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樊哙在沛县老县城那一带经营狗肉生意,身为泗水亭长的高祖,爱吃他做的狗肉,但常常是白吃。
樊哙不好意思和高祖计较,可是不计较生意就要赔本,所以,他后来就躲着高祖。但高祖总是穷追不舍,追上了,樊哙就得给他吃。
有一天,樊哙挑着担子渡过泗水河,到东岸的夏阳镇去卖。
高祖在县城的集市找不到樊哙,急得不行,就四处打探,后来有人告诉他说樊哙到河东去了。
高祖就来到泗水河岸,可是兜里没有钱,摆渡的不肯为他撑船。
正在犯难,河里游来一只有桌面大小的老龟。
高祖对老龟说:“我是刘邦,我要渡河,你能驮我过去吗?”
那老龟听了,就游到岸边,驮着高祖过了河。
高祖来到夏阳镇很快就找到了樊哙。
樊哙见高祖追来了,先是一愣,就切给他一块狗肉。
高祖也不多说,坐在地上就吃。
樊哙知道高祖没有钱,心想,这都没拦住,就问他是怎么过的河?
高祖边吃边说河里有个老龟,他说他是刘邦,老龟就驮自己过来了。
樊哙听到后眼珠一转,顿生一计。
第二天,樊哙带着绳子和刀来到河边,他对河里喊:“老龟、老龟,我是刘邦,我要过河。”
老龟不知是假,很快就游了过来。
樊哙一甩绳子就把老龟套了上来,三两下就把老龟杀了,然后把龟肉拿到家里放到锅里和狗肉一起煮。
煮着煮着,四溢的肉香,很快袭遍了整条街巷。
樊哙家就被买狗肉的人围住了,那天没等出门,狗肉就卖光了。
樊哙很纳闷,仔细一想,可能是龟肉在里面起了作用,于是,他就保存了这锅汤继续用来煮狗肉。
高祖听说老龟被樊哙杀了,气冲冲地找上门,对着樊哙破口大骂,并且没收了他的刀子。
从此以后,樊哙卖狗肉就不用刀,而改用手撕,所以樊家卖狗肉就一直是用手撕。其实是用刀切的狗肉,有股铁腥味,而用手撕的则没有。
为了保住那锅老汤,樊哙就用汤和起泥土脱成坯晒干,煮狗肉的时候掰一块泡在水里沉淀,然后把水放到锅里,如此就成了祖传秘方。
高祖一边和樊哙说着陈年旧事,一边畅快的笑着,不知不觉,天已暗下来。
正在这时,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回来复命了。
两人详细汇报了所调查的情况,结论是,卢绾反叛已有征兆,在征讨陈豨时,卢绾确实在秘密和匈奴勾结,力图与陈豨、匈奴形成长期对峙,互相掣肘的关系,保住自己的燕王地位。
高祖听完二人的汇报,勃然而起道:“看来卢绾是的不顾老交情了。”
高祖随后看向樊哙道:“既如此,你就统兵去替朕讨伐这个卢绾。”
随后,又下诏赦免燕地官吏和百姓参加反叛的人,封皇子刘建为燕王。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二月,派樊哙率军出击燕王卢绾。
第454章 速斩樊哙头来
高祖没料想,昔日百般恩宠,小时候的玩伴卢绾也会谋反,心里格外气愤,激愤之下,旧伤复发。随后,卧床不起,身体每况愈下。
吕后及太子,每次进来问疾,都被心里对其有气的高祖痛骂一顿。
吕后和太子,不堪受责,往往避而不见,免得被教训一番。
樊哙走后,有人趁机对高祖进言道:
“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已不满,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
高祖决意临阵换将,就召陈平进宫计议此事。
高祖问道:“陈爱卿,朕耳闻樊哙与后有勾结,想要在我百年之后,图谋不轨,如此当若何?”
陈平看了看面色苍黄的高祖,说道:
“如果陛下对舞阳侯不放心,可以由周勃替之领军,这样既能讨伐卢绾,又不至于让陛下忧心。”
高祖看着陈平道:“仅仅换将,恐怕解决不了问题。”
随后,高祖取过自己的佩剑,交给陈平道:
“卿可代我与周勃同往前军,一是传令三军,由周勃代替樊哙领军伐卢绾,二是用此剑,斩了樊哙的头来。”
“陛下,这……”陈平大感意外。
高祖作色道:“怎么,难道朕的话没说清吗?”
