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部分卢西塔尼亚标枪手都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乘机投出手中的标枪,因为这种带钩的重标枪制造不易,他们每人也就携带了三根,早在之前的轻步兵对战中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手中仅剩的一根,他们要将其作为武器,来应付接下来的战斗。
卢西塔尼亚标枪手没动,凯尔特战士却早已按捺不住,他们怒吼着,左手持着木盾,右手高举大剑,一窝蜂的冲了上去。
戴奥尼亚轻甲兵见到对面杀来一群头发蓬乱、面相凶恶、光着上身的大汉,他们奔跑如马、吼声如雷、高举的大剑寒光闪闪,心里也不禁有些发怵。按照轻甲兵在平时训练中的战法,他们应该主动迎上前,贴近敌人,发挥短剑的威力。但不少轻甲兵被对方气势所摄,迟疑之下没敢近身。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凯尔特战士就冲到了眼前,大剑带着呼呼风声,猛然砍下。
轻甲兵举起皮盾抵挡。
“膨!”就仿佛是一块大石头砸在盾上一样,整个左臂立时感到震痛,一瞬间的酸麻让他们根本提不起劲来,再用皮盾抵御,只能后退。
而有些凯尔特战士的大剑甚至直接砍进皮盾里,险些伤及轻甲兵的手臂。
轻甲兵们心中的惊赫可想而知,他们不由自主的向后撤。
凯尔特战士仗着身高腿长,如同附骨之蛆一样,手中的大剑连续的追砍,竟然将有些轻甲兵的皮盾砍碎,一些轻甲兵被砍伤,由于凯尔特战士使用的大剑威力惊人,所造成的伤口都极其可怖,伤兵躺在地上哀嚎不止,更影响了轻甲兵的士气,如果不是戴奥尼亚军法严苛,有些士兵恐怕早已溃逃。
轻甲兵大队长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中一边埋怨侦骑的失误,“这哪里是轻装步兵,简直比重步兵还可怕!”一边绞尽脑汁想着对策:“散开!跑起来!把敌人引诱开!……”
戴奥尼亚轻甲兵的作用从来都不是列阵而战,而是利用脚步的轻便,奔袭敌人的软肋,追击溃兵,所以在军事训练中速度训练是重点,武装长跑就是其中很常见的项目之一。
队官们刚开始转述命令,在凯尔特战士的进攻压力下勉强支撑的轻甲兵们立刻转身奔跑。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凯尔特人长得五大三粗,手中的大剑、木盾也比他们的重,但是奔跑能力并不弱于他们,即使他们在全力奔跑下也拉不开彼此间的距离。
始终在震惊中的轻甲兵们当然不会知道,这些凯尔特战士生活在利比里亚北部山区里,主要以狩猎和劫掠为生,长期在山岭间追逐猎物,使他们拥有很好的脚力和耐力。
但是好斗和易怒的凯尔特战士显然没有大局意识,大部分战士急着去追逐戴奥尼亚轻甲兵,而忘记了本来应该执行的任务。
巴利阿里投石兵失去了保护,而第八军团轻步兵大队已经逼到了近前,投石兵和轻步兵之间的对战再次上演,不过这一次双方的距离就近多了,甚至有些戴奥尼亚标枪手见巴利阿里投石兵随身只有一把匕首,干脆持着标枪,冒着石雨,就冲了上去,想要近身厮杀。
幸好,还有近300名卢西塔尼亚标枪手,混在巴利阿里投石兵的队伍中,他们及时的冲了出来,同样都是将标枪当长矛,卢西塔尼亚人明显要强得多,仗着身高力壮,他们在厮杀中占据了优势。
对于巴利阿里投石兵而言,他们的优势并不仅是远距离的覆盖攻击,近距离的精准投掷更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在双方厮杀在一起的战场上,他们分散开来,各自寻找攻击的目标,用大号的铅丸飞掷只有三、四十米远的戴奥尼亚弓箭手和标枪手,其杀伤力增加了好几倍。
所以,在远处的第4骑兵军团长阿西特米斯望见轻甲兵正在被异族战士追着跑、轻步兵处于下风、不断有士兵倒地时,心中非常着急,他立刻催促骑兵们加速前进,趁着巴利阿里投石兵的注意力被轻步兵大队吸引之时,绕到他们的侧后,将其击溃。
……
“迦太基在战阵后面还保留了一支几百人的异族战士,来保护他们的巴利阿里投石兵,我们的轻甲兵大队竟然被击退!……”副官穆克鲁从侦骑口中得知这一消息时,不免感到心惊,急忙看向列奥提齐德斯:“指挥官大人,迦太基人居然也学会了使用预备队!现在卡曼利纳人明显有些支撑不住了,我们该怎么办?!”
