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244章

变臣-第244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这几位口齿灵利,说得孙富成脸越来越白,不住口地催促白治光赶紧派人救他的儿子。虽说自家有四个儿子,但他最成器可是这个大儿子,将来自家的门户还靠他来支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
  听说不是民变白治光放了心,脸上仍是一副焦急地样子,装模作样地斥道:“你们这群饭桶,十多个人居然打不过一个,还让孙公子落在贼人的手中,如果孙公子有个闪失,本官一定要重重地责罚尔等。”
  孙富成苦笑道:“不怪他们,我府里也去了十多个护卫,还有严、金两个教头,这两人可是好手,杀过不少马贼,居然都不是那贼子的对手,白大人就不要再责罚这些兄弟了。眼下最要紧的是快点派人去岩头村救人为紧。”
  白治光有些犯难,道:“孙兄,你是知道的,县衙总共也就不到四十名衙役,杜县尉已经带去了十六人,剩下的二十几人前去恐怕也不是这贼人的对手,府上可还有壮士,不妨一同前去拿人。”
  “我府里能打的都派了去,实在不行的话到镖行找人帮忙,雇人的钱我出了。”孙富成急切地道。
  提到银子白治光想起件事来,道:“安西都护府的驻军有一队人马在西城操练,带队的是昭武校尉蒋铭蒋将军,前两日我请他吃饭的时候老兄不也在吗,他带了五百兵丁过来,何不请他帮忙。”
  孙富成脸上露出喜色,道:“蒋将军还没有走吗,太好了,麻烦白大人请他带人帮忙,有军队在那贼子插翅难飞。”
  白治光笑道:“孙兄先别急,光动嘴皮子这伙兵爷可不会动身,我听说当初江刺史请壮武将军带兵剿匪还被敲去了数千两银子。”
  孙富成脸上闪过一丝肉痛,咬牙道:“救人要紧,这钱我出了,还请白大人快些请蒋将军出兵,迟恐生变。”
  四更天,收了一千两出兵费的蒋铭高高兴兴地带着三百兵丁赶往岩头村,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军将岩头村的出入口团团围住。蒋铭身披明光甲,骑着高头大马,身边带路的衙役指着火光处道:“将军,那有火的地方就是田家,杜县尉和大伙就被那小子扣在那里。”
  江安义挑选亲卫,蒋铭为替好友周宗炫鸣不平出言挤兑,结果被江安义又气又累激得吐了血。伤愈之后梅弘民认为他丢了脸,不待见他,蒋铭自觉无趣,找了个出外操练的差使,准备躲躲风头,顺便打打野食。
  带着手下五百人东游西逛,这几日驻在乌云县边,半夜被白县令叫醒,一千两银子入了账,蒋铭感觉自己的背运已去,好运到来。看着火光处,蒋铭挥动手中大砍刀,高声喝道:“儿郎们,随本将军抓拿贼人。”
  ………………………………


第四百零六章 翻手聚云
  蹄声杂乱,一条乌龙般的队伍向着田家奔来。
  屋外,余光华手持着大铁壶给火堆旁的众人加着热水,夜来风寒,虽然坐在火堆旁,不少人已经鼻涕长流了,孙育民更是不堪,人倦极,手痛极,偏生无法入睡,一个晚上竟然像瘦了一圈。
  虽然一夜没睡,余光华的精神却亢奋着,旁敲侧击之下他已经笃定田老汉的“侄子”就是刺史大人,他殷勤地请江刺史到田老汉的家中休息,自己提着壶在外面巡视,能做好这件事,在江刺史的心中留下个好印象,将来指不定能落点什么好处,谁说得清呢。
  余光华美滋滋地想着,不时地替围坐在篝火边的众人加点热水,他心里门清,虽然自己借此事巴结上了江刺史,但眼前这些爷也不能得罪,县官不如县管,哪位爷都得罪不起啊。
