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

第109章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109章

小说: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坚固的“矛墙”就化作了无孔不入的流水,迅速渗透进混乱的克罗托内骑兵中。击杀静止状态的骑兵对这些身经百战的雇佣兵而言,再轻松不过。甚至他们大多放过了马匹这个价值不菲的大目标,采取两名雇佣兵同时对付一名骑兵的方法:一个负责牵制吸引对方的注意,另一个则瞅准机会,迅速从侧后方逼近,精准的将刺枪斜向上一刺,矛尖就从肋下皮甲的间隙刺入肺部,直达心脏,一击毙命。如果躲过了刺击,雇佣兵会将刺枪顺势用力往下一扫,将骑兵打下马来,还没等爬起来,脑袋就挨上重重地一脚,脖颈直接被踢断。
  雇佣兵的杀人效率很高,就连戴奥尼亚骑兵见了,也下意识的远离这些凶神恶煞。
  这场战斗结束的很快,除了几十名克罗托内骑兵逃了出去,一百多名骑兵投降,其余全部战死,阿里索西斯也没于阵中。戴奥尼亚人还获得400多匹战马,只伤亡50多名骑兵和20多名雇佣兵,这是一场完胜!戴弗斯发明的战术成功了!莱德斯听着手下汇报的战果,满面笑容,但他知道整个战斗还早未结束。
  他分出70名骑兵继续追击残敌,催促其余骑兵赶去不远处的卡斯特隆城:“快赶回去取标枪!”
  “莱德斯,我们跟你一块儿去。”赞提帕里斯和不少雇佣兵骑着抓获的战马赶来。
  “你们……”莱德斯本能的想拒绝,但雇佣兵毕竟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好直接开口。
  赞提帕里斯看出他的心思,说道:“你现在手下的骑兵不多,我们虽然骑术差些,但投掷标枪可比你们强,人多了就能给克罗托内更大的压力。早点结束这边的战斗,也好早点增援戴弗斯!”
  赞提帕里斯的话提醒了莱德斯,他不再纠结于是否是骑兵的问题:“希望你们能跟上我们的速度,我不会停下来等你们。”
  “放心吧。”赞提帕里斯笑道。
  ……
  腓拉得福斯还不知道他的骑兵几乎全军覆没,现在他所率领的中路的轻甲兵正陷入困境中。
  当进攻号角一吹响,轻甲兵们就向前突进。
  敌人的投石兵慌忙后撤。
  再突进,接着箭雨袭来……再接着是标枪……
  轻甲兵付出了一些伤亡后,距离敌人很近了。
  就在这时,敌人中路的轻步兵整体后撤了。
  轻甲兵再追,敌人再退。轻甲兵追得快些,敌人就退得快些;轻甲兵追得慢些,敌人就退得慢些……双方始终保持着几十米的距离。


第六章 特里翁托河会战(四)
  轻甲兵虽然是“轻甲”,毕竟有“甲”,而且手上还拿着皮盾和长矛,怎么可能追得上一身单衣的敌人。可一旦他们停下来,那么敌人的远程攻击就开始了。
  更可虑的是中路的敌人趁着轻甲兵突进时渐渐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阵中牵引轻甲兵,另两部分绕到了轻甲兵的两侧。
  当轻甲兵前进时,侧翼却受到了敌人的攻击。顾前则顾不了左右,顾左右则无法防护前方。克罗托内的轻甲兵象一头野猪一般鲁莽的横冲直撞,结果不但没伤到敌人一根汗毛,自己的伤亡却在一点一点的增加……
  “骑兵呢?!怎么骑兵还不来!阿里索西斯在干什么!!”看着士兵一个个倒下,腓拉得福斯的心情变得急躁,忍不住破口大骂,他可算是第一次体会到了用单纯的步兵和全是轻步兵的敌人战斗,有多难受了。打也打不着,追也追不上,反而成为敌人的活靶子。
  “向左侧后退!向左侧后退!!”他大喊道,护卫队也跟着喊,若是在之前的追击时,亢奋的士兵们是听不清他在喊什么的,现在大家都聚成一团,小心翼翼的躲避箭矢、石头,已经开始有些畏惧和疲惫,腓拉得福斯的命令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轻甲兵们呼啦啦的匆匆后撤。
  谁知戴奥尼亚的轻步兵像附骨之蛆一样紧追不放。
  腓拉得福斯原来的意思是向左侧后退,与左翼的重步兵会合,这样有了他们的存在,可以护住轻甲兵的侧翼,在骑兵得胜归来前减少伤亡。此刻,腓拉得福斯还坚信克罗托内骑兵会胜利。
