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452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52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带着一个人走来。
    等人走到近前,李正看着许敬宗带来的这个中年男人。
    这个男人穿着简陋,而且拄着拐杖,脸上有一道非常触目惊心的刀疤。
    许敬宗介绍道:“长安令,这位人称柱哥。”
    李正和他握了握说道:“原来是柱哥,久仰久仰。”
    柱哥对李正握手的动作有些好奇,也不知道眼前这个家伙是不是有些别的癖好,柱哥疑惑道:“你认识我?”
    李正摆手说道:“你我素未谋面。”
    柱哥又愣了愣,“那你这久仰……”
    李正干笑着说道:“客套一下。”
    柱哥了然地点头说道:“都说泾阳的李正脾性古怪,眼下看来还真是。”
    许敬宗笑了笑试图缓解尴尬。
    李正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个握手的动作是我们组织的暗号。”
    柱哥这才了然醒悟过来,“原来是这样,在下以前当兵的时候,为了防止有敌军打探消息也经常会做暗号。”
    当兵?
    打探消息。
    李正好奇问道:“柱哥以前在军中也是做情报工作的吗?”
    柱哥点头回忆当初说道:“当初我和我的兄弟就在军中经常抓敌军的探子。”
    李正点头:“厉害呀,还是反间谍工作的。”
    柱哥又说道:“别看我们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一个重要的军报往往就会左右战局。”
    不论是先秦战国,还是后来的三国时期。
    打仗的时候多少也是情报战。
    谁能先一步掌握情报谁就可以多掌握一些胜算。
    说起以前的事情,柱哥有些感伤的说道:“当年战事结束之后,我便回到了乡里,拿了军饷想要好好过日子,开始我现在。”
    一边说着,柱哥看了看自己腿说道:“可惜打仗的时候断了腿,现在做不了农活,作坊不要我,流落街头,好在陛下不弃帮着陛下打探消息糊口。”
    李正好奇说道:“陛下给你一个月多少银钱?”
    柱哥说道:“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工钱,好的时候会给几文钱,立功也会给一贯钱,很多时候都是饿着肚子。”
    李正皱眉说道:“这也太凄凉了。”
    柱哥说道:“都是为陛下效力,凄凉一点也没什么。”
    李正又说道:“但也不能不给饭吃,就算不饿死,也容易饿出毛病。”
    柱哥又说道:“倒也没大事,混迹街头虽然饿一顿饱一顿,总能吃上一口。”
    李正叹息道:“咱们陛下也太抠唆了。”
    柱哥看了看长安方向,“为陛下效力哪敢贪要钱财,都是为了江山社稷,当初我与兄弟们起誓,愿为大唐江山,肝脑涂地。”
    安静了好一会儿。
    李正缓缓说道:“我其实一个月可以给你十贯钱。”
    听到这话,柱哥当即单膝跪地,“在下一定为长安令尽心尽力。”
    李正又说道:“每年给奖金,如果能立功给一千贯赏钱。”
    柱哥神情激动,浑身颤抖地说道:“在下愿意誓死效忠长安令。”
    李正接着说道:“退休后给安排房子,给退休银钱,安排工作,安排媳妇。”
    听完这话,柱哥安静了许久,缓缓开口说道:“此言当真?”
    李正无奈道:“我这人就是钱多。”
    柱哥用力磕了磕头说道:“长安令就是在下的再造父母,在下愿为长安令做牛做马。”
    瞧着柱哥的神情,李正说道:“刚刚你还说要为大唐江山肝脑涂地,现在又说为我做牛做马。”
    柱哥一脸委屈说道:“长安令有所不知道,在下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都饿着呢,大家辛辛苦苦为陛下做事,却许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我们实在是……”
    李正说道:“如果我要你给我陛下的情报,你会给我吗?
    “
    说到这个柱哥的神情严肃了许多,正身说道:“只要不违反道义,只要不祸害大唐江山社稷,在下愿意为长安令办事。”
    李正说道:“所以你们为我办事的前提,是不危害大唐江山?”
    柱哥躬身说道:“虽然我们日子窘迫,但我们不会因为这点银钱出卖我们的誓言。”
    李正犹豫半晌说道:“这样吧,你可以帮我做事,我也不会让你做一些违背道义,祸害江山社稷的事情,但我有一个前提!”
    柱哥说道“长安令,请讲。”
    李正走了两步说道:“首先你要帮我发展人手,其次我要知道陛下对我了解多少,你我只是合作关系,并不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
    柱哥想了会儿说道:“只是合作关系?”
    李正说道:“你的上级是当今陛下,你要守护的是大唐江山,所以我们只是合作关系。”
    柱哥点头说道:“也好。”
    李正接着说道:“那我给你下达第一个任务,首先我要知道陛下所有的情报网络,你尽可能挖出来,并且找出兵器生意有多少人在追查,还有发展可以帮助你获得情报的人手,人不用多,但要精,几十人或者上百人足矣。”
    “明白了。”
    柱哥躬身说道。
    李正这才点头,“行了,你去办事吧,下个月给你工钱。”
    柱哥躬身行礼说道:“这就去办。”
    看着柱哥一瘸一拐地离开,许敬宗低声说道:“长安令,这人信得过吗?”
