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415章

变臣-第415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来高教我。”
  李来高三十不到的年纪,众人发言时他有些惫懒地斜倚在圈椅一侧,把玩着手中的折扇。听到族长的话,李来高坐正身子,嬉皮笑脸地道:“族长大爷,这里除了世平就属我的辈份小,我得尊老爱幼不是,再说我那两下子骗骗别人还行,怎么骗得过江大人,献丑不如守拙。”
  江安义留意到李来高说到“守拙”两个字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手中折扇“刷”地打开,似笑非笑地望向他。江安义心头一动,守拙两字范师说过,莫非李来高意有所指。
  想到这里,江安义笑道:“抱朴守拙是先贤所教,来高兄可是赞同东鸿所说,要江某低调行事,以退为进?”李来高摇着折扇,微笑不语。
  江安义心中已有定计,转身冲李明德点头示意,李明德会意,站起身来道:“今天就到这吧,你们都回去等消息,我和安义议定后会通知你们。”
  等到众人散去,李明德问道:“安义可是选定李东鸿和李来高了?”
  “不错,东鸿兄才学过人,正是江某急需之人。不过,来高兄江某有些把握不准,还要向明德公多请教几句。”
  李明德笑道:“来高这小子向来狡黠,我估计他没走,指不定就站在门外等信呢。来人,去门外看看来高在不在,在的话把他叫进来。”
  正如李明德所料,李来高摇着扇子正在积善堂门前等候,得了消息笑吟吟地再次出现,拱手作揖道:“来高见过族长大爷,见过江大人。”
  江安义笑问道:“来高兄可是料到明德公会再请你进来?”
  李来高哂然一笑,道:“世间哪有笃定之事,方才我注意到各位族人陈说厉害时江大人反响不大,所以我才以退为进以守拙相对。离开时瞥见大人看着我若有所思,估摸大人被我言辞所动。俗话说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小子便有意在门前磨蹭,没想到真撞了大运,侥幸侥幸。”
  “哈哈哈”,三人相视而笑。江安义见李来高言语诙谐,疏狂中透着率真,让人心生亲近,笑道:“来高应该比我要小几岁吧,要按辈份的话我可要叫你老叔,咱们不能讲究太多规矩,你我兄弟相称,你不要叫我大人,我也不称你老叔,各得自在如何?”
  “尊敬不如从命,江兄请了。”李来高顺水推舟道。
  “哈哈哈”,三人相视而笑。江安义见李来高言语诙谐,疏狂中透着率真,让人心生亲近,笑道:“来高应该比我要小几岁吧,要按辈份的话我可要叫你老叔,咱们不能讲究太多规矩,你我兄弟相称,你不要叫我大人,我也不称你老叔,各得自在如何?”
  “尊敬不如从命,江兄请了。”李来高顺水推舟道。“尊敬不如从命,江兄请了。”李来高顺水推舟道。
  ………………………………


第六百七十四章 长桥相迎
  长桥,位于永昌didū东南方向十五里处,因流经此处的长水之上的石桥而得名。由东、南两个方向进京商旅多由此经过,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南下多在这里分手。长桥两侧岸边多植柳,柳与留谐音,故有折柳相赠谓之挽留的风俗,战国时大文士何仁光写下“年年伤别、长桥风雪”的词句,使“长桥风雪”成为永昌胜景之一。
  七月二十八日,官道上像往常一样车水马龙,八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夹杂在其中毫不起眼,车队的最前面江安义骑着木炭,身上淡青色的轻衫已经被尘土染成了黄色。
  天子有令让他七月底前进京,江安义哪敢耽误,晚到一两天对普通人来说不算什么,对官员来讲便是抗旨不遵了。从李家出来带着李东鸿和李来高两个幕僚,还有李家送的二十二个仆佣,男十女十二,是进京伺候彤儿的。