  蒋铭一马当先,他的身材高大,骑在高头大马上,当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余光华听到马蹄声,“咣当”一声,铁壶落地,惊得委靡不振的众人茫然地抬起头来张望。
  “救兵来了”,有人惊呼着站起,撒腿向着官兵跑去,孙育民在两名护卫的掺扶下跌跌撞撞地向前奔去,只要进了官兵的队伍中,自己的安全就有保障。
  杜秋光茫然地看着身旁的人站起,然后撒腿就跑,总算有个衙役记起了他,扯着他的衣服道:“杜大人,官军来了,快走。”
  江安义坐在田老汉的堂屋内,外面的嘈杂声早传进了他的耳朵,耳朵“看”见马蹄声虽杂乱,脚步声却整齐,应该是官兵,从脚步的声响听来应该有百余人,这么多的人,除了梅弘民的驻军便只有华司马的手下。从脚步声来判断,应该是驻军,司马府的那些兵丁没有这样的素质。
  见着一群人狼狈不堪地跑来,蒋铭知道这些人应该是自己要救的人了,轻而易举地就救下了人质,千两白银算是顺利到了手中,蒋铭心情大悦,挥舞着手中砍刀呼喝道:“不要乱,都给我靠边,不许冲撞军阵。众儿郎,把前面的房子给我围住,弓箭手押住阵脚,有人逃跑就给我射。”
  余光华总算醒悟过来,连滚带爬地向田家跑去,入门时江安义正往外走,眼看两人要撞在一处。江安义身子一侧,伸手扶住余光华,笑道:“余村正,莫慌。”
  温和的笑容立时让余光华安定了不少,江安义不等他说话,侧身从屋中走了出来,站在田家的门前。余光华咬咬牙,富贵险中求,今天就搏上一搏。转身站在江安义的身旁,下意识地握紧着手,不只是壮胆还是护卫江安义。
  天色渐亮,火把燃了一夜早已经熄灭,只有那堆篝火还散发出红色的光芒。江安义没有看不远处的官兵,目光落在东边红色的朝霞上,殷红的颜色,仿佛在召唤江安义心中隐伏的恶魔。
  江安义背光而立,蒋铭看不清他的面目,隐约地觉得三丈外的那人有些熟悉,一时记不起在哪见过。拿人钱财与人卖命,蒋铭高声喝道:“兀那汉子,还不跪地伏绑。”
  像被蒋铭的呼声唤醒,江安义收回远眺的目光,落在蒋铭的身上,真是冤家路窄,居然在此又遇到了此人。开口笑道:“蒋将军,你不在会野府怎么到乌云县来了。”
  江安义一开口,蒋铭的手死死地攥紧手中砍刀,是江安义,那个该死的江刺史,那个在自己心中已将他碎尸万断的狗官居然出现在这里。
  放箭,射死他,只当是误杀,谁也找不到自己的错处,杀意浓烈地升起,蒋铭高高地持起砍刀,就要下令放箭。
  “蒋将军,做事三思,上次只是吐口血,这次莫要丢了性命。”江安义冰冷的警告声响起,蒋铭心中一颤,发觉执刀的掌心已经是冷汗淋淋,猛然记起这位刺史大人可不是文弱书生。
  那次挑选亲卫蒋铭丢了脸,事后还想着找江安勇找场子,校场比试被江安勇挑落马下,江安勇倒没放在心上,蒋铭倒有些羞刀难入鞘了。厚着脸皮又找石头比试,结果被石头揍得满校场直跑,越发地让梅弘民轻视。石头是江安义的徒弟,由弟子知师傅,虽然没有比试过,江安义的厉害却深印在其心中。
  凉风一吹,蒋铭想起关于这位江刺史的种种传言来,元天教百余高手围杀仍被他脱逃,自己这两百来人估计还真困不住他。浑身的汗被冷风一激,蒋铭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佯做刚听清江安义的声音,带着几分疑惑地问道:“江大人?对面可是江刺史么?”
  “不错,正是本官。”
  蒋铭立刻跳下马来,高声禀道:“未将受乌云县白县令之托前来捉拿贼人,江大人为何在此?”
