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257章

变臣-第257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王克复也不是没有准备,众人在争论的时候,他在注意观察天子的脸色。理匦右监是正四品下的官阶,队列稍靠前,他的眼神好,天子脸上的细微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
  起初天子的脸上乌云密布,王克复暗暗叫苦,看来这个江安义真是圣眷深厚,这么多人弹劾他天子都不为所动,看样子护定了他。后来宁泽出来弹劾的时候,天子不知因何笑了,看样子心情不错,今日的弹劾应该没有效果。
  韦佑成出来保江安义,王克复分明看到天子脸上写着嘉许,王克复有些泄气,有些猜到天子准备“和稀泥”。天子“和稀泥”的态度却让王克复看到一线曙光,至少表明天子对世家还是有所忌惮,不准备直接起冲突,这样看来,事犹有可为。
  微微侧转身,以目示意身后不远的理匦少监周思和,事先商量过,周思和心领神会,该自己出场了。此刻大殿上逐渐安静了下来,陈左相标准的清咳正好响起,大伙都知道,陈左相要做总结性发言了。
  周思和抢先一步出班道:“臣,理匦少监周思和有本上奏。”
  这一声把左相正要出言的话逼了回去,陈成济回身怒目而视,这姓周的小子怎么这么不懂规矩。陈成济认识周思和,这个周思和是他任左相后从孟州司马升任理匦少监的,为人还算老实,怎么今日在朝堂上胆大妄为。
  周思和见到陈相瞪自己,心里直“突突”,有苦说不出。他是宣帝年间的进士,在主簿、县丞、县令、州司马的位置上辗转了近二十年,苦于没有门路得不到升迁。朝庭重启铜匦,他身为司马掌管州一级的铜匦,平反了几件冤案,被陈相看中,提迁到理匦监。
  可是京城居更不易,他没有任何靠山在京中步步难行,理匦右监释放善意,自己当然得接着,王家是皇后的娘家,能攀上这棵大树自己便能在京中站稳脚跟了。前日右监大人拿了封告密信,信中举报化州刺史江安义收揽朝庭逃犯卢子越,让自己在朝会上伺机向天子禀报,右监大人暗示事后替自己说项,转到刑部做侍郎。
  周思和深知机会不常有,而且向天子举报铜匦事项是他的职责,周思和心头火热,选择性地突略了右监大人为何不亲自举报。当周思和把江安义收揽朝庭逃犯卢子越的举报说出,朝堂上一片死寂,先前弹劾江安义的事件可大可小,顶多让江安义贬官罚银,而收揽朝庭逃犯的罪名可不小,一个不好,江安义要连坐判罪。
  石方真面沉似水,朝堂上大伙屏住呼吸,有的时候没有发怒有时比雷霆大怒更为可怕。
  ………………………………


第四百二十七章 德行有亏
  濛濛细雨在铁甲上凝聚成珠,然后如同珍珠般滚落,殿上的甲士手扶佩剑,在细雨中凝成雕像,被雨清洗过的铁甲在秋风中散发出寒光,与朱栏、玉柱、碧瓦一起演做庄严寂寞。
  大殿内寒意在众人的心头弥散,天子盛怒,却有半柱香的功夫没有吭声,不少人两股颤颤,只要一声呼喝立时便要跪倒在地。静,细碎地磕牙声不知从何处响起,李明益感觉手中的芴板变得滑溜溜难以把握,下一刻便会从满是汗湿的手中脱落。
  风暴将临,孔省忙出班奏道:“万岁息怒。战国时大秦王曾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万岁一怒,群臣战栗难安,天下为之震动。当今天下,四海归一,政通人和,民康物阜,虽略有皮癣之患,却无损天下太平,臣请万岁以天下为重,保重龙体,慎发雷霆之怒。”
  这番话听得石方真心中舒坦,怒意大减,正想温言说上几句缓和气氛,让化州之事重新回到“拖”字上来。
  前二日石方真已经与两位丞相商议过,化州之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以决断,左相陈成济建议等到年后再议,届时情况分明,最重要的是可以视江安义征得多少商税再做定夺,石方真深以为然。
  还没等石方真开口,朝班中闪出一人,高声道:“臣工部尚书卢家林启奏万岁,方才理匦少监周大人举报江安义收容朝庭叛逆卢子越一事,臣请万岁派龙卫详查。家门不幸出了卢子越这种勾结外敌逆子,虽将其逐出家门,但仍令卢门蒙羞,臣请万岁拿获卢子越后处以极刑以敬……”
