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241章

变臣-第241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动,不该打人扣人,本官这几日正想办法让几家先放人,然后再酌情让佣工们赔些银子了事。”
  温琦冷笑道:“白大人,来的时候刺史大人就曾交待过,蜜水果之所以会烂是这几家擅自改了方子,没往里面加蜂蜜所至,大人说了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活该。我此次奉大人之命,就是要还百姓清白,明日升堂,还是让这几家将人都放了吧,该给工钱的给了,打了人的给赔偿,要不然我也不好回去交差。”
  白治光沉默不语,如果能这样审判他早就判决了,还用等到现在。关键是自己当初收了一千多两银子,以孙富成那土匪性子,吃了亏肯定要闹出去,到时候自己如何收场,再牵连到其他的事情,自己头上的帽子怕要不保。
  把温琦请到花厅,挥手斥退其他人,白治光坐到温琦身边,笑道:“温老兄,你可要拉兄弟我一把,如能安稳渡过此次风波,兄弟我一定重谢。”白治光看似无意地举起手,五个指头在温琦面前一扬,温琦明白,五百两。
  温琦右手比了个“八”字,然后落在自己的胡须上,慢条斯理地捊着,打着官腔道:“不是我不肯帮忙,这件事刺史大人盯着呢,这忙着实不好帮啊。”
  白治光在心中恨恨地骂道:真是死要银子,一件小事要银八百两,真够狠的。可是为了保全自己,白治光咬咬牙,认了。替温琦倒满茶水,道:“温兄,好说,请饮杯茶。”
  八百两银子到手了,温琦满心欢喜,这一趟乌云之行顶得上自己半年的油水了。喝了口茶水,温琦佯做刚想起来,笑道:“年岁一大容易忘事,你看我来的时候张别驾让我带封信给你,我居然给记子。”
  伸手从怀中取出信递给白治光,白治光连忙展开信,才知道这位温大人受张别驾所托,会帮自己的忙,刚才的八百两银子算是喂了狗,将来还得备一份送给张别驾。白治光心中暗恨,面上不好发作,只好恨恨地将茶水一饮而尽,稳了稳心情,压低声与温琦商量起明日该如何问案的细节来。
  化州日落得晚,戌时正才关城门。戌初时分,一个青衫书生,骑着一匹黑马,在暮色之中进了乌云城。不用说,来人正是江安义。
  十一岁的木炭分外神骏,说起来这匹宝马落在江安义手中有些白瞎,江安义骑得时间还没有安勇多。不过,江安义在富罗县学会明玉神功之后,在骑乘木炭的时候把真气输入木炭的体内,替木炭调整着经脉,原本是瞎打瞎撞的事,居然有了明显的效果。
  木炭的肤色有如墨染般透出油亮来,奔跑起来越发轻快迅捷,让江安勇眼红不已,只要出门,便要骑上木炭。好在经过这么多年,木炭对江安勇够熟悉了,习惯了他的骑乘。
  江安义白天安排华司马带着江安勇、石头在州内巡查,又处理完府衙的公务,眼看酉时将到,这才匆匆骑着木炭出了门。临行前在家中给欣菲留了张字条,从会野城到乌云县,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
  找间客栈住下,江安义早早地歇息,准备着明日听审。
  :。:
  ………………………………


第四百零一章 乌云听审
  天还没有亮,天上星星闪动,田老汉便带着两个儿子冒黑赶往乌云县城,因为府衙来的温老爷让他今天去县衙结案。大儿媳依旧被扣在孙老爷府中,孙家已经派人来追问过银子,田老汉带回来的消息让一家人暂时松了口气。
  江安义卯时便起了床,在县衙附近找了家早点铺,边吃东西边等衙门升堂。天逐渐亮起来,早点铺里面的人多了起来,交谈内容最多的就是今日的衙门升堂。昨天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府衙派人来审理蜜水果一案,让相关的人员今天到衙门侯审。