  然而他身处阵中,却不知道他原本以为会在他左后方的左翼重步兵其实已被敌人右翼的轻步兵给引偏了方向,他们故意一点一点往西北方后退,使得行动缓慢的重步兵不知不觉中由原来正对北方变成了向西北方前进,结果导致克罗托内的中路与左翼的间距越拉越大。
  轻甲兵快速的后撤了一段,不但没有与左翼会合,反而因为在后撤中无法做到更好的防护,导致伤亡迅速增加。现在他们被迫再次转过身来,用皮盾护住自己,慢慢的后退,躲避着密集射来的箭矢,看着前方地上不断增加的受伤倒地的战友被敌人补刀割喉,轻甲兵们的士气在动摇。
  这时,他们听到了身后密集的马蹄声,因为要躲避箭矢无法回看,但他们都长出了口气:“骑兵!我们的骑兵终于来了!!”
  腓拉得福斯心中疑惑:阿里索西斯的骑兵怎么跑到后面去了?!不是跟他说过,击溃敌人左翼之后,让他带领骑兵去夹击对面的敌人吗!这点能力都没有!!正气恼时,有人急喊:“标枪!小心标枪!他们是敌人!!”
  伴随着这惊呼声,几百支标枪呼啸着从后方袭来。
  腓拉得福斯身处阵列后方,又头戴色彩艳丽的将领头盔,当然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当即身中三支标枪。腓拉得福斯倒下时,至死也未明白:为什么兵力占优的克罗托内骑兵会失败?
  寄予厚望的骑兵原来是敌人的!这成了压垮轻甲兵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丧失斗志,四散逃窜,戴奥尼亚的轻步兵和骑兵趁势追击,轻甲兵不可能跑得过这些装备简陋的轻步兵,更别提骑兵的速度,被追上后,大部分士兵都选择了投降。
  解决了克罗托内的右翼骑兵和中路的轻甲兵之后,戴奥尼亚人集中全力对付最难啃的重步兵。
  当3000多克罗托内重步兵被7000多戴奥尼亚轻步兵和骑兵包围后,这些重步兵们都明白,他们的中路和左翼恐怕都凶多吉少,尤其是莱德斯的骑兵高举着腓拉得福斯的首级,绕着重步兵的军阵,呼喊着让他们投降,对这些克罗托内人心里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统帅这支重步兵的将领是克罗托内人菲洛斯,副将是西里庭的将军保萨列尤斯,两人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发生了争执。
  菲洛斯认为:轻步兵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并不太大,只要能坚持前进到达,前方主力的渡河处,协助大部队击败戴奥尼亚的大军,最后的胜利仍旧属于克罗托内。
  保萨列尤斯则认为:在被全面包围攻击的情况下,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很低,而要到达的目的地至少有六七里地,以士兵们现在的状况几乎不可能坚持到达西面的步涉河段。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分道扬镳。保萨列尤斯带着西里庭士兵、还有部分特里纳士兵共计1700人,开始撤退,准备返回特里玟托河南岸;菲洛斯率领1400名克罗托内重步兵开始加速西进。
  克罗托内的突然分兵对待戴奥尼亚的几位将领造成了困扰。
  莱德斯、茨皮特认为:应该重兵包围西进的重步兵,用少量兵力驱赶撤退的敌人。
  埃皮忒尼斯表示反对,他认为:敌人既然撤退,说明斗志不强,只要我们在继续追击、进攻,他们必然投降,之后再重新包围剩余的重步兵,才能全歼敌人,下一步的计划实行起来才会更加容易。他的意见得到了赞提帕里斯的支持。
  情况紧急,没有时间去争论。戴奥尼亚的兵力也被一分为二,埃皮忒尼斯与赞提帕里斯率领所部负责追击撤退的重步兵。
