理着自己的衣袖说道:“朕的父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朕很清楚,也能想明白在他弥留之际来找你的原因。”
话语停了停,李世民低声说道:“朕的父皇弥留之际要见你只有两个原因,你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要不你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
李正看着灵柩听着李世民一字一顿说着。
“告诉朕,你到底是哪一种?”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殡路上
李正看向李世民反问道:“若说我是一个很危险的人,陛下你会怎么做?”
李世民颔首说道:“朕会杀了你。”
李正笑道:“陛下,你敢吗?”
君臣两人的话语声很轻,只有王鼎听到了陛下和李正说了什么。
李正低声说道:“陛下若是现在想要杀了我完全可以,可对陛下而言,杀了我利大于弊,因为你根本不敢想象若是有人为了给我报仇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李世民面无表情,至少这一句话戳中了心中一直以来的忌惮。
对朝堂,对长安,对自己,李正很了解。
对李正呢?李世民扪心自问,尽管和李正相处了这么多年,朕还是看不透李正,李正手中到底握着什么样的大杀器,至少在那种大杀器到手之前李正不能死。
李世民说道:“你是否忠于大唐,你能发誓吗?”
听到这话,李正笑道:“陛下是要我忠心于陛下吗?”
见李世民沉默着不说话,李正说道:“我不会向你表忠心,你也不是一个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人,至于我以后会不会向着你的李唐江山,还要看在你李唐江山的治下,天下人会怎么样。”
听着李正说出这番话,王鼎观察到陛下双手握拳,还有些颤抖。
而李正倒是站得笔直,脸上全是淡然。
王鼎看不见陛下的脸色,可从陛下的身体反应上来看,陛下已经是怒火中烧了。
就是这样,陛下竟然忍着。
可见李正这番话的分量。
只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次君臣之间的谈话。
王鼎心里想着或许有人听到这次谈话,可能会指着李正的鼻子骂大逆不道。
他们终究听不到这段对话,史册上也不会写下这段对话。
宫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又过了一个时辰承天门这边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的队伍,给李渊送行。
李正走到李丽质的身边,这里是宗室的队伍,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驸马,还有公主都站在这个队伍。
看着李丽质低落的表情,李正又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目光一直在看着自己,侧目看去是房陵公主,当初大婚那日就是房陵公主堵在宗正寺的门口,这女人还和佛门的人关系不清楚。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女人,李正收回自己的目光牵着李丽质的手走在队伍中。
亲眷的队伍往前,就是李家的几个兄弟,再往前就是李世民的儿子们,李承乾走在最前方。
队伍开始移动,李正亦步亦趋跟着队伍走着。
以前李渊还是一个会说笑的倔老头,现在的李渊就安静地躺在灵柩中。
让人感觉恍如隔世。
送殡的路上很安静,一路上没有人说话。
一路走出长安城队伍越来越长,有些意外的是附近的兵马也在往这边靠拢,从开始以为只是护送,到后来兵马越来越多。
里三层外三层将送殡的队伍牢牢围在其中。
队伍还是安静地在走着,李世民是怎么坐上皇位的?很多人心里都明白。
李世民的皇位有很多人不认同,尤其是李元昌那一派的兄弟,或许还有人认为就算是李建成死了做皇帝也应该是李世民。
可事实证明在李世民的手段下,很多宗室兄弟都不敢造次。
还有李渊的态度不明显,李渊的沉默似乎默许了李世民坐上皇位。
可如今李渊不在了,李家宗室的一些兄弟还坐得住吗?
这一次给李渊送殡的兵马如此庞大,李世民看起来是准备了什么?
队伍在邙山附近停下,众人也可以坐下来休息,从早晨一路走到中午,众人也累得够呛。
宫中的太监宫女们正在给送殡的人分发食物。
正分发着就有人被官兵带了下去,也不知道带到了何处。
接过王鼎递来的几张馕饼,李正问道:“王公公,这怎么还抓人呢?”
王鼎笑着说道:“这送殡的人这么多,有些不该人来的人也来了,陛下也是很苦恼,只好把人送走。”
李正看着几个被官兵拖走的人讶异说道:“王公公,你管这个叫做送?”
王鼎笑着说道:“这已经很礼貌了。”
说完王鼎离开了。
送殡队伍有了休息的时辰,李泰和李恪也走来了。
穿着一身孝服的李泰说道:“李正,出发前你和父皇说什么了?”
如今的李泰还是和以前一样胖,也不知道他的减肥计划还有没有在坚持。
李恪如今已经蓄养起了胡子,而且神情上也越来越扑克了,一天天地板着一张脸没什么表情。
李正看了一眼身边一言不发的李丽质牵着小兕子的手,安静地吃着东西。
李正对李泰说道:“其实也没说就聊聊家常?”
李恪板着脸说道:“半个时辰前,父皇对李君羡下令,又拨了三万兵去泾阳附近操练。”
一口饼咽在喉咙,还没咽下去给李恪的这句话呛得直咳嗽。
李泰狐疑地看着李正,“所以你和父皇聊了聊家常,父皇就派了三万兵马去泾阳操练?什么样的家常可以让父皇调拨三万兵马?”
尴尬地笑了笑,李正说道:“泾阳一地水好山好,练兵也好。”
听得出李正的这番话在敷衍, 李泰也不好多问。
李恪又说道:“说起调兵,在送殡的前一夜,父皇抓了很多人,这些人都被软禁在宗正寺。”
李泰低声说道:“我也听说了,他们说宗正寺已经是人挤人,都关不下了,是李孝恭动手抓的。”
话语声停了停,李泰小声对李正说得:“李正,我心里一直很担忧,如今皇爷爷过世了,会不会有人造反篡位。”
李正拍了拍李泰地肩膀站起身说道:“你放心,你父皇的手腕没这么简单,我估计没人想着造反,你父皇也是为了打压宗亲,不让宗亲有什么异动。”
说着人群中又传来几声叫骂,又有人被抓了。
李正看着周围说道:“魏王殿下,你看看这送殡的队伍,一边走就有人一边被抓,真是庄严。”
李泰也看向四周,苦恼地捂着额头,“你管这个叫做庄严。”
第八百二十章 女眷们
李正拿过李泰手里的另外一张馕饼便吃了起来,“反正抓的又不是我们,急什么。”
看李正吃着自己的饼,李泰说道:“那是我的,我还没吃饱呢。”
话说这送殡也就一人一张饼,李正对李泰说道:“你都这么胖了,少吃点。”
李泰看了看自己的肚子长叹一口气,“我发现了,我每次减肥肉总是会长回来,与其这样不如和我的肉好好相处,再怎么说这也是我的肉。”
看着李泰这番话,还是一脸悲伤的表情,也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心疼自己的肉。
休息了半个时辰,众人接着赶路。
送殡的队伍,一路上不断有人被抓。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