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475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75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丽质纤细的手指扶着下巴说道:“如果她可以来帮助我,泾阳又可以多一份助力。”
    李正思量着说道:“我怎么觉得你们两个会是对手,不像是可以合作的人。”
    李丽质自信的笑了笑,“不试试怎么知道。”
    再看李丽质,李正发现这个女人的野心越来越大。
    说来李世民的八字也奇怪,李世民的儿子女儿像是骨子里就有一种造反的基因。
    就像现在的李丽质,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
    危险的不是别人,李丽质也是一个很危险的。
    李正说道:“如果我们的产业太过庞大,你父皇也会盯上我们的,就算你父皇不会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再看李丽质的神情,也不知道是不是管理泾阳多年的原因她身上的气质非常要强。
    像极了后世的那种女强人。
    李正说道:“从前有个人屯粮,他邻居屯了不少刀兵,后来那个屯粮的人成了他邻居的粮仓。”
    听到这话,李丽质说道:“你是说朝中迟早有一天会来对付我们?”
    李正低声说道:“历史上种种事情证明,当你越富有的时候越危险,你手中没有权力不能制衡帝王,你只是帝王的肥羊。”
    李丽质的目光看向长安方向,“会有这么一天我也会和父皇据理力争。”
    李正放下茶杯说道:“据理力争?
    和皇帝据理力争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
    李丽质疑惑道:“为何?”
    李正低声说道:“因为大多数皇帝都不喜欢别人和他讲道理,人家是皇帝你敢教皇帝做事,皇帝还能容你,你父皇口口声声说着广纳谏言,我觉得你父皇多少有些心理变态,莫非他很享受被人指着鼻子骂的过程?”
    李丽质捂着嘴轻笑了一声,一时间有些没忍住。
    李正说道:“所以啊不要想着和皇帝据理力争,我们拥有最多的是财富,把这个财富转化成我们的力量,这个力量大到可以抗衡皇权之后,我们才能长远的发展。”
    李丽质思量着半晌,“这样不好办吧。”
    李正不想和李丽质这件事已经在做了。
    而且这个日子不算远了。
    李世民看重的是泾阳的价值。
    李世民会把泾阳的所有价值榨干,得到他想要的价值之后,泾阳的存在就是他一念之间。
    人心都是这样,像李世民的这样的君王眼里揉不得会威胁他社稷的任何一点不安定因素。
    尤其是从他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泾阳。
    李世民早晚会露出他的爪牙。
    李正低声对他说道:“千万不要觉得你父皇是个好人。”
    说完李正回到了自己的父皇。
    李丽质又在院子里坐了好一会儿,千万不要觉得父皇是一个好人。
    父皇真的值得信任?
    在权力面前父皇甚至能在玄武门杀了亲兄弟。
    李丽质心中也很摇摆,或许就如李正说的那样。
    父皇不是一个好人。
    李正和父皇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父皇一直都想要掌握李正。
    可奈何李正油盐不进。
    而且李正对父皇真的有用处。
    不论现在的李正有多么无礼,有多么的大胆,父皇都没有动李正,是因为父皇觉得李正有用。
    加入有一天李正真的对父皇没有用处了。
    李正的价值也用完了。
    父皇会不会对李正下毒手。
    再加上现在的太子李承乾,身为皇室的嫡女,从小一起长大,李丽质心中很明白李承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李承乾有多少的能力。
    以现在李承乾的能力根本不是李正的对手。
    甚至会被李正牵着鼻子走也说不定。
    如若有一日父皇需要太子李承乾登基称帝,继承皇位的时候一定会为李承乾抹去一切不安定的因素。
    这个不安定的因素包括李承乾的亲兄弟,也就是李泰。
    想着这些,现在想这些还太远。
    李丽质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休息。
    第二日一早,李正和往常一样听着许敬宗的汇报。
    许敬宗说道:“朝中有些老混账实在是太可恶了,整日弹劾长安令,今天又有人弹劾长安令在倭国和高句丽两国之间的谈判有违君子之道。”


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唐俭
    瞧着刚出了马圈的马儿懒洋洋地在散步。
    这些马儿养的挺好,李正思量着是不是有些太肥了,就快被养废了。
    见李正一直没有回话,许敬宗说道:“长安令?”
    李正回过神说道:“你刚刚说到哪儿了?”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说道:“说到朝中的那些老家伙又在弹劾长安令了,倭国和高句丽的事情终究是瞒不住了,一年二十万贯呢。”
    朝中对李正的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虱子多了不怕痒。
    李正喝下一口茶水,“我认识一个人,他是一个开店铺的。”
    许敬宗疑惑地看着李正,也不知道这个时候长安令说这个做什么。
    李正又说道:“有一天,有个家伙去他的店铺里说他卖的是家伙,但店家又没有十足的证据说自己卖的是真货。”
    许敬宗好奇道:“后来怎么样了?”
    李正说道:“店家打听了一圈知道,这个家伙就是以这种手段谋生了,他从店家手里买到的货物说是假货来牟利。”
    许敬宗皱眉说道:“竟然还有这种人?”
