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148章

变臣-第148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过金牌,沉甸甸地压手。段次宗庄颜道:“安义,金牌只为防身,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用。此去危险重重,千万小心,功成之日,段某定当为你请功。”/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步步危机
  卓承训的歌声停歇,华文庆举杯笑道:“状元郎的歌唱得如此好,弹琴的姑娘都被你的歌声迷住了。”/p>;
  挂起迷人的笑容,卓承训向琴女望去,琴音一乱,女子脸上飞起红晕。/p>;
  “江词仙的这《将进酒》气势豪迈,奔放洒脱,着实不愧词仙之名。”丁楚带着三分醉意,嘴中喃喃地念着《将进酒》,突然皱起眉头道:“此词大起大落,语带悲愤,虽然悲而不伤,悲而能壮,但与江词仙的心境不符,莫非写这词时江词仙想起了少年悲苦之事。”/p>;
  同为状元,卓承训没少被人拿来与江安义相较,出身书香门第,谨守圣人教诲,卓承训的行止让人挑不出错来,但与江安义一比,便少了那份精彩。表面上谦逊的卓承训其实对江安义有着说不出的反感,江的存在有如一块无法越的障碍摆在他面前。/p>;
  华文庆清楚卓承训的心思,自然不会提江安义找不开心。举杯与卓承训一碰,两人相对饮尽,华文庆道:“说来惭愧,卓榜一甲三人仅有状元郎挺身而出前往灾区赈灾,华某预祝卓兄戴誉归来,早日迁升。卓兄,他日得意之时可不要忘记我和丁兄。”/p>;
  大郑状元郎的平均年纪在二十七八岁左右,卓承训比华文庆还要小一岁,年仅二十五岁,他自幼便有才名,人长得一表人才,家中对其期望甚高,因而一直未替他娶亲,便是有意等他及第时成为权贵的金龟婿。/p>;
  卓承训高中状元之后,不少人家上门提亲,卓承训秉随父命迎娶了政事堂右丞毛华诚的次女为妻,有这样强势的岳父在,卓承训才能任职左补阙,虽然官阶从七品,但是天子近臣,极易迁升。此次前往赈灾回来,注定是要按擢升的。/p>;
  华文庆的根基在化州,想着三年任满后转任地方,先做个县令,再能升任刺史,京中水太深,华文庆自问与其在六部九卿间混日子还不如外任舒适。然而,京中有人外任才做得好,所以华文庆才把宝押在卓承训身上,将来随着卓的水涨船高,他在外任上也能风调雨顺。/p>;
  当然,华文庆更看好江安义,无论从圣眷还是能力上说,江安义都强过卓承训。华文庆很得意,疤脸人卢子越就是江安义的短处,自己可以随时拿捏,想到江安义成为自己手中的傀儡,华文庆满心舒畅,举杯自饮。/p>;
  送走石方珪,程希全心情大好,用二成股份买个强势队友不算亏本买卖,何况通过石方珪自己还跟宫中黄淑妃拾上了关系。看着园中的菊花,程希全觉得管家程有贵的表现可圈可点,笑道:“有贵,今日之事多亏了你在旁边圆场,你到账房支一百两银子,就说是我赏给你的。”/p>;
  程有贵默然半晌,劝道:“少爷,有贵是个下人,有些话原本不该说,但有贵是程家的世仆,有些话又不能不说。国公爷沉迷练丹,这几年府中由少爷作主,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原本府中每年有百万余两的进项,除去用度外还有三四十万的节余。老爷练丹后,节余便没剩多少,少爷您打赏无度,这几年开始吃老底了。今天少爷您又将绸缎庄的股份送出二成,这府中……”/p>;
  “好了,你不要说了。”程希全怒吼道,手中折扇将眼前盛开的菊花拍打得残落了一地。程有贵不敢再做声,垂而立,暗自叹息。/p>;
  一个仆人匆匆跑了过来禀道:“少国公,宫中来人传旨了,请您快去接旨。”/p>;
