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390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390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书生士子渐渐开始不议论这件事,只要段纶和上官仪不再步入仕途,士子们的议论就会小很多。
    李崇义和狄仁杰一起坐在京兆府的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看着人来人往,李崇义对狄仁杰说道:“李正现在做什么?”
    狄仁杰把双腿放在台阶上,这么做可以舒服一些,“这个时辰是阳光最舒服的时候,想来老师应该是在舒服地嗮着太阳。”
    李崇义低声说道:“还是李正舒坦,长安这么多风风雨雨,好像都和李正没什么关系。”
    狄仁杰知道李崇义话语指的是段纶和上官仪的事情。
    “其实段纶和上官仪两人的做法只能说是强硬,并不是说害人性命,更没有伤害无辜人的性命。”
    “除了他们炸了一座城。”李崇义补充道。
    狄仁杰无奈地笑了笑,“现在朝中已经接手了事情,上官仪和段纶既没有赏赐也没有罚,陛下反而置之不理。”
    李崇义看了一眼狄仁杰。
    狄仁杰好奇道:“崇义哥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崇义狐疑地说道:“我觉得你不应该在京兆府帮我。”
    狄仁杰疑惑道:“怎么了吗?”
    李崇义指了指远处的大理寺说道:“我觉得大理寺更适合发挥你的能力。”
    狄仁杰看了一眼大理寺说道:“我还是去泾阳读书吧。”
    李崇义低声说道:“你总不能一直这么在泾阳呆着吧。”
    狄仁杰站起身松了松筋骨,“我觉得我在大理寺学不到什么东西。”
    马上就要入春了,村子里也开始忙活了起来。
    李泰,程处默和李正三人一人一张躺椅,躺在田地边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李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说道:“现如今就只有我还没有成婚了。”
    李正低声说道:“你长安那个相好呢?”
    李泰长叹一口气,“有点拿不下。”
    程处默摸着下巴的胡渣说道:“魏王殿下,要我说男人就该果断一些,别犹犹豫豫的。”
    李泰嫌弃地看了程处默,“我可不像你那样,杀才!谁不知道你在外面威风回了家在你夫人面前还不是老老实实的。”
    程处默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否认,又说道:“昨日孙神医问诊过了,我家夫人又怀上了。”
    说完程处默看向李正,见李正正在看着一张大图纸说道:“我说你和长乐公主也该抓紧了。”
    李泰笑着说道:“处默啊,这事儿我问过孙神医,孙神医也说过女孩子年纪小生孩子会对身体不好,太危险了,他老人家还是主张女孩子先把身体养好了再生孩子不迟,如今丽质也才二十岁,李正也不过二十才出头。”
    程处默疑惑道:“当真?”
    李泰点头,“孙神医确实是这么说的,这种事情不用着急,咱们还都年轻。”
    程处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像是明悟了什么。
    又看李正不答话,好奇道:“李正,你看什么呢?”
    李正依旧看着手中的图纸。
    程处默不耐烦道:“这个小子是不是满脑子还在想着挣钱。”
    李泰笑道:“当年他说过要三十岁退休养老,可不得抓紧挣钱。”
    李正收起手中的图纸,“我在看图纸,想要再修一条路。”
    李泰好奇道:“还要修路?”
    李正点头道:“基础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想要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才可以更加有效率地运输,有了运输就有货物的流通,有了货物的流通就有金钱的往来,这样经济就开始流动了。”
    李泰思考着李正的话语说道:“你这么一说确实有这个情况,自从你把路修好明显就可以发现,长安的商人更多了,进入长安的货物也更多了。”
    李正思量着默呕那边的第二批银矿应该也快到了。
    有了吐蕃的银矿在,就有源源不断的银饼进入泾阳。
    前两年的时候,泾阳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想要修一条路需要的银钱何止几万贯。
    纵然生意的流水很大,但是一下子拿出几万贯,对泾阳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
    有了吐蕃的银矿在,就可以轻松许多。
    自己的手中还有其他几处银矿的所在,包括世界上的四大银矿如今还有几座没有开采出来,不过在大海的另外一头,现在想那边还是太远了。
    李泰又说道:“不过泾阳坊市的人更多,长安好多人买东西都去泾阳的坊市,路是修好了最大的好处却是泾阳。”
    程处默笑着说道:“大家都一起混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李正的心思?”