  卢家林慷慨陈词,听得石方真怒不可遏。
  “住口”,石方真重重地一拍桌案,吼道:“卢家林,你身为工部尚书,对族弟居然如此狠毒,全不顾手足之情,着实令朕失望。”
  卢子越的事江安义曾暗中奏报过他,石方真得知原委后暗中派龙卫查探过卢子越的情况。果如江安义所说,卢子越高中榜眼却被祖父换与族兄卢家林,后被远逐化州晃仁县,恰逢西域入侵被掳,其实并未与外敌勾结。但卢子越一案是昭帝时的冤案,子不言父过,而且过去二十多年,石方真不想因为他而开罪卢家,默许了江安义的收留,此事就此作罢。
  没料到居然有人在朝堂上将旧案翻出,借以攻击江安义,不得不让石方真动疑,是什么人暗藏祸心,公器私用,石方真怒视着卢家林,这份告密信来自登州,难道是卢家人对卢子越赶尽杀绝?卢子越是四年前随江安义从西域回大郑,后来一直深居在江宅并未外出,告密之人肯定是四年前得知的消息,为何今日方才出告,其用意何在?
  身为天子要权衡关系,维持朝堂上的平衡,所以他明知江安义被污陷仍试图以拖延安抚各方情绪,等年后税赋上缴再行处置。但龙有逆鳞,铜匦便是石方真的逆鳞。当初石方真极力重启铜匦,反对者众多,包括已经致仕的前相韦义深。
  铜匦设立以来,收到了一些治国之策,平反了一些民间冤案,但与石方真的期望相去甚远,更出现了不少借机污告之事,朝堂上出现请撤铜匦的声音,这让石方真生出执拗之心,撤除铜匦就如同认输,天子的颜面何在。只要一听到铜匦二字石方真就分外紧张,不容有人反对。
  从龙卫处得知卢子越的事情后,石方真对卢家很是鄙夷,当初卢家林的祖父卢定全之所以会让卢家林和卢子越相换,打着兄不居于弟后的名义,其实不过是卢家林是长房嫡出,而卢子越是庶出而已。所谓的士林美谈不过是表面文章,背后不少人讥讽卢家林兄夺弟位,鄙薄其为人。于是卢子越的存在便成了卢家林的心头刺,时为户部尚书的卢定全找个理由将卢子越远逐到化州,眼不见为净。可是即便这样,卢家仍不许卢子越与商人之女成亲,责其败坏门风,匆匆为其议定了亲事。后来西域入侵卢子越被掳,因为西域左帅慕伏允之女卓娘之故被视为反叛,卢家不但不为其脱罪,反而将其逐出门户,不管其生死。
  今日,殿堂之上,卢家林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着实让石方真作呕,朕的朝堂上怎么会有这等伪君子,冷血之事居然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化州之事如同翘板,江安义占着理,世家众臣人多势众,石方真掌握着平衡,可是周思和的举报将平衡打破,孔右相的几句话将翘板拉回些,而卢家林火上浇同,有如重物砸在翘板的一端,逼着天子表态,石方真怎能不恼火。
  可怜卢家林不知天子因何而怒,解释道:“臣并非不顾念手足之情,那卢子越自幼桀骜不驯不听管束,勾结外敌成为叛逆,祖父因此气病而终,家门为之蒙羞,此等无君无父的禽畜,天下人皆欲诛之而后快。臣一片爱国忠君之心,请万岁明察。”
  “哈哈哈哈,好一个爱国忠君之心。”石方真纵声长笑,笑声洪亮却殊无笑意,众臣听得心头发寒,卢家林头皮一阵阵发麻,暗道不好,自己触怒天子,怕是要成为出气筒。
  “江安义收容卢子越一事,他从西域回来后便向朕奏明,并在奏章中替卢子越鸣冤。朕当即派龙卫前往化州查明情况,顺便把此事的前因后果打探了一番。”
  天子的话让不少人心中一沉,算算时日江安义从西域返京已经过去四年多了,天子忍而不发,今天方才揭破实情,显然是默许了江安义的做法。卢子越一案,明眼人都知道他冤枉,此事成为忌讳,大家都闭口不谈。可是铜匦监今日在朝堂上将往事抛出,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周思和的脸色变得苍白,王克复吓得往朝班中缩了缩,心中暗自庆幸,亏得自己多了个心眼,没有亲自举报,要不然一通痛斥是少不了的。
  卢家林是当事人,被天子的话惊呆了,嗡嗡作响的脑袋中只有一个念头,当年之事发了,该如何是好。
  勉强听着天子的声音道:““尔祖父已然过世,朕不想去评说。夫子曾说过,君子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卢家林,你扪心自问,你有几德?”
