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谋无双-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外,魏咎隐在门旗下,将场内的一切,看了个满眼。禁不住大声喝起彩来。
听见喝彩声,褚布看到了营门口的魏咎,忙打马过来施礼道:“公子驾到,有失远迎,赎罪。”
魏咎连忙摆手道:“哎,褚校尉正在训练,不敢打扰。”
正说着,那个离去的随从带着一应车担回来了。
魏咎一见,说道:“正好,褚校尉,我是来劳军的,听说你的奖励是肉汤,本公子特意为校尉准备了猪十头、羊二十头,你看可够今日熬煮肉汤。”
褚布哈哈大笑道:“谢公子,这正是及时雨啊。”
褚布回头跃马到校军场,大声说道:“魏公子为奖励将士们训练,特意准备了猪羊,弟兄们,拿出你们的本事来,胜者喝肉汤,今天管够。”
校军场内一片欢呼声。
随后,场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捞肩膀,砍脑壳,抹脖子。”
“捞肩膀,砍脑壳,抹脖子。”
。。。。。。
第一一四章 甬道伏击
榆关,在通往大梁的甬道上,秦军的运粮队伍,绵延不断,似乎一眼望不到头。
这支粮担队伍由二百辆牛车和一千挑夫组成,在一千秦军骑兵和五百步卒的护卫下,缓慢地行进着。
入夏时节,中午时分,天空中没有一丝的风,炎威正盛,晒得人浑身冒汗。
甬道两边,一眼看不到头的,是一尺多高青绿的的禾苗,晒得叶子有些发蔫。
那些金黄色的是麦子,麦穗沉甸甸的,压弯了腰。再过一些日子,又快到了麦收的季节。
大梁围城已经月余,前线催粮的紧急公文,接连不断,辛胜帐下的押粮队伍,不停地来往在这条甬道上。
这条甬道,从咸阳,过函谷关,再经新郑,直通大梁。
中间经过几座魏城,榆关算是一座。
据辛胜派出的斥候侦查,榆关城内,有三千守军。每次运粮,守军隔城相望,没有出城的迹象。
何况一千农夫,二百辆牛车,动用一千骑兵加五百锐卒,以这样的基本配置,对付沿途城池的几千武卒,应该不在话下。
函谷关以内,都是秦境,无需护卫。所以,护卫是从函谷关开始接运粮担队伍的。
经过一段魏境之后,又进入了颍川郡,也就是刚刚灭掉的韩国,过了新郑向东,再次进入魏境。
秦兵重点护卫的,就是这两段魏境。虽然颍川郡内,也不排除危险,但那些小股贼寇,是断不敢打大秦官兵的主意。
而近一个月来,即使在魏境内,粮担也按时抵达,没出现过任何纰漏,押运粮草的将卒们,已经习惯了这段平淡无奇的路程。
所以,对于辛胜派来的千人将来说,这次运粮任务,也应该是一次神仙差事,除了日头晒点,到没什么值得大奖小怪的。
前面,过去那片绵延十几里的丘陵地带后,直到大梁的,都是一马平川了。
骑兵前哨来报,前面的树林地带,是否在此歇息。
望着挑担的农夫脸上不停的汗水,老牛鼻孔里也喷着热气,押粮的秦将道:“大家赶到前面树林休息乘凉。”
众人加紧了步伐,催赶着车辆,向树林奔了过来。
进了树林,军士们,挑夫们,立刻七倒八歪,倒在树荫下,解下水囊喝水、休息。
过不多时,负责放哨的秦兵,来向秦将报告:“报告,对面树林,正有几十匹马匹过来。”
秦将听报,连忙起身来到林边,问道:“什么情况?”
秦卒指着百米外对面的树林道:“看,那边过来几十匹马。”
秦将顺着秦卒手指的方向望过去,果然,对面的树林里,几十匹马,正向这边移动。
另一个百夫长提醒道:“这些马怎么并排走,整整齐齐的,很是奇怪,会不会是魏军?”
“魏军?”秦将看了一眼,嘲笑道:“那马背上空空的,连个鬼影都没有,哪来的魏军?”