    李泰点头道:“也对。”
    瞧了一眼李泰,李正说道:“今日有些奇怪啊,照理说太子殿下如今管着五姓这么一个烂摊子,魏王殿下竟然对太子只字不提。”
    李泰冷笑道:“五姓这个差事不好办,李承乾办得好还好,要是办得不好,少不了别人的冷眼,父皇的苛责。”
    李正稍稍点头,“对魏王殿下来说不如静观其变,与其插手不如看着李承乾办事,办好了大家都开心,办差了倒霉的是李承乾又不是魏王,魏王殿下这个以不变应万变实在是妙啊。”
    一说到关于太子的事情,程处默就闭上眼装睡觉,其实程处默一睡着就会打呼噜,他不打呼噜的时候就是在装睡。
    这和程咬金的教导也有关系,程家可以与皇子交好,但不能掺和皇家的家事。
    这一点程处默心里很清楚。
    李正看着蓝色的天空说道:“如今西北边患暂时已经解除了,除了你父皇想要东征高句丽的心思就是咱们自己内部的事情了。”
    李泰从躺椅上坐起说道:“你是怎么看的。”
    李正看向李泰,“我无所谓,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还是挺好的。”


第八百三十一章 在修路
    李泰沉默着不说话,话语已经很明白了,想不想要做皇帝。
    目光看着李正,李泰心中在打鼓。
    李泰很清楚,从很早以前李正就说过,不能和李承乾争夺。
    谁也不知道父皇是什么心思。
    李正捧着自己的杯子说道:“我回去研究研究图纸,你们接着躺着。”
    李泰点了点头,浑身无力地躺着看着天空。
    回到家中的时候,李正看到小兕子还在做题,如今小兕子十二岁,已经会做一些几何题目了。
    李正回到自己的书房,大图纸在桌子上铺开,下一条路要一直修到洛水以南,也就说要在洛水的两岸修建一座桥。
    整条路全长十五公里。
    系统还是和以前一样古井无波,只有在自己完成任务的时候才会再次出现提示。·
    现在的数据,面积是四千六百亩,人口一万九千人。
    图书馆三阶段;
    药店二阶段;
    农作物二阶段;
    修路十公里的任务一直都在,也没有时限。
    奖励是五千吨铁矿。
    两年过去了,只要自己什么都不做,系统也会一直沉寂着。
    如今有了吐蕃的银矿支持,修路十公里的钱终于是有了。
    李丽质端着一杯热茶而来说道:“看什么呢?”
    李正目光放在图纸上说道:“修路。”
    新式的图纸画法,李丽质也见过也看得懂,在李正身边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那些闻所未闻的学问。
    有些东西的做法虽说听起来很新奇,但确实是真的好用。
    就像之前李正帮着父皇做的借代记账法,现在泾阳就在用,银钱的往来就会清楚很多。
    瞧着图纸上的线路,李丽质皱眉说道:“你要修一条路一直修道洛阳。”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是接近洛阳,还没有到洛阳,不过总有一天要通往洛阳。”
    李丽质沉吟半晌说道:“最近洛阳的订单越来越多了,几乎要超过长安了,我觉得洛阳以后的订单会更多。”
    说到这么李丽质长叹一口气说道:“说来皇爷爷过世之后,父皇敲打了很多皇戚和权贵,自那以后有很多权贵举家搬到了洛阳。”
    李正看着图说道:“这么快就开始大迁徙了?”
    “大迁徙?”李丽质摇头说道:“也不算是大迁徙吧,只能说他们经过这一次的敲打有些人理亏,不敢直面父皇,也不敢再造次了,远离长安去另外一个地方可以更自在一些,姑姑她们也都去了洛阳。”
    李正拿着茶杯说道:“房陵公主?”
    李丽质点头,“我这个姑姑眼光很准,尤其是看男人她的眼光从来不会错。”
    好奇地看着李丽质,李正问道:“什么叫从来不会错?”
    李丽质说道:“我姑姑临走前有留下话,她见过很多很多的男人,她对我说你藏得很深,她不敢冒犯你。”
    李正尴尬一笑道:“我有这么可怕吗?”
    李丽质莞尔一笑,“当初皇爷爷和我说过,如果有什么人想要造反,李正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旦李正有这个想法,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杀了李正,哪怕会错过很多也要保住李家的江山。”
    说完李丽质还是面带笑容,“这是我皇爷爷的原话,他在病榻前和我说的。”
    “一个女人说着要杀自己丈夫的话,竟然能面带笑容。”李正啧吧着嘴说道。
    “我也很可怕吧。”李丽质说道:“尤其是一个女人说着要杀人的话,还面带笑容。”
    李正定了定神说道:“你什么时候会杀我?”
    李丽质看向窗外,“很难说,你和父皇之间我很难选择,我也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控制你,除非我们能有一个孩子,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了。”
    李正眼神孤疑道:“你在调戏我吗?”
    李丽质捂嘴轻笑了两声,“就算我们有了孩子,你觉得我能控制得住你吗。”
    沉默半晌李丽质说道:“母后和我说过,也算是母后的教导吧,夫妻之间就是相互控制的,互相控制着彼此,当然母后从来没有过要杀了父皇的意思。”
    “而你有。”
    李正强调道。
    李丽质瞧着图纸低声说道:“这么长的一条路,沿途需要经过很多郡县,可不是一件小事,当初你修泾阳和长安之间的官道,那是因为只涉及泾阳和长安,其他地方没有影响,现在这么长的路,想要修建可没这么容易。”
    “如今你在外面的名声这么差,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了,你要修这么条路怕是不容易,更别说这种劳民伤财,这并不是有多少钱的事情。”
    李丽质这么说,李正心里当然也明白现在的情况,眼下好不容易让段纶和上官仪的风波压下去了。
    李正说道:“你父皇已经尝到了修路的甜头,你觉得你父皇会同意吗?”
