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善堂内李明性的声音被众人压下,气恼地道:“心胸狭隘之辈,要是你们不肯,我便要求分家。”分家,这可是大事,对于族群来说是分家意味着越发力弱,而且李明性在家族中打理生意,家族的经济倚仗他支撑,如果李明性分家走了,李家的日子越发难过了。众人不再做声,目光都聚集在李明德的身上。
李明德心中早有计较,放下拈须的手,冲大伙摆了摆,对着李明性斥道:“老二你不要说气话,李家二百多年未曾有过分家的事,你要分家,除非我死了。”
李明性低头不语,生着闷气。
“大伙的意思我都清楚了,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江安义与我李家确实有些仇隙,不过,咱们不把彤儿嫁给他就报了仇吗?这小子现在可是一妻一妾,日子过得舒心得很。”李明德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扫过,继续道:“反过来想,彤儿嫁给他,不说其他的,就是往来西域做生意也方便些。”
张文津弹劾江安义时,几个世家串连一起对江安义发动攻击,当时答应只要李明益弹劾,就答应两件事,一件是为李明益谋求外任,另一件就是准许李家进入化州加入西域生意。如今李明益已经外任方州别驾,西域的生意也在试步,如果有化州刺史的支持,生意能很快做起来。
积善堂内议论声大了起来,李明性抬起头感激地看了一眼大哥,没想到哥哥能同意彤儿嫁给江安义。
等议论声飞了一阵,李明德磕了磕茶盅,道:“此事我也不便作主,我会派人送信去京师,请大兄定夺。”大兄者,李明行也,李明行排行最大,却不是长房所出,因为其位居三品,所以大事李明德还是要同他商量。
收到族中来信,李明行很不平静,早在十年前李家也不用向仇人低头换取机会。对于江安义李明行谈不上有多恨,他知道根源在天子打压世家,江安义不过是适逢此事,即使不是他出手也会有李安义、王安义出手,只是几场较量下来,都以李家失败告终,而且明益为之消沉,这口恶气实在难以下咽。
背着手在花园里溜达,五月正是花开至荼蘼,繁华之后便是衰败,王朝尚且如此,世家也不能避免。李明行闻着园中花香,想起白天经过香水铺,店前人群拥挤,自家宅门前却可罗雀。自嘲地笑了笑,李明行下定了决心。
在回信中,李明行对李明德的看法表示支持,同意将彤儿嫁给江安义,但是李明行也提了几点要求,第一彤儿的身份是平妻,不是妾,地位要仅次于欣菲高于冬儿;第二江家的嫁妆要丰厚,给足李家人面子;第三让李家在化州替彤儿置一套宅子,成亲后彤儿不必与正妻住在一处;第四让江安义在化州对李家的生意加以支持,甚至派人帮李家打通西域的商路,今后化州的商路就由彤儿打理,分出二成利给彤儿作为私房钱;第五将来江安义进京或回仁州,要专门摆宴告知亲朋。
李明德收到信后连连点头,还是大兄考虑的周全,细思之后提笔给江安义写了封信,派人请来许昌化。两人之间恩怨难解,当年情义已然不存,看在安娘的面子维系着。李明德自知理亏,表示了歉意见许昌化不为所动,索性直接道明心意,让许昌化去化州给江安义送封信,只要答应信中的条件,就让江安义前来迎亲。
许昌化不知道李家在给江安义的信中提了什么条件,但他关心彤儿,真心希望彤儿能得到幸福。他没有直接去化州,而是先回了长武县的家中,恰巧收到化州送来的信,告诉他欣菲为江安义生下一子。许昌化心中暗叹,李家做事一心想着利益,不顾及彤儿的感受,如今江安义已有两子,彤儿已经落后,再耽误些时光,怕是越难与欣菲等人相比。
备了份厚礼,许昌化带着几名弟兄来送信,看着江安义沉吟不语,并不拿信,许昌化心中倒先忐忑不安起来,轻声地咳了咳。
