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如果有了这个强有力的亲家,卫立波想自己仕途将变得顺遂许多。
黄文祥的来到让卫立波分外欢喜,他专程把儿子和女儿从老家接来陪伴黄文祥游玩。卫立波老家是孟州,与化州相邻,离塔善县不过五六天路程,往来十分方便,每年冬天,卫家人都要来罗白山泡温泉玩耍。
卫立波的殷勤接待让黄文祥很受用,原以为化州苦寒之地,这趟出来是苦差,没想到边陲风情虽不如京城繁华,却另有妙处:特色吃食别具风味,西域胡女风情万种。在京都王孙公子多如牛毛,便是黄文祥这样的公子哥也得夹着尾巴做人,来到塔善县,天高皇帝远,黄文祥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爷。
黄继伟让儿子来塔善县有两个目的,其一便是拜见卫立波,让其自己决定是否结下这门亲事。卫家虽然不是世家,但卫立波不惑年纪已是从六品的上县县令,将来做个刺史还是很有可能。黄文祥是次子,卫立波的女儿卫音琴是嫡出,算得上门当户对,能与卫家结成亲家两家感情更深,黄家也能多出条臂膀。
不过,黄文祥对卫音琴的感观平平,觉得这位卫家小姐十分骄纵,虽然在自
己面前有所收敛,但无意中流出的颐指气使让他感到很不舒服。然而他与卫音纶却难得的臭味相投:下一手好棋,吟两句歪诗,喝三杯老酒,弹几曲古琴,好绝色佳人,两人相见恨晚,恨不得磕头拜把子。
一起相处了半个月,黄文祥决定应下这门亲事,至于如何操办自有黄继伟和卫立波商量。达成心意的卫立波喜出望外,设宴招待准女婿,酒席间,黄文祥道出了前来的第二个目的,黄家有意在罗白山多购置几套宅子。
卫立波笑道:“贤侄来的正是时候,罗白山中新近有四套宅子出售,价钱就比照前次,四千两一套如何?贤侄要几套?”
官府出售所属田宅产业,需要向百姓张贴公告,约定时日售卖。不过,身为县令,卫立波自然有办法变通,比如说缩短公告时日、事先放出风声、暗中让人设卡拦人等等,黄家前次买下的宅子就是他事先让人放风,售卖之时无人竞价。
不料黄文祥却道:“不瞒伯父,家父仅给了我一万两银票,交待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一万两顶多能买下两套宅院,卫立波心中暗暗鄙夷黄继伟的小气,脸上却笑道:“无妨,世侄如果手中一时不便,伯父替你添上些银子,争取买下三套宅院,其中一套就当先替琴儿置办嫁妆。”
来时黄继伟交待,定下亲事后才可以告诉卫立波实情,黄文祥压低声音道:“伯父,实话告诉你,此次购宅虽是以黄家的名头,却是宫中黄娘娘交办的,是替楚安王购置些别业。”
卫立波一惊,他心切与黄家结亲,不单因为是黄家势大,背后还隐藏着靠上黄淑妃和楚安王的心思,只是这心思不可对人言,似乎还有不可测的风险,深夜思之既喜又恐,忐忑难安。现在黄文祥道出是楚安王要置业的消息,让卫立波怎不心惊。
事情有些出乎意料,卫立波端起杯来劝酒,借着酒劲、压了压“呯呯”乱跳的心。对于黄文祥的话卫立波不太信,他估计是黄文祥在扛虎皮做大旗,要不就是自己的那位好友、亲家借黄娘娘的名头让自己出点血。
相比王皇后的好财名声,黄淑妃在朝野间声望极佳,从未听闻她过问过宫外之事,偶尔有两三句传言都是夸赞她娴淑知礼的,这样的贤妃怎么会为了几千两银子让家人出面。
卫立波的判断没有错,这件事说来话长,其根源还要从江安义的香水讲起。王皇后得了江安义香水产业的三成干股,每年多出来三十万两银子让她如鱼得水,宫中处处都是耳目,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之中。
太子渐大,交游越广,在银子的开路下,仁孝的贤名日盛。慈幼抚孤院太子时不时赠上数百两,穷苦学子太子出资助学,哪个官员有了难处,太子暗中接济,州县有了灾情,太子缩衣节食慷慨解囊……