陈平只好说道:“谨遵陛下之命,力斩樊哙头。”
高祖这才缓和脸色道:“你们此去,要以爱卿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周勃,等到了军营里,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斩下头后,将军队交给周勃统领,爱卿要带着樊哙头回来,朕要亲眼看看。”
陈平道:“喏。”
陈平、周勃当即带着卫队动身。
一路上,陈平的心里一直犯着嘀咕。
对于吕后的心狠手辣,陈平也是彻底领教了。
吕后自从回到高祖身边后,就开始逐步插手政事,尤其是几次高祖在外带兵,吕后就借与萧何共同辅佐太子守都的机会,巩固自己的权势。
而吕后最令人胆寒的办法,就是杀人立威。
第一个被吕后选中的,就是已被废为淮阴侯并监视居住的韩信。
吕后趁高祖在外征战之际,与萧何用计杀掉了韩信,从而成功震慑了其他功臣。
不久,梁王彭越被高祖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越诉说无罪,这又成了吕后杀人的一个借口。
吕后答应为彭越说情,将其带回咸阳。
吕后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遂将其处死,杀掉并剁成肉酱分赐与其他诸侯王。
这些事情,陈平看在眼里,寒在心上。
这时,陈平不由得想起和张良对前途的对话,对张良的急流勇退,深表赞赏。
陈平胸中毕竟有着“为天下宰”的理想,想着为此目标努力,但现在的吕后,已经成为陈平不得不认真面对的一道关卡。
此次,高祖命他带着周勃,去前军力斩樊哙的头,这无疑又给他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樊哙,作为吕后的妹夫,与高祖的关系,非寻常人可比。
此次,要斩樊哙,很大程度上是高祖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太子刘盈羸弱,吕后一定会专权,而如果再加上樊哙在军队中掌握军权,那天下岂不就是吕后一手把控的了。
而一旦内有吕后把持政务,外有樊哙领军,高祖最挂念的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性命就堪忧了。尤其经历了易储风波后,高祖心里清楚,吕后为了保住儿子刘盈的皇权,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高祖更明白,如果自己死了,吕雉是不会放过刘如意娘俩的。
在高祖活着的时候,刘如意肯定是安全的。当高祖接到樊哙勾结吕氏的举报时,正值高祖的身体每况愈下,高祖不得不考虑自己死后,刘如意娘俩的安全问题。
即使樊哙在高祖心中的分量再怎么重,终究是抵不过儿子刘如意。
陈平知道,正是因为高祖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才坚决地下了这道命令,看似不近人情,其实,也确实是一个**远瞩的明智之举。
这种善后,是在为身后的刘盈,扫清外戚干政的一支臂膀,没了军方的支持,仅仅靠吕后,刘氏的江山,鉴于白马之盟,鉴于沛县军功集团的老班底,再加上最后安排好顾命大臣辅佐,这样的风险,也许会小一些。
陈平知道,这是高祖的总体设想,虽然没有和他明确讨论,但陈平眼见高祖的身体状况,从高祖的角度,不难推出如此的计画。
但,这是高祖的如意算盘,关键是,作为执行者的陈平,却是两难。
眼下,杀不杀樊哙,都是个问题。
杀,是高祖之命,理当服从。
但杀了樊哙,自己就彻底得罪了吕后、太子及吕氏集团,一旦皇上驾崩之后,自己及家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杀,就是违抗君命,也是死罪一条。但吕后和太子的势力,能不能保住陈平的性命,也成了一个问题。
这两条路,看起来都是死路,怎么选,都对自己不利。
这可怎么办?
陈平脑袋上连续几天,一直冒着汗。
“凡事皆可谋划。”
关乎到身家性命,得费脑筋好好思考一下。
现在摆脱困境的有两个可能。
一是皇上反悔,半道上接到命令不杀了。
二是皇上如果在这期间,忽然……
陈平想到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办法。
他看着身边的周勃,心里暗道:
“此事,必须这位仁兄配合,方才可行。”
第455章 留樊哙免大祸
陈平拿定主意,对周勃说道:
“将军,我们此行可是风险很大呐。”
周勃看着陈平道:“可说不是呢。”
陈平见说得投机,有道:
“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
“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让咱俩去斩恶他的头,万一皇上后悔了,我们怎么办?”
“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再加上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也说道:“可不是,我也担心这个结果,弄不好,里外不是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思考了一会儿,便试探陈平道:“难道把樊哙放了?”
陈平摇了摇头说道:“放是不能放的,那样对皇上没法交待。”
周勃道:“杀又不能杀,放又不能放,那你说怎么办,”
陈平见时机成熟,就把自己的想法合盘托出。
“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押送回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那样,岂不是两全?”