  虽然各地乡音不同,江安义还是模模糊糊地听了一耳朵消息,乌云县令白治光在百姓的心中是个典型的贪官,明目繁多的税目让百姓怨声载道。今年朝庭免了化州的田税,这位白大人却想出了瓜果税、水耗费等等,乌云县的老百姓的压力并没有减轻多少。
  忍着怒气,江安义往对面的县衙望去,卯时已过,衙门的大门打开了,数名衙役站在门口。已经有不少人聚焦在衙门门前,不知田老汉是不是在里面,嘈杂的吵闹声从街对面传到铺中,引得铺中的人又是一阵议论。
  江安义不好意思在铺中久坐,出门往左有家两层的茶楼,那里居高临下,正好可以看到对面县衙的情况。一大早,茶楼的生意冷清,江安义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泡下一壶茶,端上四碟点心,慢悠悠地打发着时光。
  等的时间可不短,县衙门前人越来越多,可是县老爷还不见升堂的意思。茶楼的客人多了起来,议论的还是蜜水果的案子,江安义的耳尖,听到身后两位正小声地谈论着。
  “……我刚过来的时候,见到孙员外的轿子停在县衙后门,后门那里停着一溜车轿。呵呵,告状的人在衙门前,被告的人却从衙门后先进去了。”
  “咱们这位白县令只认得白花花的银子,跟这些有权有势的人勾搭的紧,我听说蜜水果的方子是刺史大人免费提供的,可是咱们这位白大人有本事,居然卖了五十两银子一个,县里那些做蜜水果的算起来,至少也有一千多两银子。”
  江安义端起茶饮了一口,压一压心火,自己提供的方子被用来做交易,心里怎么会舒服。
  “当真?这位白老爷的胆子也太大了,刺史大人的便宜也敢占?”身后的声音高了三分,另一个人连忙止住他,压低声音道:“小声些,我小舅子不是在陈家做管事嘛,他告诉我的。”
  一阵沉默后,一声叹息响起,那个声高点的人道:“唉,刺史大人一片为民之心却让这群王八蛋糟蹋了,真是可恨。我还听说刺史大人让县衙优先雇请慈幼院的那些孤儿们做事,说是做一瓶蜜水果给五文钱,这位白大人改成做一天给五文,心真黑。”
  “啪”的一声,江安义手中的茶盅被捏成碎片,茶水淋漓流了一桌。愤然起身,江安义离开了茶楼,往县衙后门行去,要亲眼看看那停在后门的车轿。
  果不其然,后衙处长长的一队车马,赶车的仆人聚在一处聊天,谈的也是今天的案子。江安义放缓脚步,在十几步外装作歇腿,听听这些人说什么。这些车夫显然没把江安义放在心上,依旧高谈阔论着,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车夫,这句话真没说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人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指点挥斥,一个个眼高过顶。
  “……我家老爷前两天还和白县令在聚风楼饮酒来的,出来的时候白县令喝得摇摇晃晃,还是我送他回县衙的。”
  “你才送几回,兄弟不瞒你说,我还给白县令送过女人呢,那小娘们皮肤真白,两只眼睛会勾人,啧啧,那小腰扭得人心直痒痒。下马车的时候我扶了她一把,那小手滑滑的,我两天没洗手,还能闻得到香味。”
  一阵会心的淫笑声响起,江安义暗暗皱眉,这个白治光看上去衣冠楚楚,没想到是个衣冠禽兽。
  “你们说这群泥腿子是不是找死,居然敢到衙门告状,白县令还能替他们说话,那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当中有个晓事的,道:“这次不一样,听说有人到府衙告了状,新任的刺史派人来查案了,我估摸白县令也头痛,要不然不会一早就把老爷请到县衙商量。”