江安义醒悟到自己的失态,撕开信细读,信中李明德表示李家愿意与江安义化解当年的仇隙,把彤儿嫁给他,当然五个条件紧跟着提在下面。平心而论,这五个条件并不算为难,江安义知道隐藏在条件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心照不必宣于纸。
只是答应五个条件,对冬儿来说有些亏欠,特别是妍儿出走,冬儿带着晨智在家为自己尽孝,让江安义深感愧疚,如果让彤儿居于冬儿之上,自己在情感上难以做到,估计娘也不会同意。
把信放回桌上,江安义笑着对许昌化道:“许兄难得来一趟,多住些时日,信中说的事我知道了,等江某考虑清楚后再给李族长回信。”
许昌化暗叹,看来彤儿的婚事还有波折。
………………………………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戎弥风声
许昌化走了,江安义陷入沉思,李家来信勾起他对家人的思念,想念远在德州的母亲、冬儿和晨智。
一开始冬儿被哥哥当成交易塞到了江安义身边,随同江安义进京后与江安义相处得并不融洽,阴差阳错之下与江安义有了合体之缘,基于责任江安义才接纳了她。冬儿温柔贤淑,对江安义的要求不多,能默默地陪在他身边就很满足了。
在江安义被贬富罗县,冬儿跟在身边照顾,有了长子江晨智,江安义远到化州为官,冬儿在家中尽心孝敬婆母照顾儿子,并无一丝怨言。妍儿私奔后,冬儿甘愿放弃与他团聚,在家中伺候母亲,所做的一切怎能不让江安义感动,就连欣菲提起冬儿,也自愧不如。
李家来信要求把彤儿的位置摆在冬儿之前,这让江安义不能接受,虽然他知道这样做能为自己赢来诸多的好处,但扪心自问却过不了心中的槛,将来晨智问自己为何薄待他娘时如何回答。
灯光亮起,欣菲进入书房点亮蜡烛,目光在桌上的书信上扫过,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可是李家不同意婚事?”江安义一坐便是大半个时辰,外面早已天黑,欣菲得知许昌化早走了,担心有什么事,等晨兴睡下过来看看。
江安义一推桌上的书信,示意欣菲自己看,随口问道:“兴儿睡了?”
“刚喝完奶,睡得像只小猪。思雨在看着他呢。”说到儿子,欣菲脸上泛起慈爱的笑容,哪有半分杀伐果断的龙卫督监模样。
快速地看了一遍信,欣菲道:“江郎,你打算怎么办?李家要的还算合理,只是有点委屈冬儿了。”
在欣菲的心中,冬儿的位置可在彤儿之上,可是她知道江郎对彤儿更为喜爱一些,所以想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江安义叹道:“这些年冬儿为家里付出的太多,不能在此事上委屈了冬儿,我打算向李家说清,彤儿和冬儿同样重要。”
欣菲心头掠过酸意,和丈夫在一起谈论别的女人不是件快事。眉头一挑,欣菲冷然道:“李家现在江河日下,想借彤儿拉拢你倚为帮助,别看信中写得强势,其实心里虚的很,就算什么也不答应李家也会答应这门亲事。只是顾及彤儿的感受,你不妨给她写封信,解释一下,彤儿姑娘冰雪聪明,自然会明白你的难处,至于冬儿,江郎要是感觉愧疚,大可照看她的家人,她哥哥李世成不是想做官吗,江郎助他一把便是。”
第二天,许昌化带着江安义的回信回归仁州,紧接着振威镖局的镖师带着江安义家信前往德州,在信中江安义再次提及让娘和冬儿带着晨智来化州,一家人团聚,至于平山镇的产业,有舅舅、张先生和石头等人在,大可放心。
………………
化州往西千里是大片的水草丰茂之地,河流湖泊众多,原为额什汗国的国土,大魏强盛时西征,将额什汗国打碎分封给大大小小亲魏的小汗国,逐渐形成了现在所说的西域二十八
国的版图。
