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刺史大人在不在府衙,对于多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忙碌的依旧忙碌,清闲的仍然清闲,该要发生总要发生。
会野府南苍柱山金霞洞,近一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搭建起简陋的朝元观,观前空场上,观主丹元子面向朝阳,调息吐纳,他的身后坐着二十多个俗家人,闭着双眼跟着打坐。
丹元子当初在苍柱山下施药救人,引得秦子炎关注,那些前来打探的龙卫哪瞒得过丹元子和杨思齐的目光。为了怕赵良铁等人被龙卫发现,丹元子索性就在金霞洞中住了下来。
随着救治的人越来越多,丹元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有钱的乡绅专程前来探看,讨教长生之道。丹元子顺势传授打坐养气之法,收些俗家弟子,而那些弟子有时免不了要就近住下,受不了山中的简陋,纷纷慷慨解囊,丹元子半推半就,不到半年功夫,金霞洞前便有了这座简陋的朝元观。
杨思齐在官府露过面,不好在观中出入,丹元子让他住进赵良铁等人的小村中,顺便教习这些人的武艺,招揽失散的旧部,如今那个二十余户人家的小村落已经有近三百人,等待着起事的机会。
隔几天杨思齐便会来一趟朝元观,互通消息。观中有龙卫的耳目,灶下烧火的简伯和常来练气养生的秦员外都是龙卫的暗探,所以杨思齐来的时候都在半夜。
金霞洞暗中被丹元子打通,有条秘道与后山相通,杨思齐可以直接能入得洞来。洞中干爽,一点都不气闷,丹元子正盘膝坐在石床上,修为到了他这个地步已经寒署不侵。
杨思齐躬身行了一礼,问候几句,从怀中把刘子维寄来的信递了过去。看完信,丹元子并没有多少喜色,沉吟片刻道:“国破家亡近六十年,剩下我们这些孤魂野鬼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垣猗县就算给了我们,又能翻出多大的风浪。”
听丹元子语气颓废,杨思齐正色劝道:“前路虽难,我辈薪火相传,终能重兴大齐。老叔是指路明灯,大教正需倚重,怎可语出颓然。”
“我累了,这些天在朝元观静心修行,知道自己羽化之期将近。”丹元子淡淡地道:“七月初七未时取井门关,你带着赵良铁等人下山去吧。七月初七是道德腊日,我会在观中设醮祭天,吸引住龙卫的目光。过后,我会取道返还端州,生于斯,死于斯,叶落归根。大教兴衰就托付给你们了。”
夜风呼啸,寒意陡生。杨思齐看着白发苍苍的丹元子,心中一片茫然,第一次对前路产生了怀疑。
。
………………………………
第五百四十章 北漠征战 一
变臣正文第五百四十章 北漠征战化州进贡的第一批蜜水果被送到了塞外军营--百胜关千里外,北伐郑军在此休整三天了。
金銮帐,天子石方真端坐在椅中。随军出征已经两个月了,他目光变得深遂,脸庞如同被雕磨过,变得棱角分明起来,多了些许肃杀之气。刘维国随从帐外进来,手中端着天子喜欢的梨水果,轻轻地放在桌案上。
“朕不是让你把蜜水果都分给将士们吗?”石方真手里拿着太子的信看着,有些不快地道。
刘维国心想,一共才二百罐蜜水果,十八万将士一人能分到几滴,嘴中笑应道:“奴才已经给各大营送去了些,留下了几罐给您润润喉,这北边的风大,您的嗓子总咳,要是被娘娘知道了一定要责备奴才没有照顾好您。”
边说刘维国边有些哽咽起来,这两个月万岁受了多大的苦,都瘦得不成模样了。石方真不想听刘维国的碎碎念,端起碗将蜜糖水一饮而尽,碗里的几块梨肉也扒拉进嘴,吃得干净。