列奥提齐德斯仿佛没有听见似的,坐在马上像个雕塑,但是他的目光却一直凝望着自己的右前方:那里是他寄予厚望的第八军团,然而汹涌的黑色浪潮却遭遇到了礁石,导致现在向前推进的速度缓慢,很可能跟米诺亚一战之后第八军团伤亡也不小、增补了不少预备队兵源、导致战斗力下降有关,当然也由此可知与之对敌的腓尼基——努米比亚混合步兵并不是一支弱军……都是米诺亚一战中迦太基军队孱弱的表现,导致他自己下意识中对这一次迦太基军队的战斗力判断失误……
列奥提齐德斯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脑海中不由自主的竟然在寻找各种导致他判断失误的原因。他自成年后参加战斗(包括在斯巴达参加的战斗)以来,到至今为止,还未经历过失败,因此难免有些失态。
他双手紧拽着缰绳,突然间回身喊道:“给我拿一个长盾和刺枪!”
身后的卫兵立刻将自己的递给了他。
他伸手接过,纵身下马,用力挥舞了几下,然后举起刺枪,大声喊道:“士兵们,跟着我去杀敌!”
按照《戴奥尼亚军法》规定:军团长有50人的卫队,地区指挥官是百人的卫队。
列奥提齐德斯作为指挥官,按理说应该有百人卫队,但他实际上麾下只有一个军团,为了让士兵们尽可能多的投入到战斗中,他并没有增加自己的卫队编制,这50名卫兵立刻响应了列奥提齐德斯的号召。
他提盾持枪,带头开始大步向前奔跑,每跨一步,他的身体对这盾枪的熟悉就增加一分:没错,他可不只是一名统军将领,他同样是一名优秀的战士,他是斯巴达王室中唯一一位从小就参加了残酷的阿戈革训练的人,他也是在戴奥尼亚新兵训练营中以优秀的各项技能惊艳了当时的戴奥尼亚高级队官的人!
就在他开始热血澎湃之时,一匹战马斜刺里冲出,挡在了他的前方,穆克鲁在马上大声喝道:“普罗索乌斯大人,你是指挥官,请留在你的岗位上指挥全军,不要擅自离开!”
列奥提齐德斯冷眼看他:“我已经无法指挥全军,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入战斗,为我们增加一分胜利的希望!别耽搁我的时间,快让开!”
“普罗索乌斯大人!”穆克鲁一动不动,语气坚决:“《戴奥尼亚军法》首页中就写的很清楚,‘领军者,不可以因胜利而骄傲,不可因失败而气馁,不要被愤怒冲昏了理智,不要被悲伤软弱了斗志……像神祗一样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冷静的分析战局,这才是一名伟大的将军所必备的素质!’
