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汉谋无双 >

第158章

汉谋无双-第158章

小说: 汉谋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平正在思考着,忽听门外有个声音高声响起:
  “陈平接诏。”
  陈平连忙爬起来,手忙脚乱地边穿衣服,边冲着外边喊道:
  “臣接诏。”
  等到陈平胡乱穿戴好衣服,打开房门,定睛一看。
  只见门口立着一个宫女模样的少女,正羞涩地低着头,不敢看自己。
  “我去,这是怎么回事儿?”
  陈平心里顿时撞进来一群兔子,狂跳个不停。
  陈平自随军以来,很久没有经历女人了,见眼前美色当前,不免心神荡漾,难以自已。
  但看着面前少女的装束,分明是汉王的宫女。
  这可非同小可,夜半三更,与汉王的宫女相见,毫无疑问是死罪的。
  正在陈平惶恐之际,只听外面那个宣诏的声音又想起:
  “兹念都尉陈平,随侍驾前,日夜劳苦,无暇归家,特赐宫女一名,以侍起居,钦此!”
  陈平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汉王赐给他的宫女,令她服侍自己的。
  陈平的胸中,暖意横生,顿时以头触地,高呼道:
  “臣陈平谢主隆恩!”
  等陈平起身,外出观看时,除了站立的宫女,门外已无他人。
  宣诏的侍者,早已离去。
  陈平将宫女让进房来,轻手关上房门。
  灯烛下,宫女面含娇羞,低眉顺目,长长的睫毛由于紧张,微微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因为兴奋透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娇嫩欲滴。
  正所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这一副景象,看得陈平心起涟漪,胸口似乎堵得喘不过气来,呼吸也急促起来。
  陈平也顾不得礼法,更不在乎汉王在这其中到底是考验还是戏谑了。
  心想,这样曼妙的女子,如此美好的时刻,管那么多干嘛,先如了心愿再说。
  想罢,陈平轻轻走到那宫女面前,用手轻轻抬起少女的下巴。
  少女的大眼睛,黑闪闪地,透着天真的明亮,显出未经世事的惶恐和羞涩。
  “你叫什么名字?”
  陈平轻声问道,明显地,他自己也能听到声音里的轻微颤抖。
  “奴家若惜。”
  若惜声音细微,如莺转鸟啼。随即扭转头去,不敢直视陈平。
  “若惜,若惜,你要好好珍惜。”
  陈平嘴里念叨着,轻轻放开若惜的下巴,伸手揽住了她的纤纤细腰。
  那小腰,似乎刚刚两只手可以把握住。
  陈平轻揽着若惜的小蛮腰,向榻前挪去。
  此处删去二百八十五字。