真是香甜,石方真在心中感叹着。此次北伐他雄心勃勃,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建立起与高祖比肩的功勋,一举解决掉北方千年来的忧患。大军向北进发时,石方真坚持不肯乘坐銮驾,跟着统兵的大帅申国公王克明一样骑马出征。可是三天下来,两条腿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根本迈不开步,不得不坐回銮驾中。看着骑在马背上,飒爽英姿的申国公,石方真恨不得能以身代之。
接着是吃饭,石方真坚持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吃一锅饭,他以为自己多年居于深宫少有骑马,这一点比不过申国公,但宫中吃食简陋,申国公花天酒地,这一点肯定是比不过自己。等到一团糊糊般的东西端到他的面前,饭和菜混煮在一起,那气味差点没让他当场呕了出来,强忍着吃了两口,粗粝得割喉咙。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陪吃的申国公等人,大伙全都大口吃得香甜,石方真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他想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怕又是美好的愿望。
坚持了几天,在刘维国的苦劝下,天子摆了酒宴赏赐众将,那些剩下的食材让天子吃起了小灶,石方真认清了形势,自己是在富贵中长大的天子,吃苦耐劳这种事情真不能跟高祖比,好在这些都是小节,只要能平定北漠,朕的功业便不输于高祖,甚至不输于千百年来的任何一个帝王。
郑军兵分三路深入北漠,左路是安北大都督苗铁山,右路是原安南大都督齐新文,两路各率五万人马,与中军八万兵马相隔十余里,齐头推进,每日三次互相联络,统一进程,互相呼应。北漠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原本就没有什么路,倒也方便大军行进。
兵进千里,遭遇的战斗却屈指可数,北漠部落多数在大军到来前就闻风而逃,有些不及逃走的小部落被大军兜住,看到漫山遍野的大军,也不用交战,这些千余人的小部落直接投降。
石方真兴致勃勃地接见那些投降的部落首领
,摆出天朝君王的威仪,那些小部落首领看到全副的銮仗,以为到了天国之中,既惊又喜。石方真很喜欢这些人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的样子,这让他的虚荣心得到大大地满足。
等那些部落首领在太监的吆喝下乱糟糟地叩头后,石方真过完天朝皇帝瘾,顺手分封官位、土地,送出财物,让那些投降的小部落彻底蒙圈。分明是打败了生死操于人手,怎么转眼又给了这么多好东西,光滑的丝绸、白亮如玉的瓷器、上好的茶叶,以前在郑国的商人那里见到过,可是这东西贵比黄金,不是小部落置办得起的,只能过过眼瘾。如今一头羊的代价都不用付,就白得了这么多好东西,怎不让部落首领感恩戴德,一个个发誓效忠。
这些部落的首领不傻,草原上有句俗话,有水草的地方就有牛羊,郑人给的好处够多,尊郑人皇帝为天大汗能得到钱粮壮大部落,不用担心被大部落吞并,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只要钱粮给得足,这些投靠的小部落自愿成为郑军的耳目,引领着郑军向王庭迈进。
随着郑军深入草原,郑国大军与北漠的大部落终于有了几次像样的交战,草原部落来去如风,郑军坚如磐石,两军对阵有如浪卷礁石,不是浪花被礁石击碎,就是礁石被浪花淹没。此次北伐郑国准备良久,专门训练过如何对付草原轻骑,在强弩利箭的笼罩下,那些北漠部落难以取胜,往往奔逃离开。
郑军马匹不多,十八万军马仅有四万骑军,这是因为郑国自产的马匹躯干瘦小只能拉运物资,军马要从北漠或西域买进,郑国控制着铁器、粮食卖给北方,同样西域和北漠对流向郑国的马匹控制得也很严,这四万骑军还是安北都护府和十六卫拼凑出来的。
