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这是我立大功的机会!他心里激动的想着。
戴弗斯在部队右翼的后方跟随着前方的士兵,踩着较硬的河沙,大踏步的前进。
初冬的河水已有些刺骨,但此刻战意高涨的士兵们完全没时间去感受,他们心中已被一个念头填满: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对岸!
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
到达河中央,水深果然如客里索普斯所说仅漫至胯部,这让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的士兵们彻底放心了,步伐也更加快了。
波斯军队本来距河岸就有些距离,匆忙之间又因为河岸密布的礁石影响他们的速度。而位居雇佣军后方的投石兵用他们超远的射程,扰乱了波斯军队的阵列,因此有些混乱的波斯军队还未完全赶到岸边,弓箭手总共还没射出两轮箭,雇佣军就冲到了岸边。
奥戎塔斯,这位整日把时间更多的花费在营帐内喝葡萄酒、玩舞姬的波斯大贵族,对战场周边从未有过细致的调查和了解,面对雇佣军如此轻易快速的就涉水过河,象饿狼一般凶狠的向他逼近,他彻底慌了神。
好在,他的副官比较冷静,催促步兵迅速上前围堵。
雇佣军的前几列士兵冲上岸后,因为岸边嶙峋的礁石,不得不放慢速度,这给了波斯军队喘息的时间,他们终于象潮水般围拢过来,逐渐将上岸的雇佣军包裹的严严实实……
对于近身厮杀,雇佣兵是从来不怕的。他们左手的圆盾护住自己和队友的身体,右手高举起刺枪,越过圆盾上方,向对面的敌人猛刺,而后几排的士兵也将刺枪尽力往前伸,在保护前列战斗中的队友的同时,也对敌人产生威慑。在阵列后面的士兵虽然无法参与厮杀,但也不是袖手旁观,他们尽力的顶着前方士兵向前推进,希望用力量将对方的阵线往后推,甚至挤破……
彪悍的卡尔丹人直接面对雇佣军凶猛的冲击,毫无示弱的挥矛还击,而波斯人更多的兵力、更高的地势也抵消了一部分希腊重步兵的冲击力。波斯军阵后方的弓兵和更后方的弓骑兵也不敢示弱,拼命射出一轮轮利箭还击希腊投石兵和弓箭手的远程打击。
双方在肯特里特河北岸展开了血腥的厮杀。如果雇佣兵获胜,就将踏上亚美尼亚的土地,蹂躏亚美尼亚的土地,这是奥戎塔斯及其手下亚美尼亚将士们所极不愿见到的;而雇佣军失败,面临的就是覆灭。所以双方都在拼尽全力。
站在河中的雇佣兵面临着最大的困境:一方面刺骨的河水正逐渐夺走他们的体力;另一方面波斯人的箭矢多数都落在他们身上。使得他们将圆盾将自己保护的同时,还要防止不被河水冲走。
戴弗斯亲眼看见一名士兵因为滑倒,周围的士兵上前去救,脱离了盾牌的保护,被箭矢射中,倒入水中,本不是很严重的伤却因为身负重甲,而很难爬起……
斯巴达士兵怎么还不出现?戴弗斯在心中焦急的期盼。
站在一块大岩石高处的奥戎塔斯因为战局的平衡而稳住了心神,看到肯特里特河时不时有雇佣兵挣扎着被河水冲到下游,心中又开始有了希翼。当然他看不到、也不会去看他手下的士兵同样在不断的倒下……
忽然间,从军阵右翼传来巨大的喧闹声。
“阿图卡斯在搞什么?”奥戎塔斯有些恼怒的向右侧眺望,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右翼后方的轻步兵和弓骑兵正惊慌的溃逃,在这些败兵的身后有几百名全副武装的希腊士兵形成了一条薄薄的步兵阵线,驱赶着败兵向中路冲来……
“希腊人!是希腊人!!快!快!……”奥戎塔斯再次惊慌起来,嘴里一阵乱喊。
副官急忙率领总督的亲卫队迎上去,想拦住溃兵,防止他们冲完中路的阵型,谁知那些希腊士兵完全不像普通的希腊重步兵,他们奔跑迅捷,追击落在后面的溃兵,一挥盾就拍晕一个,一出枪就刺倒一个,简直就是高效的杀人工具,波斯人象逃避地狱恶魔一样的没命狂奔,亲卫队根本无法阻拦,瞬间就被裹挟着向左前方逃窜,波斯人右、中路的阵型完全支离破碎……
而被阻拦在河岸的雇佣军此刻轻易的突破惊慌的卡尔丹人的阵线,也开始大肆杀戮……
