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汉军,个个如出笼的猛虎,人人似出海的蛟龙,无论甚么刀兵水火,统是不顾,只管奋勇争先,章邯军抵挡起来有些吃力。
正斗间,山坡上又见黄旗挥舞。顿时两侧山岗上,涌出数千弩箭手,望着后面的章邯军中不断地实施攒射,当中一面将旗招飐,上面大书一个“曹”字,统军将领正是大汉将军曹参。
章邯军拥挤在山谷地带,施展不开,又被弩箭乱射,顿时秩序大乱。
正混乱间,忽见山坡上又见蓝旗挥动。章邯正惊异间,只见身后的山谷里,一队“郎中骑”猛然杀出。五千铁骑,马蹄阵阵,战刀闪闪,呼啸着向章邯军冲杀过来。当先一面将旗迎风招飐,上面大书“夏侯”两字,正是滕公夏侯婴。
哪怕章邯军平时训练再有素,战斗力再强,也经不住汉军如此的围剿冲杀。此时,行列队伍已荡然无存,各自混战,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章邯见势不好,忙命令中军鸣起金锣,挥军后退。
章邯一马当先,带领众军,杀出一条路来,往回奔逃,一路逃到好畤城下。
汉兵从后追杀,不肯罢休。
章邯收拢清点了一下残余将士,损失近万人,还有不到两万人马。
章邯毕竟是个见惯战阵的能将,虽然遭此一败,但并不甘心。
章邯料定,汉军紧追,队伍阵型肯定散乱,战线不可避免会拉长,于是紧急集合队伍,准备杀汉军一个回马枪。
章邯的办法是,快速组成左中右三个纵队,前面组织好就立即反击,将败退的散兵随之组织在后面,紧跟着队形梯次攻击。
随即,布置三名能征惯战的战将,颁布了只许前进不许后退的军令,杀汉军一个回马枪,以图反败为胜。
章邯不愧是能将,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残败之兵,快速整顿成战阵队伍,向汉军兜头杀了回来。
这一能力,绝对是一般军将所不具备的,如果换做普通对手,肯定会吃章邯的亏。
但,章邯现在的对手是韩信。
而此时,追在章邯身后的汉军前锋,正是周勃。
见自己的军队追击甚急,韩信紧急传令给周勃,令其不要孤军深入,约住队伍缓慢追击,等待后军跟上,免为章邯所乘。
周勃接令,连忙约住前军,放慢了追击的速度。
正在此时,章邯军扭头杀了回来。
周勃不禁暗暗佩服韩信的先见之明,忙组织弩箭施射,延缓了章邯军的反击速度,同时,令前军列阵对敌。
章邯见汉兵追击的前队,整肃如故,毫不慌乱,章法有度,无懈可击,知道自己碰上了真正的对手,不觉为自己轻视韩信,感到懊恼。
韩信给周勃颁布完缓追的命令后,立即命令夏侯婴的“郎中骑”,向周勃的两翼运动,一伺遇到周勃军受阻,立即向章邯军的两翼攻击。
韩信的居中调度,显示了奇效,正好在章邯与周勃在前面接战之际,夏侯婴的“郎中骑”杀到了,二话不说,向章邯军纵队的两翼猛冲过去。
夏侯婴这五千“郎中骑”,是汉军的精锐,大都由原来的秦军铁骑组成,战斗力极强。
五千铁骑,踏入章邯的纵队中,一阵砍瓜切菜,章邯军的反击,顿时告一段落。
韩信在后军早已望见,令中军吹起号角,升起总攻追击的令旗。
这回的汉军,就只剩下追杀了。