  程希全心中狂喜,没想到菊花刚送进宫去,旨意就来了。然而,从天堂到地狱仅有一步之遥,当旨意宣读完,程希全瘫坐在地上。/p>;
  不知过了多久,程希全从浑噩中醒来,一眼看见摆放在桌上明黄色的圣旨,如同被针扎般地哆嗦了一下。旨意并非嘉许他进献菊花,而是训斥他胡做非为,严令他在家读书静休一年,届时将亲自查验读书效果。/p>;
  程有贵见少国公神智清醒过来,长出一口气道:“吓死老仆了。”/p>;
  见程希全面如死灰,程有贵低声劝道:“少爷,天子虽然来旨斥责,但言辞之中不无维护之意。少爷不妨借此认真读书,他日让天子刮目相看,重振家声。”/p>;
  “江安义,都是因为这个江安义。”程希全喃喃念道:“如果不是他,我怎么会落得如此狼狈,又折面子又赔钱。有贵,你去把杨叔给我请来。”/p>;
  再劝无益,程有贵叹息一声离去。片刻之后杨宇动来到,程希全低语数句,杨宇动转身离开。/p>;
  赈灾的队伍离开京城已有五天,队伍分成两路,一路前往姜、齐两州,由工部侍郎柳轼带队,另一路前往更远的并州、青州,由秘书少监段次宗带领。/p>;
  还未进入并州,沿途开始66续续地出现难民,男人挑着担,老人、女人和孩子跟着,蹒跚往东。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槛褛、面容呆滞,神情中满是绝望,道旁可以看到走不动的老人,坐在地上奄奄一息,时不时有凄惶的哭声传来,闻者心碎。/p>;
  此情此景让队伍段次宗再也走不下去了,下令大队停住,就地赈灾。带着部分赈灾的粮食和银两,由京中左威卫三千人马护卫。/p>;
  一名衣着较为体面的老者被领到段次宗面前,段次宗躬身行礼道:“老丈,高姓大名,你们是哪里人,这是去往何处?”/p>;
  衣着虽然脏乱,老者的神态安然,从容地还礼,叹道:“大人是朝庭派来赈灾的吧。来的有点晚啊。”/p>;
  段次宗脸一红,四州大雨从八月初三开始,朝庭接着奏报已是八月二十日,筹措粮草和银两花了近十天的时间,赈灾的队伍出已是九月初三,行至此处已是九月初八了,难怪老者会怪责来的有点晚。/p>;
  “老夫姓陈,乃并州丘和县人,曾做过几年县令,前些年辞官在家。润水因大雨而暴涨,老夫所居的亚风村被决堤的洪水所淹,不得已和家人一起出门逃难。”老者眼中闪过痛楚。/p>;
  段次宗道:“陈老丈,我等虽然来迟,但朝庭不是下令各地开仓先行赈济灾民吗?为何要逃奔他乡?”/p>;
  “丘和县是在开仓放粮,但受灾之人太多,仓储有限,县令不得不算米下锅。丘和县与娄州相距不远,娄州并未受灾,因而我等想到娄州找条活路,待局势稳定后返乡。”/p>;
  “朝庭赈灾的十万石粮食不是已经先行抵达了吗?”段次宗追问道。/p>;
  老者叹道:“唉,老夫是听说朝庭运粮赈灾,但据老夫所知丘和县中并没有收到朝庭的粮食。”/p>;
  段次宗脑袋“嗡”的一下,十万石粮食从户部调运而出,算算日期应该在八月底到达灾区,为何至今未见?段次宗心如油烹,巴不得能飞到并州向并州太守云昌茂问个究竟,只是自己不能轻离。/p>;
  想了片刻,段次宗让人把马逢春叫来。马逢春,司农寺丞,此次前往赈灾的十人之一,为人处事谨慎小心,段次宗亲选其回入赈灾队列。/p>;
  “马逢春,我留下五百人和四万石粮食,你沿途收拢灾民,告诉他们朝庭已经派出赈灾使。你不妨就驻在丘和县,收拢附近县城的灾民,搭建简易住处,等侯我下一步命令。”/p>;
  马逢春领命。段次宗转过脸对着陈老丈道:“陈老丈,你是丘和县人,德高望重,大难当前,烦你与马逢春合作,在难民中招些人手,帮着马逢春维护秩序,放食物,另外让人宣传宣传,让大伙赶紧回家,不要流落四方,朝庭会帮着你们重建家园。”/p>;
  马逢春和陈老丈留开,片刻之后,大道上欢声四起,段次宗是灾民得知消息后欢呼,故土难离,既然有救,谁愿意背景离乡。/p>;