  刚才蒋铭的意图江安义看得清楚,他也悬着心,一旦蒋铭下令放箭,自己脱困不难,但身旁的余村正,田老汉一家恐怕就难逃活命了。
  见蒋铭跳下马,江安义的心稍微安定了些,朗声道:“蒋将军来的正好,请你将刚才逃走的那些人先抓住,具体情况本官等会再与将军详说。”
  识时务者为俊杰,蒋铭已经没有了报仇之心,当即下令手下官兵将杜县尉、孙育民等人抓住。将兵器交给亲卫,蒋铭赤手空拳来到江安义面前行礼。
  这时江安义总算放下心,笑道:“蒋将军,此处非讲话之所,到屋中一叙吧。”
  顺手还把余村正介绍了一句,看到身着盔甲的威武将军向自己抱拳,余村正美得分不清东南西北,好在村正有年,算有些阅历,躬身笑道:“这位将军请到屋中,小的去烧点热水请将军喝茶,顺便让村民为大伙做点吃食。”
  屋内,江安义把自己前来乌云听审,孙家耍横不放人追到岩头村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蒋铭心中替白县令默哀,此刻白县令在县衙和孙富成等他救人的消息,哪里知道最要救的人是他自己。
  “江某独自前来乌云县,身边没有得用的人手,蒋将军,你可愿助本官一臂之力。”
  乌云县发生的事不可能在乌云县了结,无论是白治光、温琦还是孙家,都要到府衙发落,江安义不可能动用乌云县的衙役押送这些人,思来想去,只好让蒋铭帮忙。
  前次蒋铭恶了江刺史,如今已是追悔莫及,听江安义请他帮忙,这是有意缓解两人间的矛盾,当然求之不得。当即站起身来抱拳拱手道:“未将愿听从江大人的调遣。”
  冤家宜解不宜结,江安义满意地点点头。在化州任刺史要用到驻军的地方很多,能化解掉与蒋铭的矛盾,能缓和自己与驻军间的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余光华提着铁壶进来,在碗中倒了些粉未,用热水一冲,居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油茶面,余村正有心了。”蒋铭笑道。蒋铭半夜动身,早已饥肠辘辘,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也不客气,拿起碗中的调羹搅拌两下就吃起来。
  看着狼吞虎咽的蒋铭,江安义笑道:“蒋将军,以前的误会不要放在心上,此次得将军相助,江某送你一场功劳。”说着站起身,从桌上拿起把连弩,递给蒋铭。
  “连弩,大人从何得来?”蒋铭自然认识连弩,他的麾下就装配了二十部连弩。
  “朝庭正在严查连弩丢失一案,蒋将军是知道的。”江安义一说,蒋铭立刻点头,他麾下装配的连弩前不久龙卫派人到检查过,听说天子对此事十分关注,严令安西都护府配合龙卫破案。
  江安义用手指着弩身上的编号道:“这上面有编号,应该能查以是装配给哪部的连弩,这连弩是从孙家少爷孙育民手中缴获,从孙家下手,顺藤摸瓜,应该能问出点东西来。”
  蒋铭大喜过望,听江安义的意思是有意把这场功劳送给自己,这可是场天大的富贵,说不定能入了天子的视线,连升三级不是梦想。
  推开碗,蒋铭单膝跪地,感激地道:“未将是个粗人,以前得罪过大人,大人不但不见怪反而送蒋某这场功劳,蒋某感激涕零,今后大人但有所差,蒋某绝不敢有半点推辞。”
  江安义扶起蒋铭,笑道:“将军言重了,我等都是为天子效命,今后多亲多近。”
  蒋铭满心欢喜,三下五除二将油茶面吃完,一抹嘴巴,道:“大人慢慢吃,我去问问那孙的小子他的弩弓从何而来。”
  看着蒋铭兴冲冲地离开,江安义慢慢地吃着油茶面,对于蒋铭所说效忠的话,江安义并没有放在心上,或许蒋铭现在说这番话出自真心,再过段时日这份感激就变淡了,因利益建立起来的交情经不起时间。
  江安义拉拢蒋铭也有他的考虑,一来在乌云县无可用之人,要想扳倒白治光、杜秋光及孙家需要蒋铭出力;二来千金买骨,梅弘民所部的驻军与江安义的关系并不好,蒋铭与他有私怨众人皆知道,现在送给蒋铭一个立功的机会,会让驻军感受到江安义的善意。