    李正又说道:“后来呀,这个店家又找到了那个家伙,店家问他这样的手段能够让他一天挣多少。”
    许敬宗点头,“这是打算报复了?”
    李正摇头说道:“不,店家用了两倍的价钱雇了这个家伙,然后让他去举报他的行家对手,专门去举报他的同行竞争对手,而且因为还是同行,店家掌握了不少同行的黑料,这样一来就能恰到好处捏住同行的七寸,还能五五分账。”
    听完之后,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这种事情还真是少见。”
    李正抱着茶杯说道:“所以呀,你的敌人的价值远比你想像的要高。”
    许敬宗用力点头长安令说得在理,“在下知道要怎么做了,只是……”
    李正对他说道:“只是什么?”
    许敬宗犹豫半晌说道:“只是该如何寻找合适的人选。”
    能弹劾人的官员中,要说技术水平肯定是魏征了。
    但是魏征这个家伙一身正气,想要买通他怕是很难。
    李正考虑着说道:“唐俭最近在做什么?”
    唐俭与李渊友善,而且非常懂得审时度势,虽说没什么真本事,但这个家伙靠着自己的眼光傍上了李世民。
    只不过唐俭的人脉是朝中最差的。
    许敬宗说道:“此人现在整日饮酒作乐,倒也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举动。”
    李正低声说道:“这样的人一定很想引起李世民的注意,你把我们情报中收集的那些朝中黑料交给他,让他去向李世民弹劾,最好是那些捕风捉影让朝中老臣无从辩解的黑料。”
    朝中老不修的大臣不少。
    别看朝中一些老臣一个个表面仙风道骨。
    实则背地里龌龊事也不少。
    李世民的朝堂上,道德建设这种事情显然没有好好把关。
    许敬宗笑着说道:“这就安排。”
    看了一眼许敬宗的笑容。
    不得不说许敬宗这个家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天生的反派。
    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很想揍他。
    三天之后,许敬宗来到平康坊。
    如今的平康坊已经成了许敬宗的情报中心。
    大多数的权贵来到平康坊找女人找乐子,总会无意间说起一些事情。
    而他们说起的事情都会被这里的姑娘记下。
    这些姑娘又会把这些消息说给许敬宗。
    许敬宗还可以给给予这些姑娘特别多的银钱。
    从而平康坊的姑娘对许敬宗特别欢迎。
    许敬宗跟着一个姑娘来到了平康坊的一个房间。
    唐俭就在这里,现在已经醉倒在了地上。
    许敬宗让人关上门,看着唐俭说道:“堂堂莒国公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唐俭看到许敬宗瞅了好一会儿,看来他的醉已经看不清人了。
    唐俭的莒国公是李渊封的。
    而不是李世民封的。
    以至于唐俭的莒国公并没有被人放在眼里。
    时也势也。
    今时不同往日。
    唐俭也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许敬宗拿起一杯凉水扑在了唐俭。
    凉水扑在脸上,唐俭坐起身目光瞪着许敬宗说道:“什么人!”
    许敬宗低下声看着唐俭说道:“莒国公不认识我?”
    唐俭瞅了好一会儿低声说道:“许敬宗?”
    许敬宗点头说道:“正是在下。”
    唐俭慢慢站起时说道:“你找老夫做什么?”
    许敬宗坐在一旁的桌案上说道:“你打算就这么过一辈子了?”
    唐俭冷笑道:“老夫要做什么事情,需要你来指指点点。”
    在以前李世民还是秦王,身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还不敢得罪唐俭。
    只不过现在掌权的李世民,唐俭本身就不受李世民的待见。
    许敬宗说道:“你想不想让李世民重新重用你。”
    唐俭冷哼道:“你如今在朝堂都没有位置,整日和泾阳李正为伍,老夫凭什么听你这种人的话。”
    许敬宗拿出一份账单说道:“莒国公常年流连平康坊,所欠酒水钱一共一万五千贯,这钱你还付不付了。”
    唐俭说道:“老夫堂堂国公,还会赖账不成?”
    许敬宗接着说道:“还有莒国公的儿子唐松龄,身为太常卿在外赌钱欠债一共两万七千贯,这笔钱还一直没有给过。”
    听到自己儿子的事情,唐俭当即喝道:“你胡诌!老夫的儿子从小懂事孝顺,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许敬宗耐心地说道:“父子俩加起来一共四万两千贯银钱,若是不信自己去问问你儿子,我也算过你的家产,以你唐俭的家产用来还这笔债是远远不够的,陛下很看重朝臣们的名声,要是这件事传到陛下耳朵里,你唐俭能有好果子吃吗?”
