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面带不渝的范师本,江安义感觉自己有些变了,要是在两年前,自己想也不会多想,肯定跟范师兄的想法一样,力求还事实以清白,可是如今,权衡关系,顾虑重重。劝慰了范师本几句,江安义决定见机行事。
进了会野府,欣菲和秦子炎等人的身份特殊,不用前去拜见杨祥亮,直接前往了龙卫州统府,江安勇跟着妻子一同去了州统府,提走了元天教的汉子,事涉元天教,属于龙卫管辖的范畴。
江安义带着范师本和史清鉴,刺史府公堂上拜见大帅,这感觉有些怪异。杨祥亮安坐在帅座上,打量了一下年轻的刺史大人,雄姿英发,儒雅风流。杨祥亮笑道:“状元郎,两年多不见,居然是坐镇一方的刺史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请坐。”
在这位新晋的侯爷面前江安义不敢造次,要论圣眷这位侯爷尤在自己之上,自己到化州上任,有许多事还需仰仗安西都护府。
与杨大帅见过礼之后,又跟站在杨祥亮身侧的两位少帅拱手示意。这两人依照杨祥亮的模版所出,不会认错人,何况杨怀忠还与自己打过交道,依然还记得他的样子。
杨怀武冷着脸拱了拱手,杨怀忠冷哼一声两眼望天不理江安义,杨祥亮心中暗叹,自己这两个儿子不会做人,看江安义遭了冷遇,依旧是满面春风,圆滑得很。
“本帅接到皇命在化州等候江大人交接,江大人既然到来,本帅便要在近日动身返回并州,也省得有人说本帅占了江大人的住处,说粗鄙武夫不识礼数。”杨祥亮看似玩笑的话语带着刺。
江安义连忙躬身道:“杨大帅坐镇化州,有如擎天玉柱稳保西境平安,在下怎敢无礼。这化州是大帅保下的,大帅便是化州百姓的父母救星,杨大帅能在化州驻扎,化州百姓求之不得啊。”
杨祥亮点点头,不再与江安义斗嘴皮子,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辰时交接吧。”
正事谈罢,江安义让人提来周宗炫,周宗炫浑身酥软,软瘫在地上。江安义上前拍打了几下,解开他的穴道,周宗炫满面怨毒地怒视着江安义。
杨祥亮仰作不知,惊诧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我的麾下怎么在你手中?”
江安义简短地把石河镇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让史清鉴上前做证,杨祥亮问周宗炫,周宗炫当然不会承认,一口咬定得到线报有伙匪人躲在石河镇,自己带兵前去是为了剿匪。
杨祥亮打定主意“和稀泥”,板着脸喝斥道:“既是剿匪,为何会与江刺史发生冲突?”
周宗炫听杨大帅的语气,似乎有意开脱自己,大声应道:“未将让石河镇让开道路,好入内搜查,可是……”周宗炫一指史清鉴,继续道:“可是这老儿死活不肯,派人通知江刺史到场,未将正与江刺史商谈,不料暗中有人放箭袭杀未将,未将这才下令抓拿那暗中下手之人。”
杨怀武插言道:“如此说来,倒算不上杀良冒功,而是事出有因,双方都有错。”
“少帅明鉴。”周宗炫感激地道。
杨祥亮一皱眉,他发现长子自打晋升为明威将军后有些膨胀,行事张狂,按说这帅堂之上哪有他插话的份,而且还明显偏袒周宗炫。知子莫若父,杨祥亮略一沉吟,便知长子动了收买人心的打算,看来刚才他鼓动自己去争夺太尉之职,实是想借父荫继任太尉。杨祥亮回头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志大才疏,怀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怕是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连累家人。
周宗炫脸上挂起讨好的谄媚的笑容,得意地横了一眼江安义,恶人先告状道:“江刺史不分青红皂白,反倒把未将拿下,请大帅为未将作主。”