  油茶面香甜可口,吃在江安义嘴中却有些苦涩,为官六载,他已经不是那个勇往直前的江二愣子,成长成熟的代价便是舍弃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学会了妥胁,学会了造势,学会了手段。
  “大人,村里的乡亲们听说你就是刺史大人,纷纷托老汉给大人捎点东西,谢谢大人为百姓做的事。”田老汉手中提着两只竹篮,一个筐里装着鸡蛋,另一个筐是蜜瓜葡萄之类的水果。
  东西虽然不值钱,却让江安义在彷徨动摇之际坚定了信心。江安义站起身,从田老汉手中接过篮子,郑重地道:“田老丈,烦你告诉乡亲们,江某承情了。作为回报,江某定要让岩头村的乡亲衣食无忧,家家富裕。”
  ………………………………


第四百零八章 覆手行雨
  朝阳金光里,大道两旁的草尖上露珠闪着晶莹的光芒,大道上一只整齐的队伍从朝阳晖里行来,惊得前往县城的商贩和百姓们纷纷避在道旁。
  “这是哪里的官兵,看上去精神的。那个带队的将军,真是威武。”
  “不像是府兵,该不是安西都护府的兵有事经过吧,最近边境没听说打仗啊。”
  声音传到蒋铭的耳中,他在马上的身板挺得更直了,板着脸孔做出一副威严的样子,心里面却早笑开了花。昨夜的突审已经有了成果,孙育民在几鞭过后,老老实实交待了连弩是其父购来的,家中还有几架。
  大郑文武并重,允许百姓持刀佩剑,就连江安义也有过仗剑游历的梦想。不过,都器监研制出的军用器械却是禁物,连弩就在其列,律法明令只许军中装配,严禁民间持有,违禁严惩。昭帝、宣帝年间,律法松驰,民间持有违禁器械众所周知,当今天子即位后,严刑峻法,更是重启铜匦举报,可是收效并不大。绞车弩和新制连弩接连丢失让石方真大为恼火,责任安西都护府和龙卫严查,并下旨对提供线索者重赏。
  蒋铭身在军中,对赏赐的内容很清楚,提供有用线索赏银千两,查出盗卖之人官升三级,赏金二百两。如果能从孙家打开突破口,查到是谁盗卖军械,那自己就要从校尉变成真正的将领了。
  身后的官兵们在岩头村吃过早饭,精气神不错。蒋铭从孙育成口中得知连弩的消息后兴奋不已,宣布每个士兵给赏银一两,这让官兵越发的精神十足。
  在余光华的支应下,发动全村老少为三百多人做了一顿早餐,虽然不够丰盛,却是竭尽了全村之力。江安义当然不会让余光华为难,掏出二十两银票让余光华分给乡亲们。余光华没有推辞,他听说过江刺史是点金手,二十两银子对岩头村是笔巨款,对江刺史不算什么。乡亲们把存粮都拿了出来,自家要饿肚子,有了这二十两银子,大伙会一定欢天喜地。
  早饭的事虽小,但有三百多人用餐也不轻松以,余光华安排得有条不紊,让江安义对他高看一眼。返回乌云县时,江安义想到要几个人证,跟余光华和田老汉一提,两人都欣然愿往。
  在村中找了架牛车跟在队伍后边,余光华和田老汉一人一边闹着闲嗑,余光华的心里美滋滋的,看来出来江刺史对他很欣赏,自己要时来运转,好日子在前面等着。
  队伍中间还有辆牛车,被官兵们围着,孙育民和杜秋光沮丧地坐在上面。孙育民的衣裳破烂,蒋铭劈头盖脸的几鞭在他的身上留下数道血痕,如今血痕已经凝固,沾着衣服粘在身上,稍微一动便如同针扎般的痛。
  孙育民的眼中满是惶恐,他已经从蒋铭嘴中得知了江安义的身份,孙家与柳氏是姻亲,在化州是数得上的豪门,但得罪了刺史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何况连弩落在他的手中。孙育民知道龙卫在查军械丢失的案子,当初父亲把连弩交给他防身的时候也曾叮嘱,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动用,如今该如何收场?
  杜秋光也知道了江安义的身份,他急切地想向江刺史解释,自己不过是奉命行事,并非有心得罪大人。初见时江安义对他印象不错,现在看到他期期艾艾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