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431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31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智商上的碾压是最折磨人的。
    不知道伏击的唐军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些唐军用的什么手段,就连唐军的人数有多少都不知道。
    他们就像是幽灵一般,随时会伏击出去的巡查士兵。
    搞得出城巡查的士兵都是提心吊胆的。


第一千零二章 兵临城下
    看完檄文渊盖苏文安静许久。
    几个士兵跪在地上不敢吱声,别看现在的渊盖苏文很安静。
    将手中的檄文撕了个粉碎,渊盖苏文满眼血丝低声说道:“我一定要把他杀了喂野狗!”
    平壤城外,薛仁贵用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平壤城。
    王玄策说道:“别看现在的平壤城有数万守军,其实军心已经非常动荡了。”
    薛仁贵说道:“数万守军就是数万张要吃饭的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困守,平壤城中的粮草早就已经不够了。”
    说完薛仁贵看向王武;  这几天王武用高句丽的王的名声讨伐渊盖苏文,这几天已经召集了几千人,甚至还有不少从平壤城逃出来的。
    薛仁贵这边不缺粮食,泾阳护卫队的队员甚至还可以种地自己种出粮食。
    这些王武都看在眼中。
    很好奇一支队伍可以一边种田,一边来屯粮。
    王武问着王玄策,“以前你们在吐蕃也这么做的?”
    王玄策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泾阳是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都是以种田为生;  出征的时候带着粮食的种子,到了一处地方就可以种下种子,几個月之后就可以收获粮食了。”
    王武心中盘算着,“难怪你们可以在吐蕃一年多时间自给自足,这样的本领确实值得让人学习。”
    走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王武拿出一份小册子记录着泾阳护卫队这些日子做的一切。
    每天都没有落下,王武看着自己记录的这些,跟着泾阳护卫队这么久他讶异地发现,泾阳护卫队是一个非常有纪律的队伍,甚至与关中的府兵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便是他们在这个村子里,也不会太过打扰这里村子里的村民。
    不仅不拿这里村民的任何东西,甚至还可以帮着这里的村民们种田,给村民们干粮吃。
    这里的村民也很主动地帮助泾阳护卫队打掩护。
    平壤的官兵来询问的时候,村民们都会帮着泾阳护卫队说话。
    而且整个护卫队所有人都会跟着学习高句丽的语言,很快就和这里的村民打成了一片。
    再看现在的高句丽王,经过这些日子的循循善诱,这个孩子已经开始有了高句丽王的架子;  他很享受有人向他行礼的感觉。
    高句丽王也许诺了这个村子的村民以后都可以在平壤做官。
    让一群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做官?
    在关中就算要做官至少也要先识字。
    不过在眼下的高句丽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甚至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只要高句丽王这个孩子收拢的人心越多,对将来控制高句丽也会更加的容易,这对陛下和长安令的大计是有利的,王武不打算拦着。
    至于高句丽王收揽的是一些什么人,就算是下九流的人也无所谓。
    这些人不过是充门面而已,等到高句丽王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这些人是什么样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可以控制。
    高句丽王心性胆小,而且面对事情的时候怯懦这会让他很适合做一个傀儡。
    甚至过个十年之后,这个高句丽王有了孩子之后,还可以培养下一任的高句丽王。
    掌握高句丽的国祚,在未来数十年高句丽都会在关中的控制之中,这就是陛下最重要的交代。
    两天之后一份军报送到了薛仁贵的面前,牛进达决定两日后兵围平壤城。
    众人坐在村子的田地边。
    薛仁贵把军报也交给了王武,“王公公这边准备得如何了。”
    王武看完军报点头说道:“火候已经可以了。”
    薛仁贵对王玄策说道:“你和大虎各带一支小队,今晚踩点平壤的城的城防,准备炸开他们的城墙!”
    大虎和王玄策点头。
    听到炸开城墙;  王武当即来了精神,终于要用到那个杀器了吗?
    据说那个杀器是一个个的黑色陶罐。
    但在这里这么多天;  王武并没有发现那种黑色的陶罐。
    难不成泾阳护卫队的人可以当场做出来?
    心中狐疑的王武看了看薛仁贵和大虎。
    陛下有令盯着泾阳护卫队的一举一动;  若有机会打听出那个大杀器的秘方。
    王武一度以为这个大杀器并不在护卫队手里,现在看来为了攻打平壤城,李正让他们带来了。
    平壤城内,此刻渊盖苏文的心情很不好,手上的刀滴着血,眼前躺着数具尸体,他们都是抓回来的逃兵。
    这两日逃兵越来越多,每天都有数百逃兵抓回来,没抓回来又有多少。
    渊盖苏文更明白粮草已经不够了。
    当天夜里王玄策带着人借着夜色观察着平壤城的城防。
    算了一下平壤城四面城墙,站在城墙的守兵有近一万人,密密麻麻地站着。
    这样的城防反而是一种负累,让守城的轮换和运送守城器械非常的麻烦。
    几个泾阳医疗队的学子正在绘制着平壤城的城墙。
    几个学子很快就算出了几面城墙的支点,只要用一些炸药炸开城墙的支点,一旦失去了支点城墙就会应声倒塌。
    根本用不了多少的火药,平壤虽然是一座大城,但是修建的年头已经很久远了。
    城墙老旧,而且建设的方式也是关中早就抛却的老方法,就算是抽出一块砖石,城墙都会倒塌。
    这城防简直就跟纸糊的一样。
    准备好一切,王玄策带着人回到村子。
    薛仁贵也在准备着接下来的大仗。
    见到王玄策回来,薛仁贵说道:“都准备好了?”