  县衙二堂的花厅,里面吵成一团,白县令手拄在身侧的茶几上,撑着头听着员外们大吼大叫。白治光的心中一阵阵发紧,他知道这些年自己贪的不少,现在被刺史大人注意上哪有好果子吃,一定要圆满地把事情解决掉,哪怕吃点亏,绝不要把江刺史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等来年活动活动,干脆换个州做官吧。
  好不容易等到众人口渴喝水,白治光清清嗓子道:“各位,你们要相信白某,白某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有好事不是先紧着你们。这次蜜水果出事,也是各位不按方子才惹出来的事端,现在府衙来了人,你们也要替白某想想,在明面上让白某应付一下。”
  “白大人,这方子我们可是真金白银买的,那些人弄坏了我八千多罐蜜水果,光本钱就要三四百两银子,我可不想就这么算了。”说话的是坐在左侧的孙富成之子孙育民,这小子三十来岁的年纪,一身肥肉,翘着二郎腿抖着,肚皮上的肉随着一波一波地颤动着。
  “孙贤弟,几百两银子对你来说算什么,就算哥哥求你了,让哥哥度过这次难关,哥哥想法子补偿你,实在不成,你亏了多少银子我给你总成了。”白治光挤出一丝笑容,冲着孙育民道。这群人中孙家最不给他面子,偏生来头最大,得罪不起,白治光只能软语相求。
  孙育民不傻,他家虽然有势力,但也不能与县令搞坏关系,既然白县令说了以后想办法补偿,那回报可至少有十倍以上。孙育民笑道:“白大人客气了,怎么能让你掏银子,孙家虽然家业不大,这些损失还是经得住,行了,我也不为难您了,就照你说的办,我回去把人放了。”
  白治光大喜,孙家这块石头搬走了,剩下的人就好办了,一刻钟的时间,白治光与众人达成协议,放人,给工钱,给药费。
  巳时正都过了,再不升堂就要吃午饭了,白治光让人去请温琦。昨夜温琦住在县衙前的驿馆,白治光从青楼叫了两个姑娘伺候他,一夜熬战,这位温大人恐怕头昏眼花,精力不济。
  巳时末,衙门的鼓声响了,白县令总算升了堂。江安义混在人群之中站在月台下听审。
  公堂上白治光坐在正中,温琦侧坐在一旁,不住地打着哈欠,一个晚上对付两姑娘,实在有些吃力了。剧本早已设定好,戏照着套路演下去,白治光一身正气,问过告状的百姓,当即让人把被告拿上堂来,只是这些被告有些不配合,一个个嬉皮笑脸浑不把公堂当回事。
  白治光摆出一副威严的样子,问了几句话,然后让被告放人的放人,给钱的给钱,赔医药费的赔医药费。大堂上那些告状的百姓热泪盈眶,高呼“青天大老爷”,听审的百姓没想到这回白县令居然清廉了一回,纷纷低声地议论着。
  江安义听见赔钱的数额,不过一人几百文,合拢来也不过几两银子,这些钱对那些被告来说还及不上到青楼的打赏,可是百姓们就已经感激涕零了。心中发出无声的叹息,江安义意兴阑珊,已经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
  公堂之上温琦的声音响起,以州府官员的身份夸奖了一阵白县令,然后又表扬了那些被告们的高风亮节、和睦敦友,最后语带威胁地道:“刺史大人日理万机,尔等小民不应无故前去打扰,如果全州五十三个县的案子都到府衙告状,那刺史大人整天审案也忙不完,何况越级上告要打三十大板。”
  温琦想起来时张别驾的嘱咐,挑拨道:“刺史大人心系百姓,想出制蜜水果的办法,只不过此法未经验证,所以有的地方制成功了有的地方就失败了,这也难怪,你们要体谅大人的一番好意。”
  “什么狗屁刺史,他吃饱了撑的,尽想些歪点子,我家也跟着学做了数百罐蜜水果,结果全烂了,赔进去十多两银子。”江安义的右侧不远处有人嚷嚷道。
  “老兄,话不能这样说,江刺史的心还是好的,至少我家的瓜果今年卖了个好价钱。”
  听着杂七杂八的议论,江安义心火大盛,这个温琦明知制造蜜水果失败的原因是这些人没有按方子放蜂蜜,居然信口雌黄把责任引到自己身上,着实可恨。
