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伺候。”/p>;
欣菲一时没有体会到思雨的意思,顺着话道:“谁要你伺侯了。这伙亲卫是不错,宫中的那些木头桩子还不如他们,不过咱们是女人,身边招些亲卫怕有所不便。”/p>;
思雨两只眼睛晶亮,笑道:“师姐,谁说亲卫一定要男的,当初你出门行走的时候,我和思晴几个不就是你的亲卫吗。”/p>;
欣菲醒悟过来,笑骂道:“鬼丫头,是你想当大姐头吧。”/p>;
思雨讨好地替欣菲捏肩头,撒娇道:“师姐,以前你带着我们跑东跑西,我羡慕得要命,想着等我将来能独掌一面的时候,也要像你一样带几个小丫头在身边,那多威风。你没见安勇这些天带着亲卫出出进进的,鼻孔向天,得意得很呢。师姐,我想在这批小丫头里选几个,不要太多,二十个就行,不行的话就十个,要不六个?”/p>;
说着,思雨眼中放出希冀的光彩来。/p>;
欣菲怜惜地看着师妹,当初跟在身边的四个姐妹,思风、思雨、思晴、思晨,如今各奔东西,只有思雨无怨无悔地跟着自己,她的这点小要求说什么也要满足她。/p>;
晚饭的时候,欣菲把思雨的愿望向江安义说了,思雨紧张地抓着筷子,眼巴巴地看着大伯,生怕他皱眉头。/p>;
江安义原本还要逗思雨几句,看到她脸上写满了紧张,笑道:“行,你只管去挑,反正万岁给我的亲卫限额还不到一半。”/p>;
江安勇急着叫起来,“哥,我这些天在军营里按你的法子练兵,又现了不少好苗子,正准备跟你说,把他们招进亲卫营来,你让思雨招那些小丫头,她们除了端茶倒水,能干什么?”/p>;
江安义在军营挑亲卫的法子让安勇心服口服,对哥哥的崇拜更上一层楼,所以要如何操练手下的亲卫,江安勇特地向哥哥请教。/p>;
每个男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情节,当年江安义就曾写下“男儿何不带吴钩”的诗句,如今身处化州,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虽然自己不能跃马横刀,但如果能通过弟弟的手去实现征服西域的梦想,同样让人热血沸腾。/p>;
江安义哪懂得如何练兵,在欣菲、安勇、思雨、石头等人殷切的目光中,飘飘然地做出一副高人的样子,脑袋中迅地翻看着妖师的记忆,重装行军、立军仪、越野跑、负重、举重、俯卧撑、射箭、赤手搏杀等等方法改头换面地登场了。/p>;
上次选拔亲卫梅弘民原想看江安义的笑话,结果笑话没看成反倒自己失了面子,听手下禀报江安勇和石头带着亲卫在校场上进行古怪的操练,不禁暗中注意,派人观看,暗地里也选了自己的亲信有样学样,半个月下来,这套方法颇见功效,那些训练的兵丁素质强了不少。/p>;
能提升麾下的战斗力,那便是好办法。梅弘民不是死要面子的人,找到江安勇,直接让他训练时多带些兵丁。江安勇自是求之不得,人越多越显得威风,梅弘民的军营中开始按照江安义的法子进行系统的训练。/p>;
亲自上场督练的梅弘民心中充满了野望,照这样练下去,不用一年,自己手下的一万兵丁将会成为大郑国屈一指的强军,化州百战之地,借助这只强军,立功封侯并非不可能。/p>;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在职权的范围内,梅弘民升了江安勇的官,如今的江安勇已经是从七品上的翊麾校尉了,水涨船高,何希桂(石头)也是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p>;
大概这段时间过得太顺,江安勇说话不经大脑,女子无用论同时得罪了欣菲和思雨。思雨娇喝道:“江安勇,你说谁没用,要不要我们俩上外面比划比划?看看谁没用?”/p>;
江安勇立时没了脾气,嘀咕道:“我又不是说你,我只是说那些小丫头从来没训练过,弱不经风的能抵什么用,遇到敌人还得保护她们。”/p>;