普罗索乌斯大人,你是王国的西西里指挥官,你的责任是守护整个西西里领地的安全,而不应该过于在意一两场战斗的失利!你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万一战斗真的失败,谁来指挥我们的士兵安全的撤退?!谁来让士兵们的伤亡降到最低?!如果第八军团损失惨重,我们还有力量守卫西西里吗?!……”
穆克鲁的一番话犹如暮鼓晨钟,让列奥提齐德斯愣在当场,脸上阴晴不定……
片刻之后,他默不作声的将盾和枪交还给卫士,然后翻身上马,抖动缰绳。
战马在他的控制下,开始向右前方小跑。
“大人,你这是要——”穆克鲁心中一惊,以为自己的劝告没起作用。
“我要去右翼督阵,不到最后一刻,谁胜谁负还说不定。”列奥提齐德斯冷着脸说完,驾驭着战马向北疾驰。
穆克鲁心情微松,也催马赶上。
第二百五十五章 杰拉会战(完)
连队长狄奥卡西斯下属的4个分队前后一叠,成为右翼阵列中长约二十六、七米的一段,位于中心的他一直在密切的关注着前列士兵的战斗。
和当初在米诺亚的战斗相比,其凶险程度远远不及,对面的敌人看起来并不高大,也不很强壮,进攻并不凶猛,对阵列的冲击也不很强,给予士兵们的压力也不太大……但是经过狄奥卡西斯这一长段时间近距离的观察,他知道手下的士兵们遇上了劲敌。
因为首先对面的敌人有很强的防御,他们很擅于用盾进行防御,相互之间配合很好;其次,他们应对士兵们的短剑攻击很有经验,使得戴奥尼亚军团步兵引以为傲的近身短剑厮杀,效果并不明显;再次,他们的战斗经验丰富,进攻节奏掌握得好,他们并不轻易的挥动手中的刺枪,而是先集中精力使用长盾防御士兵们的勇猛进攻,用适当的后退来缓冲其带来的冲击力,而待到其力缓之时,立刻用长矛回击,将对方逼退、甚至刺伤……所以,狄奥卡西斯所指挥的连队始终处于进三步、退两步的状态,进展缓慢。
他当然不会知道,当初马戈尼德家族之所以招募腓尼基和努米比亚的流民,是因为他们的雇佣费用低廉,能够吃苦耐劳,并且不隶属于任何城邦和部落,容易培养忠诚。而腓努步兵经过严格训练之后确实成为了马戈尼德家族征战伊比利亚半岛的主力,由于十几年来他们所面临的敌人都是凶悍的土著,力量、速度均不占优的腓努士兵靠的就是坚韧的防御和默契的配合,在持久的对抗中拖垮敌人,或者将敌人主力粘住,再让迅捷的努米比亚骑兵或毛里塔尼亚骑兵绕到敌人后方进行攻击,最终一举击溃敌人,这已经成为玛哥、哈斯德鲁巴等将领对付伊比利亚土著的常用战术。由于伊比利亚土著大多使用的是法卡塔短剑,因此菲鲁步兵应对短剑进攻的经验自然也很丰富。
作为军团的高级队官,狄奥卡西斯心中焦急,在战前列奥提齐德斯已经向他们简单讲述过自己的作战意图,第八军团是戴奥尼亚联军在本次会战中的胜利之钥,然而狄奥卡西斯目视着正在前方艰苦厮杀的士兵们,他猜测其他连队的情况恐怕也会同样如此,第八军团自开战以来不但没能打开胜利之门,反而陷入了鏖战之中,短时间内恐怕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就在狄奥卡西斯浮想联翩之际,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嘶喊声:“第八军团的勇士们,我是你们的军团长!我命令你们加强进攻,击败你们面前的敌人,为你们自己赢得荣誉和奖励!第八军团的勇士们……”
这确实是普罗索乌斯军团长的声音!狄奥卡西斯先是感到吃惊,随后又感到不安,在他印象中的普罗索乌斯性格较为冷淡,缺乏激情,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以往的战斗中,从来没有过大声激励士兵们的情况,而这一次突然一改往常,难道是整个战局对我们不利?
