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96章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第96章

小说: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泥浆越滚越大,径直盖过了官道延伸近千米,淹没了田地才停止。
    等到停止之后,四周一片寂静。
    数百个村民站在一起,鸦雀无声。
    李泰无力地坐在地上,小时候不是没听别人说过这样的场面。
    这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山洪,还是有些腿软。
    雨水夹带着雪花打在脸上还有些疼。
    刚刚安静下来,又传来几声闷响,山体接着塌陷。
    李泰回神大声说道:“快走,离远一点。”
    村民不停地往后逃,逃向开阔地。
    长安,一个传令兵带着一封军报而来。
    他急急忙忙来到承天门大声说道:“报!吐蕃那曲暴发山洪,淹五千倾地,死伤上万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刷新认知
    听到消息李世民不顾威严大笑三声,你松赞干布也有今天。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突厥倒霉了,吐蕃也倒霉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世民一连吃了三碗饭。
    一场雪灾让吐蕃遭灾,松赞干布大病一场。
    又是遇到了山洪,大水决堤。
    李世民很庆幸自己没有剁了李正。
    长安三里外的龙首原下,李泰还没从刚刚的山体滑坡中回过神,跑了一段路喘着气。
    雨夹雪依旧在下,李泰对牛进达说道:“牛将军,赶紧把这里的事情告诉父皇。”
    “喏!”
    牛进达派了几个士卒让他们把消息送到长安。
    他要继续留在这里,留在魏王的身边。
    起初也想过是不是自己多虑了,李泰这么大张旗鼓地调动村民。
    只是没想到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
    龙首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想必其他的地方也有一样的情况。
    “魏王殿下,你说的没错,我们庆幸的太早了。”牛进达单膝跪地对李泰说道:“末将替这些乡民谢过魏王殿下。”
    “牛将军快快请起。”李泰连忙扶起牛进达。
    四周的村民也纷纷朝着李泰投来的感激的目光。
    若是当时还住在家里,还住在山下,说不定这么多人的性命都已经被活埋了。
    不少乡民甚至朝着李泰下跪磕头。
    等平静了之后,牛进达带着人马开始安置这些村民。
    其他的村子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虽说也就零星的几处,好在早有提防,没有酿成大祸。
    李泰挠着自己的头皮,“这李正还真是邪门了,什么事都被他算准了。”
    “报!”士卒来到李泰面前说道:“太子殿下派人来说,疏通河道人手不够。”
    “太子缺人?太子疏通河道?”
    士卒回答道:“不少河道水位都上涨了不少,很多地方河流都快漫上河堤了。”
    李泰听完他的话,颔首说道:“太子的右率人手不够吗?”
    “确实不够。”
    李泰内心其实非常不想去帮李承乾,虽说看不惯李承乾的为人,若是河流决堤受灾的可都是父皇的子民。
    争斗归争斗,在这种事情面前,李泰当然知道应该放下成见。
    虽然很想看到李承乾在这次的事情上出丑。
    李泰再次回想起当初李正和自己说过的话。
    父皇不会轻易地易储,就算是争得一朝一夕的胜负又有何用。
    李泰召来牛进达问道:“牛将军,我们可以分出多少人手。”
    牛进达想了一会儿说道:“如今我们人手还算是充裕倒是可以分出两千人手。”
    “可以分出三千人吗?”
    “勉强可以。”牛进达迟疑地点头。
    “调出三千人去协助太子疏通河道。”李泰做出决定说道。
    渭水河,李承乾身为太子也顾不得一身泥,如今的河流太湍急了,眼下只有让渭水河分流到洛水,这个情况下想要抓紧时间也拿不出其他的办法。
    先前没有注意到。
    只是当冰层化开之后,大雪融化成的水,汇集进河道。
    浑浊的河水和当初的那场大雨所导致的情况如出一辙。
    “报!魏王殿下抽调来了三千人手。”
    “太好了。”李承乾想都没多想直接吩咐道:“立刻安排下去,抓紧时间把河道打通。”
    长安,两仪殿。
    李世民正打算和一群国公大将军们分享自己的喜悦。
    房玄龄带着一份奏报而来,“陛下,渭水河就快决堤了,龙首原,少华山,邙山,都出现了山洪,数以千计的房屋被毁。”
    像是一盆凉水迎头浇下,李世民的好心情被这份奏报毁得一干二净。
    看着奏报上的内容,李世民问道:“为什么奏报上没写伤亡。”
    房玄龄解释道:“陛下,太子与魏王先一步有了警觉,迁出乡民这才让乡民们安然无恙。”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说来这两个小子事先就发现端倪了?
    狐疑地放下手中的奏章,李世民心里思量着。
    泾阳
    李丽质吃着冰淇淋,她身边还有一个晋王李治。
    姐弟俩吃得津津有味的。
    李丽质吃完冰淇淋还在回味着,“看在你做出冰淇淋的份上,本公主就原谅你了。”
    李治捧着一碗冰淇淋说道:“还有吗?”