范师本实在是看不过眼,腾地站起身,高声道:“颠倒黑白,真是一派胡言。这周宗炫二更天带着八百兵丁,手持刀枪气势汹汹地包围石河镇,试问谁敢放你入镇?你说有人暗箭伤你,那射暗箭之人当即便被拿下,你却借口说石河镇收容匪徒,传令杀人,就算石河镇中有匪人,大部分还是良善百姓吧,你屠镇冒功的罪名是跑不脱的吧,居然还说事出有因,真真是让人可发一笑。”
周宗炫哑口无言,杨怀武感觉被打了脸,面红耳赤地喝道:“大胆,你是何人,居然敢在帅堂上胡言乱语,来人,将这狂孛之徒拿下。”
堂外的亲卫听到呼声,一涌而入就往前闯,要抓拿范师本,那些原本站在门外的将官,借机机走了进来。
范师本毫无惧色,昂然而立,冷笑地看着那些逼近的亲后。江安义当然不能让师兄吃亏,连忙起身道:“大帅且慢。”
杨祥亮对长子十分失望,在他心中一直认为次子不如长子机灵,如今看来这份小聪明倒成了惹祸的根苗。今日如果绑了范师本,江安义的奏本马上就要递到京中,飞扬跋扈的罪名是逃不脱的,就算天子不追究自己,恐怕也在心中埋下梗蒂,再难像以前那般信任。
“放肆”,重重地一拍帅案,杨祥亮怒喝道:“杨怀武,帅堂之上哪容你胡乱下令,给我拿下了,重责十军棍。”
众人愕然,杨怀武更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现在所看的《变臣》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进去后再搜:变臣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生财之道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江安义进入忙碌阶段,首先是与杨祥亮的交接。【】这场交接不能跟富罗县与颜开辰相比,杨祥亮指着一堆帐本毫不讳言道,钱都被用了,东西也赏赐了,仓库里空空的,只剩下二万石粮食在富阳仓中,大军开拔时要带走一万石。江安义能说什么,只得照单认下。
其次是留下一万官兵安定局势,清剿残匪,杨怀武留下了梅弘民所部,那个周宗炫就在其中。周宗炫的事最后以失察有过掩过,重责四十军棍,从振武校尉降到了云骑尉。
听说自己被留在化州,周宗炫惊恐万分,在石河镇得罪了化州刺史,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有的是办法对付自己。周宗炫耗尽私囊,又向同僚借了些银子,凑了两千两银子送给少帅杨怀武,总算被划入到杨怀武所部,回了安西都护府。
杨祥亮离开之前,江安义与他有过一次密谈,交谈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杨怀武向其父打听还遭了诉斥。欣菲、秦子炎那边审讯那个元天教徒,是乎有了进展,江安勇替嫂子传话,这段时间忙,让江安义自己照顾好自己。
送走杨大都督,江安义松了口气,有这位大都督在,实是感觉身上压着块大石头,动弹不得。江刺史升座,化州府众官前来参拜。按大郑官制,下州设刺史一人(四正品下),江安义是以正五品下暂理刺史之职;别驾张文津(从五品上),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面黄三缕墨须,中等身材,不咸不淡地朝江安义行礼;司马华思源(从六品上),四十不到,身材魁梧,行止利索,像是武出身。
其他参军、佐史、典狱、仓督等人皆是**品的小官,刺史的权力很大,对这些小官有权直接任免。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刺史上任,这些小官们心中难免忐忑,生怕上官免了他们的差事。
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人,劝课农桑,敦谕五教。大乱之后,镇之以静,何况江安义对化州的情况不熟,当然不会胡乱指挥,吩咐各人各司其职。