    李正说道:“他若是直接选择背叛陛下,我倒觉得这人靠不住,倒是这种有原则的人我心里倒是可以有点底。”
    许敬宗说道:“那在下也去忙了。”
    李正稍稍点头,走回家中冰柜里的冰箱应该好的差不多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饿疯了的合作伙伴
    简易冰箱中的奶油冻得还不错。
    冰冻的奶油上撒上一些葡萄干,就是一个葡萄味的冰淇淋。
    小兕子捧着一碗冰淇淋用勺子挖着吃,看起来她很喜欢冰淇淋。
    果然冰淇淋还是小孩杀手。
    相反地李治对冰淇淋并不是很喜欢。
    李治收起书本说道:“我一直有个问题。”
    李正坐在自家门口说道:“晋王殿下请讲。”
    李治也在门口坐下,“你说人为什么要学习知识。”
    想了好一会儿,李正看着远处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说道:“晋王殿下,从古至今我们都说人比野兽厉害,人可以打败很多威胁到自己生存的敌人,人们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强大,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那就是人们的强大和知识是不可分割。”
    李治稍稍点头安静地听着。
    李正接着说道:“从人们有了语言之后,人就学会了交流,那时候的人就可以联合捕杀猎物,人与人之间可以聚集在一起生活,一起干活,大大提高了生存率,再者之后就有了绳结记事,从这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学会记事。”
    李正又说道:“再后来人就有了文字,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口头之间,文字和文章的出现让学习方式改变,从而让文明迎来了非常蓬勃的时代,这就是学习。”
    李治沉默思索着,也不再搭话,像是在消化这些话。
    重新站起身,话也就说到这里。
    其实这话没有说完,没有李治说的是下一个阶段,当科学范式的出现,人类社会出现了技术爆炸。
    科学技术涉及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那是一次巨大的跨越,造出了一个非常璀璨地社会。
    只是在如今的大唐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活下去就已经不容易了。
    更何况还有皇权存在。
    有些话语会和皇权冲突。
    话说得太满怕是会让李治的三观碎了。
    泾阳的后山上有了一幅别样的场景,每日都会有数百名工匠在这里上课学习知识。
    教授匠作知识的就是阎立本。
    阎立本每天都会花半天的时间来给工匠讲课。
    李义府很容易混进一个特定的人群,要说他是人猫倒也不为过。
    他可以和任何人都能处得来。
    像他这样的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不会是先吃亏的那个。
    几天之后,许敬宗再次来到李正的面前说道:“长安令,柱哥找了一批人手,愿意帮长安令办事。”
    李正讶异道:“是吗?
    这么快?”
    许敬宗点头说道:“不得不说他确实挺有人脉的,他振臂一呼就可以叫来不少人,只是那些人都想要见见长安令,现在就在村外等着。”
    李正无奈说道:“把他们都带到马圈吧。”
    许敬宗稍稍点头。
    不出十天的功夫,柱哥就能带出一支小队。
    这个柱哥在李世民的情报团体中还挺有人脉的。
    李正来到马圈,对方已经等在这里了。
    人数一共有十五个。
    李正打量着几人。
    柱哥带队而来的人也在观察着李正。
    带头的柱哥说道:“长安令,弟兄们一听长安令深明大义,大家就都来投效了。”
    李正用小拇指掏了掏自己的耳朵,这话听着不对劲,似乎是在说兄弟们这里有个冤大头,快来混吃混喝。
    这些人穿着很普通,甚至连衣服都是带着破洞的。
    而且不少人身上都有旧伤,第一眼看过去,就是瘦和长期营养不良。
    李正看到这些人中还有一个女子,她的胸膛一马平川。
    李正摇头感慨道:“你们的日子都不太好吧,怎么就瘦成这样了。”
    柱哥也感叹道:“咱们这些人有了上顿没下顿,以前的日子确实是不好过。”
    李正退后一步看着众人说道:“以后大家都是兄弟,你们办事我给你们工钱,咱们陛下不厚道,但在我这里绝对不会让大家饿肚子。”
    众人看着李正一个个神情激动。
    不得不说这些家伙应该都是老演员了,其中还有一个甚至当场哭了起来。
    李正小声对柱哥说道:“带他们来的时候,没人注意到吧?”
    柱哥说道:“长安令放心,我们是专业的。”
    李正倒吸一口凉气,“专业?
    当真专业?”
    柱哥珍重地点头。
    李正看着众人说道:“诸位兄弟,帮我干活一个月一贯钱,而且有人受伤了或者生病了,只要来泾阳都可以得到医治,以后诸位年纪大了我还可以给大家安排住房,安排养老。”
    “我等愿为长安令肝脑涂地!”