    “没了。”李正一边数着程家送来的烈酒钱。
    李丽质又说道:“马上就要到新岁了,朝中每年都会在曲江池办宴会,到时候本公主向父皇要一份请柬。”
    “一百六十一贯……一百六十二贯……一百……”
    “李正!你到底没有在听我说话。”李丽质不耐烦问道。
    依旧数着钱的李正说道:“听着呢。”
    “那好,本公主问你,刚刚我都说了什么。”
    思绪被打断,李正苦恼地捂着额头,“我刚刚数到哪儿了?”
    “一百六十五贯。”李治奶声奶气说道。
    看着家伙漫不经心,李丽质急得一跺脚,“李正,你到底要挣多少钱才够。”
    放下手中的银钱,李正愁眉说道:“公主殿下,有道是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哼!歪理邪说。”
    长叹一口气,李正说道:“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喜欢这些银钱。”
    李丽质:“我不信。”
    “其实每次看着这么多银钱,我的内心都有一种罪恶感。我心里悔恨!我下定决心,这次挣够了不挣了。”
    听李正说出这番话,李丽质当然知道李正爱钱,他心里绝对没有一分半点的罪恶感。
    这家伙睁眼说瞎话不会脸红,而且功力非常深厚。
    李正一脸悲愤地说道:“我常常发誓我要金盆洗手。”
    “可是挣钱的机会就在眼前,我心里那股子热血,我那股子内心的不羁,我的那种不凡,带着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都忘了我是谁。”
    为何李正说出这番话还有些慷慨激昂,李丽质对李正的认识再次刷新高度。
    明明是一个死要钱,却把自己的缺点说得这般感人肺腑,整个长安……不!整个中原估计就李正独一个了。
    情绪有些收回来,李正低声说道:“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我才知道……”


第二百四十章 等高线地形图
    李丽质:“你才知道什么?”
    “我才知道我需要一个会计。”
    “……”
    李治拉着李丽质的衣角问道:“皇姐,什么是会计。”
    李丽质也看向李正,“什么是会计?”
    “在会计的眼里,金钱就是数字而已,他们才是真正不把钱当一回事的人,他们是专业人士。”
    李丽质又问道:“李正你眼里是不是只有钱?”
    “不,我眼里还有诗与远方。”
    “我不信!”
    “好吧,我交待,在我还赚够养老钱之前,我唯一的爱好可能就是赚钱。”
    “哼!果然是这样。”
    李治用小木勺一口又一口地吃着冰淇淋。
    虽然不知道李正和自己皇姐在说什么。
    但是他知道,凡是自己听不懂的话一定是很厉害的话。
    给自己上课的孔颖达老夫子就很厉害。
    根本听不懂孔颖达老夫子上课时在讲什么。
    在这种时候装作听懂的模样是最好的。
    因为不会挨训。
    李丽质失落地带着李治离开,其实本意上想和李正多说一会儿话。
    只是害怕自己的弟弟被李正带坏了就不好了。
    李治还小不懂世事。
    等李丽质带着李治离开之后。
    李泰也疲惫地回到了泾阳。
    用李正本来要洗澡的热水,洗了一个澡李泰喝着热茶说道:“可忙坏我。”
    “没出什么大事吧。”李正熬着茶叶蛋问道。
    狄知逊带来的茶叶不少,也够自己吃到明年的。
    李泰一脸疲倦,“多亏了有你的提醒,好在没出大祸事,其实道理我也懂,只是没你想的这么周全,这场大雪和大雨没区别,在岑文本编撰括地志的时候,就在典籍上有记载,长安山麓多塌陷。”
    自大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安乐是安宁最大的隐患。
    “孔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李正感慨。
    李泰剥着茶叶蛋的蛋壳懒洋洋说道:“那是孟子他老人家说的,不是孔子说的。”
    “是吗?”李正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李大熊回到家中,三人坐在一起吃了晚饭,李泰倒头就睡。
    李正也从李义府送来的消息知道了龙首原发生的事情。
    龙首原也其实也还好,最严重的地方还是邙山。
    数千房屋被山体的流土给淹没。
    和地质有一定的关系。
    李正想起小时候,也会常常在山路上,因为滚石与滑坡导致道路不通。
    山体滑坡一发生,要重新修路又需要好长的时间。
    当然了也有人为因素。
    就比如说有些自称是曹军某校尉的人。
    为了发财,他们提着铲子就在秦岭群山之中到处乱掘也有关系。
    八成山体都快中空。
    还有就是大量的去林耕种与建陵。
    太多的植被都被除去,这也是导致水土流失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在这个吃饭是头等大事的年代,谁又会顾得上保护环境。
    只要能吃饱饭,只要能种粮食,就算是树林群山都是百姓的敌人。
    家里鼾声雷动,李大熊和李泰鼾声此起彼伏。
    李正又失眠了。
    第二日,天气总算是晴朗。
    温暖的阳光下,李正躺在自己做的躺椅上,打算嗮着温暖的阳光下好好补一觉。
    李泰回到长安,好久没有来上朝了。
    李承乾的脸色也很不好,说不定从昨日忙到现在也没有休息过。
    早朝之上到底说了一些什么,李泰根本没有在听朝堂之上的议论。
    疲惫的身体有气无力地站着,此刻还想回到自己的府邸再睡上一觉。
    下朝之后,李泰回到自己的府邸。
    李承乾也回到了东宫。
    岑文本坐在文学馆,看着李泰送来的新地图。
    这些地图上面没有细致的描绘。
    而是只有一些线条。
    看着这些线条就可以看出山川走势与地势高低。
    岑文本疑惑地问着身边的小吏,“魏王殿下就是看这图判断山洪的地点?”