  套了八辆大车,带着这么一大帮子人和杂七杂八的东西,江安义的行程怎么快得起来。黄柱提前走了,无形中多出二十多号人要事先准备住处,江安义让他去通知石头夫妇做好准备,总不能让这些人住客栈吧。
  李来高骑着马与江安义并辔行在车队前面,看到眼前热闹的场景,问道:“江兄,这是到了哪里,怎么这么热闹,算算日程应该离京城不远了吧。”
  身后的车撩起,李东鸿探头望了望,笑道:“这是到灞桥了吧,再有半个时辰就能进京了。安义,不如在这里歇歇脚,也让大伙看看长桥的景色。”
  长桥已经成为热闹的集市,沿着官道两旁摊铺密布,从吃食到用具一应俱全,叫卖声沸反盈天,打把式、耍杂技的圈子时不时爆出轰然叫好声,引得行人驻足,伸长脖子往里张望。长桥是送别之地,最多的当然是酒铺,有一块棚布几条凳子的小店,也有飞檐斗脊的酒楼,依山傍水风景佳处的亭台楼榭满是游人,可怜岸边的垂柳满头的秀被送别的人活生生拔成了秃顶。
  江安义四处张望准备找个没人的空地停车,大道上旁边的高楼之上有人高声呼喊:“江兄,安义,安义。”
  顺着声音望去,熊以安满面春风地向他招手示意。江安义心中一沉,他从田守楼的信中得知,熊以安此次被晋封为明义男,调任工部员外郎,继续核查工部拨给都水监的费用是否存在私弊,在京城红得紫,他怎么会出现在长桥,而且自己刚到长桥就被他看到。
  李来高转着眼珠笑道:“这位爷是谁?该不是专程在这里等江兄吧?”
  熊以安急急地下楼,正如李来高所料,他这两天就在这望柳楼上等候江安义。何希桂夫妇先行进京,花大价钱将江安义宅院左右的房屋都买下,三套宅院连在一起,宽绰了许多。亲信黄柱带来消息,说江安义带着两名属僚和黄家二十二人前来,冬儿以高出市价千两的价格再购进相连的两条宅院,加上前次出手,四套宅院花费三万二千两银子,在京城引起小小的轰动。
  熊执安一直留意着江安义进京的时间,这段时间太子摄政并不如想像中那样顺畅,太子打压几个亲近楚安王的大臣,楚安王立刻反以颜色,通过御史台弹劾了几个太子系。吞噬的官员,天子坐山观虎斗,各打五十板,正好借机清理吏治。左
  相孔省处事油滑,两不得罪,右相马遂真却偏向楚安王,朝中大臣大面上偏向太子的居多,但石重杰贤王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摄政一个多月,不少大臣为了前程给太子送美女送财宝,太子起初还绷着,但挡不住那些大臣的死皮赖脸,又见识了美女风情,太子难免有点得意忘形,常常偷着溜出东宫出外享乐。
  熊执安多次规劝,石重伟当面唯唯,过后故态复萌,太子妃身怀六甲,约束不住他,只得在宫中垂泪。熊执安反复思索能向太子进谏的人物,最合适的莫过于韦佑成夫妇和江安义,可是韦佑成去了福州、方州、恒州一带督查吏治去了,而安寿公主带着两个儿子去了雁山庄园避暑,如果惊动安寿公主也就等于惊动了天子和王皇后,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恰好江家在太平坊买宅院的消息传来,熊执仁派人到江府询问,得知江安义返京的日子在二十七号左右,熊执仁让儿子熊以安告了假,带着几名家人专门到长桥迎候江安义。
  熊以安对老父的心情很理解,最近他升官晋爵又纳了林华县燕儿、媚儿和乐乐三个姑娘为妾,可谓春风得意,算起来是江安义送他的这场福贵,他知道江安义是太子倚重的人物,将来自己想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交好于他十分重要,所以城门开放就带着从人出城,等到城门关闭才回家。
