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枯叶,气势十足。江安义如同浪中片舟,随风浪而行,看似凶险万分,其实安如泰山。
江黄氏紧张地透不过气来,义儿什么时候习的武?要不是一旁的洪信大师连说“不打紧”,江黄氏早就想喝止了。江安勇和妍儿对哥哥信心十足,兄妹俩又蹦又跳高声替哥哥加油。
洪信和尚眼中精光闪动,暗暗点头,这少年人好内功,只是并不会真正使用,要不然至重支撑不了这么久。
一柱香的功夫过去了,方至重见沾不到江安义的衣角,双拳屡屡击在空处,这滋味实在难受。怒吼一声,方至重停住拳腿,深吸口气,束发的布条被震散,披散的黑发随风飘舞,俨如金刚降世,罗汉附体。
“可有胆与我对上一掌。”方至重闷声道。
江安义只觉体内像着了火,热气宛如怒浪冲堤,由丹田席卷全身,正想找个口子喧泄出去。听到方至重的话,江安义二话不说,挥拳向方至重打来。真气沿着手中的经脉呼啸而来,拳风带着一股热浪。
方至重查觉到江安义的异常,双脚微蹲,双拳收起,等江安义的拳头靠近,呼气出声猛地出拳迎上。“呯”的一声,劲风四射,尘沙飞扬。
“再来。”江安义觉得真气涌出,体内的躁意稍减,身形一退一进,举拳再打,方至重屏气相侯,“呯呯”之声不绝,一连就是十余拳。方至重被震得退后五尺,地面上犁出一条深达三寸的深沟,最后一屁股坐在地上。
江安义只觉真气乱窜,胸口烦闷异常,浑身酸软无力,软软地就要瘫下去。
“阿弥陀佛。”耳边法号声洪亮,洪信和尚出手如电,伸指在江安义的胸腹间连点,清凉之意随指而入,江安义顿时清醒了许多。
“檀越还不凝心静气,按平日里运功归气于丹田。”
江安义闻言盘膝坐好,按照日常运功的调息,散乱的真气慢慢开始驯服,如涓涓细流汇入丹田中,再由丹田流往经脉,往来循环,生生不息。
良久,江安义睁开双眼,耳边立即传来娘的声音,“义儿,你没事吧?”
看到娘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江安义笑着宽慰道:“娘,没事,我刚才使岔了气,休息一下就好了。”
缓缓站起身,看到洪信和尚,江安义躬身施礼,道:“多谢大师。”虽然不知刚才自己是怎么了,但江安义知道凶险异常,没有洪信大师的几下连点,自己不知会出什么事情。
洪信和尚合掌一礼,没有做声。
江安义环顾四周,没有看到方至重,关切地问道:“大师,方至重没事吧。”
“没事,他有些脱力,贫僧让他休息去了。檀越你气血刚平,不妨到贫僧的禅房歇息一下,贫僧略通医术,可以为你把把脉。”
江黄氏听洪信和尚说会把脉,连声答应,让江安勇扶着哥哥随着洪信和尚前往禅房。
………………………………
第三十四章 枯木逢春
洪信和尚将指头从江安义的尺关寸上移开,笑道:“不妨事了。”江安义默查了一下体内,真气运行通畅,感觉精神百倍。
江黄氏长出一口气,念了声佛,抚着胸口道:“不行,我还要去给佛祖再烧柱香,让佛祖保佑全家平平安安。”说着,带着带着安勇妍儿一起去了大殿,屋内只剩下江安义和洪信和尚。
“大师,刚才我是怎么了?”
“你真气逆转,差点走火入魔了,你师傅没有教过你怎么运用真气吗?”
