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中挤满了做生意的商人,许明华自视清高不与这些人为伍,加上店中的吃食粗陋,许明华让仆从许安到酒店里叫四样菜食,准备在住处喝上几杯,明日返程回会野府。<;/p>;
许安带来酒菜,侍立在旁边为许明华司酒,见主人一杯接一杯地饮酒,愁绪满面,试着开口道:“老爷,我上街时听说江刺史来视察灾区了,听说在吕同县发现县令克扣民工工钱,吕同县上下都被记过,戴罪立功。”<;/p>;
许明华停住酒杯,感兴趣地问道:“还听说了什么?都说说。来,坐,边喝边谈。”<;/p>;
许安连称不敢,许明华道:“独饮无趣,让你坐下就坐下,出门在外哪那么多讲究。”<;/p>;
说着,许明华亲手斟满杯酒,道:“先喝了这杯,慢慢说,这夜还长着呢。”<;/p>;
一杯酒下肚,许安舒服地吐了口酒气,脸上现出谀笑,道:“老爷,听说龙卫也到灾区来了,还抓了不少人,我听酒店里有人说龙卫还杀了人。”<;/p>;
“喔”,许明华眉头微微一皱,和多数官员一样,他对龙卫的存在充满厌恶、恐惧,听到龙卫杀人,首先就是反感。<;/p>;
“国家有律法在,这些龙卫怎能随意杀人。”许明华愤愤地举杯饮尽,重重地墩在桌上。<;/p>;
许安讨好地道:“老爷将来在御史台要做大官,一定会约束这些龙卫依照律法行事。”<;/p>;
许明华微微一笑,龙卫之祸已有五十年,就算自己做到御史大夫也无力约束,不过好话谁都爱听,许明华替许安夹了块羊肚。<;/p>;
等许安吞下羊肚,许明华又问道:“还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跟我说说。”<;/p>;
许安竭力地回忆着,犹豫地道:“我在酒楼等菜的时候,看到县衙的几个人兴高采烈地上楼喝酒,他们的酒菜早就订好,我正好坐在楼梯边等,扫了一眼,都是好菜,可不便宜。老爷,这事算不算?”<;/p>;
身为御史台观风使,许明华有着过人的职业敏感,坐正身子,许明华详细地盘问都是什么人,都是什么菜,当得知有烤全羊、铁盘鸡、胡辣羊肉、手抓肉等大菜,除了酒水外还搬了几坛蜜水果,许明华稍回盘算,这顿饭至少要花三十两银子。<;/p>;
衙门小吏明面上不过四两左右的薪俸,就算加上暗中的收入,一年能有十两收入就算不错了。听许安说喝酒的不过八人,这一顿饭就要用去他们一年的薪俸,若说其中没有隐情,许明华肯定不会相信。<;/p>;
算算时间,还只过了二刻钟,那些人应该还在酒楼中吃喝。许明华站起身道:“许安,走,咱们上酒楼去看个究竟。”<;/p>;
许安看着桌上的四个菜,有些不舍,许明华笑道:“到酒楼老爷请你吃更好的。”<;/p>;
杏香楼是景源县数一数二的大酒楼,已是戌初,酒楼最热闹的时候已经过去,但杏香楼前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常。许明华直奔二楼,示意许安留意那些衙门官人的饮酒处。<;/p>;
许安支着耳朵听着声,在楼梯口右侧的第二间传来吆三喝五的划拳行酒声,许安点了点头,许明华指着旁边的雅座对小二道:“就这里吧。”<;/p>;
四个菜两壶酒上桌,许安专心对付酒菜,许明华靠着隔板而坐,仔细听着旁边屋的说话声。<;/p>;
“……邓爷吩咐了,现在风声紧,兄弟们小心点。”<;/p>;
“大哥你放心,谁不知道咱家老爷和江刺史是同窗,谁敢来咱景源县找不自在。”<;/p>;
许明华心头一动,索性不顾形象,将耳朵贴在隔板之上细听。<;/p>;