不得不说从小就从事军事训练的斯巴达战士有着极强的战术素养,按照事先的粗略计划,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溃兵往河岸驱赶,除了少数清醒的波斯人,大部分的士兵不辨方向,只是随着人流逃窜,当看到前方是宽阔的肯特里特河时,都绝望的滔滔大哭……
亲卫队护卫着奥戎塔斯逃到安全的地方后,奥戎塔斯看到原本浩浩荡荡的两万多大军如今跟随自己的只有几百人时,禁不住嚎啕大哭。他知道以他的力量已无法阻拦希腊雇佣军踏上亚美尼亚的领地。
雇佣军首领们是兴奋的,面对大批投降的波军士兵,他们迅速做了决定:释放亚美尼亚其他种族的士兵,如卡尔丹人,并向他们表达希腊雇佣军的善意;而对波斯人,首领们包括戴弗斯的选择都是屠杀!
排成密集阵列的希腊重步兵无视已经手无寸铁的几千波斯士兵的苦苦哀求,用盾墙和刺枪驱赶他们到肯特里特河中,向他们乱刺,用石块和箭矢造成他们在河中混乱推挤,摔入水中的人会为了求生会拉倒身边的其他人,就像罐中的螃蟹互相扯着腿,谁也逃不出去……
没多久,戴弗斯看着河面上密密麻麻满是浮尸,他暗叹了口气,将视线移开,投向对岸:杜客亚人已经看不到一丝踪影,显然他们看到波军的大溃败之后,吓得畏缩不出。
雇佣军的后卫部队以及辎重营也得以轻松地渡过肯特里特河,然后全军在首领们的带领下占领已空无一人的奥戎塔斯的营地,仓皇逃窜的波斯人遗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给养,于是全军在对宙斯、俄刻阿诺斯又进行了祭献之后,开始了胜利后的狂欢庆祝。
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打垮了奥戎塔斯之后,前方的亚美尼亚已经无人能阻拦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对能否回到希腊更加充满信心!
第一卷结尾语
写完了第一卷,戴弗斯在波斯的冒险经历暂时告一段落,其实我写的这段内容在色诺芬的《长征记》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后面雇佣军还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没必要再在这上面浪费笔墨了,因为那不是本书的重点,而且不是我自夸,我写书不太喜欢灌水(其实是作者文笔差,不会堆砌华丽的辞藻……笑!)。
戴弗斯重生在这个时代,适应这个时代,并且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当上雇佣军首领,逐渐掌握了军事技能,赢得了军心,站稳了脚跟,已经达到了这一卷的目的。接下来,他应该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而不是无止境的在回乡的途中征战厮杀……
对于我来说,也算松了口气,因为这一卷太限制我的想象力和思维的发挥了,毕竟小说这一卷的构思不能偏离《长征记》中的时间、人物、事件等线索太多,在保留原书大约百分之二十的故事基础上,进行了百分之八十的创新。
接下来故事发生的地方则是一块读者们很陌生、学者们同样不太熟的地域,这一片区域的历史只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及其他那时代的学者遗留下的著作残篇中有过只言片语,结合后世人发掘的废墟碑文、文物等历史证据,学者们才对这个地区那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没有一本详细记录它的历史,因此那里各个城邦有记载的历史都是断断续续的,不但各城邦的政治体制、外交关系模糊不清,人物、事件、以及发生的时间也都不太具体。
我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国内关于它的资料就更少了),结合自己的推断,再加上想象力,构思出了一个自己感觉较为合理的故事线索,随着戴弗斯前进的脚步,将它的神秘面纱揭开。希望你们能够满意。