江安义默然,他哪有什么师傅教导,不过是按妖魔记忆中的心法结合妖魔的感受修习真气,却不知真气修习要按部就班,积蓄到一定程度还要打通任督二脉,不然真气在体内充郁不化,轻者走火入魔全身瘫痪,重则全身炸裂粉身碎骨。今日,江安义妄运真气引发真气逆转,眼看就要走火入魔,幸亏洪信和尚替他疏通淤塞之处,才幸免一难。
江安义见洪信和尚表情凝重,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急忙道:“小生是无意中看到一本心法,一时好奇就跟著书上所述练了起来。”
洪信和尚无语,没有师傅指点也敢练习内功,这跟找死没有两样,只得劝道:“此事凶险万分,以后不要再修习心法了,要不然性命难保。”
练习心法好处多多,江安义已经尝到甜头,那肯轻舍,听洪信和尚的语气,知道他是行家,于是恳求道:“请大师指点一二。”
洪信和尚看着江安义真是无语,心法非真传弟子不授,自己所习的《伏魔心经》乃是明普寺不传之秘,自己连重儿也没告知,这个年轻人难道不知道内功心法有多珍贵吗?
微闭双目,转动手中念珠,洪信和尚默诵起经文来。
江安义看此情形知道自己冒失了,无话找话道:“方兄没事吧,我想去看看他。”
“他并无大碍,只是双手受力过度有些肿胀,贫僧已经让人给他敷了散淤的药。你想见他,请随贫僧来。”洪信和尚起身带着江安义来到隔壁。
方至重正躺在床上,光着膀子披着的棉衣,两个肩窝处都碧绿一片,敷了散淤的草药,见到叔叔带着江安义进来,方至重翻了翻白眼,没理他。
“方兄,刚才我像发了魔障,一心只想发泄,累你双臂受伤,真是对不住了。”江安义诚恳地道歉。
方至重瞄了江安义一眼,看他是真心实意,吃力地摆了摆手,道:“算了,切磋时收不住手也很正常。说起来你瘦得像只猴,力气倒不小,除了叔叔还从没有人把我打倒在地。”
被评价成猴,江安义有点哭笑不得,不过方至重言语爽直,是个实在人,江安义很喜欢。想起洪信和尚说他“耐不住寺中清寒,好酒贪嘴,食量又大”,江安义灵机一动,道:“方兄,庙中清苦,你不是出家人,不妨到我家去,我家有好酒好菜,管你吃个够。”
方至重咽了口唾沫,坚定地拒绝道:“不去,我要跟着叔叔。”
洪信和尚有些意动,江安义曾用二百两银子来买茶树,家境应该很殷实,看江安义的模样确实喜欢至重,至重到江家肯定比呆在寺庙中强,自己也能安心礼佛。想到这里,洪信一脸慈爱地看着方至重,道:“痴儿,你尘缘未断,跟着贫僧做甚。江檀越气宇轩昂,非池中之物,你跟在他身边将来能有所作为,远胜过在寒寺中苦熬。”
“我不去,我就要跟着你。”方至重说着,若大的汉子眼泪出来了。
“方兄,我家离安龙寺不过三十里,你如果想大师了随时可以到寺里来,再说大师有空也可以到我家去看你。”江安义轻言劝道,方至重想了想,没有做声。
看到方至重有些动心,江安义转过身来对洪信和尚道:“大师请放心,方兄到我家后就是我家亲人,我娘和弟、妹是良善之人,必不会亏待方兄。”
江黄氏从门外进来,道:“刚才义儿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也很喜欢这个大个子。如果这孩子不嫌弃我,我愿收他为干儿子,视同自己的骨肉。”
洪信和尚双掌合什,口诵佛号,朝着江黄氏深深一礼,道:“多谢夫人。”转过身看着方至重,眼中含泪道:“重儿,还不快拜见义母。”
方至重见叔父流泪,不敢违逆,爬起来趴在地上“邦邦邦”磕了三个响头,道:“拜见母亲。”
江安义急忙把他掺起来,笑道:“方兄,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妍儿站在方至重身旁,比划着身高,笑道:“这个大哥哥怎么长得这么高,娘说吃肉长得高,他是不是天天吃肉啊。”
江安勇还有些气,歪着头道:“大个子,你摔了我的酒葫芦,什么时候赔我我才叫你哥哥。”方至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自知理亏没吭声。