第377章 陈平的离间之计
  汉王就是这样,擅于拿捏臣下的痛点,也很会把握赏赐的关键处。
  赐其所需,这是汉王驾驭臣属的要诀之一。
  就像对陈平,不管“盗嫂贿金”是否属实,汉王认为,之所以在他身上有这些传言,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陈平喜欢这口。
  再者,哪个男人不喜欢金钱和美色呢?
  在汉王眼里,对金钱和女人没有欲、望的,那还叫什么男人?
  后世有个笑话,很能说明这一点:
  在一个红绿灯前,一辆千万豪车停在路口等信号灯。
  这时,走过来一个乞丐敲车窗。
  车上的富豪男摇下车窗。
  乞丐点头哈腰:“行行好,给点钱吧。”
  富豪男用手一模口袋,发现没带钱,倒是摸出一盒名烟来。
  “我恰好没带钱,给你盒烟吧,好烟,很贵的。”
  乞丐:“先生,我不抽烟,还是给点钱吧。”
  富豪男又从车上拿起一瓶洋酒道:
  “我今天真没带钱,给你一瓶洋酒吧。”
  乞丐:“先生,我不喝酒,还是给我点钱吧。”
  富豪男想了一下,又道:
  “我正要赶着去歌厅,要不你跟我去唱歌吧,我给你找个小姐。”
  乞丐:“先生,我也不找小姐,我只要钱。”
  富豪男听到这儿,盯着乞丐看了看,眉毛一动,爽快的说道:
  “那你上车吧,跟我去见一下我的老婆。”
  乞丐受宠若惊,问道:“先生,我一个乞丐,去见你老婆干什么?”
  富豪男悠悠地说道:
  “我要让我老婆好好看看,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好女人的男人,都混成什么样了。”
  “……”
  在汉王的字典里,属下爱财、喜欢美女,是最好的结果。
  人对于物质的欲、望越强,对事物的追求越多,说明他不满足现状,不甘心墨守成规。
  这样的人,总会想方设法迎接挑战,也习惯于绞尽脑汁解决问题。
  虽然会面临失败,但很多创业和创新者,无不前赴后继在这条路上,正是这些人,成为改变世界的那些力量。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哪个属下,既不爱财,又要树立完美的人设,那这样的属下是最危险的。
  因为他一定在窥伺天下,心里在图谋汉王图谋的东西。
  现在,汉王对于陈平去楚营实施离间计成功的可能,已经完全放下心来。
  据汉王对陈平的了解,做有关人际关系这方面的事情,正是他的强项。
  在整个汉营里,如果要在智谋上排个名次,张良与陈平,可谓是双壁争辉,不相上下。
  张良多谋略,运筹起来大开大合,而陈平好奇计,往往能点石化冰。
  张良孤傲,身上的贵族风范,即使如汉王惯常戏谑的脾性,在他面前,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陈平随和,擅于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很会看人下菜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两个人,在汉王身边,相辅相成,如鱼得水。
  但在情商方面,陈平无疑占据上风。
  虽然汉王让陈平担任护军都尉,但遇到一些非原则性问题,陈平还是很会把握尺度的,没有因为手中握有监察大权,就肆意妄为,更不会公器私用,既能够很好的执行纪律,又能够妥善化解矛盾。
  对于这一点,汉王看在眼里,也洞然在心。
  以汉王的性格,最推崇这种以严为底色,严宽结合的行事风格。
  所以,汉王就要利用陈平曾经在项王身边的人际关系,施展离间君臣之术。
  陈平从司库那里领出四万斤黄金后,汉王“咨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先是通过原来楚营的老关系,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
  “在项王的部将里,亚父范增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为项王谋划和征战,可谓劳苦功高。”
  “可是,连英布这样的人都封了王了,这两个人却始终得不到项王的封赏,也得不到王侯爵位,心里很不满。”
  “他们私底下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打算联合汉军,消灭项王,瓜分楚国土地而自立为王。”
  时间一久,流传开来,传的人就越多。
  正所谓“众口铄金”。这些话传到项王的耳朵里,不得不令他起疑心。
  渐渐地,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自此以后,有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带你玩了”冷落人的手段,钟离昧也有所察觉。
  项王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也渐渐疏远,甚至说话的语气也很不客气。
  随后,陈平为了彻底孤立项王,请求汉王与项王互通使者,来回传递一些关于谈判的信息。
  汉王当然乐于依计助攻,双方使者来回穿梭于军营之间。
  随后,陈平开始了他的策略表演。
  这一天,项王派使者到汉王营中,陈平事先布置好,让侍者准备了丰盛的美食和十分精致的餐具,端进使者房间。
  使者刚一进屋,就被请到上座。
  陈平对楚使者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
  “亚父派贵使前来有什么见教?范老先生和钟离将军一切都好吗?他们有书信带给我吗?”
  来使被问得莫名其妙,想了想后回答说:
  “我是王王的使者,怎么会有范老先生和钟离将军的书信呢?”
  陈平听了,故意双眉紧锁,说道:
  “原来你不是范老先生和钟离将军派来的啊。”
  说完朝楚使白了一眼,头也不回走了出去。
  随即进来几个侍者,七手八脚把满桌子好酒好莱撤走,把使者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换上一碗菜汤、几个馒头,粗茶淡饭招待。
  楚使看着这一切,十分气愤,回到楚营,就把情况一五一十报告给了项王。
  项王顿时大怒,说道:“怪不得这几天军营里议论纷纷,传亚父和钟离将军私通汉王,看来真是无风不起浪呀。”