“安勇,你这话嫂子可不爱听”,欣菲也觉得江安勇的无用论刺耳,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大郑根深蒂固,但在彩蝶门中却非如此,门中女子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欣菲和思雨听到江安勇的“谬论”当然要反驳,“我听你哥说,你在十来岁的时候也不会武功,怎么就看不起女孩不会武功呢,你能学她们也能学啊。”/p>;
江安勇不是很怕哥哥,却绝对怕嫂子,嫂子的身手好,思雨对嫂子又是言听计从,她一开口,江安勇立刻苦笑道:“大嫂,我知道错了。思雨,你们成天奔波在外比我辛苦多了,是应该招些亲卫护卫。”/p>;
石头差点没笑喷,被嘴中的饭呛到,转过头连声咳嗽。江安勇羞红着脸,摆起师叔的架子喝道:“笑什么笑,明天你没事跟我嫂子和思雨一起去选人去。”/p>;
彩蝶门屹立江湖数百年,更以女子为主挤身十大名门,自有他存在的道理,比如说选人就有一套,特别是挑选资质上乘的女娃,更是门中不传之秘。欣菲身为门中圣女,自然知道这些秘法,一个早上居然选出了二十二名资质上乘的女娃。这些女娃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机会难得,跟着思雨刻苦修练,成为不弱于江安勇所率的亲卫的劲旅,这是后话暂且不提。/p>;
化州成立边市已被天子准许,紧接着与西域的商贸往来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原本在城南空地搭建的简易集市显然是不够用了,江安义把目光投向了西城外的牙行。江安义对这处的牙行深恶痛绝,不过对这块地皮倒是很感兴趣。/p>;
那里地势平坦,又在河边,水运十分方便,如果把集市建在那里,又不影响城内的秩序,又方便管理,同时接待商人,要有客栈酒楼,甚至青楼等等,不用多久就能多出个繁华场所来。/p>;
一声令下,整个牙行搬迁到了城北,将这块黄金地段空了出来,官府要在此处兴建边市的消息传出,无数见到商机的商人蜂拥而来,要抢占先机。肥水不流外人田,兴建化州边市的任务江安义交给了史明玉,这小伙以实干、机灵赢得了江安义和华思源的好感,还有半年考绩,江安义准备到年底把录事参军的位置给他。/p>;
一个好汉三个帮,余庆山在府衙的表现中规中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浮躁,念在余师的面子上,江安义自然要给他机会。把余庆山安排成史明玉的助手,江安义把精力投入到另一件大事中。/p>;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瓜果飘香
化州是瓜果之州,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葡萄干、核桃等干果行销大郑各州。每年的七至九月,是化州瓜果密集上市的时间,白杏、蟠桃、香梨、红枣、蜜瓜、葡萄,整个会野府中弥散着水果散发出的甜香。
大街小巷有小贩推着板车、小娘跨着竹篮,清脆的声音沿街叫卖,“爽口的葡萄诱人的桃,香香的脆梨甜甜的瓜,咬上一口甜掉你的牙”。欣菲和思雨对于水果没有抵抗力,叫住小贩大筐大筐地往回买。水果香甜却不易久藏,每天都要扔掉吃不赢而烂掉的瓜果。
江安义是穷苦出身,看得多了不免心痛,埋怨道:“能吃多少就买多少,这样扔掉岂不可惜。”
思雨毫不在意地道:“大伯,这一大筐也才三百文,不值什么钱。再说我们不买,那些种瓜果的农家岂不烂得更多,他们才真要心痛。”
一席话说的江安义哑口无言,确实,相比种瓜果的农户,自己丢掉总比他们扔掉要好些。
第二天,江安义抽空微服在会野府中走了走,到处卖水果的摊贩,到处是叫卖水果的声音。江安义在一个农妇的小摊前站住脚,见生意上门,脸色黎黑的女人殷勤地问道:“这位公子,要什么水果?蜜瓜三文一个,葡萄两文一斤,新鲜的杏和桃一文一斤。”
江安义拿起个蜜瓜,问道:“这些瓜果都是你自家种的?”
