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敬宗无奈笑了笑,“下官只是觉得诸位都一大把年纪了何必和一个小孩子过不去。”
“许敬宗,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等!要说资历……”
“行了行了,别倚老卖老。”许敬宗把手中的奏章一丢说道:“这御史台下官还不呆了,几位好自珍重。”
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下,许敬宗脱下自己的官帽又说道:“忘了对你们说一句话,你们根本不懂当今陛下想要做什么。”
这一句话说得在场的言官一阵面红耳赤。
许敬宗一路走一路脱下官衣官靴,就离开了御史台。
走出御史台的许敬宗心情也好了不少。
猜忌皇帝的心思是在玩火,许敬宗很明白这个道理,要在这个世上好好混,选一棵大树乘凉很重要。
离开这里的许敬宗来到礼部,找到现在主持各国使者事宜的李崇义。
李崇义是河间郡王的长子,说来以后肯定要继承河间郡王的爵位。
当然许敬宗也知道李孝恭也一定不会让他自己的儿子在长安身居要职。
李世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知肚明,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李孝恭一定会让李崇义远离长安。
许敬宗见到李崇义说了关于言官的事情,两人相约一起去见李正。
今天一整天都钓不到鱼的李正心情很不好。
卖冰的生意随着三伏天的过去,生意也逐渐淡了。
这种生意挣一时可以,但不长久。
把工钱发给修建房子的那些劳工和村民,李正发现自己好像又要缺钱了。
李义府走来说道:“县侯,李崇义来了。”
“他应该是来看他袍泽的病情,就在村口让他自己去看望吧。”
“是来见县侯的。”
李义府说完,李正摸着下巴琢磨道:“去请过来。”
李崇义带着许敬宗来到李正面前微笑说道:“李正,我们又见面了。”
神情萎靡不振的李正提着鱼竿说道:“崇义哥所来何事。”
李崇义也在河堤边坐下,“你的事情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我这个礼部侍郎不能坐视不管呀,你说对不对?”
稍稍点头,李正算是明白了,“崇义哥这是来兴师问罪?”
许敬宗一直观察着李正的神情。
李义府也在看着许敬宗。
许敬宗这个人自己认识,是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虽说没什么名声,倒也好在给李世民效力过。
李义府暗暗想着,这人什么时候攀上了河间郡王的儿子。
呼吸着这里的空气,李崇义忽然笑了笑说道:“没想来问罪你,我也看了朝中对吐蕃的决策,只是这次想来问问。”
李正有气无力地点头。
李崇义说道:“你觉得一定要打仗吗?”
四周很安静,气氛变得有些沉重,李正把手中的鱼竿放下,心里想着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来活跃一下气氛。
“崇义哥喜欢吃煎饼果子吗?”
“什么是煎饼果子?”
突兀的一个问题好像不能缓解气氛,反而变得有些尴尬。
“今日的天气可真好啊。”李正开始没话找话。
“你不要回避我的话。”
李正尴尬笑笑说道:“我就是想活跃一下气氛,既然崇义哥这么说了,不如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李崇义坐正了身子说道:“一开始你怎么胡闹,杀马也好,羞辱也好,这些其实我都不会管,我甚至会帮你,但我听说你希望朝中攻打吐谷浑和吐蕃。”
其实说是要攻打都是疑兵之计,就是为了逼禄东赞就范。
看起来李崇义是被误伤的友军呀。
李正耐心说话道:“打当然是要打,可也要分怎么打。”
李崇义说道:“但我觉得让吐蕃和吐谷浑俯首称臣不是更好吗?”
苦涩地笑了笑,李正说道:“我给崇义哥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块石头,石头里蹦出了一只猴子,那只猴子……”
一个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从李正嘴里说出。
“总而言之,孙悟空有两个名号,一个是弼马温,是天庭给封的,还有一个是齐天大圣!那是他自己打出来的。”
“崇义哥觉得那个名号更好?”
“当然是齐天大圣了。”李崇义说道。
“那不就得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让步。”
听完李正的故事,李崇义意犹未尽,“这个故事还有后续吗?”
“有呀!”李正点头。
“那你接着说呀。”
“后面的事情我给忘了。”
“怎么忘了!”李崇义捶胸顿足,“多好的故事呀。”
“可能缘分到了我就会想起来了吧。”
李崇义想了许久说道:“李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说得对,用别人的眼光来认同,不如靠着自己的打出来。”
“这一趟来,我受益匪浅。”李崇义站起身又道:“我觉得,我想让你和我一起来进行这一次的结盟。”
“你说什么?”
李崇义点头说道:“李正你说的没错,名号是靠着自己打出来的,就这么决定了,明日我就带着人来泾阳和你一起主持,这次的谈判事宜。”
“啊?”
