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变臣 >

第533章

变臣-第533章

小说: 变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臣议了议发丧之事,孔省告退出来,与前左相陈成济碰上,连忙向这位老大人施礼。郑国大礼有五使,山陵使、礼仪使、卤簿使、仪仗使和桥道顿递使,这五使多由朝中有威望的官员兼任,事后天子会对这些官员加官一级或荫封子孙,所以五使是美差,历来为朝臣们争抢。唯有山陵使郑国传统由丞相担任,而担任山陵使之后丞相需要卸任,这也是新皇任用新丞相的一种手段。
  石重伟没有罢免孔省的打算,所以任用前左相陈成济为山陵使,事后依制陈成济可以保举其子孙一人为正五品的官员,礼仪使是黄平,他是兼职用不着卸任,不过他是楚安王的亲信,估计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也呆不了多久,按制他可保举一子为正六品的官员,至于卤簿使、仪仗使和桥道顿递使这些人或者自己晋升一级,或者恩封其后人。
  陈成济建武二年致仕,就在京中荣养,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五年时间须发皆白,但是精神矍铄,看起来比担任左相时倒要硬朗几分。
  与陈成济寒喧几句,孔省恭送陈成济往御书房行去,直起腰时感到酸痛,看着老爷子身板挺得笔直,孔省暗叹道:自己比陈成济小七岁,这身子骨怕还不如他,等辅佐新皇三两年,自己就该乞骸骨了。
  出了宫,孔省前往丞相府处理政务。时近年关,事务越发烦忙,要赶在封印之前处理完,翻过年来就要改元了。车轮“轧轧”从青石板上辗过,过坊门的时候一震,将孔省从沉思中唤了出来。撩起车帘往外看了看,已经到了景风门,左右两相的府邸快到了。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年后朝堂定然会有一场清洗,有人离开有人进来,这是规律,眼下朝庭正是多事之秋,作为文官之首的左相要辅佐君王、调和阴阳,总理百官治理政务安抚百姓,孔省苦笑,忙完这个年自己至少得瘦五六斤。
  车辆在左相府前停上,还没等轿夫掀帘,迎候在左相府门前的官员立刻抢选挑起帘子,小心地扶着孔相大人从车中出来,恨不停趴在地上做马凳让孔大人踩着自己下轿。脸面算什么,升官才是最实在的,新皇登基,肯定有一番变动,这个良机可不能错过。
  孔省微笑地拱手、点头与众人寒喧,在门前稍站了站,右相府前等候的官员也挤过来拜见左相,左在右上是其一,还有一层意思大伙心中都在盘算,马相可是楚安王的王傅,楚安王要就藩,作为右相的马遂真会不会被天子逐到藩地去,而天子任用老相陈成济为山陵使,表明了对孔相的信任,若能得孔相一两句推荐,胜过寒窗十年书。
  在众人的簇拥下孔省踏上台阶,站在门前看了看天,风云变幻莫测,身边这些人都想着趁势而起,岂不知人生起落无常,不怕青云没踏上反而跌落尘埃吗。
  ………………………………


第八百九十章 心中有鬼
  新伊城西,远在数千里之外新伊城的江安义,根本不知道那个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天子死了,此刻他正感叹地看着陈汉。时光把精壮的汉子变成了大肚便便的胖子,眼前的陈汉比郭怀理还要胖上三圈,那凸出的肚子根本让他弯不下腰来,脸上的肉把眼睛挤成一道缝,还好眼缝中闪着精光。