  这个指责可就严重了,天下读书人无不以君子自居,夫子所说的八德那是道德行为的标准,违背了一条都会被人戳脊梁骨,天子指责卢家林失德,这样传扬出去,卢家林有何面目做人,他是卢家家主,连带卢家人也抬不起头来。
  卢家林眼睛通红,高声抗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从,但万岁对臣的无端指责,臣不敢领受。”
  殿外的风雨渐急,檐角的铜铃被风刮得“棱棱”脆响,空荡荡的大殿上空越显清冷。急雨“沙沙”地淋在甲士身上,那些武士悄无声息地往檐下退了几步,大殿内天子的声音透过窗棂传入他们的耳中。
  “无端指责,朕是蛮不讲理的昏君吗?那好,朕就与卢爱卿说道说道。”石方真从御座上站起身,站在高阶之上,居高临下地虎视着卢家林,谁都能听出天子语气中“卢爱卿”三个字中的讥讽之意,与卢家林交好的官员无不替他捏把冷汗,出身世家的官员以目光交流,准备见机替卢家林说话。
  “先说悌吧,兄弟友爱相互帮助为悌。你身为兄长,夺去弟弟的功名,心安理得,居之不疑,可是友悌?。”
  卢家林已经知道今日事难善了,退一步卢家将万劫不复,唯有半步不让,依仗身边的世家力量,或许有可能度过难关。
  飞快地扫了一眼四周的官员,卢家林应道:“万岁,臣并非是自己想换取卢子越的功名,臣的祖父以为弟在兄前于礼不合,臣迫于祖命,也正是遵从一个孝字,才背负恶名做下让人诟病之事,这些年来,臣常思之而感不安。万岁责备的是,臣认错。”
  说到动情处,卢家林还流下了几滴伤心泪,想着给天子台阶,彼此都好下台。
  哪知石方真怒火中烧,不肯轻易放过他,冷笑道:”你既知祖父之命有错,何不据理力争,把错处推到祖父身上,自己却安享荣华,算什么孝,谈什么礼?尔祖父逝去多年,你怎么不向朝庭言明,反而任凭卢子越远居化州。卢子越被掳之后,有人告发他勾结外敌,你身为兄长为何不闻不问,而是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恐怕你不安的是卢子越回到家中,无颜面对他吧。观尔言行,言不由衷,伪也,是为不信。不信之人,有何羞耻之心,忠君爱国又从何谈起?”
  一边串的追问像一把把刀子般戳进卢家林的心中,卢家林万念俱灰,摇摇晃晃站立不稳,一口逆血喷洒在金殿之上,腥红刺目。
  身旁的人的把怜悯的眼光投向卢家林,被天子认为是不孝、不悌、不礼、不忠、不信、无耻之人,哪有脸面再立于朝堂之上。卢家林完了,卢家完了。”
  兵部尚书丁大为眼疾手快,扶住向前栽去卢家林,卢家林就势晕了过去。
  站在高阶之上,石方镇伸手冲着殿下的众臣一划拉,道:“众卿回去后对着夫子说的八德,想一想自己是否德行有亏,称不称得上君子?”