    小吏回答道:“确实是这样。”
    又拿出一本册子,小吏接着说道:“这是魏王殿下在看地势之时所做的图解。”
    岑文本拿过图解看着这些地图,地图之上全是线条。
    根本没有画山川河流。
    不过有了图解之后看起来确实是一目了然。
    那些标注的意义也就明白了。
    岑文本心中越看越好奇,“魏王殿下是从何处得到这些图的。”
    小吏笑着说道:“说来也巧,这些图是从泾阳拿来的,据说当时是李正给孩子们布置的课后作业。”
    先不说课后作业是什么,岑文本看着满是等高线的地图,低声说道:“这种图对行军打仗有大用。”
    “我要去见陛下。”
    岑文本这一叠图纸来到宫中,经过宫中内侍禀报之后,这才进入了两仪殿。
    “陛下!”岑文本捧着这些图纸行礼。
    李世民意兴澜珊吃着茶叶蛋,听说了李承乾宫里多了一种叫做茶叶蛋的食物后,非常自然就成了御膳房的一道菜。
    而且这种菜做起来极其简单,吃起来味道很不错。
    岑文本再次说道:“陛下,臣有军国利器献上。”
    “军国利器?”
    岑文本拿着图纸铺开在李世民的桌案前,“陛下请看。”
    吃下茶叶蛋,又喝了一口枸杞泡白开,李世民瞅着画满线条的图纸。
    “……”
    抬头又看了一眼岑文本李世民问道:“你就给朕看这个?军国利器?”
    “陛下,历来行军打仗,地势尤为重要,谁先掌握了地势谁就可以掌握先机。”
    “你说的这些朕当然明白。”李世民遥想到年,朕也是战功赫赫好不好。
    李世民瞅着这些不明所以的地图,“那你和朕说说,画这些线条怎么可以让我大唐军队占尽先机?”
    “陛下,其实这是一幅地图,准确的说是一幅地形图。”
    “你在说笑吗?”
    岑文本向李世民解释了好一会儿这种地形图的画法,通过线条的稠密,与线条的弯曲可以大致知道山峦与地形的轮廓。
    听明白之后李世民越发感兴趣,以前打仗的时候,因为地图不明,吃过不少亏。
    地形的好坏往往也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
    一直以来接触的地图顶多就是画一棵树当作森林,画一个三角当作山丘。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杀不杀李正
    以前的地图没有这么地仔细,大多数都是靠着斥候的查探。
    就算是让村民做向导,有时候也会被敌军事先买通故意晃点。
    而有时候斥候看得不是很周全。
    明白了这种地形图的价值,李世民低声说道:“这图你从何而来。”
    岑文本开口道:“魏王殿下通过这些地形图,提前知道了一些山体塌陷的地点,才让数以千计的百姓幸免于难。”
    “这些地形图是李正所教,教给村子里的孩子,这些图其实是一些孩子画的。”
    “一群孩子画如此重要的图,简直是胡闹!”李世民怒声说道。
    岑文本躬身行礼说道:“陛下,此图若是可以传授于军中,对将来有很大的裨益。”
    李世民当然明白这种图的重要性,若是早点看到这种图当年可以少死多少并肩作战的袍泽。
    最近阎立本也找到了一种新式的画图方式。
    不过那都是给工匠用的。
    和眼前这种图纸不一样。
    这些等高线地图意义重大。
    若是军中将领可以掌握,这能给以后的打仗增加多少胜算。
    李世民对身边的太监说道:“立刻传朕的口谕,十二卫府中郎将以上所有将领,都要去泾阳给朕把这种地形图都学会了!”
    小太监急急忙忙离开,去传李世民的口谕。
    岑文本见李世民能够看中这些图纸心里头踏实了不少。
    让岑文本退下,李世民召见了李君羡。
    “陛下!”李君羡见到李世民行礼。
    李世民黑着老脸说道:“朕让你安排人盯着李正,你到底在盯一些什么?”
    “盯着李正的言行,盯着李正的每日都在做什么,李正和什么人来往。”看李世民依旧黑着脸,李君羡心想着是不是那些眼线做的不够详细?
    李君羡再次说道:“我们还知道李正喜欢吃猪肉,李正每日起床必定要打太极拳,午时便会睡半个时辰的午觉,下午……”
    “行了!”李世民不耐烦地拿着地形图放在李君羡面前,“朕问你,这图李正是什么时候画出来的,你为什么不向朕禀报。”
    “这个……”
    李君羡看着图说道:“末将失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