  江安义扶住勉力往前躬身的陈汉,叹道:“陈汉,你再不减减肥,整个人就要废了。”
  陈汉拍拍肚子,自嘲地笑道:“拜主公所赐,陈某饱食终日,享尽人间富贵,纵是死了也不亏。”
  众人一路行来看得眼花缭乱,尖顶高拱、弧形拱门的建筑极具异域特色,整个建筑多用白色的石头建成,装饰着彩色琉璃和金色铜饰,就连脚下的甬道也是精心磨制过的,亭院当中树着雕塑,正往外喷着水花。
  屋内铺设着柔软的地毯,窗边垂着丝质的帘帐,是郑国上好的丝绸,中间的方桌上摆放着精美的器皿,虽然是冬季,各色水果堆满在其中。方桌四周是靠垫,上面绣着各色花朵,色彩丰富浓重,仿佛散发出阵阵幽香。
  陈汉把众人让到靠垫上坐好,双掌轻拍,一行美貌的女子手端托盘袅袅行出,盘中是散发散发出清香的茶水,江安义端起来喝了一口,惊喜地道:“居然是安山银针。”
  艰难地挪动了一下肥胖的身子,陈汉笑道:“托主公的福,有女王陛下照看着,祥裕行生意十分红火,主公许我的三分红利足够陈某在新伊城花天酒地了。”
  祥裕行是江家的生意,由彤儿经手打理,不过江安义不准任何人插手,只让陈汉每年一次将红利让郭家的商队带回。这些年祥裕行每年的收益都在五十万两以上,江家香水之外又辟了一个新财源。
  “大哥,来客人了。”门外有个三十多岁的裯衫汉子走了进来,陈汉微不查觉地皱了一下眉头,道:“三弟,这是我在郑国时的老朋友,路过新伊城来看我。”指着那汉子向江安义介绍道:“这是我三弟陈秋。”
  江安义听陈汉谈及家事,他是雷州人,家中老大,习武惹事生非让家道中落,后来进了龙卫才会搏命为家人谋富贵,遇到江安义换了种活法,看来陈汉在新伊城把家人也接来了。
  此次来新伊城是绝密事,江安义不想暴露身份,站起身冲陈秋礼道:“陈三爷,安某有礼了。”
  陈秋上下打量了一下江安义,随意拱了拱手,对陈汉道:“大哥,郭家发来的香水三百瓶入了库,王城半月前说要咱们留一百瓶,首相家也说要一百瓶,还有些贵人们有预定,三百瓶还不够分的,您看怎么处置?”
  陈汉有些不耐烦地挥手道:“你没看到我这有客人吗,如何分配你做主便是。”
  陈秋又扫看了一眼朴天豪等人,拱手转身离开。陈汉苦笑道:“主公,我在新伊城安家后,派人前去雷州送过钱,我父母听说我在莎宿国做大买卖,忙把我三弟送了来,说是我一个人在外面,有兄弟盯着不会被人骗。唉,人都来了我总不能让他回去,我便让他帮着打理生意,主公放心,我三弟不知道我与主公之间的事。”
  江安义笑道:“孤身在外,有家人在身旁也免得孤寂,我怎么会怪你。这些年你可曾娶妻生子?”
  陈汉有些扭捏地道:“娶妻朱氏,是我父母所命,最大的男娃是我妻子所生,已经八岁了,姬妾们还生了四个,五岁和六岁的都是女儿,三岁的是男娃,还有个男娃才六个月大,这些的孩子都是姬妾所生。”
  江安义看陈汉的神态明白过来,八成其他的孩子是他和西域国的舞姬所生,在西域有许多混血娃,江安义想到自己,隆盖就是自己与罗娜的混血,一笔乱账无法理清。
  陈汉摆宴款待郑国来的朋友,陈秋再度出现,一脸热情地向江安义等人敬着酒,话里话外地套问着江安义等人的来历。陈汉查觉出弟弟的反常,满脸不悦地道:“陈秋,你去忙你的,我和安爷说说话。”
  陈秋满不情愿地放下酒壶,施了一礼离开,他的住处在宅院的西角,楼台亭院俱全,比起家中老宅豪华了千百倍。陈秋来莎宿国已有七年,他没有带妻子来,陈汉怕他寂寞,给他的院中塞了十名美姬,后来陈秋自己又买了几名。屁股刚落到坐垫上,一群姬妾便蜂拥在身边,替他捏臂揉腿,这个要买头饰,那个看中了耳环,要是平日陈秋上下其手,乐在其中,些许要求随口答应,可是今日心情大坏,冷着脸喝了声:“滚!”