“还是小心为上,听说江刺史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听说不少县都出了事,吕同县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我跟你们说,县里受责是小事,我听说那里的驻军也被抓了好几个。”<;/p>;
一阵吸气声,紧接着是细细地议论声,隔壁的声音静了下来,那个为头的道:“雷头,账面一定要清楚,让人挑不出错来。”<;/p>;
“宋爷你放心,一个个名字都有签字画押,看不出错处。那些民工今天在这明天在那,上面来查也不怕。”<;/p>;
许明华暗自揣摩,看来这伙人在民工的工钱上动手脚,只是不知他们如何动的手脚,如果能问清楚,自己就能查出个大案来。<;/p>;
那个宋爷的声音又道:“银子的事嘴巴牢一点,家里人也不要说,等过了这阵风头,再拿出来使,谁要犯贱到青楼花钱,牵累大家,可别怪我宋冲翻脸不认人。”<;/p>;
一阵保证声传来,许明华听到宋冲自报出家门,知道此人是衙门的都头,看来景源县贪污赈灾银的事此人是关键,邓爷,该不会指县丞邓怀宾吧。回到住处,许明华翻腾着睡不安稳,一会想着把景源县贪污赈灾之事上报朝庭得到嘉奖,一会梦见赵则和和江安义哭着向自己求饶,一会又见江安义向天子弹劾自己公报私仇,天子下令把自己收监。折腾了大半夜,第二天辰初才起床。<;/p>;
吃罢饭,在房中呆坐了好半晌,许明华终于下定决心,富贵险中求,为了扳倒赵则和,压制江安义,只有豁出去了。把许安叫来,细细叮嘱几句,许安走了。许明华起身前往县衙,向门前的衙役称是宋冲的朋友,求见都头宋冲。<;/p>;
功夫不大,宋冲出来。许明华见宋冲四十来岁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顾忌多的时候,心中的把握又大了些,上前笑着拱手道:“宋都头,许某见过。”<;/p>;
宋冲见眼前站着个三十岁不到的文士,穿着灰色皮裘,看样子像个有钱的读书人,虽然不认识,但不敢怠慢,回礼道:“这位先生您找我,不知您是哪位?”<;/p>;
“宋都头,此地非讲话之所,你我到前面茶楼一叙。”许明华笑着建议道。<;/p>;
茶楼就在衙门对面不远,是户曹的小舅子所开,平时衙门的人多在这里谈些见不得人的私事,宋冲点头答应。<;/p>;
茶香四溢,话语却杀机流露。许明华表明身份,把随身所带的御史台观风使的凭印亮给宋冲看过,宋冲竭力保持平静,把印信还给许明华,道:“许大人有何事找小的,赵大人就在县衙,公事的话许大人不妨直接找赵大人商量,小的只是个差役,做不得主。”<;/p>;
许明华冷笑道:“宋都头,明人不说暗话,你们贪污赈灾银的案子发了。”<;/p>;
一语如同炸雷,宋冲震得站起,手往腰间的跨刀摸去。许明华急道:“宋都头冷静,本官有场富贵送于你,不要轻举妄动,你要是伤了本官,本官带的人立刻就会把发生的事告诉龙卫,报告天子。”<;/p>;
宋冲的手死死攥住刀把,恶狠狠地瞪着许明华。许明华强按住心头恐慌,急切地道:“宋都头,你上有老下有小,伤了朝庭的观风使,怕是要牵累全家。”<;/p>;
这句话打动宋冲,松开握在刀把上的手,宋冲重新坐回座椅中,许明华长出口气,这才发现后背被冷汗湿透,黏答答地贴在身上难受。<;/p>;
