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497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497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丽质说道:「将土豆的种子全部卖出去,有多的玉米和黍米能卖就卖一些,我们的泾阳的粮食也该清仓了。」
    徐慧点头说道:「明白了。」
    在掌握关中经济的道路上,这是李丽质第一次尝试去对抗整个关中的粮食价格。
    一个小小的尝试要触动整个关中的粮食价格。
    与粮食价格对抗就是和整个关中的经济对抗。
    这是第一次试探,也是第一次挑战。
    李丽质很想看看后续会的结果会怎么样。
    在账房中,李丽质在墙上画下一个图表,用这个图标来记录关中经济的走势,包括盐价和粮价。
    很久以前李丽质就看过这种图表画法。
    这么多年相处,李丽质虽然没有去书院上课过,但也了解一些书院的学识。
    这是算数术的一种方法。
    用李正的说法,这就是数据。
    一个巨大的图表画在墙壁上。
    几条不一样的眼神的数据曲线走动代表着这两年每个月的各种货物价格变化。
    徐慧拿着账本继续画着曲线的走向。
    武媚看着这个巨大的图表许久没有说话。
    站在李丽质身边,武媚知道这个图标彰显的是长乐公主的野心,这是泾阳的野心。
    这份野心直指关中经济。
    这就是长乐公主所想要掌握的力量。
    心中确定自己没有跟错人,长乐公主现在的实力就是自己心中一直想要活成的样子。
    女人也该有这样的野望,不甘臣服,用自己的力量来抗衡,哪怕千夫所指。
    十五岁的武媚双手握拳,目光从图标看向长乐公主。
    现在长乐公主的脸上有着温柔的笑容,但长乐公主要做的是多少男子想都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
    在弱势的时候泾阳积累实力,步步为营,慢慢向外伸张。
    等到实力足够夺取心中所渴望的力量。
    这才是女人该活出的样子。
    ……
    除了亲手包揽家中的一日三餐,李正还要忙田地里的事情。
    最近马圈也没空去了。
    下午便来到田地里忙活。
    书院学子的动作很快,在一群孩子们的努力下三架水车高高立起来,水车转动带动的水流,进入沟渠,一片片水田形成。
    如今是夏季,在这个季节种下水稻赶在秋季的还有收获。
    脱了鞋子,卷起裤腿李正和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脚踩着田地种着粮食。
    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种田汉中就有一个大唐最富裕的人,在这个干活。
    带着村民播种水稻,李正亲力亲为。
    关中基本上不种水稻,村民们对水稻这种粮食的播种没太多的泾阳。
    李正心中盘算着这种杂交水稻应该能够适应关中的土地。
    忙活到下午,带着几十个村民种了六亩水田。
    李正坐在田地边放松着自己的腰。
    大牛帮着给李正按腰。
    「你家里有没有帮你找媳妇。」李正感受着酸疼的腰椎说道。
    「找了几个,学生没有点头。」
    大牛神情平静地说道。
    今年大牛也才十七岁,年纪轻轻大牛去过西域打仗去过吐蕃对抗过大食人。
    见过大世面,也领略过关外的风景。
    他是泾阳书院的孩子中人,生经历天花板级的人物。
    多少学子的偶像。
    将知识用在战争上,这是大牛最大的成果。
    回来后的这两年,大牛也在书院带学子。
    他的眼神比以往更加深邃,经历过大是大非,也经历过最险恶的环境,这是将经历和所学沉淀后的样子。
    大牛说道:「老师,默呕的几个孩子现如今怎么样了?」
    李正躺在一块大石头说道:「上个月来过信,现在默呕身边只有两个孩子在帮着他,其余几个孩子都各奔东西了,有的去了长白山,还有的去了突厥草原以北的地方,还有的去了天竺或者大食以西的地方,应该是地中海一带吧,估计已经见到西方人了。」
    大牛说道:「留在默呕身边的是阿大和老三吧,我见过他们两个,这两人是默呕的孩子中最出色的两个人。」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别以为朕不敢杀你
    在吐蕃和西突厥混乱的时候,默呕收养了几个孩子。
    这些孩子是十三四岁时候,就开始以莫先生的名字买卖关中兵器。
    只是默呕养孩子几乎是放养的模式。
    等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他便放手了,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
    留在身边的有两个。
    其余的孩子都到放养在外,有一种让他们自生自灭的架势。
    说来默呕本就是突厥人,或许突厥人养孩子就是这样的吧。