骑军不足,便不敢长途追击,那些溃败的北漠部落得以逃脱,而借着马匹配的优势,北漠人不断地发起袭扰战、夜袭战、游击战,让郑军疲惫不堪,草原上缺少树木,难以扎起防御严密的大营,战线接长,国内转运的物资越发困难,二个月的时间耗费的银两已经超过千万。
申国公王克明的帅帐就在金銮殿的右侧半里处,刘维国派人送来十罐蜜水果。等来人离开,赵伟笑着拿起一罐揭去封盖,嘴对嘴喝了个痛快,等糖水喝完,伸手探进罐中捞取果肉塞入嘴中,毫不在意汁水淋漓地落在他的虬髯上,边吃边含糊地赞道:“真香,真甜。”,
王克明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用一枚金簪别着,白面黑须,面容肃穆,一身轻甲端坐在帅案后,微皱着眉头看着暗卫送来的谍报。谍报中禀报的是北漠王庭的情况,王庭在神女缇珠的统领下维持着表面上和平,但大王子昆波和二王子利漫的明争暗斗从未止歇,两人的手下每日都要暴发冲突,缇珠无奈之下,请法王旨意,让两人分居在王庭的东西,议事时才召两人相见。
北漠王庭,王克明眼中闪过锐意,此次北征如果能攻破北漠王庭,毁掉漠人
心中的神山弥山,便算是大功告成,失去了王庭和神山这个精神支柱,漠人定会陷入内乱,等新的大汗再次产生,至少可以为北境争取五十年的安宁。
放下手中谍报,王克明悄无声息叹了口气,郑军虽然深入北境千里,可是离王庭还有一千多里的路程,按这个速度,在九月天气变冷之前大军无法到达王庭。唉,要不是天子执意要御驾亲征,他便会以骑军为锋锐,一路以漠人部落为补给,直插向王庭所在。步军则分成万人队,由骁将率领,尽快赶至王庭会合,草原之上只要有向导,不用担心迷路。行军打仗,真不能有天子在,这有如芒刺在身,浑身都不舒服,这哪是打仗,分明是一场赔尽小心的游玩。
站起身望向身后屏风上的地图,谍报人员用生命在上面标注出万人以上的大部落和王庭所在,大军进击的路线是天子拟定的,沿途尽可以多地向北漠人展示郑朝的赫赫天威,这样的行军路线滞后了大军七八天的行程。
红旗标识着郑军所在,虽然占领北漠千里之深的地域,快顶得上小半个郑国,但广袤的草原缺少补给难以驻守,大军一退这些土地又得得回漠人手中。天子意图用漠人对付漠人,分封那些小部落的首领,把土地划归给他们,这个主意不错。不过这些部落首领多是贪图钱粮,等大军撤走,要不跟着南撤在靠近郑国的疆域内生活,要不干脆做墙头草,再次归于北漠的统属,能取到的作用不大。
“刚才那罐是香瓜,再来罐香梨的。大哥,你不尝尝鲜?”赵伟挑选着蜜水果,在罐底贴着标签,标明罐中的果类。王克明摇摇头,对于自己这个吃得饱睡得着的义弟真是羡慕,这个汉子只要有仗打比什么都开心。
赵伟选好蜜水果后递了过来,道:“大哥,你先喝几口,剩下的给我。”
王克明接过喝了几口蜜水,赵伟笑道:“果肉都沉在下面,大哥你晃晃罐子,把果肉摇上来吃几块,别光喝糖水。”
依言摇起果肉倒入口中,王克明吃了两块,将罐子递还给赵伟。赵伟嘟囔道:“大哥,这场仗打得就像光喝糖水了,一点肉都没吃到,没劲。”
连这个粗人都知道,要想真正平定北漠,就要大量地杀死漠人,将北漠的大部落打散,群狼无首,相互争斗,郑国才会安宁。北漠的人口约有四百来万,大大小小的部落如同洒在草地上的蘑菇般毫不显眼,王庭周围聚焦着百万人口,能上马打仗的约有三十万,最骁勇的附离军金狼、苍狼和黑狼三部都在其中。
从数目上北漠的轻骑占着优势,但王克明并不是很担心,一来漠人由大小部落组成,有如散沙,难以统帅,二来郑军在装备、器械上占着上风,为了对付草原轻骑,工部研发出了一种利器,只等此次战场建功。现在问题是,北漠的主要战力缩在王庭一带,要想个什么办法引蛇出洞,让漠人主动寻找郑军决战才好。
。m
………………………………
