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53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53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出了事,若是没有路引很容易被治罪。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甚至有些地方连治安都基本靠狗的年代。
    你要是不能证明有路引或者他人来证明身份,很容易被人当作盗贼或者流民。
    官府若是想抓也完全可以把你先抓起来治罪。
    这也是之前长安周边这么多流民不能进入长安城的原因。
    宫中已经在准备宫宴了,禄东赞如此偷摸出城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低声说道:“去找找人在哪里。”
    “喏。”
    一个吐蕃人不难找,光是口音就藏不住。
    好一会儿又有人来报,来的是个太监,拿着一份羊皮卷说道:“陛下,魏王殿下让人送来一份东西,说是事关大唐安危。”
    太监把羊皮卷铺开放在李世民的面前。
    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吐蕃文字,李世民又疑惑地问道:“这上面写着的都是一些什么?”
    太监又递来一份说道:“陛下,这是译文。”
    李世民接过看了好一会儿。
    安静的甘露殿中,李世民质问道:“禄东赞写的当真是边防的情况?”
    事关大唐的边防,这件事不小。
    李世民召见了几个通晓吐蕃文字的学士。
    几经对照之中,李泰让人送来的译文基本上没错。
    李世民愤怒拍案而起,“好你个禄东赞!吐蕃到底是何居心!”
    “来人!”李世民怒喝道:“将禄东赞抓回长安,切不可让他离开玉门关!”
    长安城外
    把禄东赞带到城外的一个草屋,李恪拿着一盆水浇下。
    凉水倒在脸上,禄东赞诈尸般地睁开双眼。
    刚要站起身就被程处默一拳打倒在地。
    李正走到禄东赞面前微笑说道:“禄东赞,你没想到吧,其实我还兼职做土匪,是不是特别的意外。”
    禄东赞咬牙爬起身,“李正!你凭什么抓我?”
    “我是土匪,你说我抓你还能干啥。”李正说完把禄东赞包袱里的几块银饼全部拿出来放入自己的怀中,
    “你说你大清早的出城要做什么?是觉得我们招待不周还是在大唐水土不服啊?”
    禄东赞盯着李正和程处默等人,“我一定会告诉你们大唐陛下,你们的暴行。”
    李正笑着说道:“你做了什么你自己知道吗?真以为我们没看到那份书信吗?”
    程处默冷声说道:“要不是我们半路截到,你是不是就把那些消息都送给松赞干布去了?”
    “禄东赞你好算计啊,我们大唐把你当客人好好对待,你倒好背地里这么算计我们。”
    禄东赞站起身说道:“你们杀了我吧!”
    “杀了是便宜你了。”
    李正对禄东赞说道:“这一次你别想走了,就留在长安吧,至于你们吐蕃……就让松赞干布自求多福。”
    禄东赞咬牙大声说道:“终有一日,我们吐蕃一定会攻入长安!”
    把禄东赞绑在这里,李正带着一行人离开。
    “李正!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
    程处默领着一群官兵带走了禄东赞。
    禄东赞被押进了大理寺待审。
    对吐蕃,李世民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宫里的宴席开始照常举行。
    几日之后,吐谷浑的使臣伏逆带着几个人来到了泾阳。
    见到李正,伏逆躬身行礼说道:“最近朝中的发生在下都知道了,没想到这个禄东赞包藏祸心,好在被县侯及时发现,县侯慧眼如珠,在下佩服。”
    李正惊讶地说道:“伏兄的消息很灵通嘛,这种事情都逃不过你们的眼睛,这么快就知道了,说!你是不是吐谷浑安插在我们大唐的卧底,是不是也想和禄东赞做一样的事情?”