周勃一拍大腿道:“着啊,就这么办,咱只负责绑,不负责杀,即完成了使命,又不得罪人,好主意。”
当下,两人计议已定,不日到了燕国前线。
陈平到了离樊哙军营不远的一处高坡,没有急于进入军营,而是命人筑起一座台子,作为传旨的地方。
待台子筑成,陈平另外派人持皇帝的信符,去樊哙军中召来樊哙。
樊哙见到皇帝的信符,不敢怠慢,又听使者说,只有文官陈平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等到樊哙靠近高台,不料,从台后忽然转出大将周勃,身后是几个武士。
樊哙大惊,问道:“将军何时在此?”
周勃道:“奉圣上旨意,特来拿你。”
樊哙一脸惶恐道:“哙不知何罪?”
陈平在一旁说道:
“陈平也知道将军无罪,但皇上要拿你,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樊哙无语,当即被拿下,钉入囚车中。
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拿出皇帝赐的领军虎符,出示众军将。
这些军将,大都是汉军的老兵卒,自然认得周勃,当即,军中权力顺利交接到周勃手上。
陈平与周勃交待了一些善后事宜,随即,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
当一行人走到半路时,陈平忽然接到长安快马急报,说皇帝因病驾崩了。
听到这个消息,陈平暗自舒了一口气,心想:“可算躲过了抗命之罪了,果然皇上没有挨到,押解樊哙回到长安的时间。”
但他转念又一想:“坏了,还有更大的麻烦。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一旦不明这里的情况,就会怪罪于我,万一在都中,为难我的家人,这可糟了。”
“唯一可喜的是,幸亏事先没斩樊哙,还能向吕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自己的事解释清楚。”
想到此,陈平交待随从押解囚车后行,自己立即策马赶往长安。
陈平赶到长安,直奔宫中。
只见宫中已经一片缟素,一时间,陈平没有合适的机会,更没有人替他向吕后通报。
于是,陈平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说:
“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吕后和吕嬃,为陈平去军前执行高祖的监斩樊哙的命令犯愁,更为路途遥远,不能及时将制止的命令下达下去。
吕嬃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做了寡妇,每天翘首以盼前方的消息。
吕嬃正在宫中灵前,听得陈平回来的消息,急忙躲在屏风后面。
当听到陈平如此说时,吕后和吕嬃提在半空中的心,才算落到肚子里。
吕后也很明白,陈平的话,明明是说给她们姐俩听的,是在让吕后放心。
既然樊哙没死,姐俩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吕后看着陈平泪流满面、悲痛万分的样子,就宽慰了陈平一番,并让陈平去休息。
陈平趁机说道:“臣在来长安的路上,接到让臣驻守荥阳的命令,先帝刚刚驾崩,臣想尽为臣之责,留守宫中,为皇上的后世奔波。”
随后,陈平又详细汇报了他是怎么设法留下樊哙性命的过程。
陈平知道,值此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权力中心,更不能使自己置之度外。
尤其是吕嬃,对自己去斩杀樊哙一事,必然耿耿于怀,势必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吕后面前进谗言,如果不把命运紧紧抓在自己手里,就会有性命之忧。
所以,陈平坚持要留在宫中,协助吕后处理高祖的后事。
吕后听了陈平智救樊哙的经过,自然是庆幸又赞赏,
吕后随后答应了陈平留在长安,协助处理高祖的善后事宜,并拜陈平为郎中令,辅助新皇。
虽然事后,吕媭依旧对陈平抓捕樊哙一事耿耿于怀,多次进谗言说:“陈平当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妇女。”
陈平听到后,饮酒作乐日益加剧。
吕后闻知此事,暗自高兴。
她当着吕媭的面对陈平说:
“俗话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媭说你的坏话。”
陈平依靠智慧,摆脱了一次杀身之祸。
第456章 高祖的功绩
且说高祖讨伐英布时,被弩箭射中,此后,一直受此伤困扰,时好时坏。
等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三月间,病情渐渐严重,吕后请来御医进行诊治。
御医进去见高祖,高祖询问御医这病是否能治好,御医说:“病可以治好。”
高祖一听口气,就知道不会好了,于是,展现出一直以来的本性,谩骂道:
“我以一个布衣平民,手提三尺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运在天,虽有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高祖自知生命已经到了尽头,不让御医治病,赏赐黄金五十斤,叫他离去。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高祖,近前问高祖道:
“陛下百年以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让谁接替他?”
高祖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高祖说道:“王陵可以。但是,王陵稍为憨直,陈平可以帮助他。”
“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立担当。周勃稳重厚道,缺少文才,但能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吕后又问:“这之后呢?”
高祖说:“这以后也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卢绾听闻高祖病重,带着几千人马在边境上等候消息,希望高祖病愈之后,自己回到长安谢罪。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高祖在长乐宫中,瞑目而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