第五百四十章 北漠征战 二
酉正,王克明起身前往金銮帐,天子每天晚上都会赐宴,与他、苗铁山、齐新文边吃边商谈军务。王克明赶到的时候,苗铁山和齐新文已经早到了一步,正在和天子说话,这两人都是天子的心腹,和天子说话没有普通臣子那种拘束,大帐内有说有笑。
“克明来了,摆膳吧,边吃边聊。”石方真吩咐道。行军在外,吃食不可能讲究,简单的一荤一素一汤,还有一碟沾酱,新烙的薄饼就大葱,没有酒,就在比起普通将士不知道好出多少。
吃饭也不讲究什么“食不语”,苗铁山是方州人,煎饼卷大葱沾酱吃得那叫一个香甜。等两张饼下肚,苗铁山抹抹嘴道:“万岁,出来两个月才走出来一千来里地,照这个速度咱们可打不到漠人的王庭,北漠这鬼地方冷得快,九月就可能会下雪,中秋节前一定要回军,要不然将士们可受不住冻。”
出师不利回军是忌讳,苗铁山毫不在意地说出来,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天子希望武将们表现出忠勇和憨直。对于天子的御驾亲征,在座的三人是同一个心思,脱了裤子放屁还挂烂了裤裆,说不出的腻味、烦心。
齐新文丢了安南大都督的差使,好在他是太子府的老人,石方真小小地责备了几句便让他到镇北大营带兵,相比苗铁山的直言不讳,齐新文多了几分小心。见天子看向自己,齐新文丢开手中饼道:“万岁,我没来过北漠,不过听申国公和老苗都说这个地方冷得邪乎,这次出征咱们带的辎重可没有冬衣,不能不加小心。不过现在才是六月下旬,离中秋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再往前走走,要不然别说万岁您,十八万将士都有所不甘。”
不甘心,这句话说到了石方真的心槛上,准备了二十余年,国库为之一空,耗费了无数粮草和物资,就这样收伏了几个小部落回去,怎么向文武大臣和天下百姓交待。
看了看低着头喝汤的王克明,石方真沉声道:“申国公,你是三军统帅,你是什么看法?”
王克明心知肚明,自己虽然是三军统帅,跟这位天子还是表兄弟,但在天子的心目中还比不过苗铁山和齐新文。斟酌了一下,王克明开口道:“臣赞同苗大将军的说法,我军行进过慢,恐怕在天气变冷之前无法到达北漠王庭。”
不等王克明说完,石方真冷声道:“你是三军统帅,如何行军打仗是你的职责,大军行进速度过慢,你难辞其咎。”
王克明有苦说不出,心想要不是您老在军中,大军早就突至二千里了,说不定先锋都抵达北漠王庭边缘准备开战了。石方真继续道:“朕知道你有所顾忌,朕早就说过,只要留下二万人马护卫,你只管调兵遣将,放手去做。”
这话说的苗铁山都听不进去,留下二万人马护驾,要是让北漠人知道抄了老底,把天子捉了去,那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功高莫过护驾,哪怕寸功没有,也不能让天子担风险。
苗铁山和王克明曾并肩作战,战场上建立起的生死交情,见申国公尴尬,
笑着替他解围道:“万岁,末将可要替申国公报屈,您的安危可是重于一切,北漠逃不掉,今年平定不了来年再来,可您要是有一丁点儿闪失,臣等可就百死莫赎。申国公这样用兵已经是将万岁您置于险地,北漠与中原争雄千余年,臣还从未听说过哪位天子亲征千里之外。要是换了臣作统帅,顶多让您深入北漠六百里,入敌境六百里,降伏数十部落,这战绩已是前无古皇了,万岁您得留点功劳给后世子孙啊。”
“哈哈哈,你这个苗黑子,不会掉文就不要犯酸,什么前无古皇,把朕笑死了。”笑声中,王克明感激地看了一眼苗铁山,感谢兄弟解围啊。
帐外的侍卫进来禀报:“暗卫镇抚黄喜求见。”
“让他进来。”
帐帘撩起,一袭青衫走了进来。数月功夫,黄喜瘦得如同竹竿,脸色青白,两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