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283章

变臣-第283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私一走了事。
  那伙兄弟对他嘀咕,军屯的情况不错,有住处有田地,大伙估计的产量同黄老汉说的差不多,一亩地有一石半粮食,五十亩就是七十多石的粮食,交给官府一半还留下三十多石,足够一家老小的吃用。如果家里人能跟过来,就用不着两地分离,妻儿老小在家里吃糠咽菜了。
  说实话,冯定忠也怦然心动,真想把婆娘和儿子接到这里来,一家人团聚,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多好。如果家里人来了,可以放放羊,这么多人随便找活也容易,缝缝补补也能换口吃食,比起村里要好上无数倍。
  冯定忠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升起两丈高的太阳,身上和心里都暖洋洋的。刚才黄老爹说了,可以养羊,随便在屋角刨块地,种上点瓜果,那也是收入。听当地人说,瓜果产量高,蜜水果去年让瓜果卖了好价钱,今年东西还没种,就有人上门来预订了。合城县是通商要道,随便拿壶水在道边卖也能挣几文钱,随便想想在这里都不愁找不到事做。
  军屯是江大人奏报朝庭的,大伙想把家眷接来这件事还得找江大人说说。冯定忠站起身,拍拍屁股上的草屑,心里盘算着。自己和江大人见过一面,这位年轻的大人对自己这伙老弱残兵不错,看得出是真的尊敬,不是为了邀买人心,手下的弟兄说到江大人都很感激,这件事同他说,应该能成。
  只是,江大人远在会野府,自己不便去那找他,前几日方别驾和华司马都已经回转了会野府,合同县只留下了军屯令。军屯令林清的胖脸在冯定忠面前闪过,冯定忠皱起了眉头。方别驾和华司马在的时候,林清很客气,但这两人一走,林清的脸色立时板了起来,一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模样。冯定忠久在军中,看惯这种神情,知道这是在索要好处,大伙凑了百两银子送去,果然林大人又变了一副嘴脸。
  这样的人靠不住,冯定忠想了想,自己抽空去趟县衙,范大人是江大人的师兄,说得上话。再说屯军的家眷能来,增加了合城县的人口,对范大人来说也是件好事。
  打定主意,冯定忠向田间劳作的弟兄们走去。
  :。:
  ………………………………


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年之计
  一年之计在于春,化州的春天来得比江南晚一些,但来得分外猛烈,仿如一夜之间,漫山遍野披上了绿装,铺天盖地的花海灿若云霞,美得让人窒息。木炭轻快地打着响鼻,赶走忙碌的蜂蝶,毫不识趣地用舌头卷起鲜艳的花朵,塞入嘴中嚼着。远处的羊群像白云飘浮了绿毯花海之中,田地间农人像蜂蝶般辛勤地劳作着,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望着眼前的花海,江安义有些出神,平山镇应该也是一片花海,竹林今年不知新发了多少春笋,吃惯了山珍海味,真怀念娘做的腌菜春笋。妍儿还没有消息,这死丫头也不知道写封信回家报平安,冬儿来信说娘的心情很不好,她要在家中多陪陪娘,来化州的事暂时耽搁了下来。唉,要是娘愿意,干脆一家人都来化州好了,也省得自己成天挂念。
  “……‘合税为一’之政都宣导下去了,依照大人的吩咐,下官派人请来乡正、村正,与他们细算过帐,再让他们回去与百姓详说。托大人的威望,百姓们对新政并不抵触,都说少了杂捐的话就算税赋涨了也划算。”
  温庆县县令聂育野陪在江安义身边,没有查察刺史大人的出神,指点着坡下的农田,继续介绍道:“温庆县有田三千八百二十四顷,加上瓜果地四百六十顷,如果按平均二十五文一亩的田税算,田税就能过万两……”