说完李崇义带着许敬宗就离开了。
李正朝着李崇义的背影喊话道:“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部反驳
看着李崇义越走越远,李正看向李义府。
李义府看到李正责难的眼神连忙说道:“是县侯说要见的。”
“我……”李正懊恼。
很想抽自己一巴掌,要是有下次绝对不多嘴了。
等到了第二日,李崇义带着禄东赞和伏逆再次来到泾阳的村口。
礼部的官员带队自然排场大了很多,一时间锣鼓喧天,吐谷浑,吐蕃,大唐三方人全部到齐,就差李正了。
李崇义心中着急问道:“李正人呢?”
李义府回答说道:“正在和蜀王殿下,还有魏王殿下打牌呢。”
“那我们就再等等吧……”
李义府带着人坐在村口,从早晨一直到了正午,烈日当头。
李崇义等得不耐烦,见李义府来了便问道:“李正人呢?”
李义府说道:“来了。”
李正慢悠悠地带着一份奏章而来,对李崇义说道:“崇义哥,这份奏章还请代我转交陛下。”
接过奏章,李崇义也没多想,坐下后便说道:“那我们就开始了?今日的谈判由泾阳县侯李正来主持,我等旁听。”
李崇义说完这句话,一群礼部的官吏纷纷议论,倒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人家李崇义是李孝恭的儿子,自然不敢招惹。
他李正把御史台的言官弹劾了一个遍,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还活蹦乱跳的。
而且陛下请他做官都来不及,此人更不敢招惹。
李孝恭对礼部不管不问,现在礼部人手不多,也就这么几个小官。
六部之中如今礼部的地位算是最弱的。
比工部还要差的那种。
能混好就不错了,不敢瞎掺和。
伏逆见到李正格外亲切,“县侯,多日不见,气色不错呀。”
李正也故作惊讶说道:“哎呀,劳烦伏兄亲自来泾阳跑一趟,在下如何敢当。您安心等在长安不就行了嘛,你看看你这大太阳嗮的,人都嗮黑了。”
伏逆心中苦,正是午后打盹的好时辰,这不是一大群人因为等着你李正,才这么嗮着。
有时候实在猜不透这个泾阳县侯在想什么,每次说话都很油滑让人摸不准。
双方寒暄了一阵之后,各自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伏逆说道:“听闻泾阳有制冰之法,没想到是出自县侯之手,都说县侯是个奇人,竟然还能凭空制出冰来。”
李正不在乎地笑笑,“就是一些偏方不足挂齿。”
李崇义清了清嗓子,谈判正式开始。
伏逆先开口,“县侯,上回所提到的那些条件,下臣回去之后也想了想确实不太妥当,下臣想了很久,不知道这回县侯能否满意,且听听下臣说的条件如何?”
高兴地笑了笑,李正说道:“伏兄,不是我说你,你们吐谷浑人应该豪爽大气才是,怎么提一些不着调的条件,说来那些羊,突厥每年都要给我们数万头,咱们都吃腻了!”
“若是有什么好条件你尽管提,希望这次不要让我失望。”
伏逆心中暗暗想着,这个李正分明就是想要敲竹杠,还这么理直气壮。
心中所想自然不会表露在声色上,伏逆先开口说道:“上次的条件还算,其一碍于之前我们吐谷浑的冒失攻打了凉州,我们吐谷浑愿意拿出五十万贯来赔偿,若是不够用玛瑙玉石代替。”
听完第一个条件,李崇义点头。
“其二:让出河西走廊并且再也不会踏足河西走廊一步。”
一群礼部的官员听了之后也是中肯地点头,这样再好不过了。
“其三,上国若是与我吐谷浑结盟,我们吐谷浑承诺并且起誓,永不毁盟约,世世代代不再对大唐用兵,当然了,希望贵国可以出动十万兵马帮我们剿灭吐蕃。”
“县侯以为如何?”
伏逆说完场面安静下来。
李崇义心里盘算着,吐谷浑给的这些条件确实很不错。有钱有面,还让出了河西走廊。
见李正不回话,伏逆呼唤道:“县侯?”
李正回过神说道:“先让我好好想想你的条件。”
伏逆见李正迟迟不说话,心中有了把握,想必这一次应该是对准大唐的胃口应该不会有错。
李崇义喝下一口水,觉得也可以了。
伏逆再问道:“县侯觉得如何?”
李正突然大笑三声说道:“伏兄,你这个条件不行,远远不够,差老远了。”
“咳咳咳……”李崇义突然剧烈咳嗽着,一口凉水呛在了喉咙口。
几个礼部官员也是瞪大了眼看着李正,这都不行?!
伏逆面色着急站起身问道:“县侯,要不你说吧,你来提条件我们共同商量。”
李正长叹一口气,“你说我们大唐人都这么豪迈,你不是说你在大唐读过书吗?怎么这般小气。”
伏逆听了一脸懵,真想拔刀而起自尽当场。
到底怎么样才能让李正满意。
见他不说话,李正再次说道:“你说的赔款五十万贯,我们不能接受,这不是钱不钱的事情,我最讨厌别人和我谈钱了,俗!俗不可耐!”
伏逆无言的点点头。
李崇义连忙对李正小声说道:“你好好说话,不要胡闹,这可不是小事。”
给了李崇义一个放心的眼神。
李正接着对伏逆说道:“至于你之前说的承诺永不冒犯,永不对大唐动用一兵一卒?”