“不全是,还有些是村子里贩来的”,妇人麻利地从江安义手中接过蜜瓜,笑道:“这葡萄是我家的,可甜了,公子来两串?”
见江安义没有作声,妇人麻利地挑了两串葡萄上称,道:“葡萄四斤三两,就算您四斤,八文钱,加上这个蜜瓜,一共收您十一文。公子爷,给您装起来。”
妇人从摊边拿起来草编的袋子,将水果装了进去。江安义一摸口袋,尴尬了,没带钱,怀中倒是揣着银票,估计小本生意无法找开。硬着头皮从怀中取出一张五两的银票,那妇人苦笑道:“公子,莫寻小妇人的开心了,这十几文钱还用银票,不要一两银子就能把这摊上的瓜果还买去了。”
“来的匆忙,一时忙了带散碎的零钱,要不这样,这摊子的瓜果我全要了,你给我送去。”江安义道。
那妇人看江安义的神色不像开玩笑,立时眉开眼笑起来,谢道:“多谢公子爷,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这些瓜果就算您八百文好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一路与这妇人相谈,江安义得知化州的农户多多少少都会种瓜果,各地的风土不同,化州的粮产不高,但瓜果却是高产,而且比别处的要香甜,可惜新鲜的水果保存不住,只能在附近变卖,价格无法提起来。
一两银子打发了卖水果的农妇,让人把买来的瓜果提到衙门散给衙役和胥吏们,江安义在后衙的花园中踱着步,身为一州之长首重民生,民生民生民之生计,这是为官之本。如果能将化州的瓜果像富罗县的青雾茶一样行销到各州,那自己这个刺史就必能得到百姓拥戴。
怀恩走的时候,江安义送了他两车瓜果,按照运送贡品的方式用陶瓷坛密封装好,不知能否一路吃到京中。怀恩这趟瓜果吃了个饱,私囊也装了个满,这位公公算起来与江安义有缘,每次都给他带来了好消息,有意无意之中,怀恩把他向天子美言的事透露出来。
官场混迹有年,江安义已经不是初入官场的愣子,自然知道怀恩公公喜欢什么,应该如何回报。轻飘飘的银票沉甸甸地重量,加上几块化州孜田出产的羊脂美玉,怀恩公公的眼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瓜果飘香时也是化州进贡水果的时候,按照往年惯例,精心挑选的瓜果被装入陶瓷坛中装好,一月三趟运往京都,进入皇宫的瓜果不知能保住几成,这些不是江安义所关注的,他发愁的是如何替化州的百姓保住田地里的瓜果。
一连好几天茶饭不香,欣菲看不过去了,劝道:“安义,这瓜果易烂的毛病千余年都没人解决,一时间你哪就能想出法子,我知道你心急化州百姓,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别憋出个好歹来。”
“葡萄可以收集起来做葡萄酒,要不做成葡萄干也不错,你说其他的水果能做酒或者制成干吗?桃干、蜜瓜干、桃酒、杏酒?”江安义沉浸在瓜果的问题中难以自拔,这些天也有不少点子,前人都曾试过,成效不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江安勇对哥哥很有信心,当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时,就是哥哥想出绳套猎兽的法子,后来又做竹器卖竹扇,一步步做酥白璧、酿酒、做香水,如今江家已是富甲一方的豪门,带契着整个平山镇乡亲的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哥,我相信你。”江安勇替哥哥鼓劲道:“你一定能想出法子来,那个绳套猎兽的法子你不是说从书上看来的吗?书上有没有储存水果的法子?”