  赈灾的粮银由左威卫押送,通过官道到达娄州,因大水堵路改由河运,沿西水河西上,计划沿途放物质,丘和县就在旁边,怎么粮食仍未到位,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p>;
  段次宗紧锁眉头,身为赈灾使,沿路要协调众多事宜,自己无法脱离大队,看来只能派江安义前去查探。在仁州清仗田亩的时候,江安义也硬生生闯出局面,希望这次也能探明究竟。/p>;
  江安义一身尘土,精神抖搂地出现在段次宗面前,躬身礼道:“见过大人。”/p>;
  算起来江安义是段次宗的门生,对于这个年轻人,段次宗越来越喜欢。临出京前,他听说江安义通过赌博的方式从常乐坊赢来三百四十万两银子,解了赈灾的燃眉之急。段次宗虽然是个刚直严谨之人,但听到消息还是背地里喝了两杯,取不义之财用于赈灾,何必过于苛求。/p>;
  不过,在江安义面前,段次宗向来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江安义心中惴惴,比起面对余师还慎重三分。余师还有七分为师三分为友的感觉,这位段大人江安义可不敢露出半分轻佻。/p>;
  见江安义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段次宗又好气又好笑,也不点破,沉声将赈灾粮食可能失踪的消息告诉了他。江安义越听脸色越凝重,赈灾粮食关系多少人的性命,哪容有失。/p>;
  “安义,我想让你沿粮食前行的路线一路查探,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段次宗从怀中掏出块金牌,这是出京时天子给他节制四州官员的信物,上面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字。/p>;
  接过金牌,沉甸甸地压手。段次宗庄颜道:“安义,金牌只为防身,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用。此去危险重重,千万小心,功成之日,段某定当为你请功。”/p>;
  /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死一线
  站在船头,劲风拂面,吹得衣襟猎猎如翻,却吹不走江安义心头的阴郁。
  昨夜从淦阳县县令口中得知,左武卫押运的二十艘粮船并未在淦阳渡停靠,而是一路西进,然后失去了消息。
  从淦阳渡到武阳渡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期间有几个小渡口,刚才路经的枫林渡就是其一,因为涨水渡口被淹没了,根本不可能停靠,那些粮船究竟怎么消失了?
  背生凉意,江安义猛然转身,丈许开外,抱手立着个汉子,满面络腮,正是在香水铺前遇见眼露紫光的高手。他怎么会在这里,江安义心头闪过不祥之兆。
  “阁下何人?”
  杨宇动伸手将头上的破笠摘下,抛入江中,沉声道:“陈洪明、姜健师徒你可记得?”
  江安义一愣,他一直以为杨宇动是程希全的人,没想道居然与姜健师徒有旧,当日在许昌化后花园一战,陈洪明伤了自己一掌,不过他逆行功法,估计活不长久。自己已经将这段远事淡忘,不料今日此人重新提起。
  事后,江安义打听过姜健师徒出身六华门,此人莫非是六华门的人。江安义抱拳拱手道:“前辈,姜健师徒有违法纪,助纣为虐,打伤龙卫,袭击官员,实属罪有应得。望前辈辩明是非,不要陷身其中,自取其祸。”
  杨宇动心中暗笑,其实他与姜健、陈洪明没有丝毫关系,程希全从李世成嘴中得知江安义与姜健师徒争斗的往事,杨宇动觉得可以加以利用,混淆视听,万一失手,江安义也无从追查,更不会联系到温国公府。
  冷笑一声,杨宇动道:“是非恩怨老夫不想去理,老夫此来是为陈师弟报仇,你小心了。”
  陈师弟,江安义一愣,看年岁眼前的络腮汉子不过四十来岁,内功有成驻颜有术,信乎?