百夫长看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好像不对劲,即使没有魏军,可这马上怎么走得这么规矩,不乱跑呢?”
秦卒又指向另一边树林道:“快看,那边也有几十匹马,马上也没有人。”
秦将定睛看着,两边那些规规矩矩的马越来越近,似乎马背上都有鞍鞯,他开始警觉起来:
“情况不对,这两边一起过来这么多马,肯定有问题。”
旋即,秦将大声喊道:“有情况,锐士们,抄家伙,赶快上马。”
秦将的儿话音刚落,还没等秦兵们做出反应,两边的几十匹马背上,原来镫里藏身的魏军骑兵,像是听到了什么号令,一跃而起,个个手持弩箭,瞄准就射。
几十颗弩箭,已经射倒了一排秦卒。
紧接着,第二排的弩箭又射了过来,又是几十个秦兵和民夫倒在地上。
树林里登时大乱。民夫们四下奔跑逃命。秦卒们抄起武器,向魏军杀了过来。
毕竟秦锐士受过训练,久经战阵,条件反射般,蜂拥而出。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对面魏军,紧接着又是一阵弩箭。这弩箭,似乎连成线般不断,没有间歇,不停地向秦军射了过来。
秦将简短地命令道:“弓弩,快射,上马,快上马。”
秦军听到秦将的命令,纷纷奔向自己的战马,解缰绳的、慌忙跳上马背的、弯弓搭弩的、手持武器向外冲的,一时乱做一团。
一些动作快的秦军弓弩手,拉弓搭箭,与魏军对射起来。
一部分跳上战马的秦兵,冲出树林,挥戈冲杀。
冲在前面的秦军士卒,迎面又是一阵弩箭,顿时一阵人仰马翻。
这边,秦将在身边士卒的帮助下,跳上战马,挥舞着阔刃剑,指挥着拥挤在一起的锐卒们,往树林外冲。
很快,训练有素的秦兵,有三四百人跳上了战马,挥舞着戈戟,向对面树林冲去。
对面,树林边,神射手伯长赵方,早已引弓瞄着秦将。就在秦将挥舞着阔刃剑,带着骑兵向外冲出树林的一刹那,赵方的弓弦一响,一支雁翎箭带着呼啸,直奔秦将的面门。
秦将闷哼了一声,一头栽倒在马下。
身上的水囊也跌落一旁,水汩汩地往外流淌。
这时的树林外,对面的魏军已经不是几十匹战马,而是铺天盖地的几百匹战马,三十匹马一字排开,梯次进行轮射,一轮又一轮的劲弩过后,树林边已倒下几百名秦卒和挑夫的尸首。
这边,秦军经过短暂的慌乱后,大都骑在了马上,在树林边上结成方阵。
没了千人将的秦兵,并没有显出异常的慌乱,毕竟饱经战阵,厮杀的场面见多了,更何况,还有对手人头奖励的诱惑。
秦军整顿队伍,持矛挥剑,向着魏军冲杀过来。
魏军刚刚一阵劲弩袭击后,也快速集结马匹,勒马布阵。八骑一排的冲锋纵队,静静地等着褚布的号令。
秦军蜂拥而来,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阵前的褚布,一马当先,像一尊巨神,高高举起弯刀,在空中划出了一道弧线,大喊道:
“出击。”
【作者题外话】:九一八要来了,推荐一本好书,《835714大时代的中华梦》
这个民族遭受了很多本不该有的苦难,如果有那么一个机会,这一切必将改变
穿越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练精兵,战列强,巨龙觉醒!