战场上,似乎又再现了当年秦锐士一手夹着俘虏,一手提着人头,追逐敌军的景象。只不过,这次漫山遍野,飘扬的是“汉”字的军旗。
章邯见反击不利,只好将后军退向好畤城。
退入城后,将残兵败将一清点,仅剩下不足万人。
章邯见兵力不足,当即做了一个决定,令其弟章平带军守城,自己带着随从护卫,连夜奔回废丘,重新组织人马去了。
韩信见章邯军退守好畤,也不急于立即攻打,在城外扎下大营,实行“围三阙一”缓攻。
韩信的目的,不在乎攻取章邯的一城一池,而在意于如何尽可能多地消灭章邯的有生力量。
扎下营寨后,韩信清点兵马,统计战果,一面令人催促樊哙、灌婴尽快归军。
这是韩信出任大将军以来出关的第一仗,可以说打得相当漂亮,取得了完胜。
大军歇息一日,樊哙和灌婴的军也到了。
一见大军出山,取得偌大胜利,没有自己的份,两人找到韩信,申请明日亲自带军攻城。
第346章 水淹废丘
楚汉战争一开始,汉军上来就是一日内连胜两仗,围住好畤。
章平知道了汉军的厉害,按照兄长章邯临走时的指令,坚城不出,召集兵民,固城拒守。
樊哙、灌婴急于立功,向韩信请战攻城。
韩信见士气可用,当即准许。
次日,天刚蒙蒙亮,汉军就出动了。
按照韩信的部署,汉军围住了好畤的西、南、北面,独留东面,不围。
樊哙攻南城、灌婴攻西城、周勃攻北城,因攻城器械尚未到位,三将打了一天,没有结果。
韩信随即命令收兵。
次日云梯抵达,三军继续攻城。
汉军的士气高昂,组织得力,在强弓劲弩的掩护下,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
樊哙在南城,亲自督军向前。
樊哙令弩箭抵近到城墙下面施射,压的守军抬不起头来。
随即令士卒架起云梯,督令登城。
城上箭矢和滚木礌石,纷纷反击。
第一轮攻击失败,进攻士卒退了下来。
见进攻不利,顿时惹恼了樊哙,他再次组织弩箭靠前施射,将盾牌搭成盾阵,抵近城墙下。
这时,只见樊哙大喝一声:“突击队,跟我上。”
说罢,樊哙左手拥盾,右手执刀,首先登上云梯,冒着箭雨,向上攀登。
突击队一见,老大拼命,眼睛都瞪得通红。数架云梯上,登时爬满了踊跃向上的士卒。
梯级登到一半的时候,城上一番喊叫,顿时,硬箭、巨石、滚木向下袭来。
樊哙看得真切,躲过石头、滚木,用盾挡住弩箭,奋勇急登。
看看还剩两三级梯阶时,樊哙觑着城上空隙,一跃而上,格开刺过来的刀戟,挥刀一顿砍剁,顿时,几颗头颅落地。
没等后面的守兵反应过来,樊哙已经跃上城头,纵身跃入守兵群中,横砍竖剁,又是五六个士卒倒在墙边。
随后,汉兵的突击队早已蜂拥登城,一阵追砍,杀散守兵,立即下城开门,放入汉军,南城遂告破。
这边汉军冲入城中,那边,西门、北门也被灌婴、周勃攻破,章平忙带着数十骑,从后门逃出,落荒而走。
县令县丞,不及出奔,尽被杀死。其余守军,死的死降的降。
城中百姓,无一反抗,情愿降汉。
汉兵不杀一民,当即平定。
韩信随即入城,张榜安民,清理战场,给樊哙记首功,报知汉王。
在此之前,汉王已封樊哙为临武侯,至此,复加授为将军。
韩信报请汉王后,立即乘胜追击,派樊哙、周勃、灌婴分别带一军,攻击下郿、槐里、柳中等郡县。
这些城池,守军不多,很快都被攻下,雍地西境遂告归汉。