    众人齐声说道。
    正说着,其中一个人肚子叫了起来。
    那人捂着自己的肚子有些尴尬地说道:“在下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有吃过东西。”
    李正看向许敬宗说道:“在这里先给兄弟吃一顿饱饭吧。”
    许敬宗点头说道:“这就去安排。”
    正好也是饭点的时辰。
    就在马圈吃饭了。
    许敬宗去泾阳坊市的酒肆驿馆中采买了一桌子饭食。
    众人落座,看到桌上的菜肴便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只是众人吃东西的样子让自己一时间没了胃口。
    柱哥一行人吃东西特别地狂野。
    对眼前的食物如狂风一般扫了个干净。
    甚至用手直接拿,也不知道他们洗手了没有。
    竟然还有人一边吃着,一边拿起馒头或者猪肘直接塞进自己的怀里藏起来,这是在为下一顿做准备了吗?
    一顿饭吃得出奇地快,一桶黍米饭直接见底了。
    柱哥还非常仔细地把剩下的米粒全部捡干净。
    在不浪费粮食这条原则上,他们倒是贯彻得很彻底。
    大概算了一下时间,从吃饭到现在吃完,也就不到三分钟吧。
    李正看着众人说道:“诸位都吃饱了吧。”
    众人点了点头,甚至有人嘴里还在嚼着手里还拿着一个鸡腿。
    柱哥起身说道:“多谢长安令款待。”
    李正叹息道:“不客气。”
    柱哥面向众人开口说道:“我们的信念是什么!”
    “脱贫致富,好好干活!”
    众人声音洪亮的一起喊话道。
    李正摇着扇子说道:“行了,大家都赶紧去干活吧。”
    众人行礼说道:“喏。”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泾阳的秋收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许敬宗低声说道:“这些人实在是……”
    李正说道:“实在是太饿了是吗?”
    瞧着凌乱的桌子,许敬宗皱眉说道:“为什么给陛下刺探情报的人会是这种德行,难道陛下就不给他们饭吃的吗?”
    李正说道:“这就是无理由的上下级关系,他们无条件服从陛下,而陛下可以看心情给他们工钱,默默干活是效忠,效忠这种事情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了。”
    许敬宗感慨道:“其实在下也对长安令忠心耿耿。”
    李正冷笑道:“那行啊,以后我也不给你工钱,你还会为我办事吗?”
    许敬宗跟上李正的脚步说道:“这世道没钱真办不了事,不过就算是长安令一分钱都不给,在下还是对长安令忠心耿耿。”
    李正对这些话并不感冒,许敬宗本就是一个说瞎话不眨眼的人。
    许敬宗会办事也是因为利益相关。
    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彼此也都心知肚明。
    尽管许敬宗口口声声这么说,他躲闪的眼神还是说出了他的心虚。
    他是一个利己的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话许敬宗最明白。
    能够留在泾阳,许敬宗也是为了自己着想,如今朝中最大势力依旧是长孙无忌。
    这个时候许敬宗根本不是长孙无忌的对手。
    更没有当今陛下看重的他没有力量与长孙无忌斗。
    现如今也只好来泾阳避避风头。
    待到来日再等机会。
    在原本的李世民眼中许敬宗和李义府之所以可以扳倒长孙无忌,也是因为朝堂变天。
    李正看向许敬宗说道:“说起来你和长孙无忌的恩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敬宗回忆起当初说道:“当初陛下还未登基,我等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按说陛下登基之后我等都会受到重用,只因我当初嘲笑欧阳询,长孙无忌这个老贼煽风点火,在下被陛下贬黜至一个郡县去做了一个县丞,后来陛下登基了,陛下把在下召回了长安,其他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再次也是一个侍郎,可在下因为长孙无忌背地里的安排只能屈居御史台做一个小言官,再则在下都忍了,只是长孙无忌的势力步步紧逼,在下只好一直退让。”
    “长安令,你知道吗?
    直到在下再回过神,发现长孙无忌在朝中的羽翼如此势大,无法与其相斗。”
    李正说道:“所以在秦王府的时候,你就和长孙无忌不和?”
    许敬宗说道:“算是吧,大家当初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只是长孙无忌一时得势要把在下往死里相逼,只因在下文采斐然引得长孙无忌嫉妒。”
    李正无奈地笑了笑,“所以你来投靠我了?”
    许敬宗稍稍一礼说道:“长安令与长孙无忌有过节,而且长安令年轻,在下能见风使舵,也能审时度势,与其在朝中处处受气,不如投效长安令。”
    李正不以为然低声说道:“你在泾阳是为了有一个地方展示你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让陛下看到,就算有一天我出事了,陛下也会因为你是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念及旧情不会杀你,你跟我混是在赌,就算是赌输了你也有第二次机会。”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被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看穿并不好受。
    长叹一口气,许敬宗说道:“让长安令见笑了。”
    李正又说道:“现在你我都在一条船上,为了你自己,你会尽心尽力帮我办事,因为你要斗倒长孙无忌,需要我建立起来的势力,为了你自己的前途,如果我倒了你赌输一次又要从头再来甚至活得更狼狈。”
    许敬宗感慨道:“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在人生道路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