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430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30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城将军当即低下头说道:“末将也与称心不共戴天!”
    收回眼神;  渊盖苏文也冷静了下来,这么一说确实很有道理。
    大军若是离开平壤城若是被那支藏匿起来的唐军偷袭,再去面对唐军的大军,形势就会变得非常不妙。
    那支藏匿起来的唐军就像是一根钉子把平壤城的大军牢牢钉在这里不能动弹。
    这些都是称心造成的。
    渊盖苏文忍受着怒火心中暗骂。
    平壤城五里外,薛仁贵和王玄策也在商议着对策。
    “按照现在大军的进度,五天之后牛大将军的大军就会杀到平壤城。”
    薛仁贵看着眼前的地图说道。
    大虎点了点头,一旁站着旁听的还有王武。
    王玄策看着地图说道:“都说渊盖苏文是个傻子,现在看来倒也不见得,他还挺能忍的,到现在还窝在平壤城内。”
    薛仁贵低声说道:“他要是有点脑子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城迎战,他知道我们这支队伍在平壤城,而且他不知道我们的兵力,我们在暗他在明,对他来说我们显山不露水,摸不透我们才是现在渊盖苏文最担心的。”
    大虎琢磨着说道:“只要我们这支唐军不出现,渊盖苏文就不会轻举妄动、对不对。”
    薛仁贵笑着点头。
    大虎又说道:“就像是两个猎人在树林中,而两人都知道这片树林中还有一个人;  只要他不注意后背的威胁,就很有可能会被偷袭,所以不敢动?”
    薛仁贵满意地点头,大虎这孩子憨实,但也很聪明。
    王武低声说道:“老奴打算召集一些壮劳力响应高句丽王的号召。”
    薛仁贵和王玄策相看一眼都面如难色。
    王武说道:“不合适吗?”
    薛仁贵深吸一口气说道:“王公公是要召集人手讨伐渊盖苏文?”
    王武说道:“讨逆势在必行,不能只有我们唐军,其中还要有高句丽人。”
    薛仁贵问道:“需要多少人手?”
    王武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越多越好,声势越大越好。”
    王玄策搭着王武的肩膀说道:“王公公,现在我们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有什么话我就不瞒着你了,情况你都是看到的绝大多数壮劳力都被渊盖苏文给抓走了,敢问王公公要从什么地方召集人手讨伐渊盖苏文。”
    大虎看了看王玄策的神色点头表示赞同。
    王武却很淡定地说道:“谁说老奴一定要壮劳力了。”
    听到这话王玄策讶异地眨了眨眼。
    王武说道:“孩子和老人也可以成为高句丽最忠实的臣子,也不必要让老人和孩子去打仗,只要他们帮着高句丽王摇旗呐喊就行,老奴的意思是在高句丽王讨伐渊盖苏文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群人忠心地跟随,这样高句丽重新回到平壤王宫的时候才会有威信。”
    王玄策倒吸一口凉气说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些道理。”
    薛仁贵也说道:“开始现在的高句丽王还是个孩子,而且还这么胆小,他能带着人打仗吗?”
    王武低声说道:“这些交给老奴就好了,事情老奴来安排就行,这段时间还请几位抓紧联系牛将军,希望他可以晚几天到平壤城下。”
    这个太监说完就离开了。
    三人看着王武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
    好一会儿之后,王玄策说道:“这太监都这么阴险狡诈的吗?”


