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狩,不妨让你的护卫们也放松一下,也让朕看看北漠的骑射功夫。”
利漫向身边的安跋点点头,安跋呼哨一声,今日前来的百骑儿狼骑分出半数五十骑,如水银泻地般向草原深处流敞而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石方真自认十六卫弓马娴熟,配合默契,但当五十名金狼骑入场,十六卫的表演成为了笑话。同一只惊飞的鸟雀,十六卫尚在张弓,狼骑随手命中;相距差不多的猎物,狼骑必然领先一步;更不用说狼骑在马背上随意动作,或挪或闪或避,如同长在了马背上一般。狼骑入场不到半个时辰,马背上很快堆满了猎物,而十六卫明显不如。
石方真越看面色越沉重,安跋对着宁滔冷嘲道:“这位将军,你看我北漠的骑射如何?”
陪侍在石方真身旁的诸卫将领集体失声,五十名狼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大地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利漫、安跋及其他狼骑面带得色,一脸嘲弄。
朱太尉一身轻甲站在石方真身侧,从狼骑出发到现在一直没有发话,见众人神情沮丧,老太尉哂然笑道:“听说北漠最精锐的部队称为狼骑,从四十万控弦之士精选组成,不过二万五千之数,而这二万五千之数又有金狼、苍狼和黑狼之分,其中最精锐的金狼不过五千之数。虽然没见金狼骑标志,但是这些狼骑所佩弯刀刀鞘上有金饰,应该就是北漠最精锐的金狼骑了。”
安跋傲然应道:“老将军,你的眼光很利,不错,这些儿郎都是草原的雄鹰,比起中原人强出太多了。”
众将听到狼骑不过二万五千人,而金狼骑更只有五千人,脸色缓和了些,石方真脸上的乌云也散了些。
朱太尉继续道:“万岁,狼骑虽然骁勇,但我大郑城坚器利,并不输于狼骑。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由于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我大郑实不必与北漠在骑马射箭上相较。至于其他,老臣晚间再与万岁分说,万岁勿忧。”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行宫夜射
御苑内建有行宫,行宫因山就势,建立在湖边,景色十分优美。
晚间,行宫大殿内灯光通明,天子设宴款待北漠二王子及文武大臣。今天所猎的猎物成为盘中餐,御厨们把它们变成美味端上了桌。要按惯例,此刻殿中已是杯觥交错,欢声笑语,十六卫有资格上殿的将军们彼此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狩场上没赢,酒场上可不能认输。
可是,今夜的气氛有些沉闷,狩猎结束后称量猎物,虽然十六卫人数占优,却没能胜过北漠的狼骑,石方真气得当场拂袖而去,十六卫的将军们面面相觑。反观北漠入殿饮酒的六人倒是用漠语高声谈笑着,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不亦乐乎,偶尔指点着大郑的将军,虽然言语不通,但鄙夷之意跃然纸上。
利漫看着对面的太尉朱文南,笑道:“日间听朱太尉评点大漠与大郑之间长短,言辞间有未尽之意,请老太尉为小王解惑。”
朱文南没理他,把目光看向天子。石方真有意提振士气,当即道:“太尉不妨向北漠二王子说道说道,也省得北漠小瞧我中原。”