洪信和尚早已泪流满面,出家人也是人啊。请江黄氏坐下,洪信和尚开始讲方至重的身世,说起其父方宁厚是大郑的武骑尉,北漠攻破元宁县为国战死,其母带着方至重逃亡途中染病,好不容易支撑着找到自己便撒手人世,自己一个出家人,只能将侄儿寄于人家,让方至重吃了不少苦。
说到动情处,出家人落下有情泪,方至重触及伤心事,哭得“呜呜”响,江黄氏陪着掉泪,惹得大家一起伤心。
江黄氏免不了谈及夫亡家贫的往事,当讲到二年前江安义突遭雷劈生死不明的时候,洪信和尚眼眉一动,七年前自己推却明普寺知藏一职,南下弘法。师叔广明大师送了自己一首偈语:枯木遇枯木,逢春再逢春。安龙且禅坐,机缘因雷来。自己修建安龙寺,静心修行,自觉修为日深,但深山野寺,少有香客,如何弘法。二年前山顶老茶遭劫,应了枯木和机缘因雷来,不过枯木逢枯木,今日方得清明。
洪信和尚看向江安义的目光变得不同,眼前这少年莫非就是自己的机缘,南下弘法是此生宿愿,今日缘起不容错过。仔细地打量了一眼江安义,洪信和尚吸了口冷气,这少年人的面相好生奇怪,印堂间黑气隐隐,却有道红光直冲天庭,这正是枯木逢春之相。
强抑住惊喜,洪信和尚淡然笑道:“我观檀越相貌出奇,贫僧略懂相术,愿与檀越相个面,不知可否?”
这是求不来的好事,当然不会拒绝。洪信和尚对着其他道:“相面虽是小术,但语涉天机,知之不祥,你们到大殿中等候片刻。”
禅房安静下来,洪信和尚认真地打量着江安义,半晌开口道:“檀越印堂发暗主凶,年幼丧父家贫,十五岁前有一大劫,极凶。暗至极处隐有红光透出,此乃运转之兆,此相有一说法,叫做枯木逢春。”
这些江黄氏刚才都已经说过,江安义自然不信洪信和尚是从自己的面相上看出来的,自家收留了方至重,这和尚免费送自己一卦,说些好话。抱着估妄听之的态度听着,江安义点头应是。
“大劫去后暗色淡去,一般相师会以为这是劫去福生之相,从此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其实不然。”洪信和尚手掐念珠,转动不停,继续道:“檀越印堂的暗色隐于皮相之下,越发凶险,一个不慎,便有血光之灾杀身之祸,甚至延及家人。”
江安义心中一凛,洪信和尚说的半点不差,先是侯七马八,最近又有苍澜岭之灾,自己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招揽方至重,何尝不是想借重他保护家人。
“枯木逢春,有如逆水行舟,需时时谨慎处处小心方能渡过。我观檀越一生,机缘藏于凶险之中,非常人行非常事,檀越此生注定异于常人。慎之、勉之,谨记常怀慈悲心,自得神佛佑。阿弥托佛。”洪信和尚合掌颂佛,法相庄严。
这和尚有些道行,江安义脑中闪过念头,他哪知洪信和尚师从明普寺广亮大师,三十岁便升座说法,是有名的大德高僧,南方崇道,因而声名不显,要在北方,那是等闲难得一见的风云人物。
江安义恭恭敬敬地合十行礼,道:“多谢大师提点。”
洪信和尚已经认定江安义就是自己南下弘法的机缘所在,当然不会用几句言语打发江安义,微微笑道:“我看檀越与佛有缘,可有意做我佛门护法?”
佛门护法?江安义一愣,自己是儒家弟子,对神佛一说向来是敬而远之,再说自己体内可有只妖魔,这万一被佛祖发现,还不得出手降魔啊。
见江安义沉吟不语,洪信和尚继续道:“儒家以仁义治天下,道家清静无为以养身,佛家劝人为善而修心,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源本是一家。檀越可知,韩伯雄韩太保就曾是我佛门护法。”
韩太保,郑昭帝时的丞相,道德文章天下所重,没想到他居然也是佛门护法。江安义心头激荡,自己居然能和韩太保一样成为佛门护法,真是无上荣光。只是这佛门护法要做什么?自己一介书生无权无势何能何德与韩太保比肩?