淑景宫,已是暗卫镇抚的黄喜轻声跟黄娘娘讲着这些闲话,宫女太监站得远远的,根本听不到黄公公在说什么,眼尖
的宫女能看到黄娘娘清冷的脸上眉头微微皱着,看样子黄公公说的不是什么好消息,惹得娘娘有些不高兴了。
黄娘娘心中酸楚,杰儿被封楚安王,每年的俸银两万两,天子怜惜多给了一万两。这三万两银子要供王府日常开销,要赏赐王府中的官吏,要供养府中的仆人,还要人情往来做些门面,用度着实紧张,难怪皇儿来宫中看到蜜水果都眼馋得紧。
黄家虽是世家,但家大业大族人庞多,自己又不愿替黄家在天子面前讨要好处,家族对自己的支持一年不如一年,仅靠着淑妃一年一万二千两的用度帮不了杰儿什么忙,可怜杰儿还只是十岁的孩子,就要一个人在外面奔忙。黄喜说的这些自己何曾不明白,太子有王家在后,王皇后大把的银子塞给他,这贤名自然能买到手。黄淑妃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她从黄喜的嘴中得知太子耽于游乐,花钱如流水,那些用银子买来的名声终有用尽的时候。
“娘娘,王爷懂事,从不向娘娘述苦,只是奴才偶尔奉命前去王府,看到府中情形,忍不住心伤。”黄喜说着落下泪来,伤感不已。
黄淑妃心中感动,黄喜这奴才对自家母子确实忠心耿耿,也不枉当初自己救他一回,如今黄喜是暗卫的镇抚,将来是杰儿的助力,自己不能冷落了他。想到这里,黄淑妃道:“黄喜,你的心意我明白,杰儿年少,吃些苦处将来有好处。你是他的师傅,应该明白天将将大任于人的道理,你莫要太宠他。”
“是”,黄喜以袖拭泪,道:“奴才只是有些心疼,看不得王爷受委屈。”
黄淑妃轻叹了一声,没有作声。
黄喜压低声音道:“王爷年纪渐大,有些该有的应酬还是不能免,要不然谁会记得王爷。宫中用度紧张,不妨让舅家帮帮忙,前个月奴才遇到娘娘您的哥哥司农寺丞黄大人,聊了几句,黄大人是个明白人,对娘娘和王爷甚是关心。”
看到黄淑妃脸上现出不愉之色,黄喜轻声道:“娘娘你放心,奴才知道轻重,绝不会牵连到王爷和娘娘,具体的事情我会跟黄大人商量,娘娘也只做不知。”
黄淑妃合计片刻,轻轻地摆了摆手,道:“我累了,你退下吧。”
黄喜恭身行礼,往后退了两步,这才直起身出了淑景宫。沿路碰到的宫女太监纷纷弯腰向他行礼,如今的黄公公在宫中已经是屈指可数的大人数,暗卫镇抚,谁人敢不敬怕。
白晰的脸上露出一丝红光,黄喜苦苦压抑着心里的冲动,快步回到自己的住处,喝了两杯冷茶,才平静了些。在座位上坐好,黄喜摸着光溜溜地下巴,变成太监已经八年了,这八年中江安义中状元,造香水,结婚生子,坐镇一方,混得风生水起,自己躲在宫中苟延残喘,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现在终于可以试探着报仇了。
黄喜发出“嘶嘶”的阴笑声,就像是盘伏的蛇,向着西北方向吐出了蛇信。
:。: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纷扰多事 二
黄喜是心思缜密的人,他没有立即找黄继伟,思虑了好几天,才找了个机会来见黄继伟。
太监要出宫是有严格规定的,除了宣旨、采买等公干外,其余时间是不准出宫的,有不少宫女和太监入宫数十年再没有出过宫门一步。
黄喜是暗卫的镇抚,经常要到暗卫衙门坐班办差,暗卫衙门以前设在掌印监旁的大殿中,后因出入不方便,石方真把暗卫衙门挪到了西南角,宫城与皇城的交界处,位于内侍省安福门边。这里与辅兴、施政两坊相邻,而黄继伟的家宅就在施政坊内。