得了天子的允许,朱文南道:“北漠是草原民族,以牧马为生,男男女女都在马背上长大的,用一生专精于一事,北漠骑射确实胜过我大郑。我大郑的长处在于城坚器利,这在历年来的争斗中已经表现出来。我朝工部研发出绞车弩之类的利器,在黄沙关一役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威力。我臣听说工部还有几样武器正在试验,在此处就不便明言了。”
利漫心中暗惊,阿史和浑支部落战后并入大哥的麾下,据阿史支磨讲,原本已经能攻下黄沙关,正是被绞车弩所阻。大郑有此利器已是大漠的心患,听朱老头讲居然还有几样,看来大郑的底气十足,亏得父汗没有轻举妄动。
“针对北方民族的特性,几个都护府都在讨论战法,此次廖建辉在黄沙关大败阿史和浑支部落,就是采用了一种新研究出的锥阵破敌法,以我之强克敌之短,两军相遇,我大郑铁骑并不弱于大漠狼骑。”
利漫撇了撇嘴,这老头胡吹一气,浑支耶律解说了这锥形阵法,乍一相逢或许有效,既然这阵法已经被我大漠所知,还想用来克我,简直叫可笑。
朱太尉手捊银须,冲着麾下这些将领们吼道:“一个个垂头丧气做甚,哪像个军人,知耻而后勇,技不如人便多加操练就是,流血流汗,自然功成。终有一天,我大郑铁骑会逞威草原。”
一通喝斥如醍醐灌顶,座中诸将齐齐起身,向着老太尉躬身行礼,道:“多谢太尉教诲,末将敢不用命。”
石方真见将领们士气大振,暗道姜还是老的辣,举起手中杯,笑道:“诸卿,为朱太尉寿。”
利漠等人听的不是滋味,什么叫做逞威草原,这不是当着和尚骂秃驴吗。利漫将酒杯重重一墩,以目示意最末座的一个年轻汉子,那汉子心领神会,站起身,操着生硬的郑语道:“在下查木卜,是草原上的射雕手,再灵巧的百灵鸟也比不过天上的雄鹰,刚才那个白胡子老头说了一大堆,不如来比比,看看谁的箭射得准。”
查木卜对老太尉不敬,就是对整个大郑的军界不敬,在座的诸将谁不是神射手,纷纷站起身道:“比就比,谁怕谁。”
石方真见军心可用,拍手道:“枯饮无味,就比试比试,用来佐酒。来人,殿外摆靶,取弓箭来。”
老太尉端起酒杯,道:“万岁,容老臣放肆,为万岁司酒。朱易锋,你去服侍太子。”朱文南此举是自己站在天子身边保护,命孙儿保护好太子,以防万一。
对于朱家人石方真放一万个心,笑道:“太尉年岁已大,就坐在朕侧,陪朕说说话,顺便指点一下儿郎们的箭术。”
有人取来弓箭,在一百步外摆下三个箭垛,查木卜连连摇头,道:“太近,太近。”箭垛摆到一百五十步外,已经出了大殿,座中有些人盘算着这么远的距离难以射中红心,默默地坐回位置。
查木卜挑了把适合的弓,站在殿中,弯弓搭箭,箭箭命中红心,果然不愧是射雕手,诸人齐声喝彩,石方真赐酒三杯。左卫大将军宁滔以同样箭中红心赢得了掌声和赐酒,接着又有数人得此殊荣。
石方真满意地笑道:“看来我大郑将军们的箭术也不下于草原射雕手。”
利漫不满地用漠语喝斥了几句,查木卜又道:“箭垛是死的,真正的射手能射落天空飞过的雄鹰。”
宁滔道:“查将军,这黑夜也找不到鹰啊,要比射鹰等明天狩猎时再说吧。”
查木卜站在殿中,四周扫量,一眼看中了殿角点燃的安神香,指着香头道:“比射这个。”
一百五十步外射灭香头,这可不是一般的功夫。要知道燃着的香头只有绿豆大小,摆在一百五十步外,一般人连看都看不见,何况还要一箭将香头射灭。查木卜见殿中安静,得意地笑道:“怎么了,不敢比吗,那就算我赢了,还是我大漠的箭术胜过中原。”
“比就比,谁怕谁?”宁滔吼道。大家都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比试。太子石重伟更是站起身向外张望,朱易锋略显紧张地站在太子身侧,没有看香头,注意防范着查木卜,生恐他转身射来。
江安义坐在殿末,见侍卫摆了两个半尺高的香炉,在炉中各插了三只线香,香与香之间间隔近两寸,以防被箭风带灭。黑夜里,三个香头红光微弱,忽明忽暗,极难分辨,一般人的不要说射香头,能不能看清都成问题。