  屋中清静下来,陈秋哭丧着脸想着今天的那伙来客,该不是来取钱的吧。他来莎宿国多年,知道这家祥裕行哥哥仅有三成份,其他的钱郑国每年都会来人运走,这伙人该不会是来运钱的吧。
  祥裕行的财物陈汉交由他打理,因为打仗今年开春的收入少了大半,陈秋手中的用度也变紧了。陈秋手中有来自郑国的紧俏商品,与王宫、新伊城的王公贵族家没少打交道,大相吐乐赞家的二管家巴杨说因为打仗国库吃紧,正四处筹钱,大相说此刻借钱给国库,到时候打赢了仗翻倍偿还,巴杨说看在老交情的份上才把消息告诉陈秋,他可以代陈秋把钱交上去,不过将来偿还下来,他要收一成的好处费。
  陈秋知道哥哥与女王、吐乐家都有交情,祥裕行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就是有女王照应着,所以巴杨不会骗他。因为打仗,去年的红利没有运回郑国,陈秋知道库房里堆放钱袋,一袋是千枚金币,一共是三十八袋,三万八千枚金币,去年一年的七成利,若是暂时借用借用,不用半年就成翻一番。
  陈汉没有亏待弟弟,每个月给他一千银币的花销,寻常人家一年的支出也不过五六十枚银币,这笔钱足够让他在新伊城花天酒地。可是陈秋是个不安生的主,平日替祥裕行与各大商行打交道,看到那些商行的老板穷奢极侈的挥霍,自己那一千银币的花销就变得不起眼了。他经手的一瓶香水,卖给这些富商的价格是三百六十银币,可是这些家伙一开口就是几十瓶,各种香色都要,香水的数量有限,有的时候为了从自己手中拿货,免不了塞给自己百十枚好处费。
  看得多了,心便大了,随着这些老板富商一起出入,千枚银币不用几次就花得精光,出门应酬总让别人掏钱实在有损陈二老板的面子。所以巴杨一说陈秋便动了心,偷偷地配了库房的钥匙,没敢把钱都偷出去,用十袋假货换了一万枚金币出去。
  四月,巴杨说联军快把化州会野府打下来了,这个时候借钱能有一倍半的利,只等会野府打下来就能还钱了。于是陈秋又偷拿了十袋出去。陈秋盘算等二十多万两的本钱后自己也开个商行,转手些祥裕行的商品,保证能攒得盆满钵满。
  算盘打算很好,谁料到江安义到达化州任经略使,很快发动了发攻,西域联军偷鸡不成蚀把米,琅洛还算识机,得知江安义到来后便带着莎宿国的一万兵马往后缩,反攻开始后琅洛没有犹豫,直接带人出了井门关回归莎宿国。一万兵马回来了八千多,损失不大,出兵打仗的钱粮损耗的干干净净,陈秋借给巴杨的钱成了肉包子。
  二十万两,陈秋拿什么还,若是被大哥知道了非得剥了自己的皮不可。想起陈汉年轻时的个性,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自己虽然是他兄弟,但偷了他这么多钱估计下场好不到哪去,就算不死也要被赶回家去,在莎宿国声色犬马惯了,陈秋说什么也不愿意回到雷州去过苦日子。
  在屋中愁了半天,灌了两壶酒,没想到什么办法。陈秋越发觉得屋内烦闷,索性出了门去了惯常玩需的酒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再说好了。
  激扬的音乐和扭动的身躯立时让陈秋把烦恼抛到了脑后,待者认出这位有钱的大爷,引着他往离开喧闹的大堂往楼上走,楼上是一间间的雅间,每间屋都装饰的奢华,有数名美貌的女子服伺,当然一夜的花费不低,要三枚金币,至于打赏美姬还是另算。
  陈秋是这里的常客,走在铺着地毯的楼道上,问道:“雅奴可有空?”
  侍者知道陈秋的身份,用生硬的郑语道:“陈爷,巴杨老爷在雅奴那,要不您上玛莎那儿?”
  一听巴杨在雅奴那个,陈秋酒劲上头,一把将侍者推开,大踏步往雅奴的房间走去。陈秋越想越不愤,自己的钱都让巴杨卷去了,巴杨虽然是吐乐大相的二管家,一个月只有三十枚金币薪酬敢上雅奴那个花销吗,往日都是自己请客。
  在侍者的惊呼声中,陈秋一把推开雅奴的房间,幽扬的琴声停住,陈秋看到巴杨扬起枕在雅奴腿上的头,一脸惊愕地向自己看来。
  ………………………………


第八百九十一章 六亲不认
  看清来人是陈秋,巴杨脸上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坐直身子招呼道:“陈爷来了,快来饮一杯。雅奴,还不招呼陈爷坐。”
  陈秋双目赤红,盯着巴扬道:“巴杨,什么时候还我钱?”