出榜抚民,天子有旨免了化州今年的税赋,趁此良机召回逃走的难民;查点库存,看看杨大都督除了一万石粮食还留下些什么;尽快恢复商路,田韦人正焦急地等待江安义所说的商队到来。
江安义与壮武将军梅弘民打过招呼之后,江安勇带着石头住进了城南的军营之中。江安义答应选三百名亲兵让他做亲兵队长,江安勇兴致勃勃地要亲自挑选,石头与江安勇投缘,呆要府衙无趣,也一同去了军营。驻守化州,梅弘民知道自己被大帅所弃,朱家鞭长莫及帮不上自己,为今之计,只有跟江刺史搞好关系,说不定曲径通幽,能走出条新路来。
千头万绪堆在一起,江安义顾不上弟弟,也没有心思思念欣菲。仓库中空空如也,一万石粮食只有一半能食用,其他的霉烂无用,四境禀报盗匪横行,扰乱乡里,整个化州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张别驾告了病,躲在旁边看笑话,他的心思江安义知道,无非是自己挡了他的路,让他原本升任刺史的一点希望破灭了。华司马倒是个豪爽的汉子,原是积云关的镇将,因伤退伍,十八岁便在化州当兵,与这块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便选了做化州的司马,守土护民。这段时间华司马东奔西走,平灭四处的匪患。
按大郑律,州府驻兵三千,要以三千人马平定化州境内五十二县的匪患,有点为难华司马。为了境内安宁,难民早日返乡,江安义只得来到城南军营拜访梅弘民。身为刺史,除非是战时,否则无权指挥镇守的官兵,这是防着地方官员势大造反。
“江大人,剿匪安民是吾等的职责,本将愿意出兵。”梅弘民倒是爽愉,满口答应。
还没有江安义脸上的笑容完全绽放,梅弘民又道:“杨大都督临走前给了半年的军饷,这是平日镇守的花销。江大人,打仗要钱,士兵按每人五十文一天的补贴,两千人一天便要百两银,粮草牛羊等物另算,而且战要赏功,亡要抚恤,器械要修缮,这些都要银子,只要大人能拿得出银子,本将立刻率兵出征。不然的话,大人总不会让本将军自筹军饷吧。”
江安义头大如斗,天子刚刚清空国库犒赏化州将士,再要让他拿钱来平定匪患,想都别想,也没那钱,看来只有自己想办法。江安义倒不缺钱,关键是他不能用自己的钱去支付军费,那样的话等待他的就是砍头了。
“江大人,令弟和令徒不错,此刻正在操练,要不要去看看。”梅弘民道,看得出来,江安勇和石头很得梅弘民的喜欢。军中铁血汉,有真本事的人爱欢迎,江安勇曾经在安阳王府呆过,箭法出众,又得哥哥调教,身手也不错,石头明师高徒,自然也不会丢了江安义的面子。
江安义摇头道:“梅将军喜欢他们就好,本官还是回去想办法筹银子吧。”
无精打采地回到府衙,远远见到府门前站着几个人,最显眼的是个胖子,正在跟守门的衙役闹腾,郭怀理来了。隔着五六丈远,就听到郭胖子道:“……你们江大人见了我都得叫声哥,你们居然不让我进衙门等他……”
“哥,你来了。”江安义很给郭胖子面子,离着老远就跳下马,欢喜地跑上前。郭怀理得意地一挺肚子,冲着衙役道:“怎么样,我老郭是说大话的人吗。”
那衙役脸有些发白,低声下气地解释道:“这位爷,不是小的不放你进去,这段时间咱们州内不安宁,我也是为了刺史大人的安危着想。”
郭怀理带着五百坛二十斤装的酒、十车绸缎、十车瓷器、还有十车杂乱的物品到来,随行的还有几个家人,三家合伙人准备在化州会野府开店。黄东泉在富罗县开枝散叶刺激了余家和郭家,此次来的是余家老三余庆山。
当年江安义在余府求学之时与余家兄弟有过点小过节,随着江安义高中状元,这点小过节早已经揭开。余庆山在前两年总算中了秀才,此次其父余知仁派他来,就是想江安义在化州给他谋个差事,由吏入官,走条捷径。
郭怀理等人的到来如雪中送炭,对江安义是,对古台格亦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江安义把古台格介绍给郭怀理。得知田韦人钱多后,郭怀理兴冲冲地与古台格商谈。虽然古台格聪敏,但在做生意上差着郭胖子几条街,又心急做成这笔生意,自然免不了被郭胖子重重地敲了一笔。