    李正说道:「当初你在西域的时候和他们打过交道吧。」
    大牛回忆着说道:「见过几次,我只见过其中几个,没见过其他的孩子,我见过老三和老二,还有老大,这些孩子做事谨慎,他们身边还都有护卫,一开始兵器买卖是默呕在做,之后就全部交给了这些孩子。」
    「而且这些孩子会很多的语言,因为他们要和波斯,天竺,或者西域的小国打交道,需要学的语言也很多。」
    李正点头说道:「默呕交给这些孩子们的第一个本领就是学语言,最开始学的是关中话。」
    如通有一天默呕的孩子来倒中原,说着一口流利的关中话也不意外。
    在田地边又坐了一会儿,李正这才走回家中。
    李丽质有了孩子之中,家中忙碌不少。
    小兕子很黏李丽质,她甚至对侍女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
    从东西轻拿轻放,甚至是打扫卫生。
    小兕子只有十四岁,她数落侍女的时候还是挺有大人样的。
    这些侍女当初是和徐慧一起来到泾阳的。
    甚至比李丽质还来的早。
    小兕子也到了任性的年纪,但李丽质一个眼神,她就熄火了。
    李正在厨房里忙活着,煮饭,炒菜,熬汤。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李丽质的孕吐没有之前这么厉害了,可以吃一些肉。
    李丽质走入李正的书房说道:「我觉得我有一些胖了。」
    李正瞅着她的肚子说道:「还这么小。」
    李丽质看了看自己的肚子,「你怎么比我还着急。」
    徐慧走来说道:「长安令,陛下和皇后来了。」
    想想李丽质有了身孕,皇后也陛下来看看也正常。
    来到家门口,就看到李君羡驾着一辆马车而来。
    马车在近前停下,李世民先走下马车,李丽质行礼说道;「父皇。」
    李世民扫了一眼说道:「兕子和稚奴呢?」
    李丽质说道:「在书院上课呢?」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青雀是打算老死在书院里的是吧。」
    话外音应该指的是李泰到现在还是单身这件事。
    长孙皇后也走下马车,看到李正她笑着点头。
    李正稍稍一礼,「见过皇后。」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这么多年没见你都这么高了。」
    李正说道:「确实很多年没见了。」
    李丽质上前挽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母后。」
    看到李丽质,长孙皇后笑着母女两人进了院子。
    李世民站在家门口,目光看向整个村子,「那几间屋子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前朕怎么没看到。」
    李正说道:「是最近建好的,这个是加工厂。」
    泾阳一直都在变化,李世民已经习以为常了。
    李世民低声说道:「你我翁婿换个地方说话。」
    看了看李世民的神色,李正点头,「去马圈讲吧。」
    「可以。」
    李世民点头。
    翁婿两人一路没什么话走到马圈。
    大虎见到是李世民来了,连忙站起身泡好茶水。
    看了看四周,李世民坐下说道:「泾阳只有这里一直没什么变化。」
    李正说道:「经济要发展总是需要一些变化,泾阳不会一直保持不变。」
    李世民低声说道:「朕听闻你派了一些书院的学子去修建边关?」
    这种事情李世民肯定让人盯着。
    李正澹然地说道:「知识可以改变生产力,有了书院学子帮忙工事可以完场的更好,这也是为了甲方考虑。」
    「甲方?」
    「就是契约上的甲方,也就是陛下,边关可以的修的好,陛下付钱也安心,我收钱也放心。」
    「呵呵呵……」
    一番无法反驳的话,让李世民笑出了声。
    李正又说道:「不过陛下的消息还真灵通,我派了什么人去修建工事陛下都知道。」
    李世民看着他:「你的工程队很庞大。」
    李正摇头,「不庞大,在职的也就一千多人。」
    李世民说道:「朕听说的可不是只有一千人。」
    李正说道:「还有三千个是学徒。」
    大虎懂事地给君臣两人添上茶水,然后安静的站在一旁。
    阳光有些炎热,李正给自己摇着扇子。
    李世民擦去从额头留下来的汗水,这小子难道不觉得朕也会热吗?而且朕穿得还比他多。
    又坐了一会儿,李世民有点坐不住了,站起身说道:「朕还听闻你铸铜了?」
    李正对他说道:「陛下到低在我的地盘安插了多少眼线,连这种事情都知道。」
    他不说铸铜的重罪,还敢来质问朕。
    李世民转头看着李正说道:「你好大的胆子。」
    李正惆怅着说道:「铸铜的是晋王殿下,你陛下的儿子。」
    「呵!」
    李世民冷笑道:「稚奴还小,一定是你蛊惑的!」
    马圈里的马匹打了一声响鼻,像是有些不耐烦。
    大狗叫唤了一声,马匹又老实的伏在地上。
    李正说道:「陛下怎么不去问问晋王殿下知不知道这是重罪。」
    问罪自己的儿子?