有一些像狄奥卡西斯一样敏感的队官也产生同样的不安,但是绝大部分的第八军团普通士兵们在听到这位和他们相处10年、对他们要求严苛、却给他们带来胜利和荣耀的军团长的声音,无不心情激荡,士气再次高昂,他一声声的呼喊换来的是一片片如潮水一般吼叫:“哈迪斯!!哈迪斯!!战斗!!战斗!!!……”
……
在第八军团的士兵被列奥提齐德斯激励、加强进攻的时候,在迦太基左翼的后方,戴奥尼亚骑兵正在快速的从两侧冲向巴利阿里投石兵。
巴利阿里投石兵虽然在同戴奥尼亚轻步兵相互进行着远程攻击,但也一直在警惕戴奥尼亚的骑兵,所以一发现敌骑在向他们移动,立刻无视正面的轻步兵,集中全力对付骑兵。此时的投石兵尚有1000多人,他们分成两部分,密集的铅丸飞向冲锋的骑兵,妄图要将他们纷纷击落。
一时间,马嘶人叫,不断有骑兵倒地翻滚。
但是,第四骑兵军团既然已经发起了冲锋,就不可能再停止,否则将带来更大的损失,他们怒吼着,驾驭着战马,从在地上哀叫的战友身上掠过,杀向不远处始终在甩动投石索的敌人。
在第四骑兵军团勇气的感染下,友邦骑兵也紧随其后。
望着从漫天尘雾中出现的敌骑,以逼人的气势向自己杀来,距离越来越近,巴利阿里投石兵们终于感到了惊慌,他们开始纷纷往后跑。
戴奥尼亚骑兵冲到近前,用枪刺、用马撞,彻底让投石兵们溃散,然后有意的驱赶着他们逃向前方的迦太基军阵。
几百名溃兵被迫冲击正在战斗中的迦太基左翼后方,后部的腓努步兵不得不转过身来,对这些溃兵大开杀戒,避免其扰乱战阵,同时还得小心应付戴奥尼亚骑兵投来的标枪,这必然分散了他们正面抗击第八军团士兵进攻的力量。
而此时的第八军团士兵在列奥提齐德斯的鼓舞下,正竭尽全力发起一波新的攻势。
原本腓努步兵对此并不畏惧,反而会心中窃喜,因为敌人过早的耗完余力,就该轮到他们反击了。但现在,他们却有些抵挡不住,不得不连连后退。
……
在迦太基军队的右翼,连连后退的却是戴奥尼亚联军一方。
迦太基军队的士兵人数本就多于戴奥尼亚联军,又摆出的是与对方相同长度的军阵,这就意味着迦太基军队在右翼的阵列厚度甚至还超过了对方。戴奥尼亚联军士兵在个人战斗力上弱于卢西塔尼亚战士,在整体的力量推挤方面也不如对方,所以在激战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卢西塔尼亚战士在开战时的那一点优势已经变得异常明显。
虽然卢西塔尼亚战士的进攻虽然比刚开始减弱了不少,但是卡曼利纳和杰拉士兵的抵御和反击减弱得更加明显,时不时战友倒下惨叫的声音更增加了他们心中的恐慌,所以戴奥尼亚的左翼阵列在卢西塔尼亚人的进攻压力下不断的后撤,在后退中原本密集的阵形变得越来越稀疏。
卢西塔尼亚战士趁机挤入这些缺口,从侧面攻击敌人,不断将缺口扩大,将战火烧到了卡曼利纳、杰拉阵列的后部。
终于,恐惧压倒了斗志,军阵后部的有些卡曼利纳士兵开始转身逃跑,他们这一逃立刻影响到了周围同样军心不稳的队友,大家也跟着逃,溃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
左翼开始溃退?!列奥提齐德斯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是有些失神。
片刻之后,他提起精神,看向前方。为了更方便了解战情,此时的他已经紧挨着第八军团阵列的后部,骑在马上,甚至能够看清与士兵们厮杀的敌人的面孔:虽然由于他的督战和他所派出的第四骑兵军团在侧后方的攻击,敌人已经在大步后撤,但是在他们脸上并没有显示出过度的惊慌,而第八军团单薄的横列,也无法抓住这个机会,加大向前的推压力量,而实行更加有效的突破……所以从目前的战斗状况来看,右翼的相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而现在第八军团缺的就是时间。
在斯巴达待了二十多年的他很清楚:左翼那些传统的希腊重步兵一旦出现有士兵溃逃,那么距离整个左翼完全溃散的时间不会太长,接着就会波及到中路……
列奥提齐德斯当机立断:“命令全军……撤退!”
尽管列奥提齐德斯依旧是木无表情,但他说话的音量仍然显露出他心情的变化。
一旁的穆克鲁同样心情复杂,再次重复命令的时候,连声音都有些颤抖:“快……快吹响……撤退的军号!”
由于戴奥尼亚撤退的号声与希腊城邦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