第378章 竖子不足与谋
  楚营里漫天的谣言,加上使者回来汇报的情况,使得原本疑心就很重的项王,从开始的将信将疑,渐渐的变成“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了。
  这种心态,反应在项王对待二者的行为中,自然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人都是敏感的,尤其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在团队中的地位忽然产生巨大变化时,尤其如此。
  钟离昧的被冷落,让他对项王有些心灰意冷,但他坚信清者自清,没有的事,说破天也变不成事实,总有一天项王会明白过来的,所以,钟离昧选择了隐忍、等待。
  但范增不同,性情孤傲的范增,在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后,一笑了之,竟不以为意,心想:“如果你项王连这点判断能力都没有,那就真的是‘竖子不足与谋’了。”
  所以,范增该干嘛还干嘛,该献计还是献计。
  为了惩罚汉王的离间之计,范增向项王建议应该加紧攻城,尽快拿下荥阳。
  项王是个直性子人,心里有嫌隙,就挂在脸上,对于范增的建议,此次一反常态,拒不听从。
  不仅如此,项王在范增向他献计的过程中,始终黑着脸,一副冰霜模样。
  范增心里一凉,知道项王的心里起了变化,感到已不再信任他了,不由得性子起来了,于是就对项王说道:
  “天下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干。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请大王准我回家养老吧!”
  范增口里虽这样说,心里却不舍,实际上,范增是在试探项王,甚至在逼他一把,让他醒悟过来。
  但是,范增等来的不是项王的挽留,项王也没有任何醒悟之意,几乎没怎么思考,就冷冷的说道:
  “这样也好,你身体不好,先回去养养身体,等身体好些了,我们还有合作的机会。”
  范增的心,一下子从山顶跌落到深深的谷地,又坠入寒冷黑暗的深渊。
  范增没有想到项王竟如此薄情,心中一阵酸楚,眼圈红了。
  但话已出口,双方已经骑虎难下。
  其实,在项王心里,对汉王的离间之计,也不是没有察觉,也明白其中多少有诈的成分。
  之所以如此对待钟离昧和范增,也是项王的性格使然。
  陈平的这个反间计,实在说不上多么高明,用后世的话讲,实在也够水的了。
  可是陈平抓住了项王性格多疑、自以为是的弱点。
  因为项王太能打了,战力爆棚,所以,对所有的对手一律藐视,认为没有人能打得过自己。
  而出自战将家族的项王,历来主张一切以武力解决问题,靠无情的杀戮,征服对手,震慑敌人。
  手下的钟离昧、龙且等大将,虽然也能为其攻城拔地,但在项王眼里,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都是一个武将应该做到的,也是必须达到的标准。
  所以,不管是钟离昧也好,龙且也罢,在项王眼里,不过都是一群小弟,需要仰他这个大哥的鼻息。
  而对于他们的战功,只要项王愿意,是可以给予一些赏赐的。
  除了英布有自己的队伍和传统地盘,给他封了一个九江王外,其余众将,给点好处就是了,实在没有必要让他们做大。
  至于范增么,项王心里是既依赖又顾忌。
  依赖是因为,在队伍成立之初,作为刚出道的项王,经验不足,叔父项梁将范增派过来辅导,也确实在很多方面使他少走了很多弯路。
  慢慢地,项王在一些大事小情上,经常习惯于征求范增的建议。
  顾忌的是,这个范增因此就日益托大起来,时间一长,令项羽心里开始不爽。
  先说“亚父”这个称呼,亚父亚父,相当于父亲。
  项梁在世之时,苦于叔父的压力,项王不得不忍了。
  叔父战死之后,这件事也就自然延续下来。
  项王虽然父亲去世的早,由叔父项梁抚养带大,但让项王称呼一个异姓的老者为“父”,不管“亚”不“亚”,作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来说,心里一直憋屈得慌。
  但项王感觉,范增好像对此没有任何觉得有不妥之处,难道仅仅是因为其老迈吗?可世上老迈的人,多了去了。
  更让项王如骨鲠在喉的是,范增不仅以长者自居,而且经常不给项王面子。
  不管项王当着众人面的怎么客气地称呼亚父,范增毕竟是项王的下级,更不是亲爹,所以有些时候,范增就摆不正位置了。
  就拿鸿门宴来说,汉王借着尿遁了以后,让张良给项羽奉上了一对玉璧,给范增奉上了一对玉斗。
  范增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挥剑砍碎玉斗,怒不可遏地大骂项王为“竖子”。
  “竖子”是什么,小兔崽子、小屁孩、小王八蛋之类非常轻蔑的语气,是骂人的话啊。
  这样的话,一般出自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者居高临下对于极端瞧不起一个人时,才骂的话,多少带有侮辱人的成分。
  范增总觉得自己年长,经常给项家出主意,说项王是“竖子”,意思是项王的智慧,和他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
  但项王是谁啊,自负、自高、自傲、多么自我的诸侯之主,众人仰视的偶像。
  也许范增没在意这些,或者时间一长,还真把自己当成项王的爹了。
  在所有人见到项王战战兢兢,或者从心里往外崇拜他的情况下,唯独范增倚老卖老,摆着亚父的架子,不把这个诸侯王放在眼里。
  这种情况,陈平在楚军中的时候,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对于擅于研究各色人等人际关系的他来说,对项王与身边人的关系,了解的是相当透彻。
  这就为陈平施展离间计,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和必要条件,否则,陈平也不会使用诸如,恶劣对待楚营使者,使其传话给项王,加速催化其与臣属之间关系恶化,这样一个小儿科的计谋了。
  但,即使如此弱智的计谋,现在,在楚营中,在项王和臣属之间,不断发酵,最终导致了分崩离析的结果。
  【作者题外话】:PS:推荐一本军事小说《843858+猎玫》,无穿越,无重生,无系统,没有金手指,作者实地考证战场遗址,真枪实弹不含糊,绝对的硬核。军迷不可不读。PS:推荐一本悬疑小说《855458+鬼娃儿》,是人间精灵,还是所谓的活尸,还是我们的朋友,读后便知。PS:推荐一本玄幻小说《849000+苟道》,修仙还是苟下去,看看本书就知道了。PS:推荐一本武侠仙侠小说《819013+天道令》,天道大陆之下的玄武大陆,一位叫做陆凡的少年,一步步成为不平凡的天道之力,且看他如何成仙;


第379章 陈平的二出奇计
  范增本来想借此试探项王,并以辞职要挟一下项王,没想到,项王假戏真做,竟然同意了他的辞职,就像当年张耳接受了陈余的辞职一样,这一冲动,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
  冲动是魔鬼,气头上的冲动,是魔鬼中的魔头。
  两个平时要好的人,此时,一个在气头上,想来点硬的,压着对方妥协;另一个还以颜色,你硬我更硬,休想逼我妥协。
  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