  得知熊以安的身份后,李东鸿面带喜色,他得罪宁陵郡王世子李明行都不能替他挡祸,跟着江安义入京心中不免恻恻,生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届时再被赶回乡可就颜面尽失。还未进城,太子妻兄前来迎候,看这架式还是专程前来,看来江安义在京中影响力极大,以太子在后面撑腰,真用不着害怕宁陵郡王使坏。
  李来高若有所失,跟在江安义身后下马,轻声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江安义淡笑道:“不妨看看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熊以安快步从望柳楼走出,喜气洋洋地道:“安义兄,熊某在此等候多日,总算迎到了大驾。一路辛苦,熊某已经让人安排好了酒席为江兄洗尘。”
  李来高对着李东鸿轻声嘀咕道:“这位玉公子倒是生了一副好皮囊,比我就差了一点。”
  按辈份李来高是李东鸿的族侄,李东鸿又好气又好笑地嘲道:“要论脸皮来高的自然比这位玉公子厚几分,至于皮囊还是玉公子强上几分。”
  江安义转身向熊以安介绍道:“这两位是安齐李家的英才,李东鸿、李来高,这位是明义男、工部员外郎熊公子,江南转运司一案全仗熊公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熊以安对江安义的介绍很满意,一般人都要着重介绍他是太子妃兄,话里话外透露着他是靠了裙带关系才有今天,江安义提及江南转运司一案正挠在他的痒处,熊以安笑容越盛,嘴中谦和道:“江兄你这是在打小弟的脸了,旁人夸我小弟还能厚颜收下,但在江兄面前小弟不值一提。”
  满面春风冲着李东鸿和李来高拱手道:“两位李兄能得江兄青眼,定是学富五车,今后要多多亲近,熊某要时常向两位请益。请,楼上请。”
  说着,熊以安与江安义携手揽腕登楼,李来高在身后撇撇嘴,这
  位玉公子看似春风满面、言辞客气,其实内里倨傲无比,并没有真正将自己两人放在眼中。李东鸿不以为意,在京中呆过五年,见惯这些贵戚公子目高于顶的样子,熊以安这副扮像还算不错,来高以为还是在安齐县,如此心高气傲慢是要吃大亏,得空时自己好好告诫他一番。
  满满一桌酒菜,熊以安妙语连珠,李来高言语诙谐,接风宴上欢声笑语,半个时辰一晃而过。江安义道:“多谢以安贤弟美意,等江某安顿下来再回请贤弟吧。时辰不早,该动身进城了。”
  熊以安笑道:“现在是未时,太阳正烈,江兄暂且安坐,小弟特意从定芳阁请来竹夕姑娘替江兄歌舞助兴。”
  说着,熊以安双掌相击,垂帘一侧丝竹声起,声如黄莺出谷婉转悠扬,娇滴滴的唱道:“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正是江安义七月十五在泽昌书院门前所做,不到半个月时间居然就传到了京城。
  熊以安微闭双眼,一脸陶醉,等歌声止歇,双掌轻拍赞道:“江兄之诗如画,读之让人心静,难怪竹夕姑娘听说是为你歌上一曲,特意破例随我前来,最难消受美人恩,安义可不要辜负竹夕姑娘的好意。”
  脚步声细碎,垂帘挑起,仿如从画中飘出个美人儿,怯生生来到近前万福,娇滴滴开口道:“妾身见过江词仙。”
  江安义在化州任刺史时官场应酬免不了要与青楼女子打交道,他有词仙之名,长像亦算清秀,兼之年少官高,有不少女子存了投怀送抱的心思,可是江安义立身中正,家中娇妻美妾早熄了沾花惹草的心思,同时也练出一副应付场面的功夫。
  双手虚扶,江安义柔声道:“竹夕姑娘请起,姑娘歌声清脆悦耳,江某听得如痴如醉,此诗因姑娘而生辉,江某敬姑娘一杯。”
  拿了个干净的杯子,倒了大半杯酒递到竹夕面前,竹夕快地撇了一眼江安义,羞红着脸接过酒杯饮尽,却不递还酒杯,来到桌边将酒杯中满上,双手捧着来到江安义面前,低垂着头柔声道:“竹夕有幸得见词仙,此杯酒为词仙寿。”
  熊以安嬉笑道:“江兄,竹夕姑娘向来对人不假辞色,熊某与她结识数月,还从未得她敬上一杯,江兄的面子可是无人能及。”
