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346章

变臣-第346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逸兴胡乱地擦了擦泪,笑道:“多谢童兄弟,没说的,等刘某有空专程请童兄弟喝几杯。”
  九月初四,刺史大人和主考官宴请新举人,此次乡试取士二十人,头名解元出在府学,刘逸兴取在第四,宁家子宁清华取在十五位,至于崔氏所托的钱忠和被邱安庆从落卷中搜出,列在第十九位。府学今次中举四人,济民书院也有三人入榜,榜单上的绝大多数都是有名之人,最让人心疑的是刘逸兴。
  江安义看过刘逸兴的答卷后,让人把前五名的试卷誊抄张贴在榜单之下,众人看过贴出的答卷后心服口服,丰乐十七年化州乡试圆满结束,皆大欢喜。
  ………………………………


第五百五十五章 改元建武
  八月十二日,郑天子石方真还驾永昌城。雄兵铁甲带着染血征尘,整齐的马蹄踏出威武雄壮,石方真身着金色盔甲,坐在马背上顾盼神飞,所到之处“万岁”之声有如响雷,看着拜服在地的百姓,石立真觉得这几个月的辛劳没有白费。
  天子扫荡北漠归来,举城欢庆,酒肆茶楼暴满,就连青楼的生意也为之大涨,特别是漠女、胡娘的生意出奇地火爆,价格翻倍依然有络绎不绝的恩客要在她们身上纵横驰聘,享受一把征服的快感。
  关于此次北征的战绩众说纷纭,有人说大军捣破漠人王庭,漠人北窜;有人说大破漠人狼骑,收服漠人部落近百,牛羊百万;也有人说北漠天气转寒,大军不得不撤回。
  所有的猜测在天子祭天宣布改元后有了统一的结果,“……北漠时常侵边,朕亲率大军荡平北患,杀敌十万,服众五十余万,夺土千里,牛羊无数,北人震服,从引塞坦无警、社稷永康……大赦天下,改丰乐十八年为建武元年。”
  祭天之后便是封赏功臣,镇北大营大帅王克明已经国公,异姓不封王,所以赏银万两,良田百顷,护卫增至二百骑;苗铁山回归安北大营任大都督,晋封周山侯,将其出生地福州周山县封赏给苗铁山食邑;齐新文调任京中,接替宁滔为左威卫大将军,晋封洪化侯,封邑是其故乡韶州洪化县。大郑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但每爵之间又有区分,以侯爵为例,有县侯、乡侯、亭侯之别,杨祥亮的毅勇侯是乡侯,比起苗、齐两人差了一级,俗话所说的万户侯指的就是县侯。
  除了这三巨头外,其他立功人员皆有封赏,或升官或发财,其中黄喜在北伐之中表现出现,被天子拔为副督统,成为冯宁的副手;贾清远承袭平南侯爵,朱易锋封男爵,晋忠武将军,方至重由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晋为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廖建辉应作战英勇,官复原职为定远将军,恢复昌勇男的爵位;姜健得黄喜推荐,官封副镇抚,死心塌地地护佑黄喜。
  太尉府,大排筵宴庆贺朱易得胜归来。天子不喜朱质朴众人都看在眼中,这让这座百年太尉府笼罩上一层阴影,一旦老太尉西去,朱家很可能随之衰败,将门第一家将落在旁人手中。朱家第三代朱易锋的崛起让人眼前一亮,三十二岁便成为正四品上的忠武将军,镇西男,看来天子有意栽培朱易锋为朱家接班人,老朱家恩宠不减啊。
  书房,朱太尉和朱质朴听朱易锋讲述北伐的经过。朱太尉已经七十九岁,白发苍苍,鸡皮鹤骨,齿落背躬,当年的骁勇仅能从时而闪现精芒的眼中窥见一二。
  朱易锋讲到北漠狼骑的厉害,太尉府和兵部研究的阵法在有如水银泻地般的胡骑面前作用不大,骑兵对决中郑骑处于下风,只能借助连弩、强箭的威力略挽颓势。
  太尉朱文南霜眉微皱,时不时地插语细问,有的时候朱易锋被问得无话可说,只能道:“孙儿跟随齐大帅出战,了解的情况并不全面,申国公组织专人把此次北伐的战况详加记录,并加以评点,爷爷不妨让他把实录送来观看。”
  朱质朴道:“按锋儿你这样说,此次北伐我军优势并不明显,为何天子在祭天中说杀敌十万,拓土千里?”