    高句丽的雨季就要到了,这天天空上雷声隆隆,阴云密布随时都会下雨。
    渊盖苏文站在城头上,看着平壤城的北面,一直等着唐军的大军出现。
    目光所及,视野的尽头出现了一片黑线。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战马的奔腾的声音隆隆作响,甚至盖过了天空上的雷声。
    渊盖苏文大声说道:“准备迎敌!”
    尽管渊盖苏文喊的很大声,城中的响应的士兵行动却不快。
    眼前是唐军大片的战马朝着这里而来。
    再加上平壤城内很多守军已经好几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浩浩荡荡的唐军大军朝着平壤城而来,渊盖苏文看到一旁有个守军已经吓尿了裤子。


第一千零三章 一天一夜的时间
    甚至还有人丢了武器。
    渊盖苏文挥刀而起,一刀将一个就要逃下城墙的士兵的手臂砍了。
    看着他在地上哀嚎,渊盖苏文对守城的士兵说道:“传话下去,谁敢怯战,谁敢临阵脱逃,就是这个下场。”
    话语声响亮,却没有人回应渊盖苏文。
    整个平壤城都出奇地安静。
    薛仁贵站在远处看着牛进达的大军而来。
    先头的骑兵开始变阵将整個平壤城团团包围。
    队伍行进有序;  而且战争不乱,对高句丽人来说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是不是训练有素,从这一点就碾压了高句丽人。
    等战阵全部站定之后,薛仁贵和王玄策带着王武和高句丽王见到了牛进达。
    牛进达看着几人说道:“现在你们泾阳护卫队算是和我们兵合一处了?”
    薛仁贵说道:“高句丽王就在这里,不过王公公有点事情要办。”
    牛进达看了一眼还是孩子的高句丽王。
    这个孩子怯生生地看着眼前的唐军,牛进达笑了笑说道:“王公公;  你打算怎么做?”
    王武给高句丽王换上华贵的衣服低声说道:“老奴带着高句丽王去城前喊话,并且三日内不要攻打平壤城。”
    牛进达有些厌烦地看了看阴云密布的天空。
    这天气随时要下雨。
    而且高句丽的雨季就要来了;  这个时候耽误时间不好受。
    不过眼下拿下了平壤就可以带着兵马回家。
    陛下的计划不能耽误;  这一次可不只是攻打平壤讨伐渊盖苏文
    思量半晌,牛进达说道:“最多两日,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
    王武点头说道:“那就两日。”
    牛进达给了李大亮一个眼神。
    收到眼神之后,李大亮就去安排各支兵马。
    三万兵马将整个平壤城团团围住,开始安营扎寨。
    薛仁贵看着四周说道:“这里不是全部兵力吧。”
    牛进达骑着马说道:“当然不是全部兵力了,从渡口开始到平壤一路上我都留下兵马,那些留下来的兵马是用来收集粮草的,不然回去的路上就要饿肚子了,大家都是出来打仗的,可以战死,总不能饿死,我一个大将军让自己手下的士兵饿死了,那老夫也太称职了,以后还怎么带兵。”
    薛仁贵笑道:“大将军说的是。”
    牛进达感慨着说道:“小子,这可能也是老夫最后一次带兵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年轻人了。”
    薛仁贵向牛进达行礼说道:“大将军受累了。”
    牛进达豪爽地笑了笑;  “也罢;  你小子是一个不贪慕名利的人;  你是一个好苗子,将来老夫这一辈的人老了,这将来可要都交给你了。”
    说完这话,牛进达看到薛仁贵皱眉神情无奈笑了笑。
    王武带着高句丽王走到军前,让一群高句丽人朝着平壤城喊话,喊话的内容无法就是渊盖苏文夺权,祸乱高句丽,维护高句丽王才是正统。
    大虎瞧着这一幕说道:“他做这些为了什么?”
    王玄策对大虎说道:“伱知道王武这个太监阴险在什么地方吗?”
    大虎瞧了一眼王玄策好奇问道:“阴险在什么地方。”
    王玄策瞧着平壤城的城墙说道:“你看城墙上的那些守军,他们都是渊盖苏文强征而来的壮劳力。”
    大虎点头,“确实是这样。”
    王玄策又看向王鼎,“王公公则不然,他是招揽了不少老人,这里面有不少人都是壮劳力的父亲还有在外面的孩子,那些年轻人会和自己的父亲和孩子动手吗?”
    大虎陷入了沉默,目光看着王武一时间说不出什么话。
    渊盖苏文强征壮劳力,但渊盖苏文一直以来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
    虎毒还不食子;  平壤城中这么多的壮劳力他们觉得大多数都是有自己的家庭的。
    这是平壤城内守军最大的弱点。
    就算是手里有刀他们敢挥向自己的亲人吗?