听到江安义的疑惑洪信和尚淡然一笑:“佛门护法虽护法佛门,但所行仍是奉善弃恶、护国佑民之事,与儒家所说并无相违。只是遇上灭佛毁寺杀僧等恶事时,佛门护法当挺身而出,金刚伏魔护持佛门。至于身份高低,在我佛的眼中众生平等,韩太保和檀越并无分别。”
江安义松了口气,如此说来佛门护法倒与自己无碍,点头应道:“多谢大师厚爱,安义愿为佛门护法。”
一块菩提木,正面是佛祖坐像,背面刻着“众善奉行、护国佑民”八字,木牌古朴庄重,看上去有些年代了。
洪信和尚见江安义收好木牌,如释重负地笑道:“既是佛门护法,贫僧便以居士相称。刚才居士提到心法之事,贫僧虽不能将本寺的心法传授于你,但贫僧修习心法有年,有些心得还是可以与居士商讨一下。”
………………………………
第三十四章 月夜杀机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电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江安义将真气纳回丹田,徐徐睁开双眼,虽是暗夜,室中桌椅摆设却清晰可见,自己难道就达到了洪信大师所说的虚室生白的境界。离洪信大师指点过去了二十天,知道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后,江安义的进展神速,除了能暗夜视物外,真气已能收放自如,与方至重争斗时失控的场面不会再发生了。
云破月出,清冷的月色透过窗棂洒落在屋内。江安义只觉遍体清灵,飘然若仙,左手握拳,看似信手向前挥出,一道凛冽的劲风击在地上,“呯”的一声留下一分拳印。虽是泥地,但经过数十年的踩踏,早已坚如铁石。
江安义满意地收回拳头,击发成束,真气不再发散,威力大了不少,如果此时再与方至重相拼,估计有个三五拳方至重便要坐在地了。
离家的时候,方至重已经和家人相处得融洽了,就是不大爱说话,妍儿怎么逗他都只是哼哈回应,越是如此,妍儿反倒越喜欢“欺负”这个傻大个。方至重看娘的眼光中满是孺慕之情,娘也把方至重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惹得江安勇总嘀咕娘偏心。
屋外山风呼啸,隐隐有野兽的嚎叫声传来,长春观过于偏僻了。想起宁虚道士见到自己时露出的笑脸,江安义心头泛起暖意,二月了,寒风压不住春意,一路行来,已经是草色遥看,再过阵子就要春暖花开了。
“咚”,一声巨响在山谷中回荡,无数宿鸟被惊得冲天而起,啼叫着飞向远方。
“什么人?”是宁虚道长的喝声,又是一声巨响从观门传来,像是有人在用力捶打大门。
“桀桀桀桀桀……”声音尖锐刺耳,有如枭叫。江安义坐不住,出了门,顺着声音来到观门前。月光清亮,照得观门前的空场一片霜白,也照在观门前手扶拐杖的老者身上。那老者面如松皮,须发皆白,与冲云道长的鹤发童颜相比更像千年山魈,那尖锐刺耳的声音正是从他嘴中发出。
“四十二年了,刘松涛,我找了你整整四十二年了。桀桀,原以为再也找不到你了,没想到贼老天终于开了眼,在我临死前让我找到你。我原以为你卷了财宝躲在哪里享福呢,没想到居然藏在这穷山沟中扮道士,难怪我找不到你。”声音散发着怨毒地快意。
冲云道长叹了口气,道:“齐开山,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放下吗?”
“放下,桀桀桀桀,说得轻巧,当初卷走财宝的人是你,你让我怎么放下?我一闭上眼就是那些死难弟兄的样子,要不是你,他们或许不会死。”那老者恨恨地一顿拐杖,“当”的一声,火星四溅,石板裂碎,那拐杖居然是铁的。
“当年之事事出有因,如今再说无益,那些财宝我分文未动,你拿回去吧,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