  “叔父(朱易锋是朱质朴大哥朱质善之子),祭天文中把杀死的漠民也算在其中。”朱易锋尴尬地道:“乌额纳河一战,斩杀乃仆部近五万人,后来又与利漫所部的援兵打了两场,借助铁甲骑的威力,杀死漠骑三万多人,其中包括利漫的苍狼骑两千多人。利漫率众退走,巴岱、萨蛮部的牧人没有逃脱,有十二多万人,缴获牛羊数以百万计。”
  朱易锋越说越兴奋,端起茶水喝干,继续道:“还军之时昆波部和利漫部合在一起阻击,申国公和苗、齐两位大帅合兵在一处,守得稳当,争斗互有输赢,漠人没占什么便宜。申国公总结出一套御敌之术,先用绞车弩和连弩阻敌,然后用铁甲骑冲阵,轻骑随后追杀,步兵列成方阵执长枪专削马蹄,漠人拿我们没有办法,最后只得退去。”
  “眼下没办法不代表将来没办法,漠人中亦有高人。”朱文南眼前认过渠逆道的身影,警告道:“兵者,诡道也,千变万化,不可不查,遇敌千万不可大意。”
  朱质朴对此次北征把他留在京城很不开心,略带酸意地道:“这么说来此次北征其实战果并不大,真正杀死漠人甲士不过五万,自损将士亦有三万有余,所谓夺土千里也不能守,国库为之耗费一空,天子有些急切了。”
  朱文南亦感此次北伐有些仓促,口中却道:“打一仗也可,我军除了安西和安北两营多未经过战事,特别是京中十六卫号称精锐,却多是些花架子,拉到战场上见见血,有好处。”
  朱易锋显然不同意叔父轻描淡写地否定这次北伐战果,笑道:“此次出征,北漠有近三十个部落归顺,万岁将夺来草原分土封给这些部落,掳获的漠民也赐给了他们,让他们作为北边的屏障,抵御拔都部落的入侵。贴乞部、浑支部和克兰图部这些投靠早的部落,一下子人数超过十万成为了大部落,这些部落首领感恩戴德,共同尊奉天子为‘帝可汗’。”
  “这些漠人反复无常,有奶就是娘,怕是拔都部南下又反投靠王庭成为攻郑的先驱。”朱质朴不屑地道。
  “叔父所虑极是”,朱易锋道:“大帅建议万岁在离百胜关四百里处修筑镇北城,通过驰道连接百胜关、镇北城和漠人部落。并在镇北城常驻将士两万,每年派遣三万将士到镇北城练兵,这样有五万军队驻守在镇北城,就可以应变,那些分封的部落不敢轻易生出野心。鼓励商贩与镇北城周围的部落通商,拉拢这些部落的人心,这样即便漠骑南下,镇北城也能抵挡到大军支援。”
  朱文南赞道:“王克明这小子有头脑,这样我国就在漠人的版图中牢牢插进去一根楔子,进退自如,又达到了练兵的目的。经过十年轮训,大军再次北向,漠人必亡于我手。唉,可惜老夫等不到那天了。如果漠人王庭落入我手时,尔等家祭之时别忘了告诉我,让我在地下也高兴高兴。”
  北伐建功,举国欢腾,只有少数人愁眉不展。户部尚书余知节看着空空荡荡的国库,头发都愁白了几根。大战之后论功行赏,饷赏三军抚恤伤亡,这些都要钱粮交账。余知节得知大军回师之时,事先征集了十六个州的夏税一千一百万两,结果封赏过后,库房里连耗子都不想进入。
  御书房,等众臣走后,余知节单独向天子诉苦,如今的国库一干二净,连下个月臣子们的俸禄都不知到哪里筹措。
  这场北伐至少花了五千万两的钱粮,差不多是两年的税赋,石方真心中抽痛,难怪都说打仗是打钱粮,真打不起啊,朝中发不出俸禄,镇北城还急待修建,至少又要几百万两银子,钱啊钱,早知道就把抓到的漠人和牛羊变卖掉一些,换个百八万两银子应急。
  余知节见天子一脸纠结,轻声建议道:“万岁,要不下月以粮食、绸缎等物充银两,再不为臣明日上本启奏减俸就急。”
  石方真苦笑道:“刚打了胜仗,大喜之下减俸,朝中议论必然汹涌,余爱卿的好意朕知道,不过你若上本减俸,恐怕会被众人骂死。唉,朕记得雁山脚下有十余处庄园,余卿让人发卖出去,暂过难关吧。”