戴弗斯一生的征途还很漫长,这只是刚刚开始。让我们陪伴着他,鼓励着他,一起经历他传奇的历程……
明天请开始欣赏第二卷:在大希腊。
第二卷 在大希腊
第一章 拜占庭
公元前657年,希腊本土城邦麦加拉(紧挨着雅典,在它的西南面)王子拜占准备带领族人去小亚细亚海岸建立殖民地,向德尔菲请求神谕,以便选择一个合适的建城地点,结果得到一个模糊的答案:在瞎子对面建城。
拜占一开始不明白神谕的意思,等到他的船只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东面的查尔西顿城时,他突然明白了神谕的含义,因为查尔西顿的地理位置太糟糕了,竟然无法看到对面的金角湾,分明是只有瞎子才会建立的城市。于是,他就在查尔西顿的对岸建立了一座殖民城,取名:拜占庭。
由于麦加拉本不是一个强邦,所能提供的移民有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拜占庭依旧是一个小城,但它的位置逐渐变得重要起来。雅典崛起后,粮食主要来自攸克星海的城邦,因此已征服了查尔西顿的拜占庭作为扼守攸克星海与爱琴海的海上通道的枢纽城市,自然成为雅典重点关注的目标,随后拜占庭加入了提洛同盟,成为雅典的盟邦。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作为胜利者的斯巴达人同样看中了拜占庭的地理位置,不但在拜占庭扶持起一个傀儡政权,而且还在城内驻军,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
公元前399年初春的一天,布尔科斯的船驶进了拜占庭的港口,站在船头上的他远远的眺望到一百多艘战船密密麻麻的停泊在港口,心中暂时松了口气:应该是赶上了吧。
就在他按照港口管理人员的指示,指挥船员慢慢将船驶入指定的码头时,正在港口忙碌的人们突然惊叫起来,混乱之中,不少人惊慌地跳上船,解开缆绳,就要驶离港口。没有了协调指挥,船与船之间相互碰撞,乱作一团,甚至有船只被撞翻,船员惊慌落水……
布尔科斯急忙命令将船往回划,幸好他还未进入码头,躲过了一劫。他不甘心地将船停在港口外,观察着事态发展。很多人都抱着和他相同的想法,过了一会儿,港口外停泊了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随着海水上下漂浮。
眺望着之前还一片繁忙景象的港口,眨眼间变得空无一人,留下一地狼藉。布尔科斯心存疑惑,于是大声的问邻近的船:“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该死的雇佣兵!那些从波斯归来的雇佣兵要攻打拜占庭!”
“雇佣兵攻打拜占庭?!”布尔科斯的心脏猛然一跳:“为什么?”
“不知道。听说是斯巴达人骗他们说,‘只要到拜占庭,就给他们发给养’,结果到了拜占庭以后,又不履行诺言,还把他们骗出了城,关闭了城门,所以这些雇佣兵们就发怒了。唉,现在这世道,到处都是拿着盾矛的士兵象强盗一样的横行霸道,倒霉的全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公民!”一个看似船长的老人接过话,说:“老弟,你不是拜占庭人吧。你从哪儿来?”
布尔科斯稍微犹豫了一下,说:“图里伊。”
“图里伊……哦,我知道那座城市,是不是在大希腊?我没去过,可我去过塔兰图姆,那可是个好地方,太富裕啦!我说……还是你们那儿好啊!现在小亚细亚这边到处都很乱,到处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布尔科斯无心听一个老人絮叨,问道:“现在拜占庭是谁负责?”
“斯巴达将领克里安德。”老人埋怨道:“斯巴达人只懂得杀人,不懂得如何管理城邦!自从他们占领了拜占庭,才几年啊!你瞧瞧,比以前差了好多啦……唉!”
布尔克斯心中一动,问道:“老人家,你叫什么?当船长很多年了吧!这里的船主应该都熟悉吧!”