  不及多想,一股寒流已经逆风而来,与船头的江风相撞,形成无数个细小的涡旋,舞弄、撕扯着江安义身上的儒衫。此行江安义吸取了大漠之行的教训,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特制的银丝服,防御力极强。
  果然是寒气,与陈洪明和姜健的真气十分相似,江安义对杨宇动的话信了八分。和姜健师徒动手有经验,而且元玄心法的真气阳刚炙热,正好克制这种阴寒类的功法。
  江安义信心百倍,真气由丹田而起,经三阳经化成掌风劈出,有如一道炎飚,向杨宇动劈去。
  一切如自己所料,杨宇动嘴角浮出一丝笑意,知此知彼,百战不殆,温国公时常念起的这句真不错。程希全花大力气调查江安义,杨宇动动身之前,已经将这些资料细读了一遍,虽然涉及功法的不多,但江安义真气属火还是知道的。
  当即化掌为拳,牵引着那些小旋涡向掌风迎去,江安义只觉一掌击入泥潭之中,又涩又粘,牵引着身形站立不稳,向左倾去。
  杨宇动右手牵住江安义,左手一扬,一道寒风击奔江安义的面门。掌风凌历,江安义一手被制,只得单臂护胸,往外一迎,同时脚步后撤,暂避其锋。
  “呯”的一声,劲气触在一处,发出清脆的激响。杨宇动的功力强于江安义,江安义立足不住,连退两步,稳住身形,离船边不过半步的距离。江风吹来,寒意凛凛。
  “这不是六华门的寒玉功,你究竟是何人?”交上手,江安义立即分辨出对手所发的掌风看似寒冷,却带着粘滞之意,分明与姜健师徒的功法不同。
  杨宇动暗自得意,功夫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踏在炼神返虚的边缘,体内经脉大都畅通,再要进一步就要看机缘。杨宇动十余年家打通体内不同的经脉以求厚积勃发,无意中发现真气经由不同的经脉可以比拟出不同真气的效果。这招拟寒冰掌,就是经由太阴心脉而出,不过根基在丹田,本质却不会变,掌风虽寒,实质仍是紫浑真气。
  “小子,有话到阎罗那里再问吧。”杨宇动两袖鼓胀如袋,江安义看到他的袍袖表面现出波浪起伏的微纹,心知真气被其凝聚成两团,出手便是石破天惊。
  果然,杨宇动一抖袖,两袖真气如同两柄重锤夹击而来。后无退路,江安义只得双掌化刀,往外推出,再次硬撼真气锤,哪知刀锋削出,如同砍破两只大尿脬,重锤发出鬼哭般地啸声,化成无数条阴毒的小蛇,无孔不入地向江安义全身钻去,诡异至极。
  江安义所学内功及武功,除了来源于脑中妖师的记忆外,就是在与人不断地争斗中成长进步。和杨宇动动手,江安义加着万分小心,刚接招就被迫着退了两步更让他明白比起眼前的对手,他还差了几分。所以,两掌推出,江安义还留有三分余地。
  此刻见情形不妙,江安义脚尖用力,真气压在船板之上,“卡”的一声,船板被踩折。江安义却借着反挫之力一个倒翻,高高地跃起,人在空中,双袖没有闲着,往杨宇动的面门拂来。
  杨宇动原以为一招可以将江安义逼入水中,不料江安义身法灵便,翻身而起。杨宇动双掌托天,与江安义双袖接实,江安义在空中被震得高高飘起,落地时连退三步,跺碎了几块船板,劲气震得船身上下起伏,凶险异常。
  两人的争斗惊动了船上诸人,这条商船运粮到并州武阳府,沿途接了不少行客,江安义在吉水渡上的船,而杨宇动却在是淦阳渡上的船。原想挣点小钱,没想到迎来两位煞星。
  船老板哆哆嗦嗦地喊道:“两位好汉,有话好好说。江上风浪太大,船行不稳,两位若要争斗,怕是这一船人的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