  雁山在永昌城北,是云行山脉的一处山峦,因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被开辟成皇家园林,昭帝曾在山中大兴土木,修建了十余处庄园用于观花、避暑、栖云、赏雪,宣帝即位后,又在山脚引洛水注湖,在湖边栽种莲花,修建水阁,取天下珍贵鱼类鸟禽养于湖中,成为一处盛景。宣帝时常带着亲近的大臣住进雁山玩赏,石方真即位后,克勤克敛,极少来此处游玩,雁山庄园便成了皇家贵戚、世家子弟炫耀权势、招待亲朋的场所。
  这些皇家园林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一点不过,余知节估计每个庄园至少能卖出两百万两,而只需卖出三四个庄园就能筹到千万两银,眼前难关便能轻松度过。想到天子自即位以来,励精图治极少游冶,宫中吃食敛朴,宫殿年久失修,余知节感觉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当得有些愧疚,对不起勤敛克己的天子。
  “万岁,雁山有庄园十八处,臣只需三处便可应付眼下局面,其他庄园还是留给万岁消暑赏景吧。万岁为国操劳,须知劳逸结合方为至道。”余知节低下头,声音哽咽,不让天子看到自己的泪光。
  ………………………………


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非纷扰
  看到余知节真情流露,石方真叹道:“余爱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庄园全都卖掉吧,多得些银两,你也不用那么辛苦。等国库充盈,草原练兵见效,朕还要御驾亲征,你我君臣齐心协力为后辈子孙解决掉北方之患。”
  “是”,余知节还能说什么,只是心中泛苦,看来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得继续抠门下去。
  坤安宫,笑声不断,安寿公主带着小伯爷归宁了。子凭母贵,韦佑成与安寿的儿子韦云霖一出生就被天子册封为福康伯,小伯爷今年四岁了,正是满是乱跑可爱的时候,王皇后带着一群宫女在后面追,嘴中念叨着“小祖宗,慢点跑,当心磕到。”
  安寿手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冲着一旁的太子道:“重伟,你今年十六了,按制明年可以纳太子妃,有没有看上哪家的小姐,姐替你先看看?”
  石重伟有些不自在地推脱道:“等母后安排吧。姐,你再尝尝这葡萄蜜水果,酸酸甜甜,最适合有身孕的人喝。”
  安寿暗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低头喝起果汁。她听丈夫韦佑成悄悄告诉自己,父皇率军出征的这段时间,太子弟弟被一群佞臣勾引着声色犬马四处游玩,听说在雁山的庄园金屋藏娇,收罗了南国佳丽、北地胭脂,甚至还有漠女胡姬,经常在庄园内胡天胡地。她隐约地向母后提及,哪知母后说她胡言乱语,说太子每日在朝中学习理政,偶尔出城也是为了练习骑射,让她不要听信风言风语。
  虽然亲为母女、姐弟,安寿渐大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因而想到为太子选太子妃,弟弟成婚之后应该能收拢心思,再加上父皇归京,太子也不敢肆意乱为了。
  “万岁驾到”,小太监一声清脆的吆喝,宫女和太监纷纷跪地相迎,安寿在太子的掺扶下站起身来。石方真踏入殿中,一眼就看到跑得满头大汗的外孙,笑道:“霖儿,想不想外公?”