西域二十八国,以戎弥、休梨、勒离、煌林、载昌实力最强,并称“五雄”,其他二十三国分为居须、车合、莎宿、羌兰、田韦、尉车、温姑、狐国、吐笃、乌末、宛卢、皮夜、依疏、宿月、漫温、姑陆、卑恒、弥动、车兹、安头、康提、浩弋、坎渠。这些小国互相之间联姻或倚附大国,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止歇。
与郑国化州隔戈壁相望的是戎弥、休梨、尉车三国,五雄之中有二个与郑国化州相邻,勒离与戎弥相近,却不与化州相望,中间隔了莎宿、羌兰,“五雄”之中戎弥、休梨、勒离在东边,尉车、居须、车合、莎宿、羌兰、田韦、温姑、狐国、吐笃、乌末、宛卢、皮夜、宿月等十三个国家依附他们,而煌林和载昌在西面,依疏、漫温、姑陆、卑恒、弥动、车兹、安头、康提、浩弋、坎渠等十个小国以他们为首,总体上东西两边势力相同。
一场大雨从新月城路过,把悬挂的彩旗淋得像褪毛的鸡般狼狈不堪,戎弥国盛大的会盟已经过去了三天,结果令国主虎敢大失所望。西域二十八国,前来会盟的国主只有五位,休梨、尉车、居须、车合、温姑;派出使臣的有八家,勒离、莎宿、羌兰、田韦、狐国、吐笃、乌末、宛卢,加上自身一共是十四家,与虎敢设想的二十家有很大的差别。
王宫的朝会气氛有些压抑,大臣们都知道国主的心情不好,那张平日挂着温和笑容的脸冷若冰霜,很有可能会转变为一场暴风雨。虎锐表面的心情沉重,其实内心很轻松,觊觎自己位置的弟弟被软禁的家中,已经失去了争夺权力,父王已经开始放手让自己管理朝政,大臣都看出来国主要传位给自己。
对于父王的坏心情虎锐很明了,会盟的盛会变得虎头蛇尾,这对雄心勃勃的父王是个沉重的打击,虎锐甚至敏锐地查觉到父王头上的金发又变白了不少。这场会盟原本想聚拢诸国之力一举占领化州,哪知热心出兵的只有休梨、勒离、尉车、居须等几个国家,其他几个国家纷纷推说要国主决定,其实是不想出兵。
这次会盟西属诸国一个也没有来参加,听说是煌林和载昌两国对东方盟国咄咄逼人的强势颇为不满,约束属国不准参会,最糟糕的是原本、依附东方盟国的皮夜、宿月两国没派人参盟,据暗谍报告,这两国极可能背弃东方盟友投向西属盟国。
虎锐长叹口气,道:“此次会盟不如人意,诸位有何见解?”
大相丘林打抚胸礼道:“大王,臣一向认为郑国国力雄厚,只可与之为友通商互利,不可冒然用兵为敌。此次会盟诸国对出兵意见冷淡,说明用兵不得众心。”
“丘林大相太过保守了,光靠通商能获利多少,上次攻入化州所得足够我国五年之利,本将认为国主决策无比英明,对郑用兵比起通商要快捷得多,其实不用太多国家出兵,只要我戎弥国与休梨、勒离出兵,就足可以扫平化州。”朝班中金护将军鞬
乐达粗着嗓子叫道。
“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一旦发动战争,当年额什汗国之事怕再重演。”丘林打深为忧虑地道:“触怒猛虎,智者不为。”
“郑人软弱,算什么猛虎,我戎弥轻骑以一敌十,有十万大军就可横扫郑国化州。”
……
王庭上争论纷纷,乱成一团,谁也说服不了谁,看样子准备通过动手解决。虎敢的怒容愈盛,重重地一拍扶手,喝道:“叫你们出主意,不是让你们吵架,都给本王住口。”
虎敢威势极重,众臣不敢反抗,回归朝班。虎敢看了一眼站在最前面的儿子虎锐,道:“虎锐,会盟之事是你主持,你有什么看法?”
虎锐心中一沉,此次会盟具体事宜父王交给他办理,让他与诸国国主和使臣打交道,原本有王权过渡的意味在其中。只是会盟不如人意,看来父王是要怪责自己,虎锐急忙恭身陪罪道:“儿臣处事不力,有负父王圣明,请父王治罪。”
“好了,本王没有怪你”,虎敢不耐烦地道:“你说说,攻打郑国之事到底可不可行?”