“说句不好听的这就是放屁!如果我们大唐帮你打退了吐蕃,重创了吐蕃,等你们休养生息之后你们就不会再来攻打我们大唐了吗?”
“若是你们吐谷浑换了一个国君呢?你怎么知道下一任国君怎么想?撕毁盟约的事情屡见不鲜,历朝历代以来见得还少?”
“都说了有渭水之盟在前,你怎么就不听呢?所以呀,不要这么信誓旦旦。”
李正说了一连串话,伏逆神情有些恍惚。
李崇义也在分析着李正的话,脑海里正在消化着这些话语。
伏逆回过神再次说道:“县侯,你接着说,县侯的指点下臣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这个吐谷浑的伏逆,态度倒是好,本想着他会发怒,没想到这么镇定。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都是为了和平
坐在一旁的李崇义面色难堪。
说好的要结盟,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再这么说下去看,眼看着这次结盟似乎要谈崩。
李正带着笑意又说道:“你说拿五十万贯来赔偿,我丝毫没有听出要赔偿的意思,反倒是有点要花钱买我们兵力的意思,我们大唐还要派出十万兵马来给你们平乱。”
李正又说道:“我也丝毫没有听出你们吐谷浑要道歉的意思,更没有感觉到任何的诚意,你们的道歉赔钱,我怎么都听着像是一场买卖。”
“再说了,我们大唐出兵不用军饷?五十万贯,十万大军,每人到手五贯,马匹,军械,军饷,抚恤,粮草……”
“你们有没有算过这笔账?你觉得五十万贯够吗?我们大唐帮你们打了一仗什么好处都没捞着,还要自己贴钱?就算是生意也是亏本。”
“我们大唐帮你们打退了吐蕃人,还要防着你们吐谷浑会不会倒打一耙,你别和我说誓言,我不信这种东西。”
“你自己再好好想想,我现在严重怀疑你们的诚意,你们吐谷浑是何居心。”
伏逆心里苦涩,自己和一起前来的使臣在驿馆商量了一晚上的条件,被这个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李正三言两语就全推翻。
似乎还真是一文不值,特别有道理。
心中有一种莫大无力感。
李崇义如老僧入定一般,板着一张脸,双眼直视前方,不知道是在发呆还是在思考人生。
李正喝下一口水,看向李崇义和一群礼部官员,自己说了一大堆,他们都不帮忙搭话的吗?
就自己一个人在废口舌,现在朝中的官都这么不管事的吗?
伏逆躬身行礼说道:“不知道上国的条件是什么,不如你们开条件,我们吐谷浑接着就是,不然这么下去,下臣以为很难会有结果,吐谷浑战事十万火急,不可耽搁了呀。”
李正悠哉地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要是开条件,恕不还价,咱们是谈判,可不是菜市场买菜。”
“县侯说的是。”伏逆点头,“请讲吧。”
李正满脸堆着微笑说道:“我们大唐呢,本来是不愿意和你们结盟的,也不愿意掺和你们这些破事,你说好好的日子不过谁要打仗?”
“打仗又是死人又是流血的,一仗打完多少人家破人亡,特别是要去帮一个先前打上门来的吐谷浑,那就更不会有人愿意了,军心都会不稳。”
“所以出兵的事情,我们大唐绝对不会答应的。”
见伏逆还要说什么。
李正示意他先不要打断自己的话,又说着:“我还没讲完呢,你别急呀。”
“虽然我们不愿意出兵,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给你们提供帮助的,缺武器吗?缺战马?你说呀,你要什么我们大唐给你什么,你们吐谷浑这么有钱,用钱来买多就好。”
伏逆实在是坐不住了,大声说道:“县侯!下臣不远千里而来,诚心与上国结盟,你们若不愿出兵,这谈判又有什么用!”
说完伏逆转身要走。
李正不紧不慢说道:“慢走,欢迎下次再来,我请你们吃饭。”
不过刚走了几步伏逆站在原地不动了。
李正看着他边笑边说道:“我说你们做使者的怎么如此沉不住气。”
伏逆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气得浑身发抖。
李正看向一旁的禄东赞,“想来吐蕃应该挺愿意和我们谈判的,是吧?禄东赞?”
吐谷浑危在旦夕,没等禄东赞开口。
伏逆连忙说道:“县侯!刚刚是下臣冲动了,还望见谅。”
“别这么说,大家一来二去都熟了,都是小事,我没有放在心上。”
伏逆僵硬地笑着,“我觉得我们可以再谈一谈。”
“你刚刚不是说没意义吗?我们大唐人讲究心甘情愿,你若是不愿意,我们自然也不会强求,没事的,要回去就回去吧,我不勉强你。”
伏逆咬着牙却面带微笑,“下臣又想了想,县侯说的我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咱们再谈一谈如何?”
看着这个家伙,李正当即开口说道:“赔钱,钱是一定要赔的。”
伏逆像是豁出去了说道:“赔多少。”
李正淡然说道:“一百万贯。”
“你怎么不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