  出来巡视属县已经四十多天了,江安义将东边三十二县走了一遍,天下以农为本,劝课农桑是太守的职责。去年朝庭免了化州的农税,百姓们自种自收不用上交粮赋,加上蜜水果让瓜果畅销,大都过了个殷实年。
  朝庭准备对北用兵,国库空虚,今年一律推开“合税为一”之政。化州历年的农税在四十万两左右,推行“合税为一”之后,朝庭不再征收粮食,将徭役、人头税等折在其中,化州的农税税赋将超过百万两。加上新增二百万的商税,支付给安西都护府的八十万两过卡银,化州今年要征收的银两将超过四百万两。身为刺史,江安义倍感压力。所以等方别驾返回会野府后,便马不停蹄地前往巡视属县。
  静静地听聂育野讲完,江安义嘉许了几句,道:“征收田税前一定要清仗清楚,不要错漏。新垦之地三年之内不征税要严格实行,不可为了些许税赋伤了百姓垦荒之心。还有,粮贱伤农,州县要事先预备些银钱,如果粮价过低,要收购农户手中的粮食,储于官仓,以备不时之需,要发动县里的富户设立义仓……”
  聂育野连连点头,心中暗想,别看江刺史年岁不大,考虑事情倒是面面俱到,难怪天子破格擢升他为化州刺史,到任这一年来,江刺史经战乱余波、商路争端、雪灾救赈几件大事,都处理十分稳妥,让人不得不佩服;蜜水果更是替化州百姓找出一条致富路来,假以时日,这位年轻的大人说不定能登堂拜相,青史留名。
  当听到江安义叮嘱慈幼抚孤院的安排时,出身贫寒的聂育野有些感动,恭声道:“大人仁心,下官定当遵从,化州百姓能得大人为刺史,实是幸事。下官听闻大人在会野府教给慈幼儿抚孤院中的孤儿生计之道,所谓极致风尚更令那些孤儿身价倍增。大人,下官想送些孤儿到会野府学习,让温庆县收养的孤儿也能共享此等美事,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江安义想到比武大赛,灵机一动,笑道:“聂大人有心了,这是好事,现在是四月二十七日,等我回府后行文,在五月中旬召集各县慈幼抚孤院的孤儿来会野府学习,各县暂定领队一人,学生五至八人,往来住宿费用由府衙承担。”
  “这是好事,下官一定派人前往。”
  江安义想了想,指着眼前五颜六色的花海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此次聚会各县不能光听会野府的,各县也要准备好自身的好做法,在聚会上共同交流,此事列在年终考绩之中,以免诸官懈怠。”
  聂育海且凛且喜,他对慈幼抚孤院很上心,不仅朝庭给的钱粮按人头给足,而且学着府衙的样子,给院中的孤儿找来师傅教他们自食其力,深得县中百姓的赞誉。如今从江刺史嘴中得知五月将进行慈幼抚孤院的交流,其实就是比试,自己先得知消息,可以多些时间准备,定要在此次交流会上大放光彩。
  “大人高才,随口吟诗满含哲理,着实让人惊佩。”聂育海重念了一遍诗句,不动声色地拍着马屁道:“下官当在此处建一凉亭,将大人所说的对联铭刻其上,让天下百姓都能知道大人爱民之心。”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江安义脸上浮起笑容。文当登堂拜相,武当功封万户,这是江安义的野望,聂县令的这番话,让他的好名之心有如烈火烹油,飘飘然飞腾起来,看着聂县令自然好感倍增。
  江安义满含深意地笑道:“聂大人,温庆县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本官甚是赏识,当言出必行,持之以恒,勉之。”
  聂育海心领神会,满心欢喜地恭声应“是”。
  温庆县是此行巡视的最后一站,江安义被思乡之情勾动思家之念,想起家中身孕六月的妻子,不免有些归心似箭。陪同刺史一同前来巡视的属员可不少,府衙的四大参军来了两个,司户参军颜易和新任的司仓参军史明玉,大大小小的吏员有二十多个,加上随行的亲卫有七十余人,光马车就有八辆人,可是大队伍。