“攻打郑国势在必行”,虎锐斩钉截铁地道:“父王为我戎弥国将来着想,此事利在千秋,绝不容有人置疑。”
看到虎敢脸上现出一丝笑容,虎锐知道自己这番话说到了父王心里,父王对自己的那丝不快算是消除了。
果然,虎敢满意地点点头,道:“锐儿,你详细说说,让大伙也听听道理。先传宴吧,大伙放松些,边吃边谈吧。”丘林打这些主和派心中暗叹,国主的心意已定,再要多说便是自打麻烦了,那些主战的人眉飞色舞,知道刚才的表现在国主心中讨了好,将来有好处。
侍坐在父王身边,虎锐先替虎敢斟满酒,又殷勤地布菜。虎敢笑骂道:“好了,别在这忙乎了,我自己有手。你对大伙说说向郑国用兵的道理吧。”
虎锐应“是”,站起身对着阶下吃喝的众臣道:“对郑用兵的道理其实父王早就跟诸位讲过很多次了,我再说也是拾父王的牙慧,丘林大相之所以还有疑虑,并非要反对父王,只是对我国国力有些担忧,特别是前不久二弟率兵被郑军击败,斯多据点被郑军摧毁,实为可惜。”
不动声色地替丘林大相说了些好话,又顺道贬了一下虎利,看到丘林打等主和的大臣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而父王的眉头微微一皱,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虎锐心中暗喜,继续道:“其实丘林大相的担心不无道理,郑国确实够大,比我戎弥国十倍还不止,光安西都护府就拥兵十六万,确实不能轻易动兵。”
虎敢放下杯子,面无表情地看着儿子,虎锐不敢再耍嘴皮子,急道:“正因为如此,父王才会召集西域诸国会盟,合众国之力来攻打郑国,这正是父王远见卓识之处,令儿臣佩服至极。”
说着,虎锐恭恭敬敬地向着虎敢施了一礼,虎敢抚须大笑。
:。:
………………………………
第四百九十二章 莎宿危机
虎锐在父王赞许的眼光中面向众臣,道:“此次会盟由于我的过失,致使父王的计划出现纰漏,联盟出军的方针却不容更改。”
丘林打等人暗自佩服,大王子说话办事都让人感到舒服,比起二王子高出不少,特别是功劳归于国主,过错属于自己的做派,铁定赢利国主的欢心,看来继任之事已无变数。
“父王对郑学深有研究,小王在父王的影响下也跟掳来郑国文士学过几天‘之乎者也’,记得有一句‘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这句话与我国当前的情形正相合。”
虎敢坐正身子,犀利的目光望向虎锐,道:“锐儿,你且详细说说。”
“西域二十八国,我戎弥与休梨、勒离、煌林、载昌等国称雄,尉车、居须、车合、莎宿、羌兰等国虽以我国为宗主,但只是畏于我**威,其心并不臣服。”虎锐侧转身子,面向虎敢,侃侃谈道:“郑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其百姓懦弱,与我西域诸国相比战力不足,只要能突破其边卡,境内则可长驱直入。以郑国之财力资养我戎弥,我国能在短时间内强盛起来,在西域诸国中称霸,此父王向郑用兵之意所在。”
虎敢捊须点头,目光鼓励虎锐继续说下去。
“然而以我戎弥一国之力面对郑国,输赢且不说,交战的伤亡也会大大削弱我国的实力,此智者不为。”
丘林打叹道:“老臣就是怕大王急进,连年征战之下折扣国力,欲速而不达啊。”
虎锐笑道:“大相的忧虑不无道理,可是父王烛照数计,心中早有谋划。大相看这几次东进,父王都是出动联军,以最小的牺牲为我戎弥谋取了最大的利益,这些年我戎弥国力蒸蒸日上,与父王的英明神武息息相关。”
确实,戎弥国组成西域联军出兵,每次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