随即,韩信带军,乘势向咸阳进攻。
咸阳的守将为赵贲,也是章邯手下的一员虎将。
但在韩信面前,就没什么可作为的了。加上咸阳经过项王的一番焚烧和破坏,城池早已没有那么坚固,攻了三日,咸阳告破,赵贲战死。
此时,整个雍地,只剩下废邱一城了。
章邯收集了万余败兵,顽强地守在城中。
韩信亲自带领大军,来到废邱城外。
扎下大营后,按照以往的习惯,韩信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舆图,再将周边的地势地形巡视勘察一遍。
这是韩信统军打仗的必做功课之一,借助地势,因地制宜制定战术,是韩信将兵的策略。
韩信观察完周遭的地势,心里已有了破城方法。
遂召樊哙、周勃等授以密计,安排他们分头带军去办。
章邯见汉兵在城外扎下营垒,担心攻城,急忙动员城中兵民,上城防守,亲自督导,日夜不敢懈怠。
此时的废丘城内,汇集了各处的残兵败将,章邯弟章平,也从好畤逃至废邱,带领将卒协助章邯,竭力抵御。
汉兵在城外扎下营栅后,迟迟不做攻城,章邯一时不明其意。
这一日,到了夜间,章邯正在中军帐内坐定,忽然听到城中大乱,四下里乱喊乱叫起来。
“水来了,发洪水了。”
章邯带诸将,急忙出来巡视。
只见城中已经四处漫水,平地上面,水深盈尺。
章邯正想让人查问,水从哪里来,不一刻的功夫,水势已经涨了起来,仿佛似万马奔腾,无法阻挡。
此时,城内的所有街道到处都在涌水,很快就齐腰深了。
民房、店铺统统在水中,军士们早已乱做一团,互相争抢门板等漂浮物逃命。
章邯见此,知道城守不住了,急忙带领将士从北门水浅处冲出,奔往城外。
北城外出城不远,是一座桃林。章邯将军卒带到此,收拢兵马,仅逃出五千余。
章邯军喘息方定,正琢磨该向何处去,猛听得桃林外号角声起,紧接着就是漫天遍野的喊杀声。
章邯等人一看,桃林外四面飘扬着汉军的旗帜,分别是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各带一军,将桃林团团围住。
原来,这就是韩信的纵虎驱狼之计。
韩信勘察时发现,废丘城两面环水,自西北流向东南,北面即是这处高地的所在——桃林。
韩信令樊哙带军,先堵住河水的下游,使水不能流走,必然向城中泛滥。何况正赶上秋季水涨,奔流湍急,城墙的各处门洞和泄水涵洞,自然成了输入河水的入口。
水越来越大,转眼就是半城的洪水。
章邯身为名将,只知道防上游的灌水,以为只要有泄水道,就不怕水淹。但没提防韩信反其道行之,堵住下游,让河水倒灌,这却成了章邯防守的盲点。
等到了河水淹没城内后,韩信料定,章邯必往城北的高处逃跑。
于是,事先布置曹参、周勃、樊哙、灌婴各带一军,远远埋伏,一见桃林中有军队过来,就立即围拢过来,将章邯军包围。
章邯此时,才知道中了韩信的计。
没办法,摆在章邯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死战或者投降。
第347章 还定三秦
但章邯已经投降过一次了,好在那时,章邯手里有二十万兵,可以和项羽进行讨价还价。
可现在,章邯身边仅剩下五千残兵败将,还拿什么和汉王讲条件呢?
