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块心病。高祖由此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
第440章 韩信的遗产
韩信的被诛,是典型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吕后仅凭韩信家臣的一纸举报信,就灭了韩信三族,这在吕后的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个洗刷不掉的污点。
作为战术家的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的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军事将领。
韩信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我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作为战略家,韩信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作为统帅,韩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作为军事理论家,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我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
与韩信有关的传说。
其一,象棋。
象棋是中国传统棋种。它的来历传说不一,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始创于西汉的韩信。
高祖统一西汉王朝后,屡建战功的大将韩信被吕后诱捕入狱。
韩信自知寿命快到头了,就打算在狱中写一本兵书传给后人。不料这事被吕后知道,就下了一道懿旨,说他身为犯官,不能擅着兵书。
韩信悲愤难忍,仰天长叹道:“这个婆娘太狠毒了!不但要本王的命,连本王的名也要除掉啊!”
当时有个狱卒听到他这句话后,跪在韩信面前说:“王爷,你就把用兵之法传给小人吧。”
韩信苦笑了一声说:“本王若不知用兵之道,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如今悔之晚矣,怎么能再连累你遭受杀身之祸呢?”
狱卒再三恳求,韩信只是不允。
一天,这个狱卒给韩信送饭时,眼里的泪花直打转转,好像有啥要事对韩信说,又忍住了。
韩信一看他的神色,便感到不妙,就问狱卒:“那个婆娘是不是要对我下毒手了?”
狱卒忍不住哭出声来。
韩信大笑道:“打完兔子杀猎犬,射尽飞鸟折良弓嘛。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没啥可怕的。”
说罢,叫狱卒坐下,韩信取来一根筷子,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又在框中画了一条“界河”,河中写了“楚河”、“汉界”四个字。
接着又在河界两边各画了三十六个小格,并说:
“本王今年刚好三十六岁,一生助汉灭楚,屡立大功,到头来却死在一个女人手里。你平时对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没机会报答你了,就把生平所学的奇术传给你吧。”
他说着叫狱卒取来纸笔,把纸裁成三十二个小块,布在方框内界河两方。
一面的十六块纸片各写着帅、仕、相、车、马、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块纸片上写着将、士、象、车、马、卒等字。
摆好后,韩信边移动纸片边告诉狱卒:
“这个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军力。用兵之道,贵在主帅多谋善变,通盘筹划、奇正配合,以不变应万变……”
并具体地教狱卒如何跳马、出兵等。
狱卒边点头边称赞:“奇,王爷真是个奇人啊!”
从那天起,韩信每天都和这个狱卒守着方框(棋盘)研究兵法。
不久,韩信被吕后杀死,那个狱卒也逃走了。
他躲藏在一个深山里,搭了间草棚,开荒种地,全家人自耕自食,一有空闲,就专心研究韩信授给他的奇术。
因纸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
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
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
其二,风筝。
风筝的起源与韩信。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南方称“鹞”,北方称“鸢”。
相传,垓下之战中,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
为了瓦解楚军的军心,韩信派人用牛皮制成风筝,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风吹着笛子发出凄凉的声音,汉军和着笛声唱起楚国的民歌来。
楚军听到了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斗志涣散了。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唐朝赵昕也在《熄灯鹞文》中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让风筝上天,军士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
其三,踅面,最早的泡面。
“踅”即“折足”,是个会意字,在关中方言中是“转来转去”的意思。因为踅面从和面、摊饼到下面、捞面甚至放调料的每一个程序,都有“踅”的动作在里边,因而得名。
相传是由西汉淮阴侯韩信所创,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称得上是“世界最古老的方便面”。
汉二年四月刘邦兵败彭城,汉二年五月魏王豹反汉,秋八月,刘邦派郦食其说降失败后派韩信攻打魏国,当时韩信正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
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
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让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烙成大饼,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四、赌神韩信爷
韩信一身戎马,擅长带兵,相传常有“设赌安军心”之举,常在士卒困乏之时,以赌来激励精神,刺激士气。
所以,官兵乐为其用,屡战屡胜。
韩信以“赌”为致胜之说,流传民间,遂被奉为“赌神”祀之,赌博场所并奉为祖师爷。
所以,许多祈求偏财运的信众,也深感韩信爷降福的灵验,都往神前虔诚的祷祝之。
其五、仓神韩信爷
仓神又称廒神、苍王、仓官,最早的仓神是天上的仓星,后来慢慢的被人格化,因韩信在历史上知名度比较高,他曾做过管粮的小官,功高盖世,却惨遭杀害,后人出于对他的悲惨遭遇的同情,而把他奉为仓神和粮行的祖师爷。
第441章 彭越的肉酱
高祖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并不责怪吕后擅杀,只是问吕后道:
“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
吕后说道:“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
高祖惊愕道:“蒯通是齐国的说客,素有辩才,不应使他漏网,快将他拿来。”
于是,立即派人赴齐国,命令齐国丞相曹参,速将蒯通缉拿归案。
曹参怎敢怠慢,严令各郡官吏,四处缉拿。
虽然蒯彻早知有今天,假装疯疯癫癫,但也无从逃脱,被吏役拿解进京,
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怒目责问道:
“你为什么唆使淮阴侯反叛?”
蒯通坦白地回答说:“是的。我的确劝说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
刘邦大怒道:“来人呐,煮了他。”
蒯通呼天鸣冤道:“哎呀,煮死我,冤枉啊!”