  江安义接过杯,一饮而尽,笑道:“能得姑娘青眼,是江某之幸,多谢竹夕姑娘的美意,等有闲暇定到定芳阁再听姑娘的妙音妙曲。”
  竹夕冰雪聪明,听出江安义话中冷意,眼光低垂,敛身一礼,转身离去,泪水滴落。熊以安叹道:“此妮子分明对江兄有意,江兄何忍相拒。”
  江安义站起身道:“歌舞听罢,江某告辞了,来日再与玉公子一醉。”
  熊以安见江安义去意已绝,只得起身道:“不瞒江兄,熊某已经派人到京中送信,请江兄再多待两刻,说不定太子会来亲迎江兄。”
  熊执仁为了拉拢江安义,确实定计让太子前来亲迎以示尊宠,只是对这个太子妹夫的性情熊以安拿不准,算算时间京中的回信也该到了。
  正在此时,大道上马蹄阵阵,熊以安从窗中张望,两面杏黄色的蟠龙旗迎风飘摆,太子石重伟到了。
  :。: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别苑面圣
  朝阳清风,洛水湖飘散着淡淡的雾气,将雁山变成如幻如梦的仙境。
  刘维国在长廊中穿行,沿途遇见的太监、宫女纷纷侧立敛身向他行礼。刘维国脚步不停,匆匆向山脚下行去,这段时间京城中太子和楚安王相争,不少臣子选边站让天子感到一丝不安,太子郊迎江安义之事将这份危机彻底爆发出来。
  昨夜天子晚膳吃得不多,膳后在忘忧楼中观星远眺,刘维国发现天子神情肃穆,数次望向京城方向,显然已有归意。以刘维国对天子的了解,天子召见江安义不过是借题发挥,江安义是天子信臣,敲打他警示其他臣子,一举数得。
  晨起时天子心情不错,还戏言让江安义饿上一顿清醒清醒,可是卯正已过,江安义仍未前来朝觐,石方真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刘维国暗暗叹息这位江大人太不知好歹了,莫非真以为太子郊迎就可以忘乎所以了。
  快行至山脚的通传处,看到唐禄晃悠悠地迈着鸭步往上走。唐禄看到刘维国,急忙抢走几步,侧转身子恭腰请安道:“小禄子见过刘公公。”
  刘维国径直问道:“江安义可到了?什么时候到的?”
  唐禄心中一沉,天子怎么派刘公公亲自来询问江安义是否来到,莫非派刘公公来迎接他,如果是真,自己的算盘就打错了,要糟糕。忙赔笑道:“江大人刚到,小的正要前去通禀。”
  “带我前去。”在唐禄面前刘维国用不着客气,当先举步向下走去,唐禄忙跟在他身后。
  卯正已过,还不见有人来呼唤,江安义猜想八成是方才那个太监在使坏,真想掏出金牌直接闯进去,可是别苑不比军营,这样做得不偿失。太阳照在身上,江安义又急又热,焦躁地在门前走来走去,后背的官服早被汗水润透,变成黑乎乎一片。
  刘维国出现在门前,不等他开口说话,唐禄先从后面窜了出来,谀笑道:“江大人,劳您久等了,刘公公亲自来请您了。”
  看江安义一身汗刘维国就知道他等的时间不短,唐禄的这点小聪明瞒不过刘维国,唐禄是唐杰忠的干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刘维国瞪了唐禄一眼,对江安义道:“江大人请随咱家前去见驾,万岁爷已经等急了。”
  江安义懒得解释,跟着刘维国身后往上走,山风吹来,遍体生凉。刘维国看似不经意地提点道:“江大人,万岁让你卯初朝觐,你耽误的时辰可不短,万岁爷有些不高兴,江大人可要留点神。”
  虽然已经料到这种情形,被刘维国点破后江安义又是一身冷汗,加快脚步与刘维国并行,诚心诚意地道:“多谢刘公公提醒,安义记下了。”
  对于唐禄这样的小人,塞些银子便能打发,而刘维国这种身份的太监,说位比王侯一点也不过,他能随意说上一两句有时让人受用不尽,这样的人情不是简单用钱能打发的,只能记在心里找机会报答。
  接下来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