    “岂敢岂敢。”伏逆连连摆手。
    “禄东赞的事情现在可没有传出来,若是被太多的人知道怕是不好收场,毕竟这件事关系着你我还有吐蕃三方的布局,一旦出了什么差错……”
    伏逆连忙说道:“在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下臣对大唐是非常有诚意的绝对不会做那种勾当。”
    李正怪笑道:“鬼知道呢?人心隔肚皮,禄东赞是被我们撞了个正着,不过如今禄东赞的诡计被我们撞破,怕是以后我们与吐蕃之间的事情不能善了。”
    伏逆也是点头。
    “不过你放心,你们吐谷浑放心的去打个痛快我们大唐是绝对不会出手的。”
    伏逆:“……”
    又是一个行礼,伏逆说道:“其实这次来我是来道别的,还想给县侯引见几个人物”
    说完伏逆转身看向身后的三人,“他们三人是倭国来的使者,因为对大唐不熟悉,特地让我来引见给县侯。”
    “见过泾阳县侯!”三个倭国人齐齐行礼。
    李正面色不悦,拉着伏逆走到一边说道:“伏兄这就是你的不是了,你说你都打算了走了叫几个倭国人过来恶心我是什么意思。”
    伏逆又看了一眼三个倭国使者说道:“矮确实是矮了有些,不过他们对县侯早就仰慕许久了。”


第一百三十章 斩马的故事
    “我这人对倭国人没什么好感,要不我还是把他们宰了吧。”
    几个倭国人当即又是行礼。
    伏逆清了清嗓子,悄悄话太大声了……
    “不知鄙人是何处得罪县侯了。”一个倭国人好奇问道。
    李正也咳嗽了两声说道:“你们现在是没有得罪我,不过总有一天你们会得罪我的。”
    几个倭国人又是不解。
    今天阳光依旧有些毒辣,李正对眼前的倭国人说道:“你们是不是禄东赞的同谋?”
    “县侯这是说的什么话,鄙人从未和禄东赞说过话。”
    李正怪笑着说道:“一般心虚的人都会想着解释,所以你们果然是禄东赞的同谋,来人呐,把他们都给我赶出去!”
    李恪上前一步,拉着几个倭国人就往外走。
    “县侯,请听我等解释……”
    李恪人虽然老实,不过力气倒是不小,揪着三个倭国人就丢到了村外。
    伏逆看着这一幕越加看不懂了,李正为何这么不待见倭国人,莫非他们真的别有用心?
    回长安准备向李世民告别的伏逆,悄悄与这几个骂骂咧咧的倭国人保持距离。
    把李世民的儿子当下人确实很好使。
    先不说他是不是和李泰一样,是李世民安插在自己的身边的卧底。
    用自己的儿子做卧底,李世民还真是下了血本。
    不用李恪这个家伙好使多了。
    至少比李泰好使。
    李恪重新回到李正的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待见倭国人。”
    李正悲伤地说道:“因为倭国人也狼子野心啊。”
    “此话怎讲?你应该也是第一次见到倭国人吧。”
    李正低语道:“我就是知道,你别问这么多,你帮我去打听打听倭国来大唐的诉求是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李恪点头这就去办事。
    等到太阳不再这么毒辣,李正再次来到院外正在专研着造纸。
    皇宫里李世民看到李崇义送来奏章,这份奏章是李正让李崇义代为送来的。
    打开奏章李世民心里想着,李正亲自来送一趟奏章不行吗?
    看着上面的内容,奏章上说了松赞干布的野心,他迟早会对大唐动手。
    还说了要和朕一起做生意。
    新式造纸术?活字硬刷?三七分账?
    皇家拿三,他李正拿七?
    让朕做生意?在他李正眼里朕是什么人?
    李世民看完气得把这份奏章摔在地上。
    “这个混账!”
    吓得一旁的太监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也不知道陛下为何又发怒了。
    最近陛下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太监也不好做啊。
    虽说大唐没有贬低商人,可是让皇家跟着他李正生意,还让朕做生意?
    真要是和他做了生意,朕还算个什么皇帝?