  西里庭与特里纳人确实斗志不强,他们不是克罗托内人,与戴奥尼亚并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虽然西里庭的公民在半年前在戴奥尼亚的突袭中伤亡不少,但参战主要是因为盟约,顺便捞点利益,替死去的公民复仇只是其次。可当战局恶劣、威胁到他们生命时,他们当然不会硬拼。分兵,他们是欢迎的,他们认为戴奥尼亚轻步兵的注意力会放到西进的克罗托内人身上,却没想到戴奥尼亚人仍对他们紧追不舍,而且数量众多。慌了神的他们刚到特里玟托河下游的步涉处,想起之前过河时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如今敌人更多,进攻会更猛烈,他们的心就凉到了心底。
  特里纳人首先投降,然后保萨列尤斯率西里庭人投降。
  克罗托内重步兵说是要加速前进,其实速度比之前快不了多少。重装步兵虽说防护很好,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怕弓箭、标枪、石块的远程打击,石块对头盔的撞击会让他们头晕,他们的大腿、脚趾、双手裸露在外则须小心弓箭,而亚麻胸甲并不能完全挡住标枪的近距离重击。当然他们手中所持的直径一米、包有铜皮的大圆盾是完全可以抵挡正面的攻击,可是敌人不光在正面,侧面、后方处处都有敌人,怎么防?
  距离克罗托内大军所在不过六里,平时正常行军一个小时可到,现在半个小时过去,才走了不到一里……不断的有人中箭、中枪倒下,他们就像一只巨兽,被行动灵活的狼群不停的撕咬、放血,越来越虚弱,越来越疲惫,前方看不到一点希望,而敌人的箭矢和标枪却始终如此充足(戴弗斯让卡斯特隆人将器械库里积蓄多年的箭矢、标枪全献出来,用驮兽运到了战场后方),所以当埃皮忒尼斯、赞提帕里斯率军返回,将缴获的西里庭、特里纳的军旗掷到克罗托内重步兵阵前招降时,处于包围之中、时刻在防御远程打击的克罗托内人维持了如此之久、摇摇欲坠的士气终于破碎。在他们投降之时,完好无损的士兵不到千人。
  ……
  半年前还是新兵的阿尔西尼斯如今已经是第一军团的一名小队长,手下管着九名士兵,其中有六名都是预备公民,是新兵。
  戴奥尼亚军队这半年扩张之快可想而知,当然带来的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在这种惨烈的大战之中,双方重步兵素质的高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重步兵并不只是穿上盔甲、会用盾击、会用枪刺就是一名合格的重步兵了,在会战中重步兵最重要的一点是信任和默契。在排列紧密的阵线上,一名重步兵他左手持盾、右手持枪,沉重的铜皮圆盾会使他带着他的身体往左倾,圆盾就自然护住了他的左胸和左侧战友的右胸,而他的右胸则被右侧战友用盾保护,这样盾面连成一线,防御住了敌人的戳刺,他需来回移动圆盾,这样的动作既消耗体力,而且容易扰乱阵列,他只需要专注于两个动作,右手不停的戳刺和向前的推挤,所以信任队友,信任他会保护好你,这才是重步兵方阵成功运行的关键。
  一个城邦的公民最少几千人,最多几万人,不是左邻右舍,就是沾亲带故,从小一起玩耍,青年时接受长辈的重步兵训练、一起参与竞技、一起学习,成年后一起劳作、一起参加聚会……尽管每年城邦公开的集体性军事训练不多,但是信任源于他们的从小的培养,只要站在战场上,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站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第七章 特里翁托河会战(五)
  戴奥尼亚的自由民则不同,他们来自各个地方,为了生计而奔波,养成了利己的习惯,甚至在成为戴奥尼亚预备公民之前,大多数人从小到大没受过重步兵训练,也没有上过战场,半年多的强化训练并不能完全消除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当敌人的刺枪戳向右胸的时候,他本应该交由队友去防御,自己用刺枪回击,逼迫对方回防,减轻己方压力,可是出于本能的反应,他收盾回挡,结果让身旁队友的半边身体暴露在敌人的刺枪下……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导致人人都只能自己顾自己,从而让阵线不再紧密,不但无法有效的合力推进,还让克罗托内人从缝隙间挤进去,利用个人的能力进一步冲乱戴奥尼亚的阵线。