第一千章 别得罪太监
    薛仁贵无声地笑了笑。
    王玄策对大虎说道:“太监可太阴险了,以后不管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太监。”
    想要让高句丽王重整旗鼓,成为一个高句丽万人敬仰并且名正言顺的王确实有些困难。
    薛仁贵安排人手去给大军送消息,告诉牛大将军晚几日再去平壤城,不过按说现在唐军那边的粮草并不缺,这几年风调雨顺朝中屯粮不少,停下进攻的形势休整兵马不是一件坏事;  而屯兵平壤的渊盖苏文反而是压力更大的一方。
    数万兵马在平壤城中要消耗的粮草可不是小数目。
    如今正是夏种的时节,秋收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渊盖苏文根本拖不了多久。
    王玄策拿着望远镜站在山上看着平壤城中的情况。
    依旧有兵马不断从城中出来,看来是去查探周边的情况的。
    唐军的连连胜仗对渊盖苏文来说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刀,这种庞大的压力会让渊盖苏文喘不过气,想必他最近吃不好也睡不好。
    看着城中的情况,王玄策听到身后有脚步声;  回头一看就看到了王武。
    王玄策收回望远镜说道:“王公公,你怎么来这里了。”
    王武看着远处的平壤城说道:“王将军;  老奴有些话想要问你。”
    看到王武单独来找自己;  王玄策皱眉说道:“王公公请讲。”
    王武说道:“当初守卫吐蕃防御高句丽时所带的武器敢问带了没有。”
    说到这个见王玄策一脸警惕,王武又说道:“要是王将军不方便说老奴也不多问了,只是事关陛下和长安令的共同大计,老奴多嘴问一句。”
    王玄策上下打量着这个太监,说好望远镜便走了回去。
    站在原地的王武也是长叹一口气,神色有些担忧也有些无奈。
    长安令和陛下之间这种剑拔弩张的架势怕是很长时间不会结束。
    跟上王玄策的脚步,王武也回到了村子里。
    远在平壤城十数公里外的克辱己城外,牛进达的大军正在这里休息。
    李大亮收到了薛仁贵的军报,第一时间找到了牛进达。
    看着军报的内容,牛进达放心地点了点头,“看来那個太监已经找到了王玄策,并且开始忙他的事情了。”
    李大亮说道:“大将军,陛下是不是安排了其他的事情交给了我们。”
    牛进达收起军报说道:“除了讨伐渊盖苏文,还要匡扶高句丽王的社稷,当然我们这些人只不过是打仗而已,至于匡扶高句丽的事情;  不关我们的事情。”
    李大亮思量着又说道:“听说倭国人在高句丽的东南沿海作乱。”
    牛进达还是点头说道:“不用担心倭国人;  日后必会有安排的;  收整我们的兵马和粮草,这几天我们都会按兵不动。”
    李大亮稍稍一礼说道:“喏。”
    兵马重新收拢起来,长时间奔波的大军也有了可以休息的时间。
    拿下了几座城池之后,才发现沿途的所有城池像是被掏空了一般,就连粮草都没有多少。
    李大亮清点着军中的粮草,如今军中还有的粮草还可以撑十多天。
    掐算了一下日子,牛进达估计想在高句丽的雨季前拿下平壤。
    高句丽以南的沿海,称心见到了几个倭国人。
    不过此刻自己正在被倭国人五花大绑着,成了倭国人眼中的高句丽人。
    瞧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倭国人,乍一看还以为是乞丐。
    称心用倭国话说道:“我是中原人,叫你们的将军来见我。”
    几个倭国人商议了一番,派了一个人去离开。
    一阵海浪打过,称心被海水浇了一个透心凉。
    这个季节被海浪打一下还是非常冷的。
    过了好几个时辰,天黑的时候远处才有火把出现。
    来人算是穿着正常的甲胄,他看着像是一个将军的来路。
    这个人拿着一幅画像,一手举着火把看着称心的脸确认着。
    称心用关中话介绍着自己,“我是中原长安令李正派来帮助你们倭国太子的。”
    这人确认了好一会儿之后;  这才恭恭敬敬地被称心松绑说道:“这些人不懂规矩;  还望不要见怪。”
    松绑之后,称心活动着自己的手臂说道:“准备船只带我去见你们的倭国太子。
    这个恭敬地说道:“那是一定的;  前几日我们太子就吩咐,只要遇到阁下就一定好好接待阁下。”
    称心来到倭国人的营地,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吃着倭国人准备好的酒肉。
    要不是太饿了,称心真的没什么胃口吃眼前的东西。
    这里是高句丽的一个渔村,此刻已经被倭国人祸害得不成样子。
    这就是倭国人的大军?