  温庆县离会野府有二百六十里的距离,大队返程最少要四天时间,江安义想了想,吩咐颜易道:“你和明玉带着大伙慢慢回府,我带着天豪和两名亲卫先行返程。”江安义所乘的木炭是宝马,朴天豪等亲卫骑乘的是西域良马,脚力强健,没有拖累的话明天中午就能赶回会野府。
  官道之上商队络绎不绝,马匹不敢急驰,二个时辰下来还只跑出百余里。看了一眼西沉的落日,江安义眉头一皱,露出焦急之色。朴天豪面粗心细,笑着开口道:“大人,天色尚早,再往前赶一程,随便找个宿处休息,明日一早趁道上没有行人急赶一程,明日午时前应该能回会野府了。”
  朴天豪的话正合心意,江安义颔首催马,继续往前奔去。月色朦胧时,人困马乏,官道上已经没了人踪,江安义勒住马道:“天豪,附近可以村落,咱们找地吃饭安歇。”
  朴天豪江湖闯荡多年,对地形十分熟悉,在马上扭身四处看了看,笑道:“前面不远应该是双溪镇,归南洪县管辖,离县城二十里地。双溪镇是个大集镇,镇上有客栈酒店,大人,要不咱们就去那。”
  离双溪镇还有里许,就能听到嘈杂的喊叫声,江安义一愣,出什么事了?镇上遭了强盗,不能啊,管将军带着驻军已经将四周的匪患肃清,从去年十月开始各县就再没有强匪为患的呈报了。
  快马急驰来到镇边,见镇外的空地上支着二十来顶帐篷,看式样是军中的营帐,这种营帐是郑军的标配,一顶帐篷可以安置十名军兵。借着帐篷前燃烧的篝火,江安义看到郑军装束的士兵有的围坐在火旁烤食物,有的抱着酒坛喝酒,有的光着膀子在角抵游戏,围观的人不时地发出哄笑声,还有的在人群中走动收取赌注……
  是新来的屯兵,难怪军纪如此松懈,嘈杂声里许外都能听到。江安义带着朴天豪等人从毫无戒备的军营边经过,踏进人声鼎沸的双溪镇。安南都护府遣送的三千屯兵今晚驻扎在双溪镇,给这七百户人家的集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南洪县县令丁佐伟接到乡正的禀报后,亲自带着县尉万洪,押运了一些牛羊酒肉赶到双溪镇饷军。江安义等人经过镇上最大的酒楼宴朋楼时,听到里面传来丝竹欢笑之声,正是丁县令在宴请带队屯田的将官们。
  古亚楼沉着脸,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想着心事。他原本是安南都护府军寨的一名戍将,虽然只是正八品下的宣节副尉,但在治下的苗寨可是太上皇的角色,谁敢违逆自己半分。去年自己奉大帅将令到岩江寨收取例银,看上了寨里的女人,那些该杀的苗子居然敢反抗,惹恼了自己杀了他们一些人,抢走了几名女子。
  这伙苗人居然吃了豹子胆敢到怀仁府告状,被大帅事先得知,威逼刺史不准状,自己带人把告状的人劫去,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番。原以为这伙苗子知道厉害后不敢再造次了,谁知他们居然暗中到京中告状。
  大帅接到京中暗报,得知天子暗中派遣钦差到黔州清查此案,于是丢卒保车,把自己远远地发配到化州屯田。古亚楼愤愤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说是让自己暂避风头,可是来到这化州边陲,此生不知道还能否再回中原去,要不是将军告诫自己,索性就脱了这身盔甲,凭着这些年积下的银两,回家做个富家翁,胜过来这边关百倍。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屯兵惹祸 一
  锦华是县里绮春院的红牌姑娘,和另外五个姑娘一起应丁县令之邀来双溪镇劳军,来的时候想着劝劝酒、唱唱歌,至多陪兵爷睡一晚,轻松将丁大人许诺的二十两银子拿到手,是件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好活。/p>;
  身为红牌,锦华自然被安排伺候主客,姓古的将军。这位将军三十来岁的年纪,身材健硕孔武有力,正是锦华喜欢的“硬汉”型。酒宴一开始,锦华就眼波闪动,春情荡漾,恨不得能腻在古将军的怀中。/p>;