  戴奥尼亚第一军团本是老兵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军团,它原本有四个大队的老兵,但是被抽调了大量的老兵充任三个军团的各级队官,而且戴弗斯又抽调了300名老兵做预备队,从而不得不大量补充新兵,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在占据有利地势,并且一开战就抢得先手的情况下,不但没人趁机将对面的敌人全部赶下河,反而在相持很长一段时间后,居然开始在克罗托内人疯狂的反攻下,缓缓后退……
  阿尔西尼斯的小队位于阵线第二列,前列的士兵已经倒下了好几个,他大声呼叫,指挥手下的士兵合力将冲进来的敌人赶出去,并重新填补了缺口。长时间的战斗让他的双臂酸胀难受,而指挥这些懵懂的新兵更让他心力交瘁,但是对面敌人头盔里射出来的凶狠目光却时刻在提醒他:战斗!继续战斗!否则迎接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死亡!
  “带领你的士兵勇敢的战斗并获得胜利,是作为队长的责任!”这是他原来的小队长、现在身任分队长的克缇普斯在祝贺他当上小队长时,给他的忠告,他始终铭记在心。他大声呼喊着每位士兵的名字,以身作则地用勇猛但灵活的战斗来提醒和教导手下如何将训练场上学到的技巧运用到生死决战之中。
  在会战最艰难的时刻,戴奥尼亚的这些低级队官们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重步兵对战,戴奥尼亚处于下风;轻步兵对战,戴奥尼亚则稳居上风。不但轻步兵人数多出一千,而且有一半多是来自小亚细亚的老兵,所拥有的三个轻步兵兵种:投石兵、弓箭手、轻盾兵均来自地中海著名的轻步兵产地罗德岛、克里特岛、色雷斯,岂是不重视轻步兵运用的克罗托内所能对抗的。即使中间隔着双方的重步兵,克罗托内的轻步兵也被精准抛射过来的箭矢、石块杀伤不少,被迫后撤。
  一旦轻步兵的保护减弱,克罗托内重步兵方阵后部就遭到戴奥尼亚轻步兵的攻击。按理说这些位于方阵后列的士兵一直没有参与厮杀,应该是精力充沛的。但恰恰相反,他们大部分人都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河水中,初春的河水冰凉刺骨,带走了他们身上大量的热量,使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因此,面对敌人的远程打击,他们的反应已经变得有些迟钝,如果不是重步兵的防护够好,其伤亡绝对惨重。
  就因为双方各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优势,故而一直相持不下,陷入苦战。
  米隆面对这种情况并不着急,能够相持住,已经达到了他的目的。克罗托内取胜的关键来自于特里玟托河下游迂回的那7000多人,他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克罗托内。
  抱着同样想法的是戴奥尼亚执政官戴夫斯,不过他已经得到了莱德斯骑兵的捷报:特里玟托河下游克罗托内的部队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已经不复存在,莱德斯、埃皮忒尼斯他们将率军稍作休整后,就会渡过特里玟托河,绕道克罗托内大军背后进行攻击。
  戴弗斯彻底放下心来,看着旁边的马托雷斯抓耳挠腮、一脸沮丧的表情,他忍不住开玩笑说:“马托尼斯,你头皮痒吗?”
  “司令官大人!——”马托尼斯大声抱怨道:“上次夺取尼乌图姆,我们一军团就没能打上仗,错过了凯旋式!这一次我又被你抓来担任预备队长,马上就要获胜了,我还在这里闲着,也太不公平了!”
  戴弗斯笑道:“放心吧,马上就该你们上场了。”
  说着,他下达命令:“吹响阵型变换的号令,让一线的士兵退下来,二线士兵顶上去!”
  “司令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