  说完,石方真转身而去。
  天子走了,大殿上一片死寂,李明益腿一软,跌坐在金殿上,后背阵阵凉意,直感后怕。要不是卢尚书替自己挡了祸,今天大殿上喷血的怕是自己,卢家的命运与李家一样,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这几天出差,抽空把写过的章节看了一遍,惭愧,当时设定大纲的时候过于粗放,造成了不少漏洞。其中商税涉及到最近的章节,想了想,写个补充说明,算是自圆其说。最初的设定商税是三十取一,后来有的地方写成了十取其一,相互矛盾。统一设定商税三十取一,盐、铁、茶、酒、药材等另行规定,边市交易是大宗外贸买卖,商税十取其一。西域商人打着朝贡的名义来永昌帝都,朝庭为了营造万国来朝及帝都繁华景象,东西市的商品定税三十取一,算得上优惠胡商,鼓励朝贡。化州的商人之所以不肯入边市交易,便是因为入边市商税翻了三倍,假借西域商人的名义贩运货物到东西市出售,商税低了许多。江安义派华思诚查抄商队,就是要验明商队是属于西域商人还是境内的商人,这样设定从表面上就说得过去了。)
  :。:
  ………………………………


第四百二十八章 诗文传情
  朝堂之上没有秘密,卢尚书当庭被斥失德的消息随着淅淅沥沥飘进永昌的千家万户,这让等着看江安义笑话的人像被秋雨淋透般又冷又湿,目光中带着几分冬日即将降临的惶恐不安。
  有人害怕有人欢喜,田守楼很快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大大地松了口气,把京中的情况写成信,找到振威镖局。德州的振威分局坐镇是江府供奉王飞玄的长子王明涛,他与田守楼相识,收下五十两银子,当即派镖师前往化州送信。
  九月二十一日,朝争的结果送到了江安义的手中。快速地看完信,江安义将信递给一旁的欣菲,自己背着手在屋中转着圈,轻快地哼唱着小调。
  人前江安义表现得胸有成竹的样子,但他瞒不过欣菲,这几日欣菲常见江安义目光呆滞,心事重重。这段时间烦心事着实不少,有公务、有家事,一块块像石头般压在江郎的心上,这封京中来信传来了好消息。
  在欣菲的目光中,江安义的神采飞扬起来,目光晶亮、嘴中念念有词,来到书桌旁提笔疾书。欣菲嘴角露出笑意,《黄羊铭》和《松昌楼记》问世后,江郎的士林声名已到达顶峰,要不是年龄尚轻,便要被狂热的崇拜者捧为“泰斗”。
  声名是好事同样也是牵累,从富罗县返京的待命的日子,住处每天访客不断,门庭若市不足以形容,最后逼得江安义躲入明普寺,跟着广明大师学习《般若心经》。这大半年,江安义没有诗词问世,士林之中已有江郎才尽之说。作为妻子,欣菲巴不得丈夫佳作不断、声名远扬,可是那些读书人的疯狂也着实令她头痛,大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叹。
  此刻见江郎奋笔疾书,欣菲欣然站在旁边观瞧,纸上墨汁淋漓,字迹飘逸,直欲脱纸飞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好,好诗。”欣菲娇声赞道,她自幼跟明师学过琴棋书画,对诗词也能品鉴,诗中江郎自比云鹤,奋上直飞,带着冲破云天的昂扬斗志,读来为之精神振奋。
  诗是心声,看来江郎一扫郁闷,满是斗志。欣菲诵之再三,抬起头来笑问道:“江郎可是要大显身手?”
  “不错,边市的事可以动手解决了。”江安义的目光在欣菲和诗句间来回变换,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欣菲微微低垂下目光,丝丝甜蜜随着嘴角上扬,记起在仁州杏花岭地母殿中求签出来,一眼在人群中看到青衫江郎,肤色稍黑,眉宇间却扬溢着常人没有的神采,有如玉树临风,让她怦然心动。
  江郎的诗文采斐然,欣菲的心中傲然,真想立刻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