“拜占庭的皮西拉斯。雅典的伯利克里当上首席将军的时候,我就出来跑船啦。那个时候,他还带领过雅典船队到攸克星海购买小麦,我还见过他呢!这里的船长和船夫,我都熟。很多人都是我看着长大的……”老人一边夸耀自己的过往,一边看似无心的问道:“怎么你想要用船?”
“嗯……有可能。”布尔科斯含糊的说道。
“是运输什么东西?”老人毫不避讳,继续絮絮叨叨的问:“粮食?木材?石料?橄榄油?……”
面对这倚老卖老的老人的刨根问底,布尔科斯有些无奈,想了想,说道:“……也许是人。”
老人瞪大双眼,经验丰富的他旋即想到了什么:“难道是那些雇佣兵?!难怪你要问我认不认识这里所有的船主!好!太好了!赶快把他们弄走了,我们拜占庭就可能安静一阵子啰!”
布尔科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时,港口传来信号:示意一切平安,让船只进港。
“嗨,老弟!如果你要用船,可以到港口来,对港口的任何一个拜占庭人说,‘找老皮里’,他们就会带你来找我!”船只陆续驶进码头,老人还在船尾,大声给布尔科斯留言。
“好的!”布尔科斯答道,心里盘算着:上岸后是不是先去拜访拜占庭的斯巴达长官克里安德?
……
拜占庭城外不远的一些色雷斯村庄,这里绵延不断的都是希腊雇佣军的军营,这时已经是黄昏,多数士兵业已休息,有一座大帐里还闪烁着烛光。
大帐内戴弗斯正苦苦思索着,以至于克莉斯托娅进来,也没有察觉。
“亲爱的,在想什么?”克莉斯托娅伸出雪白的双臂从后方抱住戴弗斯,柔声问道。
戴弗斯轻嗅着她的发香,叹了口气,说道:“今天我们安排士兵们演了场戏,让愤怒的他们做出要攻打拜占庭的架势,逼得斯巴达人暂时服软,同意给我们一些给养,可是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梅尔西斯混进城里,得到一些消息。斯巴达的将领提布隆被任命为斯巴达的小亚细亚总督,已经到了以弗所,并且开始招募士兵。看来你的判断是对的,斯巴达是准备要与波斯开战了!
斯巴达的克里安德将我们困在这里,想让我们帮他们消灭这附近的色雷斯人,恐怕还存着收编我们去帮他们与波斯人作战的可能。”
“客里索普斯不是挺看重你的嘛?回去述职的时候还委托安那克西部斯照顾你,可惜你不理会安那克西部斯的拉拢,现在他倒和色诺芬打得火热。”克莉斯托娅轻抚着他的脸,调笑道。
“色诺芬擅长这个,可我对斯巴达不感兴趣。”戴弗斯烦躁的挠挠头:“如果老跟着斯巴达打来打去,恐怕临死连一个葬身之地都没有,可惜我们现在是脱离了大海的鱼,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了!”
克莉斯托娅在他脸边轻轻一吻:“亲爱的,别这么沮丧。我来的时候碰见了一个人,他或许能解决你的烦恼。”
“谁?”戴弗斯闻言一振。
克莉斯托娅回头朝帐外喊道:“马尔提乌斯,让他进来吧。”
第二章 图里伊
戴弗斯凝神看去,就见帐外走进一个中年人,他中等身材,有着一副和善可亲的面孔。
这位中年人同样也在打量戴弗斯。虽然之前他也听过一些关于这位雇佣军首领的传闻,但见了面还是惊讶于他的年轻。不过此时的戴弗斯与半年前在肯特里特河大战时的他已有一些不同,不光是下巴多了一圈儿胡茬,脸上有了一道伤疤,而且一路上的艰难困苦和血腥厮杀,让他多了些沧桑和杀气,眼神更加锐利逼人。
“图里伊公民布尔科斯向戴弗斯首领问好!”中年人上前向戴弗斯行礼。
“图里伊?”戴弗斯有点懵,前世并非历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