    这里面肯定有李正的事情。
    李世民不信李治会主动去铸铜,开口说道:「朕让稚奴拜你为老师,可你呢?你一天到晚在教他什么东西?」
    看了看天色,李正说的:「陛下知道锅炉带给泾阳的产能有多大吗?印刷坊的产量陛下是看在眼里的吧。」
    有了锅炉之后印刷坊的产量确实翻了几倍。
    就连张公瑾也送来奏章说了锅炉的妙用。
    可看李正的模样,李世民越发看得不顺眼,他竟然还挑衅地笑了笑。
    李世民低声说道:「有时候朕想想,朕真的想杀了你。」
    李正说道:「陛下有这个想法肯定不是一次两次了,说不定我已经在陛下的梦里死了几百次了。」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将来的丽质
    看着李世民的神情,李正说道:「我说得话对吧。」
    李世民讶异地看着李正,这事记得没和人说过,「你怎么知道的?」
    李正冷笑道:「陛下,那我在你梦里的死法一定也挺丰富的吧。」
    李世民重新坐回来,他的目光盯着李正,「最近泾阳还卖出了很多粮食?」
    李正喝着茶水说道:「确实有这件事,我们泾阳的正常生意行为而已,陛下不用见怪。」
    眼下阳光让人燥热难安,李世民擦去汗水,「如果朝中官吏弹劾你铸铜的事情,朕也无法帮你收场,现在泾阳铸铜不是少数了吧。」
    这话听着像是威胁。
    李正长叹一口气,「陛下不会动自己的儿子,如果要找替罪羊,肯定是我这个晋王的老师没教好的缘故吧。」
    「呵。」李世民冷哼着。
    传了一个坐姿,李正对他说道:「陛下知道锅炉可以提高生产力,朝中就不想要锅炉吗?用来制造细盐,或者给陛下铸铁,造点别的。」
    李世民的表情一阵,沉默了片刻喝下一口茶水。
    李正接着说道:「锅炉造出来也可以给朝中,只要朝中对泾阳放开铁器控制和铸铜的事情。」
    话语说话,李世民还在犹豫。
    李正低声对他说道:「陛下在的担心什么?」
    李世民还是板着脸,缓缓开口说道:「朕有一个条件。」
    「陛下请讲?」
    「泾阳所有铸造的铁器铜器都不得外流,并且不得铸造刀兵,由张公瑾来监管。」
    听李世民说着,李正深吸一口气感慨着说道:「陛下明明在泾阳已经布置了这么多眼线了,还跟我说让邹国公来盯着铁器铸造,何苦多此一举。」
    「这也是必要的。」
    李正也说道:「这么看来陛下还不打算杀我。」
    有这么一个想杀又杀不得的女婿,李世民感觉头疼,这个李正的肚子总有吐不完的货。
    杀了可惜,不杀留着他时常让朕上火,还让朕和他同流合污。
    当然锅炉这个东西除了好奇之外,它能提高的产能是实实在在看见的。
    李正说道:「陛下,那我们以后是不是可以合作愉快了?」
    李世民苦恼的扶着额头,「与你合作是一件非常让人不愉快的事情。」
    把杯中的酒水喝完,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回去吧。」
    带着李世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着李正说道:「听说之前科举的事情,我们书院的学子一个都没有录用?」
    说到这是,李世民的老脸又黑了下来,「你觉得呢?你成天给你们书院的孩子教的是什么!」
    李正感慨着说道:「我都说了,我们书院的孩子不能参加科举,是陛下一直要求的。」
    吃了科举的哑巴亏,本来这件事都想忘了。
    现在李正还故意提起,李世民心中的杀意渐起,一定要榨干李正的价值,然后把他杀了。
    心中有了杀意,但来到李正的家中又是其乐融融又温馨的场面。
    李治和小兕子也回来了。
    在家中坐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留下来吃了顿午饭,下午的时候就离开了。
    坐在离开泾阳的马车中,长孙皇后对身边的李世民说道:「今日丽质说起了一件事。」
    李世民闭着眼,放松着身体说道:「说什么事儿了?」
    长孙皇后小声说道:「丽质说了,青雀有看上的姑娘了。」
    李世民稍稍睁开眼,想了一会儿又重新闭上眼,只是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又说道:「说来青雀的婚事妾身也考虑了许久,没想到他自己找了一个喜欢的姑娘。」
    李世民的身体随着马车的晃动的摇着,「皇子的婚事不是他想要娶谁就能娶谁的,朕看过长安城的姑娘们,阎立本的女儿就不错。」
    长孙皇后一脸愁容,「丽质还说了,那姑娘只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没什么身份,丽质想要收她做义妹。」
    「她要收义妹?」
    李世民的眼睛终于睁开了,眼下也没了睡意。
    长孙皇后接着说道:「还说了,妾身这个母后能不能给一个郡主的名分。」
    「给一个郡主的名分?丽质倒是想得挺周到的。」
    「妾身以为丽质不会无故说这种话,她一定深思熟虑过。」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青雀和李正素来交好,青雀有了喜欢的姑娘,知道这事不好成,才会找到李正帮忙,别把自己的女儿想简单了。」
    话语像是在数落。
    长孙皇后脸上挂着骄傲的神色,这反而说明了丽质这个孩子成长了不少。
    事情想得周道,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分寸把握的很好。
    就像陛下说的不要小看自己的女儿。
    作为丽质的母后,现在长孙皇后自己也能感觉到,丽质的变化,比之很多女人,丽质的身上更多有一种从容又自信的感觉。
    和丽质交谈的时候,长孙皇后甚至有些接不住自己女儿不动声色中表露出来的那种气场。
    谈吐适当,却又能掌握局面。
    长孙皇后低声说道:「妾身觉得丽质比当年的妾身会更厉害,更有手腕。」
    李世民说道:「朕和她说了一些话语,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