    称心皱眉地看着这些毫无军纪的家伙,一个个像极了盗匪。
    休息了一夜,称心就坐上了倭国人的船只,借着东南风杨帆,一路朝着倭国而去。
    称心看着壮阔的海洋,拿出指南针确认了方向是前往倭国的方向没有错。
    听着船上其他倭国人的议论,他们嘴里说着如何瓜分从高句丽劫掠来的东西。
    高句丽本就不富裕,这些倭国人劫掠高句丽也得不到什么真正有用的好东西。
    船在海上行进了五天左右,称心终于看到了眼前的海岸线。
    不得不说在海上的日子很不好受,基本上只能吃一些肉干和鱼肉果腹,称心甚至可以闻到自己身上臭烘烘地问道。
    船只靠岸,称心就看了岸边的情况,一队兵马就站在岸边,还有一个少年站在军前。
    倭国太子苏我信见到称心下船急忙上前说道:“阁下就是长安令安排的使者。”
    称心看着苏我信说道:“起初我觉得倭国至少不会这么野蛮,现在看来我觉得很失望。”
    称心的倭国话并不流利,但苏我信听得很明白。
    苏我信说道:“许敬宗来信都和鄙人说了,希望这一次阁下可以帮助我们倭国,如今的倭国实在是太过苦寒了。”
    见识过长安的繁华,苏我信打心里觉得如今的倭国太过贫寒。
    如果一直住在贫寒的倭国,苏我信甚至觉得自己的日子还很舒服,但见过外面的世界,苏我信心中很失落。


第一千零一章 悔不及当初
    下船后称心对苏我信说道:“你知道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苏我信想了一会儿说道:“粮食?”
    称心摇头说道:“倭国是一个岛国,对眼下的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土地。”
    “土地?”
    苏我信疑惑说道:“我们倭国土地只有这些。”
    称心冷笑道:“中原但凡帝王都有开疆拓土的志愿,难道倭国太子没有吗?”
    “开疆拓土?帝王?”
    听到这两个词苏我信心中莫名感觉到兴奋,看着眼前这个称心眼神越发的崇拜。
    称心也观察着苏我信,心中不免苦笑,长安令果真安排得好,这個苏我信看起来极为容易控制。
    苏我信又说道:“还请阁下来我倭国王宫;  见过我父王。”
    称心颔首说道:“好!”
    倭国看起来很穷,而且连一匹战马都没有。
    眼前的这一匹马儿也是非常地矮小,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头驴。
    心中暗想着接下来的计划,称心在倭国人的护送下前往倭国的王城。
    高句丽距离倭国并不遥远,船只不用十日就可以在高句丽和倭国之间往来。
    平壤城外,大虎带着一队人马埋伏在一片树林中。
    一直等到马蹄声接近;  一队兵马朝着这里而来。
    等到对方就快要到眼前的时候。
    大虎拉起绊马索,前头的战马当即被绊倒。
    眼见这队高句丽兵马陷入混乱,泾阳护卫队从道路两面射箭射出。
    眼看一个个高句丽人倒下陷入混乱。
    大虎带着人冲上前。
    不得不说这些高句丽人的训练属实非常的差。
    如今高句丽的很多兵马都是各地抓来的壮劳力来充军。
    不说高句丽正式兵马有多少;  就算是高句丽的正式兵马,从战斗力上来看比关中的兵马都差上一大截。
    关中兵马和高句丽的兵马相比,关中兵马的战斗力高很多。
    更别说渊盖苏文强征了很多壮劳力。
    这些壮劳力大多数都是高句丽各个村子里的农民。
    这些种田的壮劳力连刀都拿不好。
    和训练有素的泾阳护卫队相比,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可以反抗的余地。
    两三下就会被打倒在地。
    眼前这队官兵有三百来人,这些人一部分会被王武带走,去给高句丽王的兵马壮声势。