施政坊中住的多是王公贵戚,黄家作为世家之一,曾经出过一个丞相、三个尚书、大小官员数以百计,现在政事省右丞黄继业之父是黄家族主,黄继伟、黄淑妃的父亲是他的同胞三弟。自天子任命左右相后,政事堂变为政事省,与中书省、秘书省三省并列,受左右相辖制。原本的政事堂左丞陈成济升为左相后,政事省右丞毛华诚顶了左丞,而右丞被黄继业接任。
戌时已到,黄喜换了身士子常穿的灰羊皮袍出门,他是镇抚大人,没人敢问他去哪。
施政坊通衢大街两旁种着槐树,树叶早已落光,剩下枝杈张牙舞爪地护下身下的朱门大楼。黄喜背着手在街道上慢慢地踱着,他喜欢施政坊的味道,富贵内敛,那青黑色的瓦面都透着几分清冷的高傲来。
与黄继伟见面的地点是施政坊的一家茶楼,这所名为“静香”的茶楼并不似寻常茶楼般是临街的两层店面,从雕花门楼进去,曲径花从中时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现于修竹苍梅间,分明是江南庭院格局。
侍女举着灯笼在前面引路,姿态娉婷。穿过拱门,黄喜在长廊处站住脚,望向院角的一株红梅,花开胜火,清香袭人。这样的院落曾是他的梦想,花下品茗、下棋、读书,与知己相伴,与红颜相对,夫复何求。
侍女乖巧在候在一旁,黄喜怅然地收回目光,曾经甜美的梦因为江安义变成了噩梦,就算拥有再多的庭院也买不回那年少梦想,再也见不到父亲和家人。嘴角抿紧,黄喜示意侍女继续前行,心中恨意如同暗影般汹涌浪生,毒蛇噬心。
霜红亭,围着锦幔,亭底烧着地热,亭内温暖如春,一名女子正轻声吹奏着长笛,黄继伟微闭着双目,右手在椅子的扶手上轻轻地打着节拍。
“客人来了。”亭前侍立的小厮一声轻唤,黄继伟站起身,大步迎下亭阶。
看着走近的黄喜,黄继伟笑道:”先生晚来,不胜之喜,夜来风寒,香茗已备,里面请。”
虽然是一个太监,黄喜却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黄继伟称呼他为先生,让黄喜很欢喜,小小称呼中足见黄继伟心机灵巧。
亲手持壶替黄喜斟茶,黄继伟微笑道:”这是端州岵遐山出产的露针茶,在岵遐山灵泉附近仅有数十棵茶叶,你看这色泽红亮,香味甜纯,冬日正宜饮此茶怯寒。”
黄喜摆出名士派头,揭盖先观其色、后嗅其香,乘热细缀、细品滋味,笑道:“果然好茶,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心旷神怡。”
黄继伟慢条斯理地与黄喜喝着茶,探讨着茶之九德。他今年
四十有二,二十八岁中举入仕,由正九品的刑部主事苦熬十四年,到今天是从六品上的司农寺丞,在京官中升迁算快了。不过人心不足,比起其他世家子弟来说,黄继伟觉得自己挺不如意,就凭自己的亲妹妹是淑妃娘娘,外甥是楚安王,致仕前坐坐六部九卿的位置不算妄想吧。
年过不惑,上进心却像野草般地旺盛起来,楚安王出宫建府,黄继伟这个舅舅隔三岔五地上门述话,培育亲情。苦心没有白费,石重杰和他日见亲近,可是御史台那帮闲得无事的御史居然弹劾自己攀附王爷,存心不良。
天子没有怪罪,自家妹子派了这位黄公公来告诫自己,相谈之下,黄公公暗示自己稍安勿躁,等待时机。这让黄继伟喜出望外,黄公公是妹子的亲信,暗卫镇抚,他的话代表着妹子的意思,妹子总算开了窍,知道为家人争一争了。黄公公话里的意思黄继伟明白,一切为了楚安王,鸟随鸾凤,楚安王能走多远,自己这些人就能走多远。
为了方便联络,黄继伟告诉黄喜“静香”的茶楼是黄家族业,有事只要跟店老板定下时间,霜红亭中按时相见。此次会面,就是黄喜两天前的约定。
一曲吹罢,侍女等人施礼退去,黄继伟心中急切,斟茶时茶水溅出盅外。
黄喜暗笑,这位黄大人托自己到黄淑妃面前美言,见面时就巴不得想问自己,偏生做出一副持重的样子,这不露了马腿。时间有限,黄喜不打算再兜圈子,道:“黄大人的事我已经转告了娘娘,娘娘已经在想办法。听说孟州别驾年底会升任,他的位置出缺,不知黄大人是否有意?”