江安义的奇思妙想不断,不能跟人说来自脑中的妖师,只好推说是从一本古书上看来的,江安勇的话提醒了江安义,他在脑袋里翻看着妖师有什么好法子。妖师所处的世界,有奇怪的东西运送货物,似乎化州到京师的距离只要两三个时辰,根本用不着担心。
思雨对江安义的过去不是很了解,拉着江安勇给她讲故事,江安勇绘声绘色地讲得起劲,连欣菲、石头也听入了神。当听到江安义在锅中煮竹子,还加盐和花椒的时候,众人都笑了,石头道:“竹子也能吃,师傅真是好本事,那么硬的东西都能做成菜,竹笋我吃过,竹子还真没尝过,师傅,什么时候有空你做点竹子来尝尝。”
“就知道吃,竹子不是用来吃的”,江安勇解释道:“我哥将竹子阴干,用来刻笔筒,制茶具,还有风铃。”
“风铃我知道,我在平山竹艺店买过,挂在檐下,风一吹,声音可好听了,原来这是大伯做出来的。”思雨回忆道,看向江安义的眼光多了分崇敬。
水煮,江安义脑中灵光一闪,想起妖师记忆中的一种东西,装在透明的琉璃瓶中,水果浸在水里,瓶口盖着盖,很难打开的样子,应该密封着,这样的水果似乎能保持很久。
兴奋地一拍手,江安义笑道:“安勇提醒的不错,我想起来那本古书上好像是记了个法子,明天我就去买水果试试。”
众人对江安义的点子充满了好奇,第二天大伙都聚在后宅,按照把事先准备好的陶罐放入开水中煮,妖师的记忆告诉他这步很关键,能不能保存好水果就看煮得透不透。
煮罐的时候,江安义的吩咐众人把买来的水果洗尽,削皮、去核、切块,放在一旁准备。
思雨问道:“大伯,葡萄为什么剥皮,剥了皮不是一下子烂了吗?”
江安义心中无底,支唔道:“让你咋干便咋干,问那么多干啥。”
思雨凑到欣菲的耳边低语道:“我看姐夫分明是自己也不清楚,给自己壮胆呢。”
两个女人的娇笑声中,江安义将煮好的陶罐取出,晾凉后将水果小心地放入陶罐中,倒入蜂蜜,加水没过水果。
思雨忍不住又问道:“水果已经够甜的了,你再加蜂蜜岂不要甜腻了?”
江安义假装没听见,让众人把陶罐摆到蒸包子的蒸笼中,上面覆上一张油纸,用绳子绑好。大火上气,蒸了一刻钟,然后退火等候陶罐变凉。
“大伯,做好了?差不多凉了,是不是可以吃了?”
江安义无力地摆手道:“桌上有的是新鲜水果,这罐子里的等过几天再吃?”
“过几天,那不成了泥,臭都臭了,我可不吃。”思雨一脸嫌弃地道。
江安义懒得理他,把事先调好的胶小心地涂抹在油纸上面。胶是买来的,用鱼油、糯米汁还有植物的汁液调成,十分黏稠。江安义在胶汁上包裹上一层细麻,然后封上粘土,整个陶罐变得密不透风起来。
让安勇和石头把陶罐小心地捧到西厢的阴凉地摆好,江安义把事先准备好的纸片贴在罐身,标明水果的种类。做好这一切,江安义带上门,对着身后一脸好奇的众人道:“该干啥干啥去,过五天咱们再来看。”
等待总是让人心焦,特别是思雨这种心急的人,每次回家后都要找个借口到这间屋中转一转,看一看那些陶罐有什么变化。
总算第五天到来,同时买的新鲜水果已经进了肚中或是丢进了垃圾堆,众人对陶罐中蒸过的水果充满了好奇怪。不用思雨催,欣菲也好奇,道:“已经五天了,那罐中的水果不知怎么样了,该去看看了。”
江安义心中忐忑,在欣菲的拉扯下出了门,门外站着三人,思雨、安勇和石头,众人都期盼着开封时刻的到来。
:。: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刺史宴客
思雨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从后宅的井水中取出早上放入的陶罐,顾不上抹干陶罐上晶莹的水珠,小心地揭去陶罐上密封的胶盖,揭开油纸,一股水果的清香从罐中涌上来。陶罐高七寸,径五寸,大肚细口,一罐约能装下三斤左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