宁滔和查木卜并排而立,两人都认真起来,站在殿中调息。查木卜率先弯弓搭箭,“嗖嗖嗖”接连三箭出手,只见远处的三颗香头化作纷飞的小点烟花般消散。
“好”,喝彩声轰然响起,响彻整个夜空。
查木卜自得地一笑,收弓站立,看向身旁的宁滔。见对手先声夺人,宁滔心中微微有点发慌,远处的香头像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着,逗弄着自己的心神。
深吸一口气,宁滔凝神举弓,箭出如风,一点香头被击落。一鼓作气,宁滔又抽出一根箭,凭借着手感,又一点香头熄灭。喝彩声如潮水般汹涌,连一旁燃烧的火苗也被震得“突突”乱抖。
最后一箭,宁滔感觉有点发昏,刚才两箭耗费了自己太多心神,自己被喝彩声打断,没有连续出手,此时心力已竭,这最后一箭怕是射不出去了。
朱太尉看出宁滔的窘状,出声道:“宁滔,风头出得够多了,这最后一箭让给老夫的孙儿,让他也在万岁面前露露脸。”
朱易锋闻言大步踏上前,从宁滔手中接过弓箭,笑道:“宁叔,请多多指点。”
宁滔感激地冲他点点头,叮嘱道:“多加小心。”
朱易锋气定神闲,轻舒猿臂拉开弓,松手箭出,香头熄灭,彩声再起。
石方真对着朱太尉道:“老太尉,朱家后续有人,朕心甚慰,朕敬太尉一杯。”
朱文南欣然与天子碰杯饮尽。
被大郑取巧追平,查木卜心中不服,他的郑语不好,急得面红耳赤,嘟囔着:“作弊,不算……赖……”显然,大郑的君臣把他的抗议忽视了。
利漫眼中闪过怒色,喝道:“查木卜,回来。安跋,你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安跋晃着膀子来到殿中,冷笑道:“你们中原人就喜欢投机取巧,不算英雄。燃起香火,弓来。”
三根香重新点燃,安跋傲然而立,从箭袋中抽出三根箭,同时搭在弦上。一弓三箭,箭如流星,三颗香头一齐被射灭。
静,殿内鸦雀无声,风吹动火苗发出“忽忽”地响动,有人忍不住咽起了唾沫,这箭术简直神了。
“如果你们谁能像我一样射灭香头,我就服你们大郑的箭术不在大漠之下,要不然,你们就罚酒认输。”安跋傲然道。
大殿内一片沉重的呼吸声,大家默不作声。朱易锋想了想,从未试过一弓三箭,如果失手恐怕有损国家的颜面。
“怎么,没有应战吗?你们大郑人都是懦夫,罚酒三杯了事吧。”安跋狂傲的话语在大殿上空飘荡,刺激着大郑君臣的心,特别是十六卫的将领们只觉得脸火辣辣的发烧。
“这样的箭术算什么,我大郑虽然以儒立国,但是君子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射箭只是其中的一项,不用在座的诸位将军出手,区区一个书生也能射出这样的箭。”
众人齐齐把目光投向殿末,只见礼部员外郎江安义挺身而出,昂然举步上前。
见是江安义,众人泄了气。书生好大言,只笔抵万兵,写诗作赋可以,这可是要真实比试的东西,怎么能吹牛,待会岂不是更让北漠人嘲笑。
石方真虽然嘉许江安义的勇气,但这个场合有关国家颜面不容胡闹,刚想将江安义斥退。
一旁的朱太尉轻声言道:“万岁,此子机敏过人,倒不像是不识轻重之人,不妨让他一试。”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巧计胜人
江安义身上穿着深绿的六品文官服,安跋翻着怪眼打量了江安义半天,愣愣地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个读书人,刚才听阁下大言不惭,说大郑没人能及你的箭术,我便射一箭给你瞧瞧,让你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江安义微笑以应。
安跋晃晃脑袋,是不是自己没听清楚,一个读书人真以为靠所谓的“君子六艺”中的射,就能胜过自己。见江安义挑选弓箭,安跋追问道:“你是说你也能一弓三箭同时灭掉三颗香头?”