    凭什么皇家只有三?
    李世民愤怒地挥挥衣袖便离开甘露殿。
    几日后,李恪再次回到泾阳。
    李正好奇问道:“你怎么回来这么晚?”
    “去见了一趟母妃。”
    “哦,查的怎么样了?”
    李恪想了一会儿说道:“倭国人想要的还挺多,他们最想要的还是大唐的书和粮食。”
    眼光倒是毒辣,李正忙活着做活字硬刷的模板接着说道:“蜀王殿下给我帮我一个忙吗?”
    “说。”
    “想办法让他们永远留在长安。”
    “永远留在长安?要杀他们吗?”
    李正欣喜一笑,“这个办法好,要是杀了他们一了百了。”
    李恪收起神情,“他们是倭国的使者,怎么可以说杀就杀的,至少也要好好谋划。”
    “对!”李正一拍大腿说道:“还是蜀王殿下说得好,要杀就要杀得周全。”
    李恪一阵无言地看向李正,不是你要对付倭国人吗?怎么现在来看,好像要杀倭国的主意是自己的。
    李泰吃着花生而来问道:“你们要杀谁了?”
    李正小声对李泰说道:“蜀王殿下要杀倭国人。”
    “什么!”
    李泰也是瞪大了眼。
    李恪连忙退后一步,“我没有,我没说过。”
    李正听得咧嘴笑了笑,“蜀王殿下,不要不好意思,咱们都是自己人,你放心我绝对不会把你要杀倭国人事情说不出的,来!咱们好好谋划谋划怎么杀倭国人。”
    李恪:“……”
    自从李正在泾阳杀马,这件事就一直在长安流传。
    也有人在各个酒馆摆台讲故事,一时间各个版本的杀马故事传遍大街小巷。
    李恪与李正在当着吐蕃人的面,杀了吐蕃的人的马!
    这个故事太提士气了。
    李承乾在平康坊的一处酒楼里听着人说故事。
    一个声色并茂的故事脱口而出。
    在李正一声令下,杀马!
    听到这里,酒客们一阵喝彩。
    李承乾注意到也有一小群人听着这个故事骂骂咧咧,甚至还有顾客因此发生了争执。
    不论李正这么做是对是错,惹得百官弹劾,但是这件事确实让坊间的百姓觉得很出气。
    给嚣张的吐蕃人迎头一击,让那些吐蕃人再也不能在长安横着走。
    就算是百官弹劾,李世民对李正也是迟迟没有发落。
    看向那骂骂咧咧的家伙,李承乾问着身边的东宫属官,“他们是什么人?”
    属官看了一眼说道:“有几个小人认识,他们是长孙家的幕僚,应该是经常和长孙冲走在一起的人。”
    李承乾怪笑着地看着这一幕,“一件让满长安的都值得骄傲的事情,到了这些人眼里怎么就如此不堪了。”
    属官微笑地说道:“长孙家视李正为眼中钉,自然就会这样,对人不对事。”
    李承乾也没了兴致,站起身离开这里。
    一路上又问着自己身边的属官说道:“最近长孙冲都在做什么?”
    “回太子殿下,最近长孙冲和汉中王李元昌走得很近,一起经常喝酒呢。”
    李承乾脸上失望神色越加浓重。
    长孙冲已经好久没有去门下省当值了,自从上次李泰去门下省闹事之后就一直没有回去过,像是不要了这个官职的模样。
    李泰也去了泾阳之后也没有再回来。
    李承乾长叹一口气,感觉整个长安就只有自己在办正事。
    长孙家和李正的矛盾其实很简单,说来可能李正根本就不在意这件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个老渣男
    有人活得狭隘,有人活得豁达。
    何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长孙家只要稍稍放下身段这个坎不就是过去了。
    阳光照到这片长安地界,泾阳的早晨很静谧。
    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犬叫。
    李义府按照李正的要求,找人入住泾阳。
    每日来迁居的人并不多。
    李义府看着人去县衙登册造案。
    可这每日也就这么几户人家,就等着这么迁,要多久才够。
    当今陛下又不肯,泾阳县侯又不肯入朝为官。
    正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李正和当今陛下过不去。
    当今陛下又和李正过不去。
    李义府感觉到自己的心累,到头来这种苦活累活还得自己干。
    李正和李泰一人端着一碗面坐在家门口吃着早饭。
    李恪带着一个人而来。
    “李正,我给你带了一个人过来。”
    吸溜着面条,李正扭头就见到了来人,这人不是当初和李崇义一起来见自己的那个人吗?