  可是这位古将军有点冷,锦华投怀送抱、耍痴弄娇的效果似乎不明显,这位古爷沉着脸一个劲地喝酒,自己的手里端着的已经是第四壶了。上好的金玉液,一斤一壶,这位古爷小半个时辰已经喝下去三斤多了,看样子面红耳赤,要是起酒疯来可怎么好。/p>;
  锦华心里有些害怕,看到古亚楼的酒杯空了,习惯性地倚过去,边倒酒边柔声劝道:“将军海量,不过酒大伤身,慢饮些,要不妾身给您唱支小曲解解酒。”/p>;
  丁县令坐在古亚楼的左侧,笑道:“古将军,锦华姑娘唱的小曲在县里可是有名的好听,丁某在公宴上听过几次,至今难忘啊。”/p>;
  古亚楼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直愣愣瞪着眼睛,恍惚间又回到熟悉的军寨,眼前的女子变成了岩江苗寨那个反抗自己的女子。/p>;
  诸多的不快涌上心来,古亚楼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锦华的头,狞笑着道:“臭婊子,居然敢不听爷的话,你找死。”/p>;
  刺耳的尖叫声响起,盖过了酒楼的喧闹。锦华哭喊着拼命挣扎,道:“将军,您醉了,且松开手,疼,头要扯掉了。”/p>;
  丁县令惊得跳了起来,双手胡乱地挥舞着想上前相劝又不敢,抖着嘴唇道:“古将军,有话好说,莫要动手。”/p>;
  那些弹唱、劝酒的女子个个吓得面容失色,像没头苍蝇般地向角落避去。万县尉仗着自己会点武功,笑着上前要解围,不料斜刺里飞来一腿,重重地踹在胯上。万洪被踹得飞离而起,撞在木板墙上,震得灰尘“扑籁籁”地落下。/p>;
  “小子,你算哪门子蒜,敢管古爷的闲事。”刚才还言笑晏晏举杯共饮的程校尉收回腿,一脸不屑的哼道。/p>;
  尖叫声响起,隔壁饮酒的江安义便一皱眉,放下了酒杯。紧接着“砰”的一声巨震,屋顶的灰尘掉落,桌上的酒菜立时蒙上了一层灰。/p>;
  朴天豪将筷子一扔,问道:“大人,要不要卑职去看看?”/p>;
  进酒楼的时候,江安义等人就从小二的嘴中得知,南洪县令丁大人今夜在此宴请屯军的将军,经过隔壁门前听到里面有丝竹之声,小二羡慕地告诉他们是丁大人从县里带来的姑娘,说起这伙姑娘,小二的口水都快流出三尺长。/p>;
  江安义巡视在外,府衙中的公文汇要每五天会通过驿站会送给他,军屯是头等大事,方别驾和华司马都有详细的奏报。算算从二月底冯定忠所率的屯军开始,四大都护府的屯兵在春季6续到达,加上眼前这批屯军已经过了两万人。/p>;
  想起这些屯兵老爷,江安义是愁眉不展,当初光想着招揽屯兵能生产粮食、戍守边关、增加人气、建设边关等等诸多好处,谁知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一大把。这些屯兵的素质偏差,不要说与驻军相比,就连华司马手下府兵都有所不如。光是如此也还罢了,偏生这伙老弱残兵惹事生非的本领不小,不是相互斗殴就是偷鸡摸狗,仗着人多势众骚扰地方,带队的军屯长不但不约束,甚至带头闹事,搞得军屯衙门叫苦连天,各地县衙经常接到百姓的上告,偏生没办法处置,最后堆积到了府衙。江安义不在府衙,方别驾和华司马只能先和稀泥应付着,最终还得等江安义回去后再做决定。/p>;
  军屯戍边是治州的根本,化州局面初定,稳定展是关键,对于这伙兵大爷江安义想着以安抚为主,等腾出手来再说,所以耳听得隔壁传出鬼哭狼嚎之声,江安义仍想着息事宁人,放下筷子,特地叮嘱了朴天豪一句:“看看怎么回事,不要动手。”/p>;
  尖叫声已经惊动了酒楼中的客人,门前围了一堆人伸长脖子往里面张望,个个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朴天豪分开人群,踏进屋中,看见一名女子的上裳被扯掉,**着上身,被一名郑将装扮的人强搂在怀里,胸前的粉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