    还有一部分关押起来,等到战事结束之后放回去。
    清理完道路,忙完这些,大虎带着人去另外一条路上等待伏击的时机。
    随着牛进达的大军越来越近,平壤城内出来巡逻的人也越来越多。
    把道路清理干净,打扫成一片没有人兵马踏足过的痕迹,这样才可以进行第二次伏击。
    把沿路的马蹄印全部扫掉,大虎带着人去另外一个地方伏击。
    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大虎伏击了三支兵马,俘虏有近一千的高句丽士兵。
    这些日子大虎带着人一直做着这件事,伏击了这么多队高句丽的官兵,这些官兵的装备很差,看起来平壤城内的军械一定也不多。
    甚至有人提着棍子就出来了。
    兵贵在精;  那些平壤城内的兵马大多数都是强征来的壮劳力。
    这些壮劳力本就不是士兵。
    又是强征来的;  军心本来就差。
    再加上一个城内困守了这么多时日,早就已经厌倦。
    天黑之后,大虎这才回到营地里,和薛仁贵汇报着今日附近的情况,“看来平壤城内的守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薛仁贵瞧着眼前的地图说道:“今日收了多少俘虏?”
    大虎算了一下,“俘虏一共一千三百人,九百多人愿意投降都交给了王公公,余下的都收押起来了。”
    薛仁贵说道:“这么多人愿意投降?”
    大虎坐下来放松着自己的筋骨说道:“确实挺多人愿意投降的,大多数都是渊盖苏文强征而来的兵力,而且都是种田的农民,他们本就不愿意打仗,从一些老人口中讲述的大唐本就是高句丽的上国,要和我们唐军打,他们根本就不想打。”
    薛仁贵思量着说道:“前隋杨广几次强征高句丽,当年开始高句丽的兵力已经被削减了不少,现在看来高句丽仅有的兵力不足两万。”
    大虎说道:“高句丽五万守军,只有不足两万是正规的守军;  其他的都是用一些老农充数而已。”
    王玄策带着军报而来;  “牛大将军说了他们随时回到,让我们早做准备。”
    高句丽;  平壤城内,此刻的渊盖苏文心中非常着急,因为牛进达的大军距离平壤只有一日的路程了。
    而且眼下他还说到了一个让人更为怒火中烧的自己,高句丽王在唐军的保护下,收拢了不少人,打算要来讨伐自己。
    恨当初不杀了这个高句丽王,渊盖苏文愤怒地挥起一拳打在桌案上。
    此刻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平壤城中的粮草快要不够了。
    而且这些日子派出去的兵马,经常会被袭击。
    搞得每一次官兵出去都是提心吊胆的。
    经常回来的时候都很狼狈。
    平壤城中的军心动荡,甚至出现了不少逃兵去投靠了那个逃窜在外的高句丽的王。
    刚刚从城外巡城回来的士兵说道:“大将军,外面的那支唐军像是幽灵一样,我们的人一出去就不见了,那些唐军也不见了。”
    渊盖苏文低声说道:“见鬼了?他们会消失不成?”
    士兵面对渊盖苏文的怒火,颤颤巍巍跪着。
    不找到那支埋伏在外的唐军,大军就会被困在城中不能动弹。
    “大将军!”有一个士兵急匆匆而来说道:“外面又有新的檄文了。”
    又是一份讨贼檄文送了过来,渊盖苏文看着信上的内容,但凡离开平壤投靠高句丽王的人都能获得粮食,而且平定内乱还可以得到封赏。
    这是明摆着要瓦解平壤城内的军心了。
    关中人的阴谋诡计实在是太多了。
    智商上的碾压是最折磨人的。
    不知道伏击的唐军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唐军用的什么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