    他们也会看着自己的亲人被人杀害?
    王玄策说道:“家国天下;  首先是要有家;  当外族人要兵进中原的时候;  边关的将士会豁出自己的性命,因为将士们的背后就是手无寸铁的家人,这是将士们最起码的底线,出兵打仗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从来不是手刃自己的亲人。”
    大虎叹息道:“渊盖苏文不得人心呐。”
    王玄策说道:“我倒是觉得是渊盖苏文没有经验,也没有智慧。”
    在中原有很多很多的典故与故事。
    还有兵书已经圣贤留下来的话语。
    这些传承下来的智慧都是一笔巨大的宝藏,这让中原很多人可以在这种基础上少走很多的弯路。
    历朝历代的即便是有战乱,有颠覆,这些传承也被尽可能地保留。
    反观高句丽,高句丽缺少这种沉淀,没有中原人的那种认知。
    从一开始渊盖苏文决定要和中原开战,他就已经输了很多了。
    之后更是各种暴行不断,这也导致了渊盖苏文一错再错。
    回想当初长安令说过的话,想要毁灭他就比先让他疯狂。
    在这种疯狂之下,渊盖苏文必败无疑。
    大虎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长安令到底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算计渊盖苏文的?
    相比眼前的王武的阴险,长安令的心思长远得让人害怕。
    以前留在泾阳的时候不觉得,但现在回想吐蕃与突厥的种种事情,再到现在高句丽发生的事情自己身在其中。
    长安令的心思到底可怕到了什么地方。
    王武带着人对着平壤城叫喊了半个时辰,城内没有什么动静。
    王武给了平壤城一天一夜的考虑时间。
    牛进达也让大军在城外埋锅造饭。
    大营中,薛仁贵与王玄策一起在大帐和牛进达还有李大亮吃着东西。
    吃的东西很简单,馒头配着肉干,还有一些野菜吃着。
    牛进达咬下一口馒头说道:“等到回了中原一定要好好吃一顿。”
    李大亮也点头说道:“行军打仗都快两个月了,这些日子嘴里寡淡。”
    不说平壤城内的粮草够不够,自己军中的粮草也所剩无几了。


第一千零四章 猜忌
    全军还有两天的口粮,也就是这一天一夜过去之后,一定要破了平壤城。
    吃完饭食,四人看着眼前的地图。
    牛进达开口说道:“这平壤城看起来并不好攻打,况且还有数万的守军。”
    薛仁贵说道:“大将军,平壤城中虽说有数万的守军,但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打过仗的农户,这些人连刀都拿不好。”
    王玄策也说道:“而且平壤城看起来不好攻打,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牛进达来了兴致说道:“细说。”
    “喏!”
    王玄策说道:“我们护卫队的学子去探查过高句丽的城墙,高句丽的城墙已经有数十年没有重新修建过。”
    李大亮琢磨着说道:“年久失修?”
    王玄策点头,“确实是这样。”
    薛仁贵拿出一份图纸说道:“两位将军请看。”
    瞧着薛仁贵拿出的图纸,牛进达和李大亮皱眉看了许久;  好久没有说出话语。
    又咬了一口馒头;  牛进达瞧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说道:“这都是什么?”
    李大亮也是一脸懵,“根本看不懂画的是甚。”
    王玄策解释道:“墙面平整度很差;  高低落差的砖块质量也不同,从砖块的分布与数量大小,我们可以推导出墙体受力点在哪个位置。”
    李大亮的眼神开始变得木呐,已经开始听不懂了。
    别说听不听得懂,牛进达揉了揉眼睛眼前的这张图根本就看不懂。
    王玄策又说道:“这几个圈出来的位置,就是四面城墙每一面的受力点。”
    见王玄策的话语终于停下了,李大亮说道:“你们泾阳教的都是什么?”
    王玄策解释道:“数术!”
    牛进达一手扶着桌案,一只手揉着太阳穴说道:“知道这些有什么好处?”
    薛仁贵低声说道:“墙体的基础很差,也就是说大将军不用攻城,我们只要破坏墙体的受力点,就可以让整个城墙倒塌。”
    城墙倒塌?
    攻城战中要是城墙塌了,守城就毫无意义了。
    而且在四面合围的形势下,就是待宰的鱼肉。
    牛进达终于来了精神,“你们有多大的把握能够让城墙塌了。”
    薛仁贵说道:“八成!”
    牛进达又说道:“只有八成吗?”
    八成的把握已经很大了,李大亮心中想着。
    薛仁贵说道:“若是不下雨,并且可以在不被守军发现的情况下到城墙之下;  满足这两個条件就是十成。”
    怕牛进达和李大亮听不懂;  王玄策解释道:“只要不下雨,并且是晚上月光不亮堂的情况下,就可以办到。”
    牛进达笑道:“军中无戏言,过了这一天一夜,要是城墙不塌我拿你们是问。”
    “喏!”
    薛仁贵和王玄策齐声说道。
    走出大帐的时候,王玄策低声说道:“我们有多少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