半真半假把昨夜在酒楼听到的消息说了说,许明华道:“宋都头,我已经能肯定你们贪污赈灾银,只是还不清楚你们是通过什么手段贪污的,有多少人卷入其中,当然,我上奏朝庭,朝庭派人来查抄是瞒不过的。宋都头,我知道你为人仗义,所以想给你个机会,如果你能把景源县贪污赈灾银的事原原本本告诉我,我在上奏中就说你是我的人,奉我之命探听消息,届时你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说不定朝庭还会嘉奖于你。”<;/p>;
宋冲呆坐无语,许明华又道:“宋都头,你是明白人,这节骨眼先保住自己,你要为家人多想想,如果你被判有罪,发配到黔州,一家老小生计何来。本官保证,只要你说出原委,绝不追究于你,甚至向朝庭保举你的官职。”<;/p>;
被逼无奈,宋冲长叹一声,把捏造民工人数,趁机多领取赈灾银的手段,以及牵涉的人员都告诉了许明华。<;/p>;
许明华按捺不住心中狂喜,梦中江安义和赵则和苦苦哀求自己的场景似乎正在变成现实。<;/p>;
<;/p>;(https://)
………………………………
第四百四十三章 进退两难
亲~本站域名:〃166小说〃的简写谐音。c o m,很好记哦!www。。c o m好看的小说强烈推荐: 客栈内,许明华的怀中像揣了几只兔子,兴奋得坐卧不宁。
宋冲交待:景源县通过虚列民工姓名套取赈灾银,十六天共套取了三千八百两银子,这些钱赵则和独得五百两,县丞邓怀宾得四百两,主簿林祥三百两,宋冲得了二百两,六曹的曹头各得一百两,剩下的被县里的衙役和小吏瓜分,整个景源县上下官吏人人有份。
许明华做过县丞,知道地方官吏不靠微薄的薪俸过活,他任立安县县丞的时候,每年也有三百多两难分明目的银子进账,调任御史台后,一年的俸禄不足三十两,杂七杂八的钱加在一起八十两顶了天。许明华出身富家,倒不用为银钱着急,升任京官,奔得是好前程。
想到三千八百两银子许明华还是有些眼红,自家一年的收益还比不上贪官一次所得,想想都可恨可气,这伙贪官污吏非得重重惩治不可。
许明华一边咬着牙,一边忍不住笑,兴冲冲地写好奏章,又细细地修改了几遍才满意地搁笔,将自己这篇妙笔生花的文章读了两遍,封箴好,准备让许安通过驿路寄往京城。
话到嘴边,许明华突然顿住了,将奏章放回书桌,重新坐回椅中。这封奏章言之有物,查有实据,还有证人,报到御史台肯定引起重视,但一个县的贪腐根本算不了什么大事,甚至惊动不了御史大夫华大人,更不用说被天子得知,就算把景源县上下官吏全部贬职处分,对自己的利益也不大。
伸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已经冷了的茶水让许明华火热的心安定了些。不行,这封奏折不能轻易寄出,观风使为时一年,眼看自己就要回京城述职了,查出景源县贪腐一案虽然足以让自己获个“中上”甚至“上平”的考绩,但离自己的目标还远,自己可是奔着“上上”的卓绩而来的,要不然怎么能获得擢升,追上江安义岂不是痴人说梦。
到与江安义之间巨大的差距,许明华的表情阴沉下来,自己的奏折丝毫无损江安义,还帮他整肃了政纪,不能这样轻易便宜了他。伸手在茶水中蘸了点冷茶,在太阳穴上轻轻地揉着,许明华的嘴角渐渐地翘起,他有了主意。
将那封奏折推到一边,许明华重新提笔写了封告密信,将景源县上下官员合伙贪污赈灾银的案件详加地描述了一遍,然后在信封皮上写上,化州刺史江安义亲收。
许安闻声进屋,许明华吩咐道:“你立刻前往吕同县一带,找到江刺史后想办法把这封信交给他。”
“老爷,您这是何意?莫非想和江大人拉近关系?”许安知道点内幕,自做聪明地猜测道。
许明华板着脸喝道:“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哪这么多话,别忘了你的身份?”