何况,投降项羽,从战力上讲,也算有个名头。
但如果让自己投降在一个曾钻过别人裤裆的无名之辈面前,那章邯的一世英名,岂不全成了粪土了。
罢罢罢,看来,只有战死,才不辜负我章邯的名将之名。
想到这里,章邯带军,向桃林外的汉军,发起了几轮冲锋。
直到章邯身边剩下不足千人的时候,章邯觉得时候到了。
章邯望着已经杀到眼前的汉兵,又看了看自己身边依旧在拼命为自己挡着刀剑的卫卒们,他毅然举起了手中的宝剑,横在胸前,顺势在颈间一抹。
一道鲜红的血,自章邯的脖腔喷薄而出,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伴随着那柄剑,一同溅落在桃林的草地上。
那一瞬间,章邯的脑海里,快速地闪现过了一群影像。
他们是:周章、田臧、李归、邓说、伍徐、蔡赐、宋留、张贺、陈胜、余樊君、魏咎、田儋、项梁。。。。。。
自此,秦末最后一员名将,战死在废丘,死在了韩信的军前。
章邯即死,章平等率众军纷纷投降。
此时,废丘城中的水已经下流宣泄,汉兵陆续入城,安民已毕,遂迎接汉王入城。
至此,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雍地尽为汉有。
于是,韩信移兵转攻翟、塞二王。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本来是章邯手下的属将,论打仗,远不及章邯。
按照项王临走时的布置,秦地三王互为犄角,遇到进攻,相互救助。
但当章邯从陈仓、好畤败退的时候,曾经派人向翟王董翳和塞王司马欣求救,二王担心汉兵趁机入境,不敢发兵救章邯。
等到听说废丘失守,章邯战败身死,更加吓得胆战心惊。
再加上当地的百姓,一听说汉王回来了,很多都争相去投降和帮助汉王。
翟王董翳思前想后,觉得自己难以支撑,未等韩信大军抵达,就先派人向汉王请降。
这样一来,塞王司马欣就越加孤立,也只好随着董翳之后,向汉王投降。
汉王见二王都已投降,仍命二人在原地统治,属地不变。
自此,三秦地方,不到一月,都归了汉王。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汉王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自此,汉王倚据这块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开始与项王逐鹿天下了。
项王封锁汉王的计策,自此宣告完全失败,项王的分封体系,也开始瓦解。
随即,汉王命在南郑的萧何,带领后勤机关,前往咸阳。
此时的关中,由于几经战事,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
秦都咸阳被项羽放火烧了3个月,已成一片瓦砾。
萧何进入咸阳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
萧何一面重新建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同时继续延续汉王的安抚政策,对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
作为丞相,萧何建议汉王,在秦法的基础上,进行删减,颁布实施新法,重新建立汉国的秩序和官府机构,修建城池、宫府。
同时,为取得民心,开放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让百姓耕种,赐给百姓爵位,减免租税。
为了加强对乡村的控制,让百姓自行推举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们为“三老”,每乡一人;再选各乡里的三老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酒肉。
这样,由于萧何政务娴熟,精明强干,施政有方,颁布利民法令,汉中的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为汉王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征战的需要。
这一日,汉王正在宫中与韩信等将,商议下一步进军方略,人报,常山王张耳来投。
汉王一听,大喜道:“赵地发生巨变了,张耳一定遭到陈余的攻击,即是老友来投,快快有请。”
果然,张耳进来,双方叙过礼后,便将失败的经过详细向汉王道来。
原来,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张耳向来交游很广,很多人都替他美言。项羽平常也听说张耳有才能,于是分割赵国的土地封张耳做常山王,建都信都,并把信都改名为襄国。
陈馀旧有的宾客中有人劝项羽道:“陈馀、张耳同样对赵国有功,应该考虑分封。”
但项羽因为陈余没有随从入关,又听说陈余在南皮,就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陈余,把赵歇迁都代县,改封为代王。
陈余得知后,怒道:“张耳和我功劳相等,张耳封王,只有我封侯,这太不公平。”
等到田荣在齐地开始造反,并派人来联络陈余,陈余趁势回复田荣道:
“项羽做为分封的主宰,却不公平,把好地方都分封给将军们去称王,把原来称王的都迁到坏地方,如今,把赵王迁居代县,这都是胡作非为。”
“既然如此,我支持您自立为齐王,请您借给我军队,以南皮作为您遮挡防卫的屏障。”
田荣就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