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臣-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军情司的副使位置,便是封爵也有可能。
“哈哈哈”,帐内闾牙焘的笑声传出,不无讽刺地道:“五十万大军尚不是郑人的对手,剩下一半人反倒能打赢郑军了,我听你说熊汗这次从部落中带了三万轻骑,加上你的一万巴岱部骑兵,沿途又收笼了些败走的部落,加起来不过五万来人。大哥,你要当心被王庭和熊汗当刀使,人马折损光了,恐怕就只能跟我一样要在草原上流浪做马盗了。”
“我见王庭使者对呼延汗耳语,呼延汗神情震惊,送走使者后,呼延汗吩咐我们做好准备,奋勇杀敌。有人追问王庭使者的话,呼延汗仅说王庭已有妙计,一定能击败郑军,让我们听命行事便是。”
姜健心中巨震,看来漠人想出了什么毒计,自己要尽快回归大营提醒大帅注意。悄然起身后退,谁知蹲得久了,膝盖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暗夜之中有如惊雷,帐蓬内传来厉喝之声,“谁?”
姜健哪敢耽搁,向着来路飞掠离去。浩古伦和闾牙焘持刀闯出帐蓬,看到一道黑影在五六丈外急掠离去,浩古伦刚要高声呼喊,闾牙焘扯住他的衣袖低声道:“大哥,莫叫,惊动了他人反为不美。”
浩古伦急道:“那人是郑军探子,他方才很可能将我俩的谈话听去,知道了大军明晚发动攻击之事,决不定让他逃脱。”
“大哥,如果让熊汗知道你透露军情,恐怕你我都难脱罪责,不如假做不知……”。话音未落,姜健急掠的身影被巡夜的守军发现,厉喝声响起,闾牙焘一拉浩古伦,返身钻入了帐蓬。
姜健不敢有丝毫耽搁,顺路抢了匹马,向着南方急驰而去。利箭“嗖嗖”地从身旁射过,马蹄声越来越密急,追兵来了。
………………………………
第七百八十五章 南下送信
一夜未眠,从三更起陆续有军情司的人员回来禀报军情,黄喜一直坐在公案后等候书记官把情报送到他手中。军中点卯的鼓声响起,黄喜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桌案上放着厚厚一叠情报,主要是王庭外漠军的布署,还有便是漠人在开挖河道,王庭前的札湖也在开挖,王庭四周很可能变成泽国等等消息。
“姜镇抚回来了吗?”黄喜问道。截至卯时,归来的军情司人员共计二百三十四人,黄喜知道没有回来的人多数难再归来,风雷门少掌门、副镇抚康千峰禀报,漠人派出大量的高手搜寻军情司人员,这些高手功夫远在军情司人员之上,康千峰遇到两个脸上涂着彩饰的萨都教高手,力战方才逃脱,同行的风雷门师兄弟伤亡三人。
这些武林人有如草原上的野草,牛羊啃食干净后被风一吹又长出来了,太子前几日奏报,芙蓉苑内又招集了数千江湖人,准备遣往军前效力。黄喜对军情司江湖人的死伤并不在意,但姜健是他的亲信,用惯了的一把好刀,按说姜健应该回来了,黄喜有些担心。
将整理好的情报拿在手中,黄喜吩咐道:“姜镇抚回来让他来找我,我现在去帅帐应卯。”黄喜是军情司使,并不需要像将领们那样点卯,但王克明对军情司的谍报十分重视,点卯之后必定要商议军情。黄喜喜欢商议军情之时众将官把他视为袍泽的感觉,军中点卯虽不点他的名字,但他从不缺卯。
辰初,每日帅帐议事结束,众将施礼散去。苗铁山等人身在前线不能参会,军中参议会将所议内容整理成为册后呈报给他们。王克明叫住黄喜,道:“黄军使,随我一同前去面圣,顺道将军情奏报万岁。”