得,马屁拍到马腿,昨晚的一顿酒让许安有点忘乎所以,这喝斥让他清醒过来。
等许安走后,许明华叫来酒菜,一个人在屋中自斟自酌,许安这个家奴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怎么能了解本老爷的妙计,这封信才是真正的妙笔生辉。许明华得意地举杯自饮了一杯,暗暗地想着,江安义收到这封告密信,会如何处置?如果他禀公处断,将景源县官员全体拿下,那他在泽昌同窗的声誉可就坏了,一点不念及同窗之情,将来不但得不到泽党的支持怕是还会受到共同的抵制;如果江安义徇私妄法,那自己就有文章可做,说不定可以借机将他扳倒,真正是进退自如,妙不可言啊。
泌固县驿馆,一名驿卒拿着许明华的那封信呈给江安义。此刻江安义已经和管平仲分开,管平仲带着他的手下回归会野府驻地,李英发的事让他颜面扫地,随他而去的还有龙卫秦子炎,刘维刚形迹可疑,初步审讯后已能确定是元天教徒,现在秦子炎正准备顺藤摸瓜,清出一批潜伏在军中的元天教徒。
驿馆中江安义正在看龙卫巡查的情况汇报,从龙卫汇报的情况来看,贪污赈灾银的情况十分严重,自己在府衙说的话,地方上的官吏显然没有放在心上,看来自己过于心慈手软,被地方官吏视为软弱可欺。
张文津公然与自己做对,甚至纠集化州乡绅向天子弹劾自己,冯道量等人阳奉阳违,自己都没有发作,让人觉得自己这个化州刺史求稳求安,不会大动干戈,这一次赈灾,自己非得杀几只鸡不可。
江安义重重地将禀报拍在桌上,把进门来的驿卒吓了一跳,赶紧道:“江大人,小的不是有意窥探,方才有人送来封信,让小的交给您。”
屋中有两名亲卫,接过信交给江安义,江安义展开信,边看眉头边紧皱起来。刚想要杀鸡儆猴,有人便把鸡送上门来,只是这只鸡委实不好杀。
化州五十三个县中,除了范师兄外,江安义与赵则和的关系最好,不光因为两人都出身泽昌书院天然亲近,而且这大半年来景源县对府衙的政令完成较好,被雪困在景源县时,江安义与赵则和多有交流,知道这位同门是个实干人才,今年的商税在诸县中能进前十位。
可是,这位赵同门怎么会如此糊涂,在赈灾这件大事上伸手,这不是授人以柄吗。江安义焦躁地站起身来到窗前,窗外灰蒙蒙一片,说不定又要下雪了。冷风吹来,江安义下定决心,不论这封举报信说的是真是假,自己都要亲自去景源县看看。
一天后,江安义带着两名亲卫到了景源县。时间还早,在客栈安顿好后,江安义出了县城,找到了城西十里外的华宁村,这里一群民工正在修缮被雪压塌的房屋。有过经验,江安义步行而来,一路上泥点沾满了衣服,看上去就像个找活干的民工。
村正是个瘦子,领着他来到村中的一个草棚,棚内有个衙役架着二郎腿正喝着茶,说明来意,那衙役问明江安义的姓名,在桌上的账本上添上姓名,然后问道:“老杨,规矩都告诉他了?”
村正老杨笑道:“不急,让他边干我边说。”
回去的路上,老杨道:“小伙子,在这干活要多做少说话,一天二十文的工钱少不了你的,当然我给你介绍的话,你得给我五文钱好处费。”
江安义佯做憨厚地笑道:“叔,应该的。”
“好小伙”,老杨见五文钱到账,高兴地一拍江安义的肩膀,道:“今天只能算半天了,等下收工的时候让你签名领钱,你只管按吩咐地做,不要问东问西,干得好,明天继续来。”
江安义见华宁村有八十多人在做活,等到收工拿钱的时候,江安义扫了一眼,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着二百多人名。等到他的时候,除了化名的陈三火外,还让他代签了五个名字。
拿了十文钱,给了等候在一旁的村正老杨五文,老杨笑道:“小陈,明天再来,这里的活计做完了,我介绍你到别处去,不过好处费可不能少。”
江安义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避在暗处等着那个衙役出来,跟在他的身后进了城。那衙役进了县衙,再出门时放好了账本,和几个同样衙役打扮的人说说笑笑地进了一家酒楼。
在隔壁的雅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