孟州是下州,别驾从五品上,比起黄继伟现在的司农寺丞高出四阶,不过京官外任按例会提升一到两阶,届时会以正六品上、下的官阶担任孟州别驾。不过孟州也在西北边陲,在化州的东北位置,化州还与西域有三个关卡通商,孟州的边界却是沙漠,少有商队经过,虽然没有兵祸之灾,却是穷苦之地,油水很少,在二十七州中属于下等。
黄继伟现出为难的神色,黄喜笑道:“黄大人先到孟州历练两年,到时黄娘娘自会想办法将你调回京中,届时黄大人品阶上去了,六部九卿的位置还不是任由大人挑选。”
被黄喜说动心事,黄继伟满面堆笑道:“先生教训的是,是黄某短视了,先生不必称黄某大人,你我兄弟相称,先生叫我声黄兄便是。”
对于妹子清冷的性情,黄继伟了解甚深,这件事八成是眼前这位黄公公在妹子面前替自己说项的。黄继伟从怀中掏出个小锦盒,放在桌上,道:“我妹子油盐不进,我这个做哥哥的面子也顶不用,还是黄贤弟你的话管用,做哥哥的送你件小玩艺,以表心意。”
打开锦盒,里面是块羊脂白玉的把件,细腻温润仿如凝脂。黄喜忍不住伸手拿出玉件,是只扑食的玉虎,雕工一流。最奇的是虎头有块黄色的斑记,恰是个“王”字。
黄喜把玩片刻,把玉虎放入盒中,推了回去。黄继伟心中一沉,这件玉件花了他一千三百两银子,不便宜了,怎么这件黄公公还嫌少?
“黄兄这是看不起我,我黄喜虽然是个太监,但也知道忠义。
娘娘于我有救命之恩,王爷待我甚厚,我怎能拿黄兄的东西,快快收起来,莫要躁了我的脸。”黄喜板着脸道。
礼物没送出去,黄继伟心情大好。看着黄继伟欢喜地将锦盒揣回怀中,黄喜眼中闪过一丝讥讽,我黄喜要的东西岂是你这样的燕雀之流所了解的。
“黄兄此次外任,娘娘托了马中书的门路,届时让黄右丞也向潘大人打个招呼,应该就稳妥了。”黄喜透了点风声。
马中书,中书郎马遂真,他失意没有当上丞相,却被天子任命国楚安王的王傅,有了这层关系,马遂真自然与黄家亲近。黄继伟连连点头,让堂兄黄继业递句话,这样的人情堂兄应该还不至于推脱。
呷了口茶,黄喜又道:“王爷渐大,应酬日多,要招揽才学之士没有钱可不行,黄兄外任孟州后要想些聚财的法子,太子能够在京中大展手脚,靠的不就是江安义的香水铺吗?黄兄,我上次听你提起化州塔善县的温池宅,塔善县令与你有旧,你不妨向他多讨买几套,此次马中书出力甚大,以王爷的名义赏赐他一套,马中书定然欢喜。”
从静香茶楼出来,黄喜抬头看了看天上满天的星斗,无奈地摇了摇头,依旧背着手往暗卫衙门行去。黄继伟那张抽痛的脸在他面前闪过,不就是让他出两万两银子在罗白山买几套宅院让楚安王赏赐臣下,至于心痛成那样吗?黄家,十大世家之一,拿几万两银子对黄家算什么。
想起娘娘在宫中的情形,黄喜暗叹了口气,跟王家比,黄家太过短视,没有娘娘在宫中支撑,黄家比起李家还要不如,一看八千两的孝敬,呸,亏得他们拿得出手。黄喜长吁短叹着,看来安楚王这边的银子还得自己想些办法。
黄喜走了,黄继伟也回了家。黄府在施政坊是数一数二的大门第,门前宣武侯的牌匾传自大郑开国年间,宣武侯是黄家老祖宗挣下的世袭侯,如今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