    许敬宗上前一步稍稍行礼说道:“在下许敬宗见过泾阳县侯。”
    一口气把面条吸溜进口中。
    李正咀嚼着咽下问道:“你就是许敬宗?”
    许敬宗点头,“县侯认识我?”
    李正放下手中的碗说道:“你可是大名鼎鼎的许敬宗,我怎么可能不认识?”
    许敬宗也是一脸疑惑,自己什么时候大名鼎鼎了?
    “你出身高阳县许氏,年少的时候就颇有才名,前隋大业年间就被封为了淮阳的书佐,你父亲被乱军给杀了之后,你就投奔了瓦岗军,成了李密的秘书,就是记事。”
    听着这些话,许敬宗看着李正的目光开始警惕起来,李正也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怎么知道自己这么多事情?
    “后来你就被看重成了秦王府十八学士,没有什么功劳,所以也没被重用,就是名声不咋滴,下场也不是很好。”
    听到李正说起自己的名声,许敬宗连忙说道:“县侯,我与你素不相识,为了一见面就要污在下的名声,在下在朝野的名声还是挺好的,不信县侯去打听!”
    为了名声,许敬宗说得义愤填膺。
    古代的读书人重名声,要是一个人的名声坏了这辈子的仕途就无望了。
    为了名声,甚至会和其他人拼命。
    说起自己的名声许敬宗自然要捍卫。
    李正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随口一说。”
    许敬宗现在的名声当然不错,不过以后的名声就不咋滴了。
    李恪开口说道:“这人昨晚找到我,说是他可以帮助县侯出谋划策对付倭国人。”
    李正连忙把李恪拉到一旁说道:“蜀王殿下,对付倭国人的事情怎么可以随便对别人说。”
    李恪回头看了一眼尴尬站着的许敬宗又说道:“我看这人来找我的时候挺有诚意的,我就告诉他了。”
    “你连人家是什么用心都不知道,就告诉他了。?”
    李正唉声叹气,“万一他把我们告发了怎么办?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恪一脸认真地点头,“你这么一说也有道理,要不我去杀了他灭口?”
    许敬宗:“……”
    李正来到许敬宗的面前说道:“你说有对付倭国人的计策?”
    许敬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回泾阳县侯,在下确实有办法对付倭国人。”
    “你知道我要如何对付他们吗?”
    “让他们永远回不到倭国。”
    李正一副孺子可教一般地点头,“那就交给你去办了。”
    这就交给自己了?
    许敬宗一脸疑惑:“县侯不怕我告发你们吗?”
    李正微笑说道:“你试试看?”
    许敬宗稍稍一礼,“我尽量试试。”
    “去办吧。”李正说完看到许敬宗腰间挂着的一袋东西,“这是什么?”
    看了一眼自己腰间的布袋子,许敬宗解释道:“就是一些枸杞,家里的那几斤枸杞都吃完了。”
    枸杞?李正又问道:“敢问你有夫人了吗?”
    虽然不知道李正为什么问这个,许敬宗摇头说道:“没有。”
    李正了然地点头。
    疑惑着许敬宗越加不解问道:“县侯这点头是何意?”
    “家人没媳妇,枸杞的消耗量如此之大,想来是个老渣男没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