高祖说道:“你唆使韩信造反,罪过比韩信都大,煮了你,有什么好冤枉的。”
蒯通早有准备,朗声说道:
“当秦朝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象乌鸦一样聚集。”
“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就像陛下您,也是其中之一。”
“跖的狗对着尧帝狂叫,并不是尧帝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那时候,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
“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怎么能够把他们都煮死呢?”
高祖等蒯通一说完,微笑道:“放掉他。”
痛痛快快地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
韩信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再说梁王彭越。
梁王彭越,帮助高祖兴汉灭楚,战功虽不及韩信,却也相差不远。
断截楚军粮道,烧毁楚军的积聚,最终逼迫项王以粮草不济,后退撤军,一直到被围堵在垓下自尽。
这种功劳,在汉军中,也算是翘楚,仅次于韩信。
自韩信被擒,降王为侯后,彭越也难免产生恐慌,担心何时祸及自身。
到了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说有病,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
高祖当然很生气,怎么还调不动你梁王了呢?
于是,派人去责备彭越。
彭越见此,更加感到恐惧,打算亲自前往谢罪。
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像淮阴侯那样被捕。”
“不如就此出兵造反,乘虚西进,截住汉帝的归路,天下就会大乱,正可以乘机取胜。”
彭越听了扈辄意见,究竟不敢造反,仍然推说自己确实有病,请使者回去报告高祖。
每次诸侯王被造反,几乎都是一个桥段,那就是身边的人告发,而且,一告准灵。
这次是彭越的太仆。
也不知为什么,彭越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
太仆慌忙逃到汉高祖那儿,控告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
于是,高祖派了使臣带了一队精干的队伍,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不曾防备,因此被逮捕,高祖把他囚禁在洛阳。
高祖令廷尉审理。
经主管廷尉审理,认为彭越没有听扈辄的建议,无意造反。
高祖严令再详加审讯。
廷尉最后上奏,谋反计画虽然出自扈辄,但彭越如果效忠高祖的话,理应杀了扈辄上报,既然彭越没有杀扈辄,说明彭越的反形已具,应该依**罪,请求高祖依法判处。
高祖下令诛杀了扈辄,念及当年攻打项羽的旧情,赦免了彭越,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彭越虽然被废为庶民,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如果聪明、识相一点,就应该俯首认罪、欣然上路,等待转机。
彭越虽然已是一大把年纪,但依然天真的很。
彭越被押解上路,向西走到郑县的时候,恰巧碰到准备从长安赶往洛阳的吕后。
彭越见到吕后,真好比苦命孩儿见到娘亲,将心中的委屈一股脑地向吕后倾诉,分辩说自己没想造反,都是自己的太仆诬告,力陈自己的清白。
彭越在为自己辩诬后,又请求吕后向皇帝进言,允许自己回到故乡昌邑。
在吕后看来,彭越想回到老家的打算,实际上属于贼心不死,意图东山再起,如果让这个“祸害”继续活在世上,将使帝国永无宁日。
所以对于彭越的请求,吕后假意答应下来,并带着他一起到洛阳。
一见到高祖,吕后就和高祖计议道:
“彭王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
高祖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
廷尉根据吕后的旨意,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高祖批准,于是将彭越处以醢刑,将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并诛灭其三族,封国被废除。
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可以说是游击战的始祖。
论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他不如韩信,但论功绩,他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楚汉战争中,正是由于他率部在楚军的后方开展游击战,打击楚国的补给,用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战术,使项羽两面作战疲于应付,使楚军的粮食装备得不到补给,也给了前线汉军不被项羽歼灭的机会。
楚汉战争正是在高祖的正面防御,韩信的千里包抄,和彭越后方游击战的基础上,才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有机会歼灭项羽麾下疲惫的部队,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一代无双名将、汉朝开国元勋,最终竟然被皇帝剁成肉酱,这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
第442章 忠义与造反
高祖将彭越诛杀,并夷三族。
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给城门吏道:
“有敢来给彭越收殓或哀悼的,就立即逮捕。”
整个洛阳城内,听见这样的禁令,无人敢去。
这一天,城门吏接到门卒报告,有人正在城墙下哭祭彭越。
城门吏连忙带人赶过去,缉拿此人。
走近一看,是梁国的大夫栾布。
栾布是彭越的老乡,当初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和栾布很谈得来。
栾布家里很穷,只能在齐地被人雇用,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
过了几年,彭越到巨野做了强盗,而栾布却被主人家当奴仆卖掉,到燕地的一个富家做奴仆。
后来,栾布在燕地的主人被杀,栾布替他的主人报了仇,燕将臧荼见他有胆有识,就赦免了他,并命他担任都尉。
臧荼做了燕王后,就提拔栾布做了将领。等到臧荼反叛,朝廷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
梁王彭越听说栾布被俘,便向高祖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这次是栾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齐国,等他从齐国返回的时候,彭越已经被杀。
于是,栾布就赶到洛阳城门下,把自己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下面汇报,边祭祀边哭泣。
城门吏二话不说,就逮捕了栾布,并将此事报告了高祖。
高祖亲自审理栾布,一见面就开口骂道:
“当初赦免了你,怎么,你又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说明你同彭越一起造反的事已经很清楚了。赶快把他烹杀了。”
左右的人见高祖下令,上来就抬起栾布向门外的汤锅走去,准备把他扔进去煮了。
这时候,栾布回头说道:“临死的人,是否可以说话,让我说完一句话再死。”
高祖令人稍等,问栾布道:“你要说什么?”
栾布说道:“当陛下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越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与楚为敌造成的。”
“在那个时候,只要彭越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越相助,项羽也不会灭亡。这些,难道陛下都忘了吗?”
“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越接受符节受了封,只是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根本就没想过要造反。”
“现在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越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