  韦云霖站住脚,看了一眼石方真,有几个月不见,外公变黑变瘦了,差点认不出来了。笑着扑上前道:“外公,你上哪玩去了,霖儿都好久没看到你了,你怎么不带霖儿一起去玩。”
  石方真笑着弯下腰抱起韦云霖,道:“外公到北边打坏人去了,霖儿快点长大,长大了就能帮外公打坏人了。唉哟,小祖宗,别扯外公的胡须。”
  “霖儿,不得无礼。”安寿忙喝道。
  “不妨事”,石方真笑道:“安寿,你有了身子,不要站着,伟儿还不扶姐姐坐下,其他人都起身吧,朕说过不用动不动下跪,恭身行礼就可以了。”
  抱着韦云霖落座,石方真有一句没一句地逗弄着外孙,王皇后忙吩咐上菜,一家人团坐,石方真把韦云霖交给王皇后,扫了一眼满桌的好菜,眉头微皱道:“这一桌子菜我们几人哪吃得完,朕说过要节俭,安寿来了加四个菜也就可以了,弄这一桌二十多个菜做什么?”
  王皇后笑道:“万岁,您从北漠吃苦归来,又黑又瘦的,应该补补身子,霖儿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韦云霖手里抓着翠玉糕,咬得豆屑四落,死劲地点着头,鼻子“唔唔”着表示赞同。石方真怜爱地捏了捏他的耳朵,道:“皇后的好意朕心领了,朕此次北征虽然黑瘦了些,但精神比起以往更好。刚打过仗,国库被掏空了,能节俭尽量节俭些,朕刚才吩咐余知节让他把雁山的庄园发卖掉,换些银两暂度难关。”
  石重伟一惊,雁山庄园要卖掉,那自己养的那些美女怎么办?下次出城玩耍到哪里去落脚?自己在庄园藏娇的事如果被父皇知道了怎么办?
  “把这四盘菜撤下赐给刘贵妃,这四盘清淡些的赐给黄淑妃”,石方真没有注意到儿子阴晴不定的脸色。
  王皇后有些不乐意,道:“万岁,安寿难得带霖儿来一趟,这些菜都是她喜欢吃的,就不要撤下,刘贵妃和黄淑妃那儿命人再做就是了。”石方真没有坚持,夹起粒虾仁送向身旁的韦云霖嘴里。
  淑景宫,已经身为暗卫副督统的黄喜轻声向黄淑妃禀报着此次北征的收获。此次出征黄喜立下战功,甚得天子欢心,在后宫之中红的发紫,隐有成为后宫太监第五人的趋势。
  (请稍待五分钟)
  看到余知节真情流露,石方真叹道:“余爱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庄园全都卖掉吧,多得些银两,你也不用那么辛苦。等国库充盈,草原练兵见效,朕还要御驾亲征,你我君臣齐心协力为后辈子孙解决掉北方之患。”
  “是”,余知节还能说什么,只是心中泛苦,看来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得继续抠门下去。
  坤安宫,笑声不断,安寿公主带着小伯爷归宁了。子凭母贵,韦佑成与安寿的儿子韦云霖一出生就被天子册封为福康伯,小伯爷今年四岁了,正是满是乱跑可爱的时候,王皇后带着一群宫女在后面追,嘴中念叨着“小祖宗,慢点跑,当心磕到。”
  安寿手抚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冲着一旁的太子道:“重伟,你今年十六了,按制明年可以纳太子妃,有没有看上哪家的小姐,姐替你先看看?”
  石重伟有些不自在地推脱道:“等母后安排吧。姐,你再尝尝这葡萄蜜水果,酸酸甜甜,最适合有身孕的人喝。”
  安寿暗叹了口气,没有继续往下说,低头喝起果汁。她听丈夫韦佑成悄悄告诉自己,父皇率军出征的这段时间,太子弟弟被一群佞臣勾引着声色犬马四处游玩,听说在雁山的庄园金屋藏娇,收罗了南国佳丽、北地胭脂,甚至还有漠女胡姬,经常在庄园内胡天胡地。她隐约地向母后提及,哪知母后说她胡言乱语,说太子每日在朝中学习理政,偶尔出城也是为了练习骑射,让她不要听信风言风语。
  虽然亲为母女、姐弟,安寿渐大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因而想到为太子选太子妃,弟弟成婚之后应该能收拢心思,再加上父皇归京,太子也不敢肆意乱为了。
  “万岁驾到”,小太监一声清脆的吆喝,宫女和太监纷纷跪地相迎,安寿在太子的掺扶下站起身来。石方真踏入殿中,一眼就看到跑得满头大汗的外孙,笑道:“霖儿,想不想外公?”
  韦云霖站住脚,看了一眼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