  公堂上温琦继续道:“……这一罐蜜水果五十文的专卖税可是事先订下的,即使蜜水果烂了,这税银可不能少交,我来时江大人交待我要把他的话带到。”
  堂上堂下都是一阵哗然,孙育成更是跳起腿来叫骂。江安义气得火冒三丈,这个温琦别有用心,自己何曾说过这些话,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府衙时温琦恨不得化身为一条狗跟在自己身旁,为何来乌云县要暗中针对自己,江安义的目光阴冷下来,这件事一定要查个清楚。
  :。:
  ………………………………


第四百零二章 孙庄血案
  闹剧收场,江安义心情无比郁闷,感觉像吞了只苍蝇,说不出的恶心。偏生还发作不出,明面上该放的人放了,该赔的钱赔了,至于五十文的专卖税和温琦的那番言论,让江安义心生警惕,以温琦墙头草的性子,绝不敢在大庭广众下污陷自己,这些话一定是背后有人指使他说,江安义的脑海中浮现出张文津的脸。
  当场揭穿温琦的谎言就要提前把矛盾暴发出来,即使这场争斗以最终以自己的胜利告终,也会给天子自己无法把控化州局面的印象。华府贩运人口一案让江安义学会事情没有全部查清之前不要急着动手,对手很可能会弃车保帅。温琦只是瓮中之鳖,不值得动手。
  来乌云县听审是江安义的临时决定,时间长了府衙没有了刺史肯定要生乱。退了房,骑着木炭出了南门,正要纵马赶回会野府,大道侧传来一个激动的声音叫道:“江大人,江大人。”
  江安义一愣,乌云县还有谁认识自己,侧头一看,田老汉满面惊喜地站在道旁,身旁两个壮汉,看模样像是老汉的儿子。还不等江安义反应过来,田老汉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冲着两个儿子道:“快跪下,给江大人磕头。”
  田老汉的两个儿子已经知道老爹去告状,多亏这位江大人暗中照顾,才免去了三十大板,还让温参军陪他回来伸冤。父子三人趴在地上就磕头,江安义跳下马,赶紧拉老汉起来,道:“老人家,你这是做什么,江某可受不起,两位大哥,快起来吧。”
  大道上人来人往,不少人慢下脚步看热闹,让人围看多有不便,江安义见道旁不远有片树林,林边好像有个茶摊,于是对田老汉道:“老人家,此处不是讲话之所,我们到那茶摊上坐坐。”
  茶摊有二张桌子,几把条凳,卖的是大碗粗茶,一文钱一大碗,配上一小碟盐水豆,给过往的行人解渴消乏。田老汉要了两碗茶,道:“小老儿不会说话,以茶代酒敬大人一碗,替全家老小谢过大人的活命之恩。”
  说着举碗就灌,泪水混杂在茶水之中滚落。江安义感受到田老汉的挚诚,端起碗和着田老汉喝了一气。虽然没有青雾茶的清香,也没有安龙茶的回味,这一文钱一碗的粗茶喝到肚中却暖洋洋地舒畅。
  放下碗,江安义问道:“白知县已经让孙家放人,老人家可以去把儿媳领回了,我也算了却一场心事。”
  “多亏大人相帮”,田老汉脸上露出笑容,道:“前面五里就是孙员外的庄子,我那大儿媳就在农庄做活,听说就被扣在那里,俺们爷仨正要顺路去接人呢。”
  大道上烟尘滚滚,十余匹快马护卫着一辆马车急疾而过,田老汉的小儿子眼尖,高兴地道:“是孙家的人,看样子他们正要去农庄,八成是要放人了。”
  田老汉的大儿子坐不住了,眼巴巴地向着农庄方向张望,媳妇被孙家扣了好几天,心里着实挂念。
  江安义笑道:“反正顺路,我不妨陪你们一起去看看。”
  田老汉当然求之不得,嘴里客套着,身子已经站起,冲大儿子吼道:“还不快谢谢江大人。你小子多大的福份,居然能让江大人陪你去接媳妇。”
  江安义有些喜欢田老汉农人的小狡黠,这种感觉就像小时镇上的邻居,让他心生亲切。牵着木炭,江安义和田老汉父子说说笑笑来到孙家的农庄,庄子四周是大片的良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