    李丽质低声说道:“我可以向父皇说这件事,会不会答应不好说,你知道的,我父皇可不好对付,我父皇想要什么你很清楚。”
    李正苦恼地长叹一口气。
    李丽质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说的事情你好好考虑。”
    李正回神问道:“什么事情?”
    李丽质脚步走向门外说道:“我最近都挺方便的。”
    说完李丽质走出了书房并且带上了门。
    灌下一大口茶水,李正明白了她的话,生孩子?
    如今的李丽质也才二十岁。
    后世的女孩子二十岁在做什么?
    还在读大学?
    李正又灌下一口茶水,咽下滚烫的茶水,还是下不去手,年纪太小了。
    从系统图书馆中拿出土木建设的书籍,再拿基本道路建设的书。
    铺开图纸和笔记本,李正把心思完全沉浸在了修路的事情上。
    几天之后,长孙皇后收到了李丽质的来信,一边给李世民念着。
    “这小子要修路?还是这么长的一条路?”长孙皇后点头,“丽质的信里面确实是这么说的,而且李正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李世民愁眉说道:“这事不好办,如今朝中没有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科举的事情已经让这么多人焦头烂额了。”


第八百三十二章 种树
    “原本朝中正是用人缺人之际,大多数朝臣都是身兼数职,朕还指望着这次科举可以让朝中多添一些新人。”李世民不耐烦地喝下一口酒水。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丽质的信中也说了,现如今洛阳的种种赋税都比以往多很多,就连泾阳也可以感觉到洛阳要的货物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拿过长孙皇后的信看着上面的内容说道:“丽质的意思是说若不帮着李正修这条路,洛阳会比长安更加繁华,长安反而会比孤立?”
    长孙皇后给李世民倒着酒水说道:“丽质的信不是说了吗?长安地处中原西北,而洛阳不论是地理还是水陆运输都在非常关键的位置。”
    李世民吃着一只鸡腿说道:“丽质主持着泾阳的生意当然会这么想,李正这小子满脑子都是挣钱他要修路就是为了给他挣钱。”
    长孙皇后无奈地笑了笑,心中很明白这是陛下对李正的偏见,其实修路的甜头朝中已经尝到了。
    陛下和李正是翁婿关系,但也是一种非常难办的翁婿关系。
    以前以为丽质出嫁之后这种关系会好一些。
    但现在看来这种关系并没有缓解。
    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空又下雪了。
    长孙皇后看着窗外的飘雪说道:“都快要入春了,怎么还要下雪。”
    李世民也抬头看了一眼外面的雪景,沉默不语。
    李治带着孩子们种完了树苗,收拾收拾也要收拾收拾回家了。
    如今泾阳以西的绿化带已经成了规模。
    这几年以来种下的树苗也已经长好。
    脚踩着黄土,李治可以感觉到脚下的黄土比以往结实了很多。
    老师想要一直种树到陇西,这两年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从陇西吹来的风沙比往年越来越少了。
    李治心里很清楚老师是一个喜欢银钱的人,而种树又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种树要花钱找树苗不说,种了树还没有钱收。
    防沙林这个想法并没有多少人看好。
    甚至还有人认为李正种树就是为了挣钱。
    李治看着这边防沙林,其实老师就是为了抵御风沙才这么做的,并没有想要挣钱的意思。
    回到村子后李治对李正说了现在防沙林建设的情况。
    李治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的防沙林快要建设到陇西了,只不过要种树种到陇西地界,人家可能不会愿意。”
    知道李治说的人家是谁,在自己的泾阳地界种树当然没有人会说什么,反正都是荒地而已。
    真要是种树种到陇右去,还需要人家点头。
    就像是你要在路边种树,也会碍到各家各户,要和沿途的每一户人家都商量好。
    见李正许久没有说话,李治问道:“老师,要不要和父皇说一下。”
    目光从地图上收回来,李正想起了后世风沙漫天的时候,那时候的生活在黄土高坡,就算没有漫天的沙尘家里也总是会有很多沙子,扫都扫不干净,就连空气里也总是弥漫着沙尘。
    到了后世虽然也在挽救,收效也不是短时间可以见到的。
    直到住在黄土高坡的人越来越少。
    有能走出去的人就再也不回来了。
    谁愿意住在一个风沙漫天的地方。
    从先秦开始一直到现在,关中的土地一直都在被开垦,要打仗就需要有人口。
    提高人口势必需要更多的粮食。
    而在那个时候没有高产粮食的时代,人们只能开垦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粮食。
    这也导致了大片的森林成了田地,再由田地成了荒漠。
    沙漠化也会越来越重。
    也不知道从大唐开始来不来得及。
    “老师?”见李正不说话,李治小声的问道。
    “你知道吗?往后的数百年间,陇西乃至陇西以西的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