    听完许敬宗的话语。
    唐俭急匆匆离开了平康坊。
    许敬宗站在楼台看着唐俭离开热闹地平康坊一路朝着自己的家里走去。
    等到看不见唐俭的背影之后,许敬宗走出屋外对等在屋外的姑娘说道:“可以安排人去唐俭家里要债了。”
    说完许敬宗丢给这个姑娘一块银饼又嘱咐道:“找个机灵点的去。”
    姑娘收好银饼躬身说道:“明白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心中有底
    唐俭急匆匆回到家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唐松龄便喝问道:“你到底在赌坊欠了多少银钱。”
    唐松龄看着自己父亲怒火中烧的样子支支吾吾说道:“不是很多。”
    唐俭怒声说道:“前些日子老夫就觉得你不对劲,整日拿了家里的东西出去便再也没有带回来。”
    正说着府门外传来吵闹声。
    唐俭朝着门外看到便是一群人站在自家门口吆喝着让唐松龄还钱!
    一时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唐俭来回踱步说道:“你这让老夫还如何在朝中立足。”
    唐松龄神情有些恍惚自言自语道:“他们说过不会来咱们家闹事。”
    唐俭挥起一巴掌打在唐松龄的脸上怒声说道:“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
    你要是欠了这些人的银钱,他们会把你搅和的鸡犬不宁。”
    父子俩正说着。
    家中下人匆匆而来说道:“莒国公,外面有个叫许敬宗的人要见你。”
    唐俭咬牙切齿说道:“他还来做什么?”
    下人低着头说道:“他说可以解莒国公的燃眉之急。”
    唐俭看了看府门外的人还没散去。
    心中犹豫了好一会儿,这件事要是被陛下知道,自己的脸面会更加挂不住。
    唐俭妥协地长叹一口气说道:“让许敬宗进来吧。”
    先让自己的儿子去后院,唐俭见到了走入府中的许敬宗。
    许敬宗笑着说道:“莒国公考虑得如何了?”
    唐俭低声说道:“老夫这个孩子实在是……”
    许敬宗面带微笑说道:“年轻人行差踏错难免只要他们吃得了教训,下一次就不会再犯了。”
    唐俭看向许敬宗说道:“你帮老夫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会平白帮助老夫吧。”
    许敬宗点头说道:“那是自然。”
    唐俭又说道:“你给李正办事?”
    许敬宗拿出一份卷宗递给唐俭说道:“这上面有不少朝臣的黑料,莒国公只要按照上面的黑料在朝堂上弹劾那些老臣便好。”
    唐俭看着上面的黑料不仅冷笑,“现在老夫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找到老夫了,你早就知道老夫儿子的这些事情。”
    许敬宗又说道:“莒国公何必在意这些,眼下府门口还有这么多人堵着呢。”
    唐俭沉思片刻,“老夫可以照办,并且你也要帮老夫摆平这些人。”
    许敬宗拿出一份字据说道:“还请莒国公签字画押。”
    唐俭看着字据上的面容,上面写着许敬宗帮忙处理莒国公唐俭儿子唐松龄欠债一事,并且其父亲唐俭按照许敬宗要求状告朝中三十五名大臣。
    见唐俭还没有画押,许敬宗说道:“你我双方不论谁反悔了,都可以拿着这份字据去见陛下。”
    唐俭说道:“老夫一诺千金,何须这种字据。”
    许敬宗说道:“在下比较相信白纸黑字上的东西。”
    唐俭在字据上签字画押,一共一式两份。
    画押之后,唐俭站起身说道:“这样就可以了吧。”
    许敬宗也收好字据站起身走到莒国公府外,面对门口要债的众人说道:“诸位,跟我去泾阳领钱。”
    被人拿捏的感觉很不好,被人要挟的感觉更不好。
    尤其是是许敬宗这样的人。
    这家伙像是提前知道唐松龄的事情,到了现在才来要挟。
    不过细细想着,唐俭又想到了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
    如果许敬宗手里掌握着众多大臣的黑料,那么只要他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些黑料拿出来,在关键的时候要挟关键的人。
    长安是一个龙潭虎穴,也是一滩浑水,很多人都看不清其中有多少势力。
    自战乱就跟随李渊,唐俭心中自然明白一些长安的形势。
    这也是唐俭可以一直混迹权贵之间的依仗。
    只是如今看来许敬宗手中一定有众多的眼线。
    想完这些之后唐俭不禁苦笑。
    当初许敬宗还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就算是他见到老夫也要毕恭毕敬的。
    现在他就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要挟。
    时也势也。
    现在也已经不是当初了。
    许敬宗的势力有多大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终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确认了家门口要债的人离开之后没有再回来。
    唐俭开始书写弹劾朝中大臣的奏章。
    需要弹劾的大臣有三十五名。
    下到门下省上到国公,这些黑料看着不是什么大事,但也足够惹的那些人浑身难受。
    尤其是朝中那些老臣其中破事更是不少。
    忙完了唐俭的事情,许敬宗再次来到泾阳。
    李正看着李治的锅炉图纸说道:“你可以这么试试,不过热蒸气的利用率不会太高。”
    李治点头说道:“我这就让铁大去造出来。”
    等李治离开之后,许敬宗这才走过来说道:“长安令,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花了一些银钱但也顺利。”
    李正看着泾阳的河面说道:“柱哥他们最近有送什么消息过来吗?”
    许敬宗说道:“过段时间应该就会有消息,他们也在查兵器案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