万斤酒,每斤十两银,得银十万两,绸缎瓷器等物被古台格全部吃下,总共用了二十万两银子。古台格身上带着金子,上好的足金,大郑一两金子可兑二十两银,二千两黄金就是四万两银,还有些玉石珠宝折成六万两,郭胖子几天都合不拢嘴。对于古台格来说,这笔买卖极为划算,田韦国内急需物资补充,这些东西到了国内,最少也能翻上三番,还不要说父王与众臣对自己的看法。
还剩下的十万两余款古台格决定雇佣郭家的商队直接送到田韦国,到了田韦国后付清。郭胖子心知这是个好机会,如果能打通与西域的商路,那郭家可要奔向大郑有名的豪商。谈妥运货二万两,郭胖子决定冒点险,亲自跑一趟田韦国。
对于做生意郭怀理有一份执着,江安义怎么劝他也不听,笑嘻嘻地道:“小江,你如今官越做越大,哥哥我被你远远抛下。虽然哥哥没什么出息,但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不抓住,我老爹非骂死我不可,这趟田韦国我一定要去,赌一把,成功了以后就躺着数银子吧。”
江安义无奈,只得让郭胖子招揽了一些江湖豪客做保镖,又托欣菲的面子,往商队中塞了四个龙卫高手保护郭怀理。秦子炎倒是高兴得很,能打探到田韦国的消息对龙卫来说是场功劳,这件事属于双赢。
化州与西域有三个关卡相通,积云关、镇山关和井门关,此次西域联军三面出击,三个关卡都告失守,杨祥亮收复失地后,重建三关,安西都护府在每个关卡都设了三千守兵,如今三个关卡都在封闭重建中,商路不通。
关卡虽然在化州境内,却归安西都护府管辖,江安义无权过问关卡的事物。不过杨大都督回归前江安义与他密谈中就提及关卡商路的事。化州商贸繁盛的时期,每天出入境的车马有百余辆,以每车十两银的过关税算,三个关卡每年的过关银大概在百万两,江安义答应每年给安西都护府五十万两银子,每个关卡再给十万两银,把关卡的收税权归在化州府手中,一定三年。
江安义一下子拿出八十万两,着实出乎杨祥亮的意外。边关劳苦,风险又大,没有好处谁愿意在关卡看守。关卡的油水就在出入的商人那里,每辆车或每匹骆驼收税十两,对于来往大郑和西域的商人来说,百余两银子根本算不上什么。就拿郭胖子的商队来说,五十辆车的过卡税不过五百两,而货值二十万两,真正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十万两银看似不少,其实分到士兵头上不过十来两。安西都护府座落在并州,朝庭给的兵饷只够勉强支撑,身为大都护,光靠威压和军令是难以服众的,关键是两点,官和钱。没有大战军中晋升缓慢,主要还得靠钱,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就是这个道理。
大郑四大都护府,都有其生财之道,安西都护府进项的大头就是边关的过关税。【本章节首发.;请记住网址()】
………………………………
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外发现
四个都护府各有谋利的手段,安西都护府靠的是与西域通商的关卡税,而安北都护府除了收取与北漠贸易的关卡税外还有东北山林的货物,安南都护府有四大名酒琼州液的暗股,安东都护府临海,靠的是海贸走私。【】天子这些情况有所了解,但国库拿不出银子来慰军,只得默许这些情况的存在。
江安义不是圣人,同样也有他的私心,他的私心就是让商队经过范师兄所在的合城县。三道关卡意味着三条通道,江安义不准备三道关卡同时开启,一来关卡新经战事被毁,需要修缮;二来与此次入侵的西域国家商路肯定暂时通不了,总不能人家刚抢过你还急着做生意。
商路从合城县经过,意味着住宿、补给、娱乐等一系列的需求,合城县能很快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