皇帐周围遍布着身着明光铠的护卫,朝阳落在铠甲上闪闪发亮,那些护卫年轻英俊,身材挺拔,持刀按剑而立,威武雄壮。
黄喜面无表情地从这群样子兵的中间走过,这些护卫多从世家子弟中选拔而出,他对这些锦衣玉食、傲气十足的富贵草包殊无好感,这些人倚仗先辈的余泽分走了将士们的功劳。
皇帐内,石方真正在用餐,洛怀王、孔左相等人在陪膳。看到王克明进来,石方真笑道:“大帅来了,有什么好消息,坐下来边吃边说。”黄喜自觉地站在刘维国身旁,帮着伺候天子,无论他官职多高,在天子身边不过是个奴才。
王克明禀报了军情司探得的情报,石方真笑道:“黔驴技穷矣,命苗铁山等人飞快发动进攻,朕要在漠人王庭过一个中秋节。”
天子旨意迅速地传达,巳初时分前锋的三路大军向着漠人王庭方向进发,遭到漠骑凶猛的反击,郑军迫进王庭二十余里处,发现有些地面变得泥泞难行,重骑数次陷入泥浆中,险些被漠人反袭,苗铁山等人都下令回撤。
接近午时,漠人求降的队伍出
现在中军之外,带队的仍是漠人左大沮渠须卜纳英。石方真传旨,摆开仪驾在皇帐召见漠人使者。
鼓乐声中,须卜纳英在太监的引导下穿过长长的仪队来到皇帐前,黄喜手拿拂尘站在帐前迎候,看到须卜纳英后尖声传报:“漠人使者到。”
须卜纳英随着黄喜入帐,帐内一股淡淡的馨香泌人心脾,文东武西整整齐齐排列在红毡左右,身着盔甲的武士手中拿着斧、锤之类的长柄武器侍立在两厢,还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摆放在四周。
这个帐蓬的大小与金帐相似,近百人站在里面丝毫不显拥挤,须卜纳英往正中看去,宝座坐着个黄袍绣龙的汉子,白面黑须,满面笑容,看年岁在五十左右。须卜纳英知道这便是郑皇,上前抚胸行礼道:“外臣须卜纳英拜见郑朝天子。”
石方真没有在意须卜纳英的失仪,微笑地问道:“漠使在王庭中担任何职?”
“外臣是汗帐的左大沮渠,相当于贵国的宰相之职。”须卜纳英对郑国的官制有所了解。
石方真看了一眼左侧的孔省,笑道:“孔卿,宰相对宰相,你好生接待漠使,听听漠使乞降的条件。”
孔省知道天子根本无心纳降,只不过是闲着没事有意细弄漠使,心中为这位左大沮渠悲哀着,孔省躬身应道:“臣遵旨。”
…………
正午的阳光洒落在姜健身上,姜健浑身是血地躺在草丛之中,从昨夜逃走到现在,突破了多数围堵,杀死了数十名追兵,身上也添了十余处大大小小的伤口。左肋下火辣辣地疼痛,那是一个面目森冷、涂满彩饰的漠人所留。
这个漠人应该是萨都教的高手,自己正与追兵缠斗,此人募然从凹处窜出,要不是寒玉功争得一线之机,自己便要被此人的手刃插进胸膛。那个漠人被自己拍碎头颅,追兵暂时退去,可是座骑力竭而死,没有马在草原上就是死路一条。
打斗了半天,又渴又饿,姜健站起身辨了辨方向,朝着东南奔去。从黑夜战至白天,一路避开阻拦,根本无心方向,也不知身在何处,离大营有多远。听到水流声,姜健大喜,快步来到河边喝了个痛快。这条河应该是伊根河,往东流向王庭前的札湖,顺着河流的方向,不难找到回营的路。
远处隐隐传来狗叫声,姜健脸色一变,漠人利用猎犬来追踪,不用多久就会找到自己。目光落在伊根河上,河水湍急,要想逃脱猎犬的追踪,只能从河中脱身了。将那身抢来的裘衣脱下绑在腰间,姜健跃入河中,顺流而下。八月的河水并不寒冷,姜健熟习水性,转瞬之间便借助水势游出三四里。
顺着河水飘流了二十多里,前面声音嘈杂,有只队伍在河边饮马休息。姜健在三里外上岸,悄然摸了过去,肚中饥饿,他想找点东西吃。