无系统、无狗血,只是将自己幻想到那个时代然后做点什么。
第一一五章 弯刀无敌
五百魏军悍骑,早已按捺不住,听到褚布的攻击令,就像一群出了笼的野兽,嘴里发出嗷嗷的叫声,催坐下马,呼啸着,向秦军扑了过去。
只见,五百把弯刀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寒光,在空中交错挥舞;五百匹战马撩开四蹄,骤然奔腾;五百双怒目圆睁,仿佛仇人相见;五百个喉咙齐吼,将愤怒喷涌。
如果有空中视角的镜头,那一定是最壮观的画面。
尘土飞扬处,马儿嘶鸣,刀剑铿锵,魏军的骑兵纵队,就像一把利刃,狠狠地插入到秦军尚未布好的阵形中。
利刃所致,秦军就像被削砍的树丛,纷纷落地。
这纵队,足有上百米长,从秦军阵中,骤然而过。
秦军不断收缩挤压,试图截住这利刃,但换来的却是,不断栽下马的秦军锐卒。
放空的战马,惊叫着,四散跑着。
一轮呼啸冲杀过后,秦卒损失近半。
没等秦军整理好队形,魏军纵队早已迂回反身,战马奔腾的速度没减,骑士们摇着弯刀,呼啸着,再次冲杀过来。
魏军这纵队,组织起来简直太快了。
虽有有部分战马放空,那是被秦军斩落士卒所致,但其余的战骑,快速补位,迂回马头,再次组成纵队,后面的自动跟上,转眼间,又杀了回来。
秦军的方阵,已经七零八落,兵找不着将,将找不到兵,正在彷徨慌乱之际,魏军的纵队又杀到了。
秦军只好各自为战,手忙脚乱地抵挡。
又一轮过后,秦军只剩下百余骑,魏军也有几十人落马。
当褚布再次挥起弯刀,率纵队冲过来的时候,秦军已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守了。
又是一阵刀剑的铿锵,战马的嘶鸣,夹杂着越来越稀少的,男人们的惨叫与咒骂声,剩下的百十秦骑和步卒,已经成了魏骑兵追逐砍杀的对象。
这场树林边的骑兵攻防战,以魏军大胜告终。
在秦军覆灭的同时,押解的粮担也尽落魏军之手。
得胜的魏军,快速打扫战场,牵着缴获的战马,押着牛车粮担,向不远处的榆关城撤去。
这是褚布骑兵改革后的首仗。
魏军出动五百骑兵精锐,伏击千人秦军骑兵加五百步卒,近八比一的战损,彻底宣告了弩箭加弯刀的新式骑兵,对弓箭加戈戟传统骑兵的胜利。
不仅以少胜多,而且初步实践了褚布的纵队冲锋战法。
首先是远程弩箭,强弩的特点是,射程长,命中率高。魏军每人携带三十支弩箭,几轮下来,数千弩箭射过,消灭了几百秦卒,剩下的就交给近距离纵队冲锋了。
首先在气势上,远远地,马上的几百把弯刀齐举,寒光闪闪,配合嗷嗷的怪叫,那阵势,很容易是对手未战先怯。
其次,这种八匹马纵队冲击的阵势,很容易列阵,能够快速组织,快速发起进攻,排与排之间没有间隔,凑齐八匹马即跟着前排向前冲。
在敌军阵形未稳时,利用速度势能,加大纵队的冲击性,所有骑士利用手中的弯刀,在运动中掠过敌军身边,快速劈、砍、抹、刺。
而前排骑兵以一换多的比例,在敌军中撕开缺口,以便后方骑兵依然能以高速运动冲入敌军阵形中。
冲进敌阵后,借着前排冲杀出来的通道,身后的骑兵向两侧展开成一个小扇面,又像一个楔子,始终成一个进攻三角形。人人接敌,个个砍杀,加上纵队向前冲击的惯性,使敌阵中的口子,不断扩大,方便魏军劈砍、追杀敌军。
而敌阵,会不自觉地向缺口处聚拢,前面的骑卒被斩杀后,战马乱跑,反过来会自我冲撞,造成敌军阵脚大乱。
而后,骑兵纵队的头部,凭借速度的优势,从敌阵冲出后,绕一个圈迂回,不减速,再次冲击敌人。
尤其对于这种伏击、突袭,未等敌军列好阵,即展开猛烈的冲击,无论什么样的军队,都难以抵挡。
在兵器上,这样的冲击,如此近距离的格斗,弯刀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
两军相接,秦军的刺出的长矛、戈戟,被弯刀一格,来不及抽回,弯刀就到了,一眨眼,或是头、肩膀,或是手臂,弯刀挥动,每次都是一大片,总能形成有效杀伤。