  巴杨已经安定下来,皮笑肉不笑地道:“陈爷,这话说的,这钱是投资大军东征的,现在大军败了,这钱自然要不回来了。陈爷,你家大哥与女王有交情,要不让他去找女王要去?”
  陈秋被噎得做不出声来,雅奴娇笑着拉着他坐下。巴扬斟了杯酒递给陈秋,叹道:“陈爷,你我多年的交情难道还会骗你的钱,这次投资确实是意外,谁会想到大军会败了呢。不瞒陈爷说,我虽然比不得陈爷你,但也把全部家产投了进去,如今是两袖空空,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比陈爷您还有陈大爷在,缓两年就恢复过来了。这话说得太假,没有钱怎么敢到这来花费,陈秋给巴杨投资的钱被他匿下了一半,手握十万银币,足够这辈子挥霍了。
  在雅奴的娇语相劝下,陈秋喝了杯酒,张嘴接过雅奴塞来的葡萄,脸色和缓下来。巴杨略带鄙夷地看着陈秋,这位陈二爷其实是个草包,要不是仗着他大哥的名头还有手中的稀奇货物,早就被人吞得连渣都不剩。
  罗娜成为女王,吐乐家权倾朝野,吐乐布三子,长子吐乐晴、次子吐乐安,巴杨的主人吐乐赞最小,官位却是最高,是莎宿国的大相。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吐乐家的人遍布的朝堂之上,最醒目是的便是吐乐家当年的护卫琅洛如今已经是莎宿国掌军的大将军了。
  巴杨原本不是吐乐家的人,罗娜成为女王后他托了门路到大相府中任管事,因为做事勤快称吐乐赞的心意,逐步被提为二管家。巴杨当然不会满足于大相府中的管家,他要成为朝堂上的大员,而希望当然要寄托在大相吐乐赞的身上。
  身为大相府中的二管家,巴杨隐约地知道王子隆盖是女王与一名郑人所生,而祥裕行的陈大老板是那名郑人留在新伊城的耳目,女王对陈大老板很是照顾,吐乐家也经常与之往来,巴杨甚至数次看到陈大老板和大将军琅洛在一起喝酒,而那些想打祥裕行主意的达官贵人挫羽而归,越发让巴杨肯定传言是真。陈大老板巴结不上,后来陈秋来了,经常出没酒馆花楼,巴杨很快便与陈二爷成了朋友,吃喝玩乐建立起来的感情也比蜜要甜。
  作为管家,最重要的是留意主人的一举一动,巴杨发现主人似乎越来越不喜欢看到王子隆盖年纪渐大,这种心思很容易理解,女王不理政事,主人大权在握,说是隐性的国主也差不多。等到王子亲政,这大权就要收回去,大相当然不肯。”
  跟在大相身旁侍候,巴杨发现主人数次劝说女王暂缓归政给王子,可是女王有些犹豫。这次戎弥国会盟出兵郑国,大相是竭力推动,似乎还有女王起了点争执,巴杨隐隐感觉大相似乎想通过东侵与郑人做切割。
  出兵钱粮不够用,巴杨出主意向有钱人筹措等战后加倍返还,得到吐乐赞的同意,巴杨首先找到陈秋,从他手中得了一万金币交给大相。吐乐赞冷笑道:“祥裕行真有钱,随便一个人就能拿出万枚金币,要是陈大老板出手,总有个十万八万吧。”
  巴杨善于听音,从大相的话中听出他对祥裕行的不满,这样的好机会当然不能错过,巴杨又借着募资的名头从陈秋手中套走了万枚金币,他几乎可以肯定,大相不会还钱给祥裕行,自己从中渔利大相肯定不会管。
  吐乐老爷子六年前过世了,如今吐乐家是大相做主,今年年初大相把两位大爷请来,巴杨借着送茶水的机会听了几句,吓出一身冷汗。大相想借东征胜利谋取摄政王,再以隆盖身份不明的原因废黜他,将来吐乐家自立为莎宿国国主。
  惊吓过后巴杨暗思吐乐家成为莎宿国国主的可能性,朝堂上下包括军队都被吐乐家把持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