数十辆大车停在河边,车上装着高高堆起的牧草,马儿解下缰绳在吃草,姜健看到四五十个漠人,多是老者和半大的小孩,还有几名妇人,从穿着服饰来看应该是部落里的牧民。姜健潜到车边,伸手掏了掏,全是捆扎得结实的牧草,眼下正是收割牧草的季节,莫非这些人准备把牧草运回部落过冬。
姜健搜寻着吃食,看到不远处几辆车装着木桶、陶罐之类的东西,车辕上绑着包袱,有牧民解下包袱从里面取出肉干,然后重新绑了回去。看着鼓鼓囊囊的包袱姜健直咽口水,好不容易等人走开,闪到车前解下包袱,隐在车后掏出肉干便咬。
风干的牛肉鲜美好吃,姜健狼吞虎咽地撕咬着,牛肉太干,没有水难以下咽,哽到了。姜健揭开车上的陶罐盖,里面是油,木桶盖打开,刺鼻的硫磺味熏得他差点没咳出声来,连忙矮下身子朝河边摸去。
喝了几口河水后姜健重新啃食肉干,手突然凝重,车上的牧草、硫磺、油交杂在一起,加上昨夜探听到王庭有对付大军的妙计,姜健差点叫出声来,漠人要用火攻。姜健看到过几次失火,借助风势草原上的大火疾如奔马,转瞬便能蔓延出百里,若是在火中加上油和硫磺,大军极可能被火焚灭。
那群漠人已经吃完了饭,有人发现绑在车辕上的肉干不见了,咒骂着小偷四处找寻。带队的老者吆喝道:“别找了,赶紧套好车,一个时辰后若是到不了王庭交差,咱们谁都活不了,快点动作。”
一个时辰,姜健估计此处离王庭有四五十里之遥,他看过沙盘,迅速地在心中找到自己大概的位置,大营应该在东南方向八十里处。八十里,骑上马不到一个时辰的路程,如果没有拦截申初就能够回到大营,但如果步行,天黑前也到达不了。
脑海中出现烈火焚天、将士们在火焰的包围中无处藏身的情形,姜健决定抢马南下送信。从草丛中站起身,姜健朝那群人走去,有人发现他,高声呼喝让他停住,数只利箭射在他的脚前,提醒他停住。
姜健身形如鬼魅般地闪动,晃过射来的箭只,来到一名持刀的老者身旁,寒玉内劲一吐,那老头闷哼一声倒地,姜健顺手抢过弯刀,刀身绽出一道白光,左侧扑来的两人被拦腰斩断。
如同扑入羊群的猛虎,姜健左冲右杀,所到之处人仰马翻,那些漠人见势不妙,纷纷向远处避去。姜健也不追赶,飞身跳上一匹战马,手中牵着一匹,一人两骑朝着东南方向驰去。
身后,“呜呜”的号角声响彻天空。姜健暗叫不好,漠人利用号角传信,此处离王庭不远,前路会有拦截,后面会有追兵。八十万大军的生死操于己手,姜健想起那名塾师曾讲过战国时刺秦帝的侠士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今日我姜健为了国家也要做一回孤胆英豪。
………………………………
第七百八十六章 焚如之祸
王庭,金帐外遍立着金狼骑和萨都教的侍者,一般人根本无法接近。大帐内气氛凝重,金狼骑不时地进出报告大战以及部落运送物资到达的情况,卡律和渠逆道站在牛皮地图旁边标注着,不时地低声交谈几句。巴多杰法王安坐在一侧,缇珠侍坐一旁,不时地抬头看一眼地图。
一名金狼骑进来禀报道:“圣女、法王,呼延汗率领五万部众已经来到王庭。”
缇珠满面喜色地站起身道:“姐夫来了,我去迎接。”
缇珠小的时候姐姐便远嫁到呼延部落,对于姐姐萨格的印象都已淡薄,更不用说只见过几面的姐夫。熊头旗帜下一个魁梧的壮汉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满面虬须、顾盼生雄,身旁的将士彪悍精壮,孔武有力。
与记忆中的样子重合,缇珠催马上前笑道:“姐夫,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姐和侄儿们还好吗?”