至于秦军的阔刃短剑,在弯刀面前,无论是劈刺,还是削砍,以直线对抗扇面,结果可想而知。
总之,这一仗下来,褚布的练兵效果,完全体现出来。
除了十几骑逃跑外,剩下的骑兵和步卒,悉数被歼灭,上百挑夫,也躺在秦兵的血泊里。
褚布命军士们赶快打扫战场,牵着缴获的秦军战马,押着粮担,唱着得胜歌,兴高采烈地进了榆关城。
榆关守将早已得到通报,忙开关迎入。
全城上下喜气洋洋,城守忙着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褚布传令下去,将缴获的粮担,尽入府库,俘虏和农夫一并充入劳役修城。
此战,缴获秦军战马六百余匹,尽数补充到褚布军中,并在守军中另行补充骑卒,进行训练。
魏军战损一百六十余名,伤兵过百,留在榆关休养调整。
捷报飞入安陵城,公子魏咎大感欣慰,
此后,魏国的边境线附近,活跃的这支骑兵劲旅,使秦军如鲠在喉,给秦国的运输线,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消息传到了大梁前线,得知粮担尽数被劫,军中只有十日存粮,辛胜不免心慌,连忙赶到中军大帐。
王贲正在帐中坐定,辛胜禀报后进帐,驱前小心翼翼地道:
“将军大人,报告您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贲看着辛胜:“什么消息,值得如此惊慌?”
辛胜低眉顺目道:“卑职失职,请将军知治罪。”
王贲问道:“到底什么事,要我治你何罪?”
辛胜迟迟疑疑地说道:“禀将军,我军的运粮队,今日被魏军袭截,粮担尽失。”
“你说什么?”王贲猛然立起,双目瞪着辛胜。
辛胜赶紧低头弓腰:“末将失职。”
王贲看了看辛胜,稍平复了一下,又坐回到帅位上,问道:
“在哪被袭截的,损失大吗?”
辛胜回答:“在魏境之内,离榆关二十里的丛林山岗处。这批是我军半月的粮草,悉数尽失。”
“什么?”
第一一六章 哪来的骑兵部队
王贲心里一惊,问道:“这么大的损失,袭截粮草的是什么部队?”
辛胜道:“据逃回来的士卒报告,是魏军的骑兵部队。”
王贲马上问道:“你不是说榆关城内只有三千守军吗,怎么忽然又冒出来骑兵部队?”
辛胜结巴道:“这,这,这,在下实在不知啊,”
王贲一脸的不屑,“一问三不知,敌情不明,焉能不败。你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沿途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怎么运粮?说,这次,你派去多少兵丁去押运粮草?”
辛胜道:“回将军,前期经斥候侦察,榆关城内确实只有三千守军,而且都是戍卒。这次,在下派了一千虎骑和五百锐卒押运。运粮队共二百辆大车和一千挑夫,往常都是这样的规模,一直都没什么意外。”
“可这次,不知从哪忽然冒出来这些骑兵,如果从我秦军大都战死的结果上看,这股骑兵恐怕不在少数,怎么也在三千以上,否则。。。。。。”
王贲听到战死数,再次立起,前倾着身子问:“你说什么,全部战死了?”
“是的,将军,只有十几个骑兵逃了出来。”辛胜说完,深深低下了头。
王贲心疼道:“我的一千五百骑兵啊,你可知道,我们大秦培养一个骑兵有多么不容易吗,就这样,就这样没了?”
辛胜赶紧再次低头:“在下该死,这次魏军的骑兵确实太多了,我军也是尽力抵抗了,无奈寡不敌众。”
王贲狐疑道:“三千?魏军哪来的三千骑兵,魏国骑兵总数也不过五千,难道大梁的骑兵都逃出去了?何况即使三千魏骑,我大秦一千虎骑,也不至于败下阵来,更何谈尽歼我大秦骑兵,简直荒唐。”
辛胜赶紧检讨:“是,末将荒唐,不过,据逃回来的人报告,魏军的骑兵铺天盖地,不要命地冲击我军,加上使用了一种带弯的战刀,我们的骑兵完全敌不过。”
“带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