“何须三箭,我只需一箭,就能灭掉三枚香头,甚至十枚。”
大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江安义疯了,箭灭香头已属难得,一弓三箭当属绝技,一箭灭十香头这牛吹得也太大了。
安跋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狂笑起来,道:“兀那读书人,如果你真能一箭灭掉十香头,我安跋愿向你磕头,拜你为师。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跪在地上给我磕三个头,大声承认自己是个骗子,你们大郑人都是骗子。”
“一言为定。”江安义的话掷地有声,让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太子石重伟眼神晶亮,问身旁的韦佑成,“姐夫,你能一箭灭几个香头?”
让自己持弓射箭,怕是那箭到不了一百五十步外,更谈不上准头。韦佑成苦笑,不敢作声。
太子的眼光向右侧的申国公望去,王克明道:“臣能一箭灭一香头,一弓三箭臣做不到,至于一箭灭十香头不可能做得到,江安义怎么在这个场合说大话?不对,除非……”
王克明突然想到什么,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焕出笑意。
“除非什么,申国公快告诉孤王。”
“太子殿下,稍安勿躁,拭目以待。”
这时,江安义已经挑选好了弓和箭。弓是二石弓,要两百多斤的力气才能拉满,众人见江安义的力气不小,稍稍安了点心。箭选用的是三叉箭,式样与普通箭相似,但箭头呈扁平状,中间突出,两侧沿展成弧,战时用来切断缆绳等物。
安跋看似粗豪,其实心细如发。到香炉处看了看有没有做手脚,又亲自将十根香分散地插在炉中,以免呈一条直线被一箭穿透。做完这些,安跋回到江安义身边,示意江安义可以开射。
江安义挺身而出并非简单地头脑发热,不顾后果。一来当时安跋气焰嚣张,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二来江安义自觉能够一箭灭掉三枚香头,当然是灭掉而不是射掉,至于是三枚还是十枚,其实都差不多。
江安义的箭术学自许昌化,他曾看见过许昌化连珠箭、弧形箭和一手三箭的绝技,想来比安跋还要强上几分。当日在许昌化后园一战,要不彤儿一声喊,江安义差点丧命在箭下。
箭术,是远程有效打击敌人的方法,江安义有意文武兼重,自然认真揣摩过箭术。闲来无事,江安义有意地将元玄心法和箭术结合起来,以心为弓,以意为箭,以气引路,创出一种心弓意箭的状态,还从未在人前显露过。
江安义在殿中站定,均匀地调整着呼吸,眼盯着远处的香炉,江安义缓缓地闭上双眼。在大脑中,远处的香炉清晰可见,手中的弓成了手臂的延伸,意识如箭,直刺向香炉。
大殿内鸦雀无声,隐约能听见沉重的呼吸声,众人静静地等待着江安义的出手,石方真的手紧攥着酒杯,手指握得苍白也不自知。
募然,江安义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清亮,如同天边的星光闪耀。箭如闪电,劈开夜空,“当”的一声脆响,射在香炉的一只足上。这个香炉青铜所制,高约一尺,三只炉足粗若酒盅,箭射在右边的炉足上,利箭如铲,附着着江安义的真气,锋利无比,“嗖”的一下将炉足铲断。
炉足一断,向右倾倒。从殿中射箭处往外一百五十步,恰巧在阶边,香炉就摆放在阶上,香炉立足不住,向右倒去,被箭风一带,滚下台阶,一直向下滚去,香灰撒了一地,至于里面的十根香,灭得不能再灭。
大殿内先是一静,紧接着“好”声四起。石方真长出了一口气,高喝道:“好,好箭术。”举杯将手中酒饮尽,才发现手中满是湿淋淋的汗滴。
安跋傻了眼,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高声叫道:“撒赖,不算。”
江安义微笑道:“请问我可是只出了一箭,十个香头可是都灭了,我哪里撒赖?”
太子笑得双手直拍打桌面,道:“江卿真是多谋,怪不得他说能一箭灭十个香头,我看一百个也不在话下。”
朱太尉笑着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