“都好,萨格还让我带来了礼物,达莫他们几个收到你送来的礼物,常念叨让你去看他们。这次我带兵南下,达莫嚷着要随我一起来,你姐拦住了他。”呼延恩爽朗地笑道。
呼延恩大声与缇珠打着招呼,当年的小丫头已经长大en,已经是草原部落的圣女,谁能想到当年调皮的小丫头居然在危难关头安抚了草原,让随时可能爆发的内斗平熄,一致对抗郑人大军。要不是草原从未有过女汗,恐怕多数草原人都愿意奉她做大汗。
金帐,呼延恩拜见法王,与昆波、利漫两个小舅子相见,一家人聊了几句家常。呼延恩道:“昨夜有人闯入我的驻地,我派人拦截却被他脱逃了。”
恩翰皱着眉头道:“方才特哈部落说有人在伊根河边抢走了战马,这个人身着皮裘,装束与呼延部落的勇士相仿,很有可能就是那个脱逃的郑人探子。这名探子身手了得,杀死了几名特哈部部众,更要紧的是此人看到了特哈部运送的硫磺等物,若是他回郑营报信,我们的计策恐怕就要落空。”
巴多杰沉声道:“绝不能让此人回去报信。圣女、几位汗王,派出狼骑分成百余小队,展开拉网式搜查,催促各部落尽快将物资运送到位,注意观察郑营动静,随时准备放火。”
姜健感觉前路阻拦变得密集,目光所及之处有数队漠骑驰过。乘马目标太大,姜健放走了马,藏身在草丛之中,利用搜寻的空档往前行进,看看日头偏西,估摸着离大营还有四十余里,姜健焦躁起来,按这个情形子时前也到不了大营,那自己探知的情报有何用。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前面搜索的漠骑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姜健估计这些漠骑是针对自己而来,看来漠人是不会放自己回营了。咬咬牙,姜健从怀中掏出火折子晃着,漠人要用火攻,便先给他来场大火,但愿大营中将士能看到火光提前预防。
点燃脚边的枯草,姜健窜到数丈外再燃着枯草,片刻之间数处火头冒出,烟雾腾起,风卷动火光浓烟,像飘摇的旗帜。天色渐暗,火焰在朦胧的夜色中十分显眼,有漠骑发现了火光,呼喝地奔了过来,姜健将手中的火折丢进一个草丛,屏息敛气地隐伏。
那些漠骑显然有应对火灾的办法,有人脱下身上的衣服,将随身所带的饮水倒上去,然后上前扑
打火焰,有人则俯身用弯刀快速地收割牧草,试图在火焰到来之前整出一片空地。
姜健哪会让这些人从容救火,从藏身处窜出,一掌将身旁扑打火焰的漠人劈倒,从他的腰间抽出弯刀,向着救火的漠人杀去。黑夜的可见度不高,加上烟雾燎绕,等漠人发现不妙时,姜健已经杀翻了七八人。
救火的漠人分得很散,这极大地方便了姜健出手,姜健势如猛虎,出刀如风,杀得那群漠人四散奔逃。火势逐渐联成一片,在风的鼓动向着南方漫延开来,姜健跳上匹战马,拣了根燃着的木条,一路招摇着放着火。
很快,郑人探子在草原上放火的消息报到王庭,缇珠急道:“火大不大,快派人救火,别让火烧毁草原。”
渠逆道叹道:“我原本计划三更时分再发动火攻,那里多数郑军已经入睡,大火的效果更好,可是天算不如人算,被郑军的这个探子破坏。草原到处都有郑国的探子,草原着火的事瞒不过去,只要有人将情况送到郑营,郑军将领定然会警醒,做好防火的准备。时机不再,圣女、法王,要即刻下令发动火攻。”
缇珠还有些迟疑,巴多杰法王问道:“卡律,纵火点都准备妥当了?”
牛皮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将郑军大营半包围在其中,卡律道:“八成物资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起程发动火攻。”
“既如此,便动手吧。昆波、利漫、恩翰,你们率领大军随时准备出击,原长生天保佑草原儿女。”巴多杰站起身,虔诚地祷告道。
黑暗中,无数辆大车满载着干草、硫磺、油料等物从四面八方朝着郑营方向驰去,二十余万漠军整装待发。
戌正,王克明带了护卫开始巡营,将士们已经吃罢晚饭,闹哄哄地在各息营帐前说笑,再有半个时辰就要熄